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22)
- 2023(2460)
- 2022(2232)
- 2021(2385)
- 2020(1960)
- 2019(4806)
- 2018(4942)
- 2017(7892)
- 2016(5352)
- 2015(6113)
- 2014(6311)
- 2013(5151)
- 2012(4453)
- 2011(4129)
- 2010(4384)
- 2009(3688)
- 2008(3637)
- 2007(3054)
- 2006(2911)
- 2005(2743)
- 学科
- 济(10235)
- 经济(10211)
- 管理(9627)
- 教学(7913)
- 教育(7390)
- 制(6650)
- 中国(5675)
- 企(5527)
- 企业(5527)
- 业(5502)
- 体(5447)
- 理论(5150)
- 财(5146)
- 体制(4824)
- 学法(4418)
- 教学法(4418)
- 财政(3866)
- 学校(3446)
- 税(3428)
- 学理(3389)
- 学理论(3389)
- 税收(3362)
- 收(3318)
- 政治(3219)
- 地方(3216)
- 家(3143)
- 思想(3120)
- 国家(3092)
- 业经(3040)
- 思想政治(3039)
- 机构
- 学院(57568)
- 大学(54461)
- 研究(21265)
- 济(18102)
- 经济(17534)
- 管理(15100)
- 中国(14493)
- 教育(13006)
- 财(12592)
- 京(12507)
- 范(12484)
- 师范(12415)
- 理学(12233)
- 职业(12001)
- 理学院(11960)
- 科学(11738)
- 管理学(11470)
- 管理学院(11351)
- 技术(11171)
- 所(10705)
- 江(10633)
- 师范大学(9895)
- 研究所(9350)
- 中心(9080)
- 北京(8502)
- 州(8498)
- 职业技术(8482)
- 技术学院(8415)
- 财经(8164)
- 院(7580)
共检索到1033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史铭之
作为"互联网+"时代全新的教育理念和学习方式变革,深度学习成为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表征。深度学习是高阶思维的认知重构过程,是深度参与的交往互动过程,也是积极投入的主体成长过程。地方本科院校学生从浅层学习到深度学习的演进经历了接受学习、参与学习和创造学习三个阶段。从认知内容、学习动机和社会互动三个维度来看,地方本科院校学生深度学习的实现机制和发展价值是:从原理记忆到项目实践的认知内容高阶化,促进学生文化性发展;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创新的学习动机内化,促进学生自主性发展;从主客体互动到实践共同体的社会交往深化,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基于此,促进地方本科院校学生深度学习的实践策略为:重视价值观引导和生涯规划、重构充满"获得感"的课程体系、创建学习实践共同体、打造智慧学习生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何克抗
深度学习是全新教育理念与学习方式变革的标志,它具有三方面的基本特征,即动态的知识建构有助于催生高阶思维与深层认知能力,为达到深度学习的目标须采用多种教与学方式及策略,通过具身认知来发展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与创新能力。树立科学的教育教学观念、运用有效的教学模式、建立新型"学习共同体"、创设智慧学习环境是有效实施深度学习的条件与途径。实现深度学习须变革旧教育观念、建构新教学观念、运用新教学模式、扩展"学习共同体"、创设智慧学习环境、与创客教育融合。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智慧学习环境 学习共同体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邢晓
学习方式变革是高职院校适应扩招后非传统生源多元化结构、差异化学情及多样化需求对传统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带来全新挑战的必然选择,亦是促进非传统生源有效学习与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主体学习意识觉醒、知识生产模式转型、信息技术发展使得非传统生源学习方式变革动力与阻力并存。为汇聚变革合力、消解变革阻力,高职院校需加强校企合作,结合非传统生源实际,通过学习主体、学习客体及学习环境的综合性变革,提升非传统生源学习品质,促进高职院校规模与质量并举式发展。
关键词:
百万扩招 高职院校 非传统生源 学习方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俊超
20世纪中期美国学者提出"以学生为中心"本科教育理念,给世界高等教育带来了巨大影响。本科教育逐步开始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Teacher-Directed Instruction)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Student-Centered Learning)转变。这一转变改变了本科教育的基本观念和教育质量观,促进高校由传统的提供教学的机构向学习型组织转变,由此也带来了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的变革,进而带来了教学组织管理的变革,以及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变革。那么,这种转变究竟意味着什么?在这个重大的转变过程中,教育质量评价的方式和内容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测评大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指标和...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华
新课改对人们学习观念的检讨具有不彻底性。将知识作为学习活动唯一客体的"学生-知识"二元学习观,才是导致教学实践中"食而不化"的接受学习、"有其形无其神"的探究学习的根源。要深度推进教学变革,必须检讨这种二元学习观,建构"学生-知识-世界"的三元学习观;进而开展把知识放到真实情境中理解、运用、批判的"镶嵌式教学",以及以真实复杂问题情境为背景的自由探究教学。
关键词:
学习观转型 教学变革 学习的主客体结构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鞠玉翠
本文运用访谈、作业分析等方法对一位留学加拿大一年的初中生的作业进行了研究,认为这些作业比较充分地展现出主动性、探究性和合作性等特征,构成了体现学习方式变革的生动案例,其中不少做法可以为我国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思考相应问题提供某些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
学习方式变革 小留学生 作业 个案研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成荣
在高等职业院校课堂教学层面,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两类活动。但两者不是主从关系,也非简单的叠加,而是交互作用,动态生成,并融为一体的过程。随着教育实践与研究的深入,尤其是主体教育、现代学习论等相关理论的发展,学生的学习活动及其展开方式越来越呈现出独特的价值。因此,我们不妨通过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价值取向及其途径加以研究,积极探求高等职业院校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孙德芳
通过对全国东、西、中部三大区域五个省份11所中小学教师学习的生态现状的问卷调查发现:教师对学习有了较为积极的认识,学习不再仅仅是外在驱动,更重要的是为了教师自我更新和学生成长;教师学习时间上存在性别差异和学科差异,学习内容上存在性别、职称、学科与学校层次差异;各级培训效果低下,支持政策针对性不强。因此,要尊重教师学习的生命本质,张扬教师学习的主体性,关注教师学习的适切性,并为教师提供多样的学习资源,从而实现教师学习的根本性变革。
关键词:
教师发展 教师学习 生态现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史铭之
学习力是新工科背景下工程科技人才所应具备的基础和关键能力。学习力结构要素包括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通过对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学习力结构特征的调查分析可知: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的学习力整体呈现正向趋异态势,具有较大提升空间;学习动力以外在压力为主,但内在动力相对不足;课堂学习投入度较高,但课外学习的主动积极性不强;具备一定学习能力,但自主合作学习意识比较欠缺;学习力各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构成学习力整体特征。据此提出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学习力的提升策略:涵养家国情怀的价值观引导,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建立职业生涯与学业导师制,提升学习品质与专业归属感;重构充满"获得感"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深度有效学习;创建师生学习共同体,赋予学生学习自主权;打造智慧学习生态,实现学生自适应学习与成长。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金海
在我国教育走向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在学校教育教学更加关注高品质建设中,在技术创新、疫情"常态"及个体不断彰显个性的发展背景下,深度调整教与学的关系,重点变革学习方式显得尤为重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一书强调,"学会如何学习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重要。"201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指出,"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无疑,变革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国际与国内教与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学习方式变革 关键要素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静静 谈杨
2015年PISA测试反映出我国中小学生学术成绩差距较大,且"学困生"比例较高的问题,对此,我们通过近十年的田野工作,对数千个课堂的学生学习过程进行了基于证据的课堂观察,发现当前课堂的最大困境在于学生普遍存在"虚假学习"和"浅表学习"的情况,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学困生"。课堂困境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高速而压缩化的课堂教学进度与缓慢而复杂的学生学习历程之间的巨大落差,从而使学生的真实学习需求未能得到关注和回应,并最终陷入"学困生"的死循环。因此,要改变课堂困境,使学生从虚假学习、浅表学习走向深度学习,课堂的系统化变革势在必行。为此,本文重构了"深度学习"模型,并提出了课堂改革的可行性方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水萍
大卫·库伯教授以其体验学习圈以及学习方式的精密研究在教育与学习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体验学习不仅是一种经典理论,更是一个能使教育者结合认知、行为和情感三个领域的学习进行整合处理的优良教育方式。对体验学习内涵与特征的审思,可以为当今学习方式的变革提供更为广阔的视野。
关键词:
体验学习 学习方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谢德新 方晓田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习场以学习为核心、以场域为基础、以惯习为纽带,并以教育经济学的三个重要方向:尺度教育经济学、关系教育经济学和演化教育经济学为理论支撑。本文在解读学习场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习场的作用机制和嵌入式关系网络结构,提出其创新发展的相关建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谢峰 胡志金 汪海涛
面向学习型社会,参与学习型社会建设,可以从战略上引发新的办学实践,能有效地转变传统的发展定位,因而它是实现办学定位转变和解决地方本科院校诸多问题的重要战略抓手。地方本科院校面向学习型社会的办学目标包括带动地方本科院校健康发展和推动地方学习型社会初步形成。地方本科院校面向学习型社会的定位机制,主要包括科学论证、群策群力、重点推进、条件保障、合作交流、研发应用、人才培养和反馈改进等。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 学习型社会 发展定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