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55)
2023(7013)
2022(5517)
2021(5465)
2020(4325)
2019(10017)
2018(10498)
2017(17549)
2016(10846)
2015(12036)
2014(12391)
2013(11041)
2012(10021)
2011(9216)
2010(9436)
2009(8534)
2008(8353)
2007(7649)
2006(7250)
2005(6462)
作者
(26930)
(22256)
(22229)
(21520)
(14053)
(10665)
(10444)
(8841)
(8609)
(8156)
(7628)
(7575)
(7283)
(7151)
(7124)
(6849)
(6674)
(6604)
(6548)
(6364)
(5995)
(5585)
(5302)
(5280)
(5218)
(5158)
(5037)
(4870)
(4648)
(4480)
学科
(28413)
经济(28269)
管理(21403)
教育(20929)
中国(16763)
(16756)
(15726)
企业(15726)
理论(12809)
(11314)
(10214)
业经(9740)
(9586)
(9208)
(8984)
教学(8917)
方法(8551)
(7053)
体制(6649)
(6231)
银行(6217)
地方(6121)
(6044)
(5823)
(5631)
金融(5624)
社会(5427)
农业(5331)
发展(5071)
数学(4985)
机构
大学(134610)
学院(130756)
研究(53276)
(42232)
经济(40839)
管理(39766)
中国(34510)
理学(32834)
理学院(32279)
教育(31748)
管理学(31417)
(31360)
管理学院(31110)
科学(30940)
(29341)
师范(29122)
(26968)
(24293)
研究所(24181)
师范大学(23810)
(23342)
中心(22374)
(21037)
北京(20988)
技术(19833)
(19378)
职业(17864)
(17796)
财经(17315)
业大(16837)
基金
项目(80209)
研究(68590)
科学(63486)
基金(52409)
(44901)
国家(44283)
社会(40851)
教育(40084)
社会科(37047)
社会科学(37033)
科学基金(36415)
(33242)
编号(31644)
成果(30280)
(29930)
课题(26109)
基金项目(26035)
(22299)
资助(20462)
自然(20284)
自然科(19780)
自然科学(19772)
重点(19728)
自然科学基金(19403)
(19190)
项目编号(19020)
规划(18926)
(18758)
(18388)
教育部(17041)
期刊
教育(56136)
(54742)
经济(54742)
研究(54022)
中国(44764)
学报(20871)
(19991)
(19701)
科学(17609)
大学(17089)
管理(15788)
技术(15119)
职业(14503)
学学(14129)
农业(12760)
(11518)
金融(11518)
技术教育(9369)
职业技术(9369)
职业技术教育(9369)
财经(9234)
业经(8598)
经济研究(8509)
(8505)
论坛(8505)
(8119)
图书(7611)
(7338)
高等(7256)
(6673)
共检索到2270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冯建军  尚致远  
教育的根本功能在于促进人的发展。所以,当代社会人的转型,要求教育必须做出相应的变革。全球化社会的到来,使人的生存方式正在发生着变化,这就是从单子式主体到类主体,从个人的主体性到主体间性。教育必须适应这一变革,走向类主体教育。这就要求教育目的观从个人主义走向共同体主义:教育实践观从对象化活动走向交往;教育内容观从片面走向整合。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叶澜  
研究教育变革,必须关注教育变革的主体问题。教育变革主体的构成具有复合性,可分为利益主体、决策主体和行为主体三大部分。每一部分内部的构成还有类型与层次的区别。三大部分主体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且在教育变革的不同阶段发生着转换。变教育变革单一主体观、模糊主体观为复合主体观,认清其复杂和动态变化的相互关系,强调不同主体的积极合力的形成,提高不同主体的责任意识与能力,是当前我国教育变革深化和取得最终成效的重要保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肖凤翔  宋晶  
主体性人格建基于理性控制下的自由,崇尚主体的责任意识、责任能力和对价值的自主择定。从业者的精神气质、人格类型、劳动态度决定生产结果,主体性人格教育是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准职业人"的主体性人格教育需要坚持导向性与开放性相结合的德育原则,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相协调的教育环境,需要采取对个体内在价值引导的教育方式。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顾永才  
50年代末发表的戈登·霍威尔(GordonHowell)报告和皮尔逊(Pierson)报告,对美国的工商管理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们引导了美国工商管理教育从5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的教育教学改革。进入90年代以来,美国的工商管理教育又开始了新的更为广泛复杂的改革,在各方面利益与各种竞争压力的综合影响下,美国各商学院或管理学院(下文简称工商院校)对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教育即MBA(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教育进行了艰苦和大胆的变革。总结这些变革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我国MBA的试点教育以及其他经济管理类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高金岭  
在现代社会,教育往往是社会转型期社会变革的重要领域。而转型期社会中的教育变革又往往面临着一些共同的矛盾,这些矛盾既是社会转型过程中诸种社会矛盾在教育领域中的折射,也是教育自身发展过程中积淀和衍生的问题的集中反应。转型期的教育变革既是化解旧矛盾的过程,也是生成新矛盾的过程。面对矛盾,教育变革的积极策略应是在矛盾中寻求统一。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教育变革是社会转型期教育变革的一个典型案例,其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值得认真研究和反思。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伍红林  
当代学校正在经历一场整体转型性变革,变革中教师的主体地位前所未有地凸显。作为教师个体与团队的组织载体,教研组成为这场变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因此,教研组自身也需要实现多方面转型。同时,在教研组建设的过程中,在策略上需要策划并落实专题研究与日常研究这样的具体"抓手",注意多重多类资源的转化并及时更新相关教研制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卢晓中  
走向"社会中心"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同时又存在或然性因素。现代高等教育的"社会中心"是一个"中心面"的概念,由此决定了高校必须分层定位和分类发展。高校分层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密切相关,如何处理好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关系,解决人才培养的"粗放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细化"之间的矛盾,以及发挥人才培养模式对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引领功能,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中的重要议题。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汪凌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与知识的关系"这个由法国创造的概念逐渐在法语圈教育研究领域传播开来,引导人们逐渐把关注的目光放到了学生"主体"上,放到了学生所置身的环境的复杂性上。本文着重阐述巴黎第八大学 ESCOL 小组提出的有关"与知识的关系"的教育社会学和人类学理论,并介绍其关于学业失败的独特的研究视角和结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曾青云  闻天铭  
网络时代,成人教育研究范式进入了一个"全面变革"的关键时期。此"全面变革",不仅是研究方式的变化,更是对研究范式历史沿革的梳理,对当代研究范式变革内涵的关注,以及对其未来走向的研判与设计。本文力图从历史与现在、理论与实践、现实与未来三个维度,对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多种可能的思考,尝试着为当代我国成人教育研究范式的变革与创新,获取更多有价值的发展思路。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荀渊  
教师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主要源于大规模学校教育对教师的需要,即对这一从业人员规模庞大的职业的数量需求和一种基于证书、标准和评估等制度性措施的质量要求。基于教师教育变革的这一基本逻辑,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政策取向应着重于对教师教育体系、制度、结构进行重组或者重构,进一步提升教师教育开放化、专业化水平;发挥教师专业组织的价值与作用,加快教师教育制度建构的进程。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陈时见  
教师教育的发展涉及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教育机构的开放性、教育内容的整合性和教育体系的连续性等基本问题,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应答决定着未来发展的方向。面对社会发展的崭新要求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教师教育正迎来一个历史性的转型时期,并呈现出三个方面的变革方向,即专业化的培养目标、综合化的培养机构和一体化的教育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庄西真  
在社会转型期,职业技术教育生存和发展问题变得至关重要。职业技术教育在我国具有存在的必要性和发展的可能性,关键是职业技术教育必须顺应世界发展的潮流,从我国转型期的实际情况出发,形成创新性地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理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