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02)
- 2023(8271)
- 2022(6041)
- 2021(5453)
- 2020(4373)
- 2019(9738)
- 2018(9744)
- 2017(18621)
- 2016(10263)
- 2015(11443)
- 2014(11670)
- 2013(10882)
- 2012(9721)
- 2011(8711)
- 2010(8919)
- 2009(8398)
- 2008(8325)
- 2007(7349)
- 2006(6635)
- 2005(6156)
- 学科
- 济(47839)
- 经济(47796)
- 管理(30305)
- 业(29185)
- 企(25361)
- 企业(25361)
- 方法(22396)
- 数学(19049)
- 数学方法(18657)
- 中国(13396)
- 农(12275)
- 业经(11850)
- 财(10592)
- 学(10016)
- 理论(9888)
- 制(8567)
- 农业(8264)
- 地方(7815)
- 发(7111)
- 务(6979)
- 财务(6950)
- 财务管理(6944)
- 体(6724)
- 企业财务(6721)
- 银(6637)
- 银行(6631)
- 和(6526)
- 策(6402)
- 融(6346)
- 金融(6346)
- 机构
- 大学(151263)
- 学院(149493)
- 济(60459)
- 经济(59190)
- 管理(57678)
- 理学(50379)
- 理学院(49863)
- 研究(48679)
- 管理学(48588)
- 管理学院(48340)
- 中国(36395)
- 京(31223)
- 科学(29225)
- 财(27867)
- 所(23755)
- 财经(22587)
- 农(22539)
- 中心(22129)
- 江(22028)
- 研究所(21631)
- 业大(21056)
- 范(20856)
- 师范(20678)
- 经(20592)
- 北京(19426)
- 经济学(19209)
- 州(17712)
- 院(17507)
- 农业(17392)
- 经济学院(17124)
- 基金
- 项目(101112)
- 科学(81166)
- 基金(74865)
- 研究(74184)
- 家(65239)
- 国家(64711)
- 科学基金(56175)
- 社会(49223)
- 社会科(46586)
- 社会科学(46572)
- 省(39048)
- 基金项目(38124)
- 教育(35360)
- 自然(35148)
- 自然科(34401)
- 自然科学(34394)
- 自然科学基金(33791)
- 划(32964)
- 资助(30171)
- 编号(29958)
- 成果(24897)
- 重点(23136)
- 部(22329)
- 发(21336)
- 国家社会(21139)
- 创(20906)
- 课题(20744)
- 教育部(19714)
- 创新(19414)
- 科研(18970)
共检索到2177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彭宗峰
赋权理论源于西方社会工作学。在国内赋权理论本土化进程向纵深推进的关键阶段,对其所走过的认知逻辑历程做一种反思性评估是十分必要的。对国内学术场进行深层透视之后,可以发现国内赋权理论本土化进程正在走向一种深层话语塑型方式建构。这种深层话语塑型方式,建立于赋权理论本土化意识觉醒的基础之上,在从“误读”式、“独特”式、“失灵”式到“转型”式理解路径的演进序列中初冶原型,并在西方中心主义与本土中心主义、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传统主义与现代主义、本质主义与历史主义的话语争论中获得正反两方面的认知逻辑参照。这种深层话语塑型方式实质上是一种历史性、情境化、扩大化的知识共同再生产方式。构建这种深层话语塑型方式,需要跳出既有认知框架,实现从“中心论”向“互构论”、“单变论”向“共变论”、“符合论”向“创制论”、“纯粹论”向“共在论”、“还原论”向“生成论”的转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齐军
长期以来,我国在西方教学理论引进方面存在着忽视传统教学思想研究、与本土教学实践相脱节等问题。为此,需要从教学理论与教学思想的关系、价值的转换以及思维方式的运用等方面进行归因。文章在此基础上提出走"共在"与"对话"的本土化道路的设想,即在自身文化身份的建构、本土话语表达体系的发展、教学理论研究趋向的引导等方面努力。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于伟 秦玉友
由于教育理论中普遍主义倾向和对教育实践落后的自认,发展中国家的教育理论本土化不良,呈现出表面化的特点。随着教育全球化浪潮的推进,教育理论本土化成为发展中国家乃至世界教育研究领域中的重要问题。教育理论本土化是本土教育实践的学术化,并从本土教育问题切入与国际学术界进行对话,在对话中实现本土教育理论创新的过程。教育理论本土化可以从观点层面、文化层面和方法层面推进。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承先 陈学飞
教育本土化的过程实质上是不同话语的交流过程。西方的教育话语存在明显的霸权现象,中国教育本土化的逻辑前提就是要打破西方教育话语霸权,使中国本土的教育话语得以觉醒与重构,使中国教育的真实需要得到符合传统与现实的正确表达。在教育本土化的过程中,我们要继承和发展的核心是本土传统,与外来传统交流的目的不是成为外来传统的追随者,而是要通过外来传统促成本土传统的发展。只有平等的交流才是正常的状态,只有基于自身的自由意志和独立价值才可能促进本土传统的发展。
关键词:
话语权 教育本土化 全球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鹤
高等教育是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为应对全球化给高等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高等教育国际化突破一度仅限于高等教育机构的活动,日益受到民族国家重视并被提上各国的政策议程。国家政府在政策制定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从国际化要素的流动方向和国际化发生的空间范围出发,可以将高等教育国际化模式进一步细分为“全面外向型”“过渡转向型”“区域聚焦型”“战略内向型”四种类型,不同高等教育国际化类型国家政策呈现出差异化特质。就单一国家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而言,选择何种政策模式背后的深层逻辑离不开国家不同发展阶段的战略诉求、所依存的全球环境的变化以及参与国际化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矛盾和不平等现实。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左冰
增权是促进旅游发展公平性和可持续性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云南省迪庆州政府、开发商与当地居民在旅游发展中的权力关系状态的实地调查,探索将旅游增权理论应用于中国旅游实践的框架和途径。研究表明,在旅游发展过程中,由于旅游资源产权界定不清晰、信息不对称、缺乏权利意识和管理技能,社区居民普遍处于被排斥的无权状态,导致了旅游发展中尖锐的社会冲突,成为我国旅游发展面临的最大的约束和引发各种社会矛盾的根源。必须打破不平衡的权力关系,增进社区的权能。其中,明晰资源产权,改革旅游资源租赁使用制度是解决所有问题的起点,同时也需
关键词:
旅游 社区增权 本土化 迪庆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刘子云 潘贝
民族团结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促进民族团结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实践活动。民族团结教育研究作为民族研究的特色话语,伴随民族话语的变迁,历经从“阶级话语”到“关系话语”、“话语依附”到“话语融合”、“话语本土化”到“话语特色化”等三重样态,话语的转型确证了民族团结教育研究的流变性和可超越性。新时代基于“民族团结教育的概念、常态化机制、方式和效果”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研究,成为民族团结教育研究的主流话语,意味着民族团结教育研究话语重心发生了时代转向,即从基于“民族关系改进”的“策略性建构”研究,转向基于“民族认同自觉”的“主体性生成”研究,为阐释民族团结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关系提供了全新的范式。
关键词:
民族团结教育 话语体系 中华民族共同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维亚
变革型领导理论是近20年来世界领导学研究的热门理论,被视为是一种建立在早期的各种领导理论基础上,以一种组织和整合的方式来更完整地解释领导行为的理论。该理论在中国"本土化"实施有着一定的文化基础,也有着一定的障碍与自身特征。文章研究通过实证检验认为,变革型领导在中国特有的文化背景下呈现的是三维结构。
关键词:
变革型领导 本土化 实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于伟 李姗姗
传统、知识和实践是教育理论本土化研究的三个重要的前提性要素,教育理论本土化是教育传统、教育知识与教育实践三者不断互动制衡下的自为,对教育传统、教育知识与教育实践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交织的复杂性的元研究,是在批判反思下对教育理论本土化的一种新的建构性研究,同时,也是教育理论本土化研究的一种新基点。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宁 金林南
孙中山民生思想的准确定位应该从其思想的深层理论逻辑得到阐释。孙中山民生思想的历史观基础是西方社会进化论中的社会有机体论和中国传统阶级调和论;孙中山民生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养民"的政治哲学理念,没有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政治价值观的倒转;孙中山通过其社会主义理论认识展现了其民生思想的道德乌托邦色彩,与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具有本质不同。对孙中山民生思想的深层理论逻辑的揭示表明:孙中山的民生思想是传统儒家民本思想的近现代继承者,它不是一种完整意义上的现代政治理念。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林杰
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作为高等教育全球化时代衡量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的重要概念,是中国国际话语权的组成部分、战略之源与关键表征。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是指中国在全球高等教育治理变革中表达和传播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道路与发展模式、发展利益与发展诉求以及所承担的国际义务与责任等具体主张,并且这些主张能够取得国际社会的价值共识和理念认同,进而产生吸引力、发挥影响力、形成引领力,是话语权利、话语能力以及话语权力的有机统一。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是一个复杂的存在,具有实践性、生成性以及价值性等特征。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是由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方式、话语平台、话语对象以及话语效果等要素构成的,而这些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彼此衔接以及有机统一的过程,就构成了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的生成逻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成思
预期是前瞻性货币政策的基础和灵魂,也是联通宏微观研究的重要纽带。本文对近百年来经济学中预期理论的演进逻辑进行分析,并基于具有代表性的含有预期要素的经济模型,阐释预期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对预期的类型进行界定和划分,论证了适应性预期、理性预期和准理性预期的联系、区别以及不同预期理论的适用范围。通过对预期理论、分类和模型的阐释,本文为深入理解预期在前瞻性货币政策中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成思
预期是前瞻性货币政策的基础和灵魂,也是联通宏微观研究的重要纽带。本文对近百年来经济学中预期理论的演进逻辑进行分析,并基于具有代表性的含有预期要素的经济模型,阐释预期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对预期的类型进行界定和划分,论证了适应性预期、理性预期和准理性预期的联系、区别以及不同预期理论的适用范围。通过对预期理论、分类和模型的阐释,本文为深入理解预期在前瞻性货币政策中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海柱
集体化时期(1955—1962年)农村合作医疗的快速发展是国家动员与推广的结果。以话语理论为视角进行的考察发现,在"集体化"话语中,合作医疗所要解决的"问题"被建构为医疗制度如何"适应农村形势(合作化—公社化)变化"的问题,合作医疗自身也被建构为"服务于农业生产的需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性质的福利事业""走向全民免费医疗的过渡形式"。伴随着多重意义的生产,在"国家—地方"互动的话语传播机制下,合作医疗被顺利整合到了国家农村发展战略中,从而为推广合作医疗的政策导向奠定了合法性基础。这种考察揭示出了"话语建
关键词:
集体化 合作医疗 卫生政治 话语建构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李阳 孙建军
进入新时代,中国情报学与情报工作发展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亟需新的定位、新的认识、新的担当。针对当前情报学界的阵地论争与"情报"内涵式的共同契约,本文归纳了中国情报学与情报工作发展的本土化范式演进逻辑,从情报专有,到情报缺失,再到情报"体能",中国情报学与情报工作发展带有深深的时代烙印,正在迈入新常态。在理论命题上,本文提出了当前中国情报学与情报工作发展正处于情报体系整体协调与情报能力综合提升的双重转型阶段的重要论断;认为"数据+情境"双驱动的情报体系活化(借鉴交融)与情报能力实化(协同培育)将成为未来情报学与情报工作发展的重要内容;并对这一"体能"同构时代命题的本土意蕴进行了深度阐释。在话语建构上,本文以新时代"三步走"战略为线索,以"体能"同构逻辑为内容核心,讨论了"体能"同构命题中的中国情报学与情报工作战略定位与发展路径,为打造新时代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情报学学科建设与情报事业发展指明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