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5)
2023(1248)
2022(1122)
2021(1139)
2020(896)
2019(2202)
2018(2046)
2017(3739)
2016(2123)
2015(2432)
2014(2258)
2013(2196)
2012(2251)
2011(2068)
2010(2256)
2009(2067)
2008(2066)
2007(1598)
2006(1521)
2005(1440)
作者
(6104)
(5132)
(4890)
(4788)
(3125)
(2328)
(2322)
(2093)
(1949)
(1833)
(1794)
(1684)
(1639)
(1623)
(1602)
(1518)
(1513)
(1496)
(1458)
(1381)
(1277)
(1190)
(1146)
(1137)
(1126)
(1081)
(1077)
(1038)
(1035)
(1000)
学科
(7214)
经济(7201)
管理(5887)
(3527)
地方(2891)
(2615)
企业(2615)
中国(2612)
(2187)
环境(2037)
(1954)
(1800)
方法(1684)
(1648)
资源(1568)
土地(1469)
地方经济(1418)
(1398)
数学(1389)
(1359)
数学方法(1338)
农业(1304)
业经(1249)
教育(1219)
(1175)
技术(1142)
(1111)
贸易(1109)
生态(1047)
城市(1038)
机构
大学(29032)
学院(27677)
研究(12209)
(11283)
(9658)
经济(9291)
中国(9127)
管理(9053)
北京(8232)
科学(7453)
理学(7173)
理学院(6977)
管理学(6819)
管理学院(6763)
(6181)
研究所(5457)
中心(5254)
(5043)
业大(4992)
(4646)
(4592)
师范(4574)
(4392)
(4094)
师范大学(3940)
研究院(3618)
农业(3587)
科学院(3535)
(3363)
(3164)
基金
项目(17877)
科学(13531)
研究(12801)
基金(12464)
(10812)
国家(10721)
科学基金(9020)
社会(7743)
社会科(7262)
社会科学(7260)
基金项目(6493)
(6304)
自然(5968)
自然科(5706)
自然科学(5702)
自然科学基金(5573)
(5518)
教育(5385)
资助(5215)
编号(5156)
成果(4604)
(4024)
课题(3969)
重点(3866)
(3604)
(3447)
计划(3386)
发展(3249)
规划(3217)
(3214)
期刊
(12491)
经济(12491)
研究(11178)
中国(8280)
学报(5160)
科学(4660)
教育(4439)
大学(4121)
(3959)
(3650)
学学(3507)
城市(3368)
管理(3280)
农业(2736)
(2608)
资源(2323)
现代(2054)
问题(2043)
图书(2021)
技术(1954)
发展(1794)
(1794)
(1752)
金融(1752)
业经(1727)
(1677)
经济研究(1673)
林业(1618)
书馆(1607)
图书馆(1607)
共检索到477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军  沈瑜  
在历史文化名城中,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交织在一起,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南京在新一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从理性的立场加强了对历史地段的保护。本文重点介绍了南京历史地段保护规划的工作思路、方法及实施策略,以期为其他历史文化名城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邓晟辉  姚亦锋  
探讨了中外对历史地段及其保护的界定,以及当前保护历史地段的客观意义,进而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规划相结合的角度提出历史地段保护与发展规划的原则,并以南京明故宫历史地段为例进行分析,确立南京明故宫历史地段保护的定位,划定其历史文化保护区的范围,最终提出保护规划的若干策略。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吴永芝  孙友波  
城市的历史地段既具有实证的价值,又有信息保存、传递的价值,是整个城市生命的组成部分,又是城市不断延伸的时空标志。因而正确地认识"逝去"的城市历史,对历史地段的城市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晓丹  闻朔  宋唯宁  
历史地段建筑单体的保护问题一直是建筑界广为关注的问题。本文以昆明市"胜利堂—甬道街—文明街"历史地段建筑单体保护问题为例,对建筑单体保护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胡超文  
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与土地资源紧张的现实牵引着中国城市建设加快向旧城转移。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历史地段已成为城市更新进程中的关注重点。以经济增长为主要诉求,罔顾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导致中国的历史地段保护一开始就陷入泥潭难以自拔,而传统的基于建筑与规划学科的解决方法作用有限,保护实践的困局呼唤着新的解决思路。研究在对管治理论的内涵和核心思想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历史地段保护规划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多种权力之间的激烈博弈,提出了一个基于管治理论的历史地段保护规划的分析框架,并针对各博弈主体提出管治策略,以平衡各方利益,有效保护历史地段,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葛天阳  后文君  阳建强  
建筑综合评价是历史地段更新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以南京湖熟古镇核心地段的建筑综合评价为例,构建了基于GIS和AHP的建筑多级综合评价体系。将多个加权综合评价串并联,构成多级评价体系,取代原有一次性笼统评价的方法,提高了评价的针对性,减小了信息的需求量。通过GIS平台和AHP方法的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计算精度。多级评价的方法比现有方法具有更广的适应性,对类似对象的综合评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葛天阳  后文君  阳建强  
建筑综合评价是历史地段更新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以南京湖熟古镇核心地段的建筑综合评价为例,构建了基于GIS和AHP的建筑多级综合评价体系。将多个加权综合评价串并联,构成多级评价体系,取代原有一次性笼统评价的方法,提高了评价的针对性,减小了信息的需求量。通过GIS平台和AHP方法的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计算精度。多级评价的方法比现有方法具有更广的适应性,对类似对象的综合评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常江  陈华  袁媛  
工人村是伴随着传统产业的发展而形成的一类产业工人生活聚居区,这其中有部分不仅具有鲜明的工业历史特色,还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是产业类历史地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这类工人村所具有的工业文化特色、地域文化特色以及时代特征,同时也指出了其在传统产业转型时所面临的发展困境。在此基础上文章结合不同类型的工人村保护更新案例,探讨了其更新改造的途径,最后总结了其保护发展的整体思路。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敏  汪芳  
地方感研究对历史地段的保护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以北京历史地段的居民为对象进行地方感研究,了解居民对北京历史地段的认知和评价。通过进行地方感研究的文献综述,总结出地方感的定义和维度。在此基础上,对北京历史地段中的抽样地段进行深度访谈,完成北京历史地段地方感研究因子体系的构建,进而设计问卷对北京26处历史地段的居民进行地方感的定量调查,共回收506份有效问卷。基于调查统计数据进行了居民的地方感差异特征分析、居民地方感因子的得分评价分析和不同类别历史地段的地方感比较分析。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维亚  
城市历史地段既是城市旅游的一部分,又是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构成。协调城市历史地段的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是困扰城市发展的一个难题。本文以吸引力—承载力矩阵为研究工具,结合实地调查,剖析南京内秦淮河历史地段的市场吸引力和遗产承载力,为城市历史地段的遗产旅游开发提供建议和指导。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吴硕斐   李欣   陈浩  
过去以“科斯定理”为核心的理论方法推动了城市更新实践的发展,但随着城市更新实践的不断深入,科斯理论对于居住类历史地段城市更新的适用性存在一定局限。因此,针对城市更新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困境与制度设计同现实不兼容问题,引入了融合科斯与熊彼特理论的产权创造概念,以产权创造的多阶段模型剖析南京小西湖改造案例,提出通过创造新的产权形式与制度规则的完善两条路径推动我国居住类历史地段城市更新的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郭湘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特色商业经营和文化旅游正日渐成为历史地段更新与保护工作的动力。然而当前商业和旅游的各自发展对历史地段保护造成了“离散”效应:商业旅游部门以经济指标的增长为导向进行更新规划,使许多历史地段面临着被商业化、功利化和肤浅引用的危险,深厚的历史内涵正日益消弭;而规划管理部门对历史文化的保护仍然受到计划因素制约,缺乏对其动态利用和与社会经济发展接轨的预想;指出规划管理应从“离散”走向“综合”———政府部门应当采用一种新型的发展规划模式,并对相关的组织模式和配套政策进行改革,以更好地协调经济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之间的潜在冲突,实现对历史文化的可持续利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映涛  马志韬  
在城市历史地段的保护与更新中,城市历史地段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日益得到社会的重视。随着商业开发的加剧势必带来更为严峻的历史遗产保护的问题,商业开发、城市更新与建筑遗产和历史风貌保护间的矛盾也更加尖锐。本文试图以成都宽窄巷子的改造为例,探讨整体历史原真性保护的观念在城市历史地段更新中的价值与运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胡超文  
我国历史地段保护状况日趋严重。以惠州为样本分析得出,复杂的基本特征、凸显的衍生特性、复杂的文化心理、困惑的保护理论、激烈的利益博弈、缺位的保护机制、不足的维修资金以及薄弱的技术力量是当前我国历史地段保护复杂性的根源,而核心症结还在于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对经济利益的狂热追求导致的对稀缺土地资源的贪婪攫取,其破解之道在于确立科学发展理念,不断增强保护意识,切实完善以公众参与为核心的规划管理机制。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乔棻  
台湾地区自1895年实施城市规划至今已百余年,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旧市中心区及老旧衰败地区问题也逐渐浮现。城市历史地段的更新横跨了城市更新及文化遗产保护2个研究领域,与一般旧市中心区的更新相比情况也相对复杂。历史地段是城市之中最为老旧的区域,但在兼顾文化遗产保护的同时,仍须顺应时代的变迁及居民现代化生活的需要。首先,梳理了国际上与台湾地区的历史地段更新思潮演进,其次,对台湾地区目前历史地段更新规划的相关法令、实施方式及更新理念进行介绍。以台南总爷老街为案例,说明历史地段的更新是如何整合城市更新与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于物质环境改造手法之中,借由整建维护的更新方式达成促进城市整体发展的综合性目标。透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