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35)
- 2023(5100)
- 2022(4290)
- 2021(3859)
- 2020(3227)
- 2019(7247)
- 2018(7374)
- 2017(14292)
- 2016(7924)
- 2015(8893)
- 2014(8843)
- 2013(8805)
- 2012(8124)
- 2011(7398)
- 2010(7454)
- 2009(7163)
- 2008(7092)
- 2007(6432)
- 2006(5776)
- 2005(5611)
- 学科
- 济(30646)
- 经济(30578)
- 管理(28141)
- 业(23153)
- 企(20720)
- 企业(20720)
- 方法(13124)
- 制(11961)
- 数学(11560)
- 数学方法(11487)
- 财(11354)
- 中国(8347)
- 体(7969)
- 业经(7374)
- 银(7140)
- 银行(7128)
- 农(7086)
- 体制(6970)
- 务(6808)
- 行(6808)
- 财务(6790)
- 财务管理(6773)
- 融(6736)
- 金融(6734)
- 企业财务(6441)
- 贸(5372)
- 贸易(5368)
- 度(5318)
- 制度(5317)
- 易(5288)
- 机构
- 大学(114707)
- 学院(112212)
- 济(51439)
- 经济(50399)
- 管理(41964)
- 研究(37670)
- 理学(35474)
- 理学院(35141)
- 管理学(34700)
- 管理学院(34486)
- 中国(32065)
- 财(28303)
- 京(23084)
- 财经(21702)
- 经(19679)
- 科学(19061)
- 所(18253)
- 中心(17784)
- 江(17625)
- 经济学(17575)
- 财经大学(16303)
- 研究所(16041)
- 经济学院(15805)
- 北京(14422)
- 农(14153)
- 州(13449)
- 院(13264)
- 业大(13112)
- 范(12977)
- 师范(12845)
- 基金
- 项目(70772)
- 科学(56871)
- 研究(53603)
- 基金(53514)
- 家(45416)
- 国家(45073)
- 科学基金(39309)
- 社会(36615)
- 社会科(34826)
- 社会科学(34820)
- 基金项目(27609)
- 省(25998)
- 教育(25170)
- 自然(23637)
- 自然科(23094)
- 自然科学(23090)
- 自然科学基金(22696)
- 资助(22256)
- 划(22057)
- 编号(20867)
- 制(20050)
- 成果(18442)
- 部(17300)
- 重点(15968)
- 国家社会(15796)
- 教育部(15599)
- 性(14909)
- 创(14871)
- 人文(14786)
- 课题(14698)
共检索到1798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评论
[作者]
张斌
目前,货币当局通过多种措施保持对人民币汇率变化的主导权,其中的人民币中间价形成机制中综合考虑了外汇市场供求、篮子汇率稳定和逆周期调节因子多重因素。当前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仍处于探索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汇率调整不能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变化。当国内外经济基本面变化与汇率调整脱节时,会引发单方向的汇率变化预期和单方向的大规模资本流动,货币当局将被迫干预外汇市场,货币政策操作陷入被动。外汇市场供求自2017年初以来更加平衡,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面临好的时机。本文给出了引入浮动汇率的两种策略。
[期刊] 新金融评论
[作者]
张斌
目前,货币当局通过多种措施保持对人民币汇率变化的主导权,其中的人民币中间价形成机制中综合考虑了外汇市场供求、篮子汇率稳定和逆周期调节因子多重因素。当前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仍处于探索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汇率调整不能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变化。当国内外经济基本面变化与汇率调整脱节时,会引发单方向的汇率变化预期和单方向的大规模资本流动,货币当局将被迫干预外汇市场,货币政策操作陷入被动。外汇市场供求自2017年初以来更加平衡,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面临好的时机。本文给出了引入浮动汇率的两种策略。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管涛
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十二五"期间我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加汇率弹性则是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浮动的历史和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汇率浮动的现状研究,得出我国没有必要过分害怕人民币汇率浮动的基本结论。同时提出,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要根据国内金融发育程度和企业承受能力稳步推进。要引导市场树立正确的金融风险意识,克服汇改过程中的人民币单边预期。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贺力平
中国是大型经济体,不仅有庞大的国内市场,而且对外贸易伙伴和国际投资关系国都呈现出日益多样化趋势。未来中国经济增长不再像过去那样能够高度依赖货物出口来带动。盯住美元的做法已不适用于新时期。但是,人民币汇率稳定依然具有极其重要的宏观经济意义。国内公众喜好人民币升值,并在
关键词:
人民币 浮动汇率 利率市场化 创造条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贺力平
中国是大型经济体,不仅有庞大的国内市场,而且对外贸易伙伴和国际投资关系国都呈现出日益多样化趋势。未来中国经济增长不再像过去那样能够高度依赖货物出口来带动。盯住美元的做法已不适用于新时期。但是,人民币汇率稳定依然具有极其重要的宏观经济意义。国内公众喜好人民币升值,并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江春
本文认为,中国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实质上是要让市场价格机制完全在我国的经济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因而实质上是促使中国加快改革,并实现经济转型的一个重大的制度变革。中国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突破口或正确途径是:先成功地实施并不断完善《物权法》以建立合理的产权制度从而实现经济的完全市场化,然后再实行浮动汇率制度。这一途径既是中国下一步制度变革的最佳选择,同时又是中国成为世界大国的最优路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念鲁
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改革可采取更加灵活的汇率机制,在今后一两年内,从参照一篮子货币逐步向盯住一篮子货币过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建强 魏红刚 孟银
以中国金融改革为背景,首先在概括资本市场与汇率浮动关系有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现状和汇率形成机制,理清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和人民币汇率浮动之间的具体关系。其次重点运用了项目网络图工具,理出金融改革过程中的人民币汇率浮动的关键路径——即完善企业债券市场-建立和完善外汇现货市场-建立和完善人民币国际债券。关键路径分析表明:实现人民币在外汇现货市场的国际互换和国际贸易结算、国际债券市场的国际借贷,将是实现人民币汇率浮动的必要条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许崇正
本文首先对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进行了比较,其次论述了汇率制度理论的新发展,最后就我国汇率制度的选择谈了自己的看法:一是汇率制度的选择是一个动态的转换过程;二是认为我国目前采用的是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这一汇率制度存在着三点弊端,已不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人民币汇率由钉住汇率转向真正的管理浮动汇率。并认为从现在起到未来的一两年内,是人民币走向浮动,实行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最佳时机。
关键词:
固定汇率制 浮动汇率制 自由兑换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童汉飞 陈浪南
本文提出一种汇率行为的理论模型——ESVDJ模型,并对该模型的估计设计出贝叶斯MCMC推断法。实证研究表明,在管理浮动汇率机制下,人民币汇率的日常波动持续地维持在较小范围。但如果市场供求双方发生显著的失衡,人民币汇率将产生跳跃行为,由此引发异常的汇率风险。此外,外汇市场并不显著地存在类似于权益市场的杠杆效应。本文同时对ESVDJ模型与通常的随机波动性模型SV及SVJ模型进行对比。MCMC似然比检验与密度函数非参数估计表明,后两者存在较大的设定错误。本文最后对汇率风险监管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姜炳麟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扬 余维彬
在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过程中,确定汇率形成机制变革和汇率水平变化的优先次序至关重要。本文认为:机制改革优先,并且在改革过程中始终重视汇率稳定,应当是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基本战略。回归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实施这一战略的适当选择。在回归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的过程中,货币错配构成我们的主要风险。为了有效管理这一风险,中国应保持较高水平的外汇储备,在稳步推行资本项目放松管制过程中加强针对货币错配问题的审慎性监管,实施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促进资本市场发展。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有管理的浮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方莉
本文首先总结了澳大利亚、波兰和智利等国汇率制度趋向"清洁浮动"的经验,接着分析了澳大利亚、日本和美国微观主体对外汇衍生品的使用情况,发现发达经济体外汇衍生品的覆盖程度均达到了极高水平,这是一国实施清洁浮动的重要条件。最后,本文在梳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历史进程的基础上,结合国际经验与本国情况,从继续坚持当前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大力发展外汇衍生品市场以及完善其他体制机制性配套措施三个方面,探讨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路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闫树熙 肖庆宪
采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就当前国内若干热点变动的宏观经济因素变量对汇改后人民币汇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热点变动的中美利差水平、通货膨胀率差异水平以及外汇储备增长率与人民币升值幅度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长期来看,利差水平对人民币名义汇率影响程度较大,而短期内,外汇储备因素和人民币汇率自身变动的前期信息对其影响较为显著。
关键词:
人民币名义汇率 协整检验 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许小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