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63)
2023(10864)
2022(9221)
2021(8595)
2020(6774)
2019(15800)
2018(15803)
2017(29170)
2016(16703)
2015(19094)
2014(19216)
2013(18528)
2012(17977)
2011(16790)
2010(17610)
2009(16301)
2008(16172)
2007(14964)
2006(13975)
2005(13198)
作者
(46517)
(38366)
(38301)
(36674)
(24783)
(18175)
(17631)
(14864)
(14742)
(14190)
(13023)
(12683)
(12455)
(12423)
(12158)
(11976)
(11434)
(11324)
(11211)
(11120)
(10161)
(9494)
(9383)
(8967)
(8820)
(8801)
(8715)
(8685)
(7731)
(7671)
学科
(68650)
经济(68584)
管理(42957)
(42226)
(31924)
企业(31924)
中国(29310)
(21939)
方法(21243)
教育(20960)
地方(20344)
数学(18205)
数学方法(17949)
(16401)
业经(16057)
(15546)
(14765)
银行(14753)
(14415)
农业(14398)
(13868)
贸易(13851)
(13759)
(13702)
(13434)
(13371)
金融(13371)
(13145)
理论(12543)
技术(11428)
机构
大学(238810)
学院(238232)
(98326)
经济(95889)
研究(89386)
管理(83496)
理学(69067)
理学院(68176)
管理学(67138)
管理学院(66623)
中国(66405)
(53646)
(49789)
科学(49175)
(45108)
(41527)
师范(41301)
研究所(39943)
(39661)
中心(38985)
财经(37118)
北京(36133)
教育(35209)
(33575)
(33411)
师范大学(33184)
(31886)
(31781)
经济学(29401)
业大(27612)
基金
项目(136400)
研究(112476)
科学(108138)
基金(93132)
(77968)
国家(77081)
社会(68831)
社会科(65044)
社会科学(65034)
科学基金(64882)
教育(57495)
(54773)
编号(49454)
(47241)
基金项目(46859)
成果(44834)
资助(39004)
课题(38250)
自然(36809)
(36036)
自然科(35836)
自然科学(35828)
自然科学基金(35160)
(32124)
(31906)
重点(31870)
发展(30244)
(30109)
(29685)
项目编号(29358)
期刊
(123913)
经济(123913)
研究(91074)
中国(61285)
教育(58380)
(35579)
管理(34001)
(32633)
(30301)
金融(30301)
科学(27850)
学报(27467)
技术(23876)
大学(22841)
农业(22342)
业经(21615)
经济研究(19928)
学学(19544)
财经(18512)
问题(16349)
(16034)
职业(14839)
(14515)
(13616)
论坛(13616)
国际(13193)
图书(12223)
(12044)
商业(11641)
理论(11442)
共检索到4029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徐小洲  倪好  辛越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相应转变。区域布局结构失衡、进军全球步伐迟缓、科技创新动力不足与民办高校低位发展始终是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充分、均衡发展的重大难题。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需要重构发展愿景,完善体制机制,优化整体布局,强化育人理念与大学责任,从而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全球竞争力与创新驱动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夯实智慧基础。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马陆亭  
高等教育在由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发展过程中,既需要高等教育机构的多样化,也需要其布局的合理性。目前我国“自发主导”倾向的高校扩展形式较多地关注了前者而忽视了后者,因而带来了高等教育区域发展的不均衡问题。要实现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需要重新认识高校集聚人才的功能,重新认识高等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意义,重视高校布局的合理性,对目前我国的高校区域布局进行调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席鸿建  
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分析了高等教育均衡发展战略的选择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阐述了高等教育均衡发展战略的基本思想以及实施高等教育均衡发展战略的可行性,提出实施高等教育均衡发展战略的六大关键措施。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欣  
"马太效应"作为公共资源配置中效率优先原则的典型范本,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掌控、调节着我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流向和格局。中央与地方属两类普通高等院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差距明显、经费收入结构严重分化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马太效应"的两大典型表征。当下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马太效应引发一系列问题,揭示出未来高教优质资源配置就应当偏重向均衡一方倾斜,在确保底线均衡的前提下,扣两端而取其中,逐步打破马太效应的僵局。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杜玉波  
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开启高等教育强国新征程,需要我们从"四个战略维度"找准高等教育所处的历史方位,从机遇和挑战把握高等教育的"五个新变化",从服务国家需要战略高度明确高等教育必须朝着"四个更加"的发展方向不懈努力。在此基础上,系统谋划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构想,把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作为战略主题和核心任务,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特色高等教育。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彭青  齐园  
从重视"物"的传统城镇化到重视"人"的新型城镇化不仅仅是表现形式的变化,更是由"量"到"质"的内涵升华。新型城镇化要求市民具有较高的城镇生活意识和文化水平,高等教育在提升人的综合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导"农民市民化"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取得了许多成就,但还存在着一些非均衡现象,除了师资、经费等方面,最重要的还是进行制度改革,从根源上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锐兰  张辉  江波  
综观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虽然说,由国家重点投资建设一些高水平学校的呼声一直比较高,且部分高校也确被定为重点高校重点建设、发展,但作为一种非均衡发展战略,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才正式提及,由《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国务院批转国家教委关于加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玉琴  
自日本近代学制产生以来,高等教育内部便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教育体系及教育财政拨款制度,从而形成了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的二元结构。这一结构特征有效地解决了日本高等教育数量与质量二者的关系,使战后日本高等教育得以均衡、协调发展。日本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的二元结构的构成,为后发性国家高等教育数量与质量的均衡、协调发展提供了借鉴。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庞丽娟  
科学发展观是对我国20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新总结,是进一步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的治国纲领。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教育、文化和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协调发展,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良性互动;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阮成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义务教育经历非均衡发展、非均衡向均衡发展过渡和均衡发展三个政策阶段。在这一进程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动力机制、价值取向、过程保障和文化规则有着自身的演进逻辑。这一政策的未来走向,将以新型非均衡发展为动力机制,以"发展平衡"促进"机会均等"为价值取向,以每个适龄儿童少年均等享有良好教育为过程保障,以尊重和引导教育民意为文化规则,从而将形成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的新的政策框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于珍彦  马海庆  
客观地看新中国高等教育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既有失败的教训也有成功的经验。1958-1960年"大跃进"运动的教训告诫我们,高等教育的发展不能超越国民经济承受能力的制约,违之必受到来自社会客观实际的惩罚。1999-2002年中国高等教育又试行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从表象上看虽然比教育部原定教育振兴计划提前8年迈进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门槛,但是它还是超越了国民经济承受能力的制约,因此也仍然不能与中国社会的发展相和谐。未来中国高等教育要做到与社会和谐发展,应该走稳步攀升持续性自然增长之路,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之时,中国高等教育力争能跨入普及化门槛,进入教育发达国家行列,从一个落后的教育大国真正成为世界教育强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志彪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道路上,一直采取的是追赶西方发达国家为特征的赶超型发展战略。【注文1】这个赶超战略在党的十九大之前后,具体在时间安排和内容上有了一些变化。按照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在21世纪中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个三步走的追赶战略运行到党的十八大,基本小康社会的目标已经实现。从党的十八大开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到2020年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徐红  
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实施机构,高校理应为高等教育均衡发展尽职尽责。为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高校应在办学定位、专业结构、课程体系、师资结构、职能体系及科研取向等六大方面合理做好战略调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田丹  
文章利用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3~2009年的面板数据,估计了高等教育规模的决定函数,并据此构建了中国高等教育的供需匹配程度指数。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了财政教育经费对高等教育供需匹配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高等教育表现出地区发展不均衡的特点,供求匹配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学费和国家财政拨款对我国高等教育供需匹配程度都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