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87)
2023(9856)
2022(8864)
2021(8517)
2020(7095)
2019(16581)
2018(16466)
2017(31956)
2016(17480)
2015(19698)
2014(19651)
2013(19429)
2012(17816)
2011(15464)
2010(15842)
2009(14335)
2008(13346)
2007(11303)
2006(9735)
2005(8456)
作者
(48564)
(40021)
(39594)
(38028)
(25571)
(19019)
(18000)
(15865)
(15111)
(14328)
(13796)
(13222)
(12580)
(12328)
(12264)
(12190)
(11991)
(11904)
(11303)
(11115)
(9959)
(9678)
(9599)
(9058)
(8958)
(8874)
(8819)
(8768)
(7999)
(7877)
学科
(64132)
经济(64058)
管理(51434)
(44772)
(38111)
企业(38111)
方法(32000)
数学(27133)
数学方法(26847)
(24672)
中国(18029)
(16931)
(14724)
地方(14690)
业经(13978)
财政(13038)
审计(12152)
(12074)
理论(11503)
技术(11243)
(11158)
农业(10962)
(10881)
(10614)
财务(10553)
财务管理(10484)
环境(10410)
(10309)
贸易(10299)
(9979)
机构
大学(238626)
学院(235692)
管理(98316)
(89219)
经济(87127)
理学(86158)
理学院(85241)
管理学(83950)
管理学院(83513)
研究(75386)
中国(55160)
(51223)
科学(47956)
(47099)
(37544)
财经(35596)
业大(34810)
(34513)
中心(34066)
研究所(33790)
(33245)
(32473)
北京(31912)
(30936)
师范(30698)
(27664)
(27296)
农业(26888)
财经大学(26690)
经济学(25750)
基金
项目(167349)
科学(130948)
研究(124090)
基金(121062)
(104547)
国家(103668)
科学基金(89407)
社会(76724)
社会科(72653)
社会科学(72632)
基金项目(65346)
(65161)
自然(58462)
自然科(57022)
自然科学(57009)
教育(56616)
自然科学基金(55960)
(54577)
编号(51356)
资助(49603)
成果(41994)
(37004)
重点(36775)
课题(34772)
(34647)
(34417)
项目编号(32535)
创新(32240)
科研(32160)
教育部(31974)
期刊
(94777)
经济(94777)
研究(72096)
中国(46974)
(37698)
学报(36754)
管理(33970)
科学(33438)
(30530)
大学(27785)
教育(26670)
学学(26043)
农业(21897)
技术(19236)
财经(16657)
(16338)
金融(16338)
经济研究(15510)
业经(14951)
(13958)
图书(13710)
理论(12585)
问题(12277)
科技(11873)
实践(11781)
(11781)
技术经济(10785)
情报(10659)
现代(10585)
(10491)
共检索到3382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庆龙  
走向良好治理是人类文明成长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标志,走向良好治理也应是政府审计发展的内在要求与重要标志。基于宪政思维视角,本文阐释了政府审计的良治、政府审计良治的标准、政府审计良治的宪政基础以及政府审计的新价值观,并尝试性地提出了政府审计良治的宪政建构——公共服务治理导向审计。以期为政府审计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与研究方向。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志华  张庆龙  
本文通过宪政价值与政府审计关系为切入点,探讨了在完政视野中政府审计的良治问题,并运用完政价值的人民主权、民主、法治、分权与制衡、人权等观念重新阐释了政府审计权力的本质、设置模式、依法治审、人本审计等问题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庆龙  
我国宪政环境的变化需要强大的国家审计良治作为支撑。借助政治学中宪政理论的研究成果有助于分析宪政与国家审计的内在机理,可创新国家审计良治的理论建构,站在更高层次阐述国家审计权力的本质、国家审计权力的设置、国家审计权力的目标等基本问题。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郭佩霞  
关于"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实现路径问题,学界主流观点认为,应将税权下放以增强地方财力。这种观点既不符宪政制衡原则,也缺乏中国具体国情基础。清末财权下放的惨痛经历即是该论断的一个有力佐证。而透过清廷末期中央与地方间的财政权关系演变,其清晰地昭示出:政府间财政关系调整要义在于保持宪政制衡;政府间财政权关系的调整路径,还可借助人事权调整实现。所以,本着宪政制衡原则与经济激励相融和的目标要求,以及秉持区域差异与地方主体功能定位的发展导向,我国当下政府间财政权关系的调整,地方政府"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目标的达成,其实现路径与政策重心应在于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而不在于地方自主税权的构建。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要...
[期刊]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作者] 谢进  
晚近,国际法学界掀起了一股"WTO宪政化"的思潮,本文从实然、应然两个层面对WTO宪政化进行分析与反思,在实然状态上,WTO具有不完全的宪政化特征,在应然方面,WTO既不应该也不能够宪政化。文章在分析了"WTO宪政化"思潮兴起的原因后,指出应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分析问题,正确对待WTO宪政思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宗廷  
环境问题已成为世人关注的全球性问题 ,如可运用法律的手段确认公民环境权 ,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从宪政建设的角度论述了公民环境权的产生与发展 ,并结合国际上及各有关国家的立法实践 ,提出了在我国宪法中写入公民环境权的具体构建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世涛  
宪政意义上税收的价值取向是公正,能够体现税收公正宪政精神的税法原则是税收公平原则和税收法定原则。税收公平原则是税收公正价值的直接体现,税收法定原则是税收公正价值的法律保障。在税收公平原则和税收法定原则中,税收公平原则高于税收法定原则。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向辉  张庆龙  
本文运用宪政思维论述了国家审计权力来源的本质、国家审计权力的设置模式。本文认为,在宪政思维下,国家审计权力来源于私权对于公权的监督,国家审计权力应采用独立的设置模式,设置于立法、行政、司法三权之外,而不应纳入三种公共权力之中。此外,本文认为宪政思维下国家审计对于权力制衡与监督的实现方式是经济责任审计,这也是宪政思维在我国国家审计实践的体现。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刘颖斐  余玉苗  
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而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它体现了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转轨的内在要求。宪政思想宣扬的有限政府,解释了为什么要实施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宪政体制则是保障其实施的法理基础。从宪政角度看,市场经济体制是实施这种审计的经济基础;纳税人权利意识是推广这种审计的社会观念基础;行政问责制则是其具体的配套制度基础。在宪政民主化的进程中,夯实这些基础将有利于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推广和实施。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赖勤学  
本文对税制改革的研究区别于一般论文之处在于切入点的不同。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出发,作者认为产权保护制度的完善是西方市场经济成功的根本原因。因此新一轮税制改革应抛弃单纯完善税收机制的改革思路,以财产权的保护为逻辑起点,以市场经济的完善为目标,通过观念、组织、制度的建设来引导新一轮的税制改革,以期达到尽快实现税制改革与宪政转轨的良性互动。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箭  王俊  
地方政府的经济人特征、地方官员的考核制度和地方政府的财政制度,是房地产市场中地方政府失灵的主要原因。要想从根源上抑制高房价,必须真正触及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根本,从元规则上构建一种有效的治理疏导机制。通过规定政府制定决策和行使权力的程序,确定政府的权力边界和权力范围,从而约束政府的经济活动,最终确立一种引导房地产市场相关方行为趋于共同利益取向的游戏规则。为此,中央政府要善用房地产治理的元规则;地方政府要加强对房价的监督管理;公民要对地方政府行为进行有效监督。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剑文  
财政是以公共权力进行的资源配置,它不仅是维系国家运转的经济基础,更是推进国家与公民关系和谐发展的政治基础。公共财政是与近现代的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制度。财政民主不仅结合了宪政主义和法治主义,更是统一了政治民主与经济民主的要求,其实现对政府行为法治和公民权利保障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拟探讨财政民主的宪政逻辑、剖析中国财政民主的制度缺失,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历史和现实的财政民主路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志勇  姚林  
财政活动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政治体制基础上的,从历史经验可以看出,国家的经济政治体制不同财政类型也不同。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提出构建公共财政体系以来,财政的公共化改革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本文主要从西方宪政理论的角度对公共财政与宪政理念的契合之处进行分析,以期深化对公共财政的认识,促进我国公共财政的制度化建设。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戚艳霞  
为了落实党和国家对政府会计改革的重要部署和立法要求,2014年年底国务院批转财政部《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国发[2014]63号),开启了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建设和发展的新征程。本文以政府善治为评价标杆,分析政府会计制度在系统化改革、制度协调、综合问责等方面的特点,并提出在以政府会计"良制"促财政"善治"过程中,应进一步完善财政法律体系、建立制度整合协同发展模式、推动政府会计微观信息向国家治理宏观需求信息过渡和转化、实现多层次财政问责和形成制度监督的新常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