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60)
2023(7099)
2022(5851)
2021(5437)
2020(4367)
2019(10178)
2018(9900)
2017(17937)
2016(9197)
2015(10873)
2014(10659)
2013(10961)
2012(10866)
2011(10403)
2010(10271)
2009(9807)
2008(9455)
2007(8117)
2006(7586)
2005(7233)
作者
(27369)
(23067)
(22946)
(22156)
(14843)
(10906)
(10343)
(8927)
(8913)
(8266)
(8004)
(7588)
(7519)
(7440)
(7352)
(7149)
(6730)
(6655)
(6532)
(6011)
(5976)
(5490)
(5459)
(5340)
(5322)
(5235)
(4855)
(4571)
(4555)
(4533)
学科
(69497)
经济(69453)
方法(22405)
管理(22181)
数学(20367)
数学方法(20311)
中国(18844)
(18562)
地方(16393)
(13249)
企业(13249)
(12515)
贸易(12507)
地方经济(12409)
(12166)
(11689)
业经(10900)
(10745)
(9321)
(9289)
金融(9289)
环境(8893)
(8877)
(8495)
银行(8492)
(8368)
(8267)
关系(8155)
(7836)
农业(7713)
机构
大学(149742)
学院(145524)
(84628)
经济(83547)
研究(63701)
管理(51408)
中国(49932)
理学(43220)
理学院(42661)
管理学(42286)
管理学院(41991)
(34448)
(32615)
科学(32158)
(32049)
经济学(29357)
研究所(28842)
财经(27417)
中心(26751)
经济学院(26217)
(25191)
(22199)
北京(21982)
财经大学(20398)
科学院(19961)
(19769)
(19260)
(18962)
师范(18877)
社会(18421)
基金
项目(89331)
科学(71947)
基金(68942)
研究(67059)
(59890)
国家(59512)
科学基金(50162)
社会(48230)
社会科(45976)
社会科学(45968)
基金项目(34932)
(29454)
教育(29119)
资助(28892)
自然(28288)
自然科(27627)
自然科学(27620)
自然科学基金(27182)
(26070)
编号(23579)
中国(22409)
国家社会(22361)
(22250)
(21428)
重点(20755)
成果(20106)
教育部(19670)
(19189)
经济(19035)
发展(18588)
期刊
(99043)
经济(99043)
研究(55446)
中国(30885)
(24473)
管理(21520)
科学(19867)
学报(18591)
经济研究(18321)
(17686)
(16293)
金融(16293)
财经(15595)
大学(14917)
(13956)
学学(13879)
(13822)
国际(13547)
世界(13268)
问题(13260)
农业(12422)
技术(11923)
业经(11024)
教育(10731)
技术经济(9492)
统计(8458)
经济问题(8062)
(7812)
经济管理(7185)
改革(6871)
共检索到2445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淮  江林  
走向1995年的中国经济形势陈淮,江林一、1994年快速增长、出口扩大的良性态势和被延缓、推迟的通胀压力、就业压力都将被1995年继承;影响1995年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是速度、改革力度、进出口状况、国际环境、物价、货币供应量、对外开放和“复关”的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科片“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一、1995年主要国民经济指标预测结果1.总量及产业指标 GDP增长率 10.2% 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率 3.5% 农业总产值增长率 5.4% 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率 12.8% 城镇居民消费实际增长率 12.0% 农村居民消费实际增长率 5.2% 社会消费实际增长率 8.3%5.社会消费品零售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9,800亿元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科片“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1994年,在“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方针的指导下,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通过富有成效的宏观经济调控,既保持了国民经济继续快速增长的势头,又逐步抑制了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各种不利因素的进一步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霍丽骊  
1995年经济形势及其走势霍丽骊(国家计委国民经济综合司预测处处长)1995年国民经济运行的主要情况是: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得到遏制,但投资需求扩张的内在冲动强劲。1-11月,全国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规模9091亿元,同比增长17.5%,增幅比去年...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中国:1995年经济形势与1996年趋势展望目前中国经济正趋向改革开放以来第四个循环末期的谷底阶段,1996年将可能是新旧经济循环周期的交替年份。国家统计局最近发布《加大改革力度,加速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1995年经济形势与1996年趋...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邱晓华  
1994年中国经济形势与1995年发展趋势邱晓华1994年是中国经济充满挑战又富有成效的一年。所谓充满挑战,是新年伊始就遇到了物价的急剧上升,相当部分国有企业的重重困难,深化改革中的种种摩擦,以及涝、旱灾害频繁并存的挑战。所谓富有成效,是因为过去一年...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顾海兵  周智高  
本文在对2004年经济形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周期分析、态势分析和中期分析的角 度对2005年的经济走势进行了预测,认为,2005年的经济增速将稍微低于2004年,将保持9%以下的速度。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主编/李扬2014年12月/69.00元ISBN 978-7-5097-6828-0李扬,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长期从事中国经济相关研究,涉及货币、银行、金融市场等领域。随着中国经济规模不断扩大,GDP增速从2011年告别两位数(百分比)以来,逐年递减。受到国内资源环境约束加强、国际经济复苏不稳定的双重压力,中国经济进入结构趋于优化、物价涨幅趋于适度、新增就业趋于稳定、经济增速趋向潜在水平的"新常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科片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1994年我国仍将维持较快的经济增长,同时,宏观经济调控也面临着较严重的问题,搞得好,1994年将在深化改革、保持稳定的同时取得连续第三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并为本世纪内我国经济继续攀登新台阶创造良好条件。搞得不好,以严重通货膨胀为表现形式的各种经济矛盾的恶化将迫使我们不得不在1994年下半年或1995年再进行一次“调整”、“紧缩”,付出经济发展再次大起大落的代价。时值一年之计的春季,我们在模型模拟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提出了这份经济形势分析与经济趋势的预测报告。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科片“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国家统计局“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在成功实现经济“软着陆”的基础上,1997年中国经济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好成绩。国民经济发展呈现出“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势态。 1998年是全面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的第一年,是新一届国务院领导班子更加有力地推进各项改革,为实现基本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伟目标而开始工作的第一年,也是执行和完成“九五”计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在新的一年中,我们面临着国内外许多复杂的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慧勇  
本文分析了2011年中国经济的基本情况,对2012年中国经济形势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主要的宏观政策建议。本研究预计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8.6%,增速继续回落;CPI上涨3.2%,通胀压力缓解。在全球经济金融风险增加的情况下,宏观政策应该长短兼顾,从长期来看,主要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从短期来看,宏观调控从控通胀转向稳增长。财政政策在稳增长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货币政策重点是防范货币的内生式紧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齐建国  
本文对 2 0 0 2年中国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回顾 ,中国经济总量实现了高增长。经济增长的最大特点是 :积极财政政策导致的投资快速增长和出口快速增长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有效需求不足、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和制度创新严重滞后。作者认为物质产品领域内需不足是客观规律造成的 ,最终消费的物质面需求不足的问题并不明显 ,物质产品供给过剩的重要原因是当代技术进步太快的结果 ,而第三产业内需不足是制度性的 ,并且是制约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 ,对2 0 0 3年中国宏观经济增长进行了展望 ,并提出了解决中国经济存在问题的六点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