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49)
2023(8312)
2022(6887)
2021(6832)
2020(5393)
2019(12452)
2018(12437)
2017(21086)
2016(12790)
2015(14422)
2014(15215)
2013(13774)
2012(12698)
2011(11423)
2010(11927)
2009(10302)
2008(10534)
2007(9646)
2006(8466)
2005(8114)
作者
(34442)
(28329)
(28105)
(26828)
(18170)
(13846)
(13094)
(10939)
(10741)
(10725)
(9740)
(9500)
(9385)
(9031)
(9003)
(8959)
(8718)
(8327)
(8310)
(7979)
(7352)
(7060)
(6850)
(6717)
(6582)
(6516)
(6318)
(6193)
(5763)
(5723)
学科
(32558)
经济(32491)
管理(27282)
(26250)
教育(21665)
(21599)
企业(21599)
中国(16962)
理论(12600)
方法(12572)
(11368)
教学(11288)
(10948)
数学(10172)
(10075)
数学方法(9889)
(8354)
业经(7657)
技术(7206)
(7106)
银行(7092)
(6836)
财务(6813)
财务管理(6784)
(6777)
金融(6776)
(6732)
农业(6469)
企业财务(6444)
(6418)
机构
大学(169073)
学院(164307)
研究(61035)
(51912)
经济(50176)
管理(49649)
理学(41259)
理学院(40558)
中国(39913)
管理学(39383)
管理学院(39021)
(38548)
科学(36648)
教育(35318)
(35066)
师范(34785)
(31391)
(28575)
师范大学(28438)
(28325)
研究所(28156)
中心(26955)
北京(25629)
(25229)
技术(24973)
(23093)
(22099)
业大(21950)
财经(21683)
职业(21668)
基金
项目(100503)
研究(81714)
科学(78138)
基金(66527)
(58506)
国家(57447)
教育(47795)
科学基金(46823)
社会(45931)
社会科(43021)
社会科学(43004)
(40978)
(36820)
编号(36587)
成果(34145)
基金项目(33380)
课题(29811)
自然(28671)
自然科(27995)
自然科学(27982)
资助(27589)
自然科学基金(27483)
(25706)
重点(24575)
(23987)
(23615)
(22181)
项目编号(21925)
规划(21754)
(21046)
期刊
(62966)
经济(62966)
研究(62342)
教育(62333)
中国(48020)
学报(26684)
(24333)
(23185)
科学(21965)
大学(21474)
技术(20275)
管理(20056)
学学(17891)
职业(16082)
农业(15956)
(14720)
金融(14720)
图书(11429)
技术教育(10820)
职业技术(10820)
职业技术教育(10820)
财经(10737)
(10588)
论坛(10588)
(9358)
(9324)
业经(9299)
经济研究(9239)
书馆(8849)
图书馆(8849)
共检索到2743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加仙  
格兰特·威金斯博士毕业于哈佛大学,是美国一个非营利性教育研究和咨询组织的负责人,为州教育部、学区和学校提供咨询。其著作有《教育性评价》、《学生表现性评价》以及《通过设计而理解》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余新  
长期以来,全球教育计划受到大学极其学术研究机构的重视,美国很多大学通过开设"国际研究"、"跨文化研究"、"全球化研究"等课程和组织"国际日"、"国际论坛"、"异国体验"等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文化理解态度。90年代以来,全球教育项目扩展到美国很多州的中小学阶段。全球教育项目有的以学区为单位,有的以学校为单位,有的则根据教师意愿在教师所在的班级开展。多数教师把全球教育与课程标准要求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或学区乡土课程。 肯尼斯-泰博士(Dr.Kenneth Tye)是加州切普曼大学(chapman University)"人类依存中心"主任,长期...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筱蕾  
美国教师教育研究的知名学者格兰特将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融入教师教育,结合教育教学实践重新审视了教师的角色定位,提出了教师不应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而同时应该也是文化传统和观念的传递者及其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同时将教师教育模式构建于多元文化教育课程模式和社会正义理论之中,创新性地提出了多元文化教师教育的5种课程模式:特殊性与文化差异教师教育模式、人际关系教师教育模式、单一群体教师教育模式、多元文化教师教育模式、社会重构教师教育模式。格兰特的教师教育思想不仅丰富了传统教师教育的模式与内涵,也为我国的教师教育特别是民族地区的教师教育在方法体系的变革中提供了新思路和可行性选择。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方柏林  
亚历山大·罗米斯佐夫斯基博士(Alexander Romiszowski)是美国雪城大学教学设计、开发和评估系的教授,国际知名的教育技术学家,远程教育理论家和思想家,他的著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技术和教学设计领域的界定。在本次访谈中,罗米斯佐夫斯基深入阐述了教育技术领域的一些重要观念,谈到了这一专业的内涵、外延和探究方法、新兴技术和历史渊源。罗米斯佐夫斯基博士针对困惑着教育者和教育技术、远程教育从业者的诸多问题做出了解答,也对教学设计领域一些常见争议话题提出了他的独到见解。罗米斯佐夫斯基博士还在近30个国家和多个国际组织中担任教育顾问或项目负责人,借此丰富经验,他也为中国的教育技术领域的发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文叶  兰璇  
迈克尔.W.阿普尔(Michael W.Apple)教授是美国批判教育学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本文呈现了他对美国一些重要教育政策——"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标准运动、考试制度和教师工资制度等的看法,从中我们可以获得一些借鉴。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戴化勇  
让工作本身变得有意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激励因素,如何让工作变得有意义?我们可以从最终用户那里寻求答案。自从有了企业,激励就一直是困扰企业管理者的难题,可能管理者们每天都在为如何去发挥下属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使员工更加高效地达成组织目标而伤脑筋。沃顿商学院的管理学教授亚当·格兰特的实验使我们深受启发。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林伟  孙碧  亚当·尼尔森  
美国教育史学科的属性和地位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有的学者倾向于认可其历史学分支的属性,有的学者则更加强调教育的属性。有的学者承担起公共知识分子角色,从教育史角度出发对教育政策议题以及一些公共话题发表意见,同时也有很多学者专注于纯人文的学术研究。尼尔森教授认为,美国教育史学科需要与更加广阔的历史学科结合起来,对更多的新问题开展深入研究。他还建议,中美教育史学界都应当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以推动教育史学科的共同发展。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邓幸涛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正深刻地改变着世界,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在世界范围内的蓬勃发展,成为国际教育界的热点。在构建适应信息、知识社会的教育体系中,现代远程教育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在第十三届亚洲开放大学协会年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总办事处高等及远程教育计划专家王一兵教授,就现代远程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发展趋势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聪   万雨   朱楠  
特殊教育专项督导是监测地方特殊教育服务体系质量的重要手段。英格兰特殊教育专项督导始于1997年,经历了萌芽、初探和发展三个阶段,其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地区特殊教育专项督导制度。英格兰现行特殊教育专项督导制度呈现出四大特点:以提升服务有效性为目标,不断更新督导指标;以多样化为发展导向,丰富拓展督导类型;以多部门合作为基础,保障督导有序运作;以报告实践问题并督促改进为重点,促进督导结果的应用。英格兰特殊教育专项督导给特殊教育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基于此,提出完善我国特殊教育督导体系的建议:夯实政策基础,建立操作性强的特殊教育督导框架;提高督导机构的独立性,促进教育、卫生等多部门的有效合作;坚持以督政为主,强化特殊教育督导的指导职能。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文叶  兰璇  
批判教育学将教育置于文化、政治、经济和权力这些更本源的问题框架之中,探究教育的功能,思考课程的实质。它不断地追问:"谁的知识?""重点学校对贫困生意味着什么?""现行教育政策是否对不同种族、不同阶层、不同性别的人群都是公平的?""谁在其中受益了?"……它为教育改革提供了一面自我观察和反思的镜子。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艳玲  
无论中国还是美国,"公共教育学"课程都是教师教育中重要的基础课程。本文通过对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教师教育者的访谈,尽可能地勾勒美国教育学课程的现状,以期对反思我国"公共教育学"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有所启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郑百伟  陈霞  
赫尔穆特·维特曼(Helmut Wittmann)博士是德国巴伐利亚州教育文化部司长,慕尼黑大学心理学博士。维特曼博士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曾在小学、中学担任教师与校长,在教师教育、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方面具有专门的研究,出版著作多部,发表论文100余篇。2005年11月,借维特曼博士参加上海师资培训中心和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共同举办的"第六届中德教育学术研讨会"之际,笔者有幸与他进行了专业访谈,使得我们可以分享德国教育改革的经验和校长专业发展等方面的经验。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根顺  包水梅  
描述了探究性教学的内涵与特征,阐述了在研究生教育中实施探究性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从教学主体、内容、策略、促进者等几个方面对研究生探究性教学的具体实施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李平   郭慧珍  张小可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郭慧珍  张小可  李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