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37)
- 2023(6018)
- 2022(4886)
- 2021(4839)
- 2020(3903)
- 2019(9051)
- 2018(8694)
- 2017(16138)
- 2016(8574)
- 2015(10117)
- 2014(9873)
- 2013(10019)
- 2012(9630)
- 2011(9205)
- 2010(9190)
- 2009(8902)
- 2008(9000)
- 2007(7970)
- 2006(7223)
- 2005(6880)
- 学科
- 济(43873)
- 经济(43824)
- 管理(22339)
- 业(18603)
- 方法(18412)
- 中国(15498)
- 企(15176)
- 企业(15176)
- 数学(15058)
- 数学方法(14959)
- 学(13070)
- 贸(10249)
- 贸易(10242)
- 易(10047)
- 农(9401)
- 财(9368)
- 理论(8940)
- 业经(8168)
- 制(8128)
- 教育(7049)
- 银(6987)
- 银行(6980)
- 融(6930)
- 金融(6929)
- 行(6841)
- 和(6808)
- 关系(6261)
- 策(6161)
- 出(6119)
- 发(5941)
- 机构
- 大学(147070)
- 学院(138655)
- 济(67450)
- 经济(66471)
- 研究(54020)
- 管理(48807)
- 中国(41203)
- 理学(41177)
- 理学院(40653)
- 管理学(40236)
- 管理学院(39938)
- 京(32097)
- 财(31466)
- 科学(29046)
- 所(26822)
- 财经(25225)
- 研究所(24354)
- 经济学(24238)
- 经(23205)
- 中心(21901)
- 范(21597)
- 经济学院(21544)
- 师范(21491)
- 北京(21250)
- 财经大学(18895)
- 江(18769)
- 院(18359)
- 师范大学(18046)
- 农(16801)
- 科学院(16054)
- 基金
- 项目(83866)
- 科学(67209)
- 研究(65035)
- 基金(64329)
- 家(55778)
- 国家(55369)
- 科学基金(46382)
- 社会(45091)
- 社会科(42738)
- 社会科学(42728)
- 基金项目(31945)
- 教育(29839)
- 省(26747)
- 资助(26611)
- 自然(25816)
- 自然科(25232)
- 自然科学(25224)
- 自然科学基金(24847)
- 编号(24766)
- 划(24650)
- 成果(23445)
- 部(21337)
- 中国(20818)
- 国家社会(20768)
- 重点(19297)
- 教育部(19063)
- 发(17818)
- 人文(17337)
- 课题(17189)
- 性(17113)
共检索到2183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段吉方
从文本阐释的角度切入中国阐释学的当代建设是中西阐释学理论所给予的理论启示。深化中国当代文本阐释诗学的理论与实践是建设中国阐释学的路径之一。中国当代的文本阐释诗学并非是要建立一种新的阐释学理论,而是要强调重点从文本阐释的角度出发,将中国阐释学的研究与发展根植在不同文化语境的文本阐释的基础之上,倡导中国阐释学的理论与实践自文本始,经过充分的文本阐释工作,最终走出文本,锤炼文本阐释的诗学、美学与哲学特质。公共阐释论及相关论述揭示了西方阐释学与中国阐释学在文本阐释诗学构建中的理论资源,提出了中国文论话语体系建设的新思路,对推动和加强中国阐释学的当代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公共阐释论 文本阐释 对话 中国阐释学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宗美
"诗可以怨"作为中国古代原创性诗学命题之一,是对《诗经》文本的一种阐释,而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对"诗可以怨"的再阐释形成了一条跨越时空、影响深远的理论脉络。在"诗可以怨"理论的诸多阐释向度中,它与中国抒情诗学体系以及古代知识分子个体价值追求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田伟松 张晓光
悲剧性过错在亚里士多德诗学理论中具有丰富的形而上学意蕴。首先,亚里士多德对悲剧情节的强调体现了他对生命层面的观照;他关于剧情"合理性"为"合情性"服务的思想,以及对过错故事题材数量偏少这一特点的指出,构成了对道德化解读的反驳。其次,过错的血污特征可从悲剧效果角度进行理解,它具有希腊民族心理层面的形而上对应性及治疗功能。最后,亚里士多德对悲剧中性情与宿命的悖论性持不置可否的态度,反映出亚里士多德在理性理论深度和悲剧过错本身的含混性之间寻求平衡,这意味着悲剧性过错在道德反省上具有微弱的意义。
关键词:
悲剧性过错 形而上学 道德 宿命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何剑波 王珍
建构主义理论已成为现代教学改革的主要指导理论,它提出了崭新的学生观、学习观和教学观,对传统的学习理论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一理论对现代教学改革有诸多积极因素。从建构主义的理论基础和发展入手,对其知识观、学习观和学生观进行阐释,并就该理论指导下,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转变作出具体分析。
关键词:
建构主义 教学改革 学习理论 角色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红梅
“阐释学”(HERMENEUTICS)一词,源自对圣经经义的阐释。近十个世纪以来,圣经经义的诠释者们穷其毕生精力,对各种版本的圣经经义作了最为细致、最为系统的解释工作。而文学阐释学就是像圣经研究者考察研究圣经经义那样,对文学作品的阐释找出最好途径。从这一点出发总结文学阐释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陆秀芬
"情景交融"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诗学理论,中国诗歌的创作是和鉴赏理论达成统一认识的,因此"情景交融"往往成为诗人创作的审美取向,因而也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基本表现样式。从人与自然息息相通,情与景物互动互应的审美观出发,中国诗歌形成了穷情写物、以秋为悲、乐景写哀、以情造景等相对固定的阐释模式。然而在探讨诗歌模式的同时,"情景交融"诗学理论的形成渊源和发展轨迹是值得关注的,它在中国诗歌创作进程中总结和推进了"情景交融"审美特质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情景交融"诗学理论主要经历了"物感"、"情、物感发"、"心、物交融"、"情景相兼"、"情景交融"等发展阶段,这其间通过理论上的不断丰富和深化,从而使"情景交融...
关键词:
诗歌模式 诗学理论 发展轨迹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庆山
With a review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theory of hermeneutics,this paper raises the problem of knowledge gap in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and from the viewpoint of hermeneutics,analyzes its crux and key issues to be resolved.It further discusses the cognitive viewpoints in information studies,compare...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周庆山
文本阐释原理与文献传播研究●周庆山ABSTRACTThetheoryoftextexplannationisputforwardwhileanalyzingthesignificanceoftextexplanationinthestudyofdoc...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屈小爽 王科
正确认识旅游人地关系是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从哲学与艺术的角度,用"诗意地栖居"阐释旅游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问题,分析旅游人地关系中人的角色、地的地位和人地生态伦理关系。针对哲学中的三大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应该怎么样",从旅游本质的角度阐释了旅游是一种诗意地栖居;从旅游动机和寻求更好生活方式的角度阐释了人为什么旅游;从树立人地和谐理念、优化生态环境、建设"宜居、宜游、宜养"城市、打造乡土景观机理之美等多角度阐释了旅游发展中如何营造诗意的栖居环境。
关键词:
人地关系 诗意地栖居 生态伦理 旅游哲学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碧蓉
当代知名作家张曼菱女士追忆其父亲张进德先生(字退耕)的散文集——《中国布衣》(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版)。该书为16开本,以麻布般的黄色作为封面,正好和书名中的布衣交相辉映,简洁的装帧中透露出一种布衣独有的质朴素雅之感。翻过扉页和版权页,展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一幅退耕先生遒劲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连志英
[目的/意义]通过对中国档案学自主知识体系及其建构的理论研究,深化学界对此知识体系的认识,并推动其建构。[方法/过程]阐释中国档案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内涵和构成,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解析中国档案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当代意义,并对其实现路径进行探究。[结果/结论 ]中国档案学自主知识体系是基于特定的逻辑基础和方法论,围绕本学科的元问题,扎根本土实践开展研究所形成的知识系列,它包括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3个层面的知识。建构中国档案学自主知识体系是中国档案学人的学科自觉及理论建构在新时代的延续和深化,也是中国档案学人打破西方档案学中心主义、建构档案天下大同的学科使命。中国档案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需做到本土化和国际化。
关键词:
档案学 自主知识体系 本土化 国际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健
理性经济人是经济学的基本假设,这种假设认为人的行为规律是在预算约束下的效用最大化。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现象看似与理性经济人假设存在矛盾,例如人类的利他行为和情感因素,但这并不意味着经济学无法为这些行为的存在提出解释。文章分析表明,许多看似"非理性"的行为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被纳入理性的范畴。经济学上所说的理性,不仅应该包括个人眼前的利益,更应该包括个人所在群体的长远利益。
关键词:
理性 经济人 囚徒困境博弈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甘剑梅
任何教育都有自己的起点 ,从知识和道德出发 ,这是教育的传统起点观 ,它们在生命之外寻找教育的基础 ,使人的发展丧失生命的根基。教育应遵从生命优先的原则 ,从生命的原初活力出发 ,理解教育的逻辑基础。教育起于生命 ,但又不止于生命 ;始于生命的陶冶 ,但又不放弃知识和道德的追求 ,这是生命力量论对教育起点的哲学解释
关键词:
生命活力 教育起点 教育追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