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27)
- 2023(9787)
- 2022(8601)
- 2021(8455)
- 2020(6864)
- 2019(16310)
- 2018(16540)
- 2017(30608)
- 2016(17614)
- 2015(20009)
- 2014(20328)
- 2013(19313)
- 2012(17599)
- 2011(15856)
- 2010(15789)
- 2009(13857)
- 2008(13229)
- 2007(11346)
- 2006(9900)
- 2005(8507)
- 学科
- 济(59292)
- 经济(59228)
- 管理(45172)
- 业(41717)
- 企(35302)
- 企业(35302)
- 方法(29764)
- 数学(25687)
- 数学方法(25368)
- 教育(22028)
- 中国(20503)
- 学(15833)
- 农(15582)
- 财(14478)
- 理论(14451)
- 业经(13158)
- 地方(12271)
- 技术(11260)
- 和(10439)
- 农业(10376)
- 贸(10049)
- 贸易(10045)
- 易(9732)
- 环境(9592)
- 教学(9380)
- 务(9364)
- 财务(9306)
- 财务管理(9292)
- 制(9180)
- 发(8849)
- 机构
- 大学(239446)
- 学院(233782)
- 管理(92725)
- 济(81635)
- 理学(81299)
- 理学院(80327)
- 经济(79497)
- 管理学(78863)
- 管理学院(78421)
- 研究(77976)
- 京(52510)
- 中国(50423)
- 科学(49438)
- 范(40866)
- 师范(40625)
- 所(38349)
- 财(36058)
- 教育(35407)
- 研究所(35398)
- 业大(34377)
- 中心(34167)
- 北京(33913)
- 师范大学(33477)
- 江(33414)
- 农(33049)
- 财经(29765)
- 技术(28464)
- 院(28424)
- 州(27494)
- 经(27135)
- 基金
- 项目(164510)
- 科学(130263)
- 研究(127074)
- 基金(116040)
- 家(99639)
- 国家(98669)
- 科学基金(84651)
- 社会(75844)
- 社会科(71523)
- 社会科学(71504)
- 省(65500)
- 教育(65010)
- 基金项目(62211)
- 划(56965)
- 自然(54952)
- 编号(54877)
- 自然科(53629)
- 自然科学(53619)
- 自然科学基金(52625)
- 资助(47330)
- 成果(46349)
- 课题(39772)
- 部(37536)
- 重点(37446)
- 发(35364)
- 创(34420)
- 项目编号(33962)
- 教育部(32790)
- 年(32510)
- 规划(31897)
共检索到3341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冯建
教育研究曾长期致力于科学化的建设,把实证研究的方法运用其中,在19世纪中叶的西方曾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科学研究和人文研究之争。实证的科学研究以对待"物"的方式对待"人",在教育研究中已经丧失了鲜活的生命。教育是直面生命的活动,具有生命的品性。教育研究必须从实证科学的"无视生命"走向"关怀生命",这就是人文科学的"理解的教育研究范式"。
关键词:
教育研究 实证研究 生命关怀 理解的范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冯建军
道德是人的双重生命和双重存在方式的需要,它寓于生命之中。但在现实中,却存在着道德教育与生命教育分离的现象,表现为道德教育的"去生命化"和生命教育的"去道德化"。生命教育是生命整全的教育,因此,它必须超越生命与道德的对立和生命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割裂,以生命教育整合道德教育,将道德教育融入生命教育之中,建构道德的生命教育。道德的生命教育,基于生命发展的需要,以道德的内容和手段,引导生命的发展,提升生命的意义,实现丰盈人生。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志华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当代大学生一方面享受着前所未有的鼓舞与振奋,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多种多样且越来越大的压力,由此造成了大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和心因性疾病与日俱增,大学生中自残自杀事件频频发生,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的生命关怀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课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春花
教育是关乎人的生命的活动。教师教育是关乎教师生命并致力于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师教育应内在地关注置身其中的教师之作为"人"的生命属性与价值追求。实现教师人生意义与生命价值的提升,是教师教育的终极价值与根本旨归。从伦理学的视角审视教师教育的伦理精神和伦理特质,探明教师教育的生命向度,寻回教师教育的生命意义,实现教师教育从"素质关怀"到"生命关怀"的超越,使教师教育成为富于人文关怀并有益于教师幸福人生的伦理实践,是教师教育走向纵深发展之必然。
关键词:
教师教育 素质关怀 生命关怀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闫守轩
教学中的生命关怀是达成教育中关怀生命的基础与关键。教学的本真乃生命与生命的共契。教学源于生命,生命是教学的元基点与逻辑起点;教学循于生命,教学必须遵循生命生长的自然天性,是教学之道;教学达于生命,教学要促进学生生命整全、自由与可持续性地成长与发展是教学的根本目的。
关键词:
生命 生命关怀 教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桂荣
学校管理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将生命关怀的精神渗透到管理活动的各个层面,并以此推动学校管理进行“人本”的改革。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梅萍
人不仅是实体的存在,更是意义的存在。面对传统文化所建构的意义世界的解体,面对瞬息万变及复杂多样的现代生活,不少人逐渐丧失了支撑其生命活动的价值资源和意义归宿,产生了身心分离的碎片感、疲惫感、宿命感和无助感。要走出这种困境,德育工作必须改变“纯工具化”理性,赋予更多的人文关怀,包括对生命情感的关怀、对终极信仰的关怀、对社会责任感的关怀和对苦难与死亡意义的关怀,引导人们超越自身的有限性和现实的物质纷扰,追求生命的永恒价值。
关键词:
德育 生命的意义 社会责任感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春燕
圣化的教师形象,疲倦、衰竭的职业倦怠征候,单调、重复、低下的生活质量是教师职场中发展的现实。由此出发,在生命哲学的视野下进一步阐释教师成长的意蕴。从关注教师是人,关注人的生存状况、生存意义,关注教师是一个完整生命个体来探讨教师的成长:祛魅——秉持合理的教师角色;改善教师的生存状况;正视教师的职业倦怠,满足教师多方面的精神需求,尤其是对生命价值与生命意义的追求;引领教师获得幸福感。
关键词:
教师 生命哲学 生命关怀 个体成长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赵斌 王琳琳
社会对残疾人的态度经历了三个明显的转变:排斥与隔离、慈善救济、注重潜能发展。特殊教育由此呈现出从有限关注到人文关怀和行动支持的发展特点。继党的十七大提出"关心特殊教育"后,十八大报告提出"支持特殊教育",以实际行动支持特殊教育成为发展特殊教育的主题,这是国家对特殊教育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规划。这一规划预示了新时期我国特殊教育从人文关怀到行动支持的内涵式发展走向。弘扬人道主义情怀,制定《特殊教育法》,明确政策倾斜,构筑特殊教育"四位一体"支持网络是落实"支持特殊教育"的有效途径和保证。
关键词:
特殊教育 人文关怀 行动支持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邓达 田龙菊
为了应对新世纪以来日益弥漫全球的精神危机,遏制物质主义的泛滥,重建人们的精神家园,以内尔.诺丁斯为首的精神关怀道德教育倡导者,对美国盛行的品格教育进行反思,以关怀伦理为基础,以为了幸福为目的,在理论和行动上掀起了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一股新势力,并日益显现为美国学校道德教育在21世纪的新走向。精神关怀道德教育的合理精神和积极的作风给予了我国学校道德教育重要启示。
关键词:
美国 道德教育 精神关怀 内尔·诺丁斯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珣
生命是人的一切活动的载体,没有生命,就无法实现对人的培养。实施生命关怀教育,既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崭新课题。本文由目前屡屡发生的高校学生自杀事件为引,从生命关怀缺失的现状,指出重视生命关怀的紧迫性与必然性,提出实施生命关怀教育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生命教育 生命关怀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吴支奎
课程全纳是全纳教育的最高层次,当前正在实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立足生命的高度关照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蕴涵了丰富的全纳思想。新课程理念倡导以学生为本,尊重和关爱一切生命;新课程内容回归生活世界取向,为残、健学生共融于社会生活搭建平台,最低学习要求使特殊需要学生的实质性学习成为可能;新课程实施注重差异教学,满足学生个性发展之需,合作学习促成学生差异共存;新课程评价追求学生的多元发展,彰显生命的潜能和丰富多样性。
关键词:
生命关怀 基础教育课程 课程全纳思想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久奎 阮李全
2006年“两会”期间,特殊教育倍受关注,立法的呼声越来越高。特殊教育的发展常常与法的制定有密切联系,特殊教育立法极大推动着世界各国特殊教育的发展。大力发展特殊教育,确保残疾人受教育权的享有和实现,离不开法律的保障和支撑。本文以人文关怀的视角,在考察特殊教育立法的历史进程、分析我国特殊教育立法现状的基础上,阐释了特殊教育立法的法理基础,并提出和阐明了特殊教育立法理念、基本原则、基本制度,促使特殊教育事业进入法治的轨道。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媛
在大学体育教育中加强人文关怀既是高等教育新课改的要求,同时也是提高教育实效性、培养具有较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青年学生的重要举措。当前大学体育教育人文关怀的缺失在理念与实践两个方面均有显著体现,这种缺失是多重因素造成的。我们不仅需要转变原有的不当观念,提高大学体育教育人文关怀的重视程度;还需要在实践中采取多重措施以形成合力,加强大学体育教育人文关怀。
关键词:
大学 体育 人文关怀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余小茅
本文以人文关怀为教育研究方法的价值取向 ,分别从教育学研究对象、教育理想、教育过程、教育方法等四个方面阐明了教育研究宜取人文关怀的极端重要性 ,也将为丰富我国教育研究方法论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教育研究 方法论 人文关怀 人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