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25)
2023(5902)
2022(4738)
2021(4548)
2020(3551)
2019(8198)
2018(7778)
2017(13016)
2016(8093)
2015(9367)
2014(9479)
2013(8189)
2012(7453)
2011(6925)
2010(7502)
2009(6736)
2008(5480)
2007(5004)
2006(4610)
2005(4469)
作者
(18516)
(14788)
(14734)
(14299)
(9346)
(7162)
(7092)
(6127)
(5616)
(5534)
(5195)
(4921)
(4920)
(4742)
(4664)
(4642)
(4544)
(4526)
(4349)
(4211)
(4115)
(3699)
(3620)
(3571)
(3466)
(3446)
(3413)
(3413)
(3131)
(3124)
学科
(24094)
金融(24094)
(20943)
银行(20941)
中国(20937)
(20455)
教育(19442)
(17824)
经济(17814)
(14104)
管理(13265)
(11977)
企业(11977)
中国金融(10820)
理论(9507)
教学(8768)
(7918)
(7779)
地方(7087)
方法(6253)
数学(5818)
(5704)
财务(5690)
财务管理(5685)
数学方法(5616)
企业财务(5508)
业经(5354)
(5334)
(5274)
(4984)
机构
大学(96385)
学院(94036)
研究(35051)
教育(31283)
(29380)
经济(28311)
中国(26278)
(25895)
师范(25775)
管理(24964)
(21744)
师范大学(21424)
理学(20873)
理学院(20517)
管理学(19822)
管理学院(19620)
科学(18607)
中心(17374)
职业(16917)
(16570)
(16195)
(15828)
技术(15812)
北京(15066)
研究所(15028)
(14267)
银行(13788)
(13714)
(13528)
金融(13442)
基金
项目(56723)
研究(52968)
科学(45792)
基金(35234)
教育(35068)
社会(29398)
(28613)
国家(28140)
社会科(27722)
社会科学(27715)
(25321)
编号(25238)
成果(24099)
科学基金(23627)
(23180)
课题(22424)
(19760)
基金项目(17277)
规划(16494)
项目编号(15283)
(15135)
重点(15120)
(14700)
资助(14506)
(14361)
(14235)
教育部(13542)
研究成果(12930)
(12855)
(12808)
期刊
教育(55790)
研究(42772)
中国(31886)
(29806)
经济(29806)
(24840)
金融(24840)
职业(14382)
技术(13738)
(12513)
学报(9728)
技术教育(9484)
职业技术(9484)
职业技术教育(9484)
大学(9289)
(9069)
管理(8594)
科学(8512)
学学(6804)
(6662)
论坛(6662)
财经(6436)
(6418)
高等(6098)
成人(6066)
成人教育(6066)
发展(5682)
(5682)
(5544)
农业(5494)
共检索到1626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强  
长期以来,支离的教师教育课程严重阻碍了教师教育质量的提高,时代呼唤教师教育课程走向融合。本文作者从四个方面——各学科间的整合、理论与实践的统合、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契合、课程参与主体间的合作,来理解融合的教师教育课程。最后,作者对教师教育课程走向融合的外部条件进行了总结。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范文静  张文秀  王雁  
本研究梳理了近十年国外通过增设融合教育课程提升职前教师融合教育素养的研究,分析其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评价等要素,总结课程实施的效果,结果发现:当前融合教育课程多为一学期的必修课程,课程内容包括理论知识教学及丰富多样的融合实践活动,采用讲授、研讨会、小组讨论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及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经过融合教育课程学习后,职前教师对融合教育的态度更加积极,教学效能感普遍提升,对实施融合教育的担忧减少。根据分析结果,本研究为我国普通师范专业开设及科学构建融合教育课程提出建议与启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魏艳红  
高职院校是为我国输出专业性人才的主要场所之一,学前教育课程是高职院校中的主要学科。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要注重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并具备良好职业素养。如果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缺乏对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很有可能导致学生不能适应当前新时期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所提出的个性化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学前教育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拓展教学空间和内容,提升授课质量,为我国输出更多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养、职业技能的人才。而教师也要善于改革创新,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理念授课,让学生跟上教学节奏,融入到各个学习环节中,获得良好学习体验。因此,文章围绕课程思政在学前教育课程的融合为主题进行分析,通过了解当前课程思政在课程思政融合中遇到的问题,再提出促进课程思政在学前教育课程中融合的可行性对策。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魏寿洪  廖进  程敏芬  
对特殊学生进行课程与教学调整是融合教育成功的关键因素。本研究采用自编的问卷对成渝两地295名普通小学教师进行了融合教育课程与教学调整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普小教师融合教育课程与教学调整的水平处于中等以下;作业调整得分最高,其次为教学调整、目标调整、评价调整,而教材调整得分最低;普小教师实施融合教育课程与教学调整在普小教师的融合教育经验、特殊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班级总人数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普小教师实施融合教育课程与教学调整的困难主要有尚未学习过课程与教学调整、教师没有时间、自我能力不足以及班级过大等方面;其希望获得的支持主要有专业人员的协助指导,能参加相关培训、学校的支持配合以及校级交流合作。据此本研究对教师、学校以及教育部门实施融合教育课程与教学调整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金  
"创课"一词具有丰富的内涵,是理论研究领域的一个新词,也是一种新的理念;社区教育作为独立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之外的正在兴起的一种教育形式,是"市民身边没有围墙的学校"。社区教育课程与创课的融合是一种新的碰撞,二者在概念上的互包性和价值取向上的联动性为"首届闵行区邻里中心‘创课’大赛"这一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实践中的探索也将进一步丰富创课的理论研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蔡春驰  
随迁农民工子女的社会融合教育是一个热点话题。要使学校的融合教育更富有成效,应重视课程问题。学校应调查并根据随迁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需求、社会生活需要来确定融合教育课程目标、构建融合教育内容,根据随迁农民工子女的特点在课程实施时贯彻渗透性、活动性、合作性原则,并根据随迁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合的指标体系来评价融合教育的效果。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赵勇帅  邓猛  
本文从概念体系、内容框架以及实施过程三个方面对当下西方国家融合教育课程进行了系统的描述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该在哪些方面做出调整,从而更有利于在我国国情下开展融合教育做了思考。文章认为应该强化残疾儿童受教育的权利本位,从提高教育质量入手,重视随班就读学校课程的建设和过程性评价。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温晶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创业教育课程是近些年国家为了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毕业生就业率而专门开设的课程。高职院校已经普遍开设这两门课程,在课程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具有许多共同之处,可将两者进行融合,形成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新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桂辉  
课程精神是课程的本真和精髓,教师的课程理解即是对课程精神的解读和阐释。当前存在的主客分离的课程理解视角无法实现教师对课程的深层把握,也不能促成课程意义的生成,教师在课程理解中以融合的姿态来处理与课程精神的关系,才能实现课程精神的价值赋予和实践转化。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杜静  
理性审视美国教师教育课程的历史和现状可以发现,虽然美国教师教育课程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是,仍然存在着实践课程效能不高、课程板块缺乏融合以及多元文化课程不被重视等问题。针对这些境况,美国教师教育正从加强大中小学合作、促进课程知识融合和开设多元文化课程等方面进行改革。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冯雅静  李爱芬  王雁  
随着我国随班就读的大力发展,普通教师的融合教育素养越来越受到关注。在高校普通师范专业中开设特殊教育或融合教育课程的要求也逐渐体现在我国一系列政策、法规中。本研究选择我国6所目前在普通师范专业中开设特殊教育课程的、具有代表性的高校为被试,通过分析其课程大纲以及与主要授课教师进行访谈来获得该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方式的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对其特点和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改进措施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清  易飚  
文章通过对我国高职院校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提出基于校企融合的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原则,并从确定课程目标、进行课程设置等五个方面对课程体系的构建要素进行研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蓉  
在信息化时代,以互联网、多媒体等为主导的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各项优势,实现信息技术与继续教育深度融合,提升继续教育质量。为此,教育主体需要从教学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构建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入手,克服二者的融合困境。未来,知识管理、虚拟现实、人工智能以及移动技术与继续教育课程整合,将进一步推动继续教育健康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肖祥伟  邓永胜  
在对物流管理专业双创教育及成果导向教育进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双创教育的互换型、叠加型、交叉型、融合型四种模式,提出了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的六大原则:坚持专业教育基础地位原则、坚持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原则、坚持双创关键能力定位原则、坚持全课程双创能力培养原则、坚持全员双创能力培养原则、坚持全覆盖双创能力培养原则,并设计了基于成果导向的物流管理专业融合双创教育课程体系及学习成果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胡访  
本文通过分析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通专融合"为理念,以课程体系和内容建设为核心,以管理机制为驱动,以教学模式改革为抓手,力图建立一套完整、可持续的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和保障机制,推动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