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878)
2022(1575)
2021(1681)
2020(1440)
2019(3617)
2018(3959)
2017(6602)
2016(4069)
2015(4443)
2014(4586)
2013(4072)
2012(3676)
2011(3563)
2010(3760)
2009(3441)
2008(3520)
2007(2937)
2006(2923)
2005(2887)
2004(2447)
作者
(9625)
(8084)
(7908)
(7899)
(5185)
(3873)
(3788)
(3209)
(3159)
(2855)
(2774)
(2722)
(2704)
(2693)
(2566)
(2475)
(2392)
(2364)
(2340)
(2281)
(2280)
(2059)
(1985)
(1950)
(1900)
(1869)
(1868)
(1759)
(1714)
(1684)
学科
(10174)
经济(10139)
管理(9567)
(7392)
企业(7392)
(6970)
(6313)
(5738)
体制(4568)
中国(3996)
教育(3941)
业经(3727)
教学(3502)
理论(3460)
(3234)
(3160)
(3018)
(2806)
税收(2752)
(2725)
(2672)
银行(2664)
(2621)
金融(2621)
(2619)
人事(2538)
人事管理(2537)
方法(2477)
(2477)
企业经济(2398)
机构
大学(50990)
学院(48229)
研究(21013)
(17182)
经济(16730)
管理(15891)
中国(14070)
理学(13032)
理学院(12809)
教育(12730)
管理学(12577)
管理学院(12429)
(12223)
师范(12144)
(11800)
科学(11717)
(10948)
(10344)
师范大学(10027)
研究所(9770)
(8631)
中心(8365)
北京(8176)
(7412)
(7267)
财经(6901)
(6457)
技术(6348)
(6334)
(5960)
基金
项目(27427)
研究(24392)
科学(22127)
基金(18079)
(15275)
国家(15067)
教育(14668)
社会(13659)
社会科(12763)
社会科学(12759)
科学基金(12487)
成果(11204)
(10900)
编号(10767)
(10223)
课题(9323)
基金项目(9054)
(7801)
(7257)
自然(7149)
资助(7067)
规划(7012)
自然科(6974)
自然科学(6972)
(6883)
重点(6869)
自然科学基金(6848)
教育部(6616)
项目编号(6400)
(6360)
期刊
(25244)
经济(25244)
研究(21986)
教育(21605)
中国(17556)
(8019)
管理(7959)
(7124)
科学(6184)
学报(6086)
(5454)
金融(5454)
技术(5341)
大学(5047)
职业(5037)
农业(4401)
学学(4000)
财经(3665)
业经(3593)
(3566)
技术教育(3396)
职业技术(3396)
职业技术教育(3396)
(3343)
论坛(3343)
经济研究(3309)
(3256)
现代(3098)
世界(2950)
改革(2907)
共检索到904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昱辉  
2010年以后,在学校失信于社会、学生学力要求提升、教师工作日益繁重等背景下,日本政府提出团队学校构想引领学校教师组织变革。团队学校以专业、多元、开放、合作为基本特征,强调管理者权威、锥型组织架构、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参与,这些是相对传统教师组织的重要分野。教师人才的流失与浪费、封闭保守的组织观念、缺乏规范的协作机制、计划配置的人事传统是这场变革的最主要阻力。如何完备人才保障和开发机制、建立互尊互信的组织文化、完善沟通和协作机制、同时尽可能地规避教育不公则是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继秀  
学校组织特性表明,学校不仅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地方,也是教师发展、教师生命价值实现的场所。"自我更新"、"主动发展"是教师发展的动力。教师发展是在学校组织中进行的,现行教师发展研究缺少对教师发展的外在保障机制——学校组织层面的深入研究。基础教育学校组织应当实现从价值标准到组织形式、运行机制的变革,以保证教师的发展,实现学校真正意义上的转型。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朋  宁彦锋  
本文从美国学校组织变革模型出发,探讨了学校组织变革的五个方面:领导者角色定位、学校相关人员的参与关系、学校人事发展新规划、建立非直线型课程体系以及组合学校各子系统。文章进而指出,我国学校组织改革应突出“以人为本”的主题。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春玲  
学校组织变革是当代各国教育管理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开展了诸多的研究。这些研究从不同的视角对学校组织变革的内容、策略及过程和阶段进行了探究,本文力图在对其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揭示学校组织变革研究的现状和未来走向。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朱炜  
学校组织变革正逐渐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关注的焦点问题。由于其涉及学校中的各种群体、各个机构及各项活动而且体现出联系性和整体性的特点,从而使校长的领导作用更加凸显。笔者认为,学校组织变革的实质就是学校文化的重塑,这就需要校长具备良好的文化领导力。为此,校长应扮演"唤醒者"、"播种者"和"激励者"的角色,着重在诊断文化、共享领导、传通意义、建构专业共同体和培育信任中强化文化领导力。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羽石宽志  
日本企业为何亟须组织变革(日本)追手门学院研究生院羽石宽志“泡沫经济”破灭以后;日本经济进人了低速增长m期,日本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首先,企业不能再指望像以前那样的高速增长,消费者也开始对商品和服务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日本企业...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慧洁   潘懋元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韩晓光   牛秀云   陆捷   刘爱国   朱锦平   王双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徐敏亚  刘古权  李瑞  
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大部分国家都经历过一场工业革命,在那个时代,供给远远小于需求,生产管理的重点是对产能的管理,组织最大的成本和瓶颈是物料及设备的产能,这个时候的管理重点是物料需求及资金需求,所以,ERP作为重要的管理工具在20世纪大兴其道,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现在已从工业化时代进入信息时代,产品供过于求,现代企业的市场竞争是谁满足客户的能力越强,谁就是最后的市场胜利者。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波  
外部环境的变化是导致组织变革的主要因素。IT的出现改变了整个世界的运作方式,毫无疑问也对组织变革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从系统论、组织论等基础理论出发,探讨了组织变革与IT之间的相互关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志强  
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应当具有两个规定性:创业教育的逻辑起点在“创业”,从精神层面而言,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大学生以创新为基础的思维心智,强调对大学生冒险精神、探索意志、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渴望等内在心理的培育与激发;创业教育的逻辑重点依旧要回归到“教育”,通过系统化、制度性安排,导出大学生潜在的创业精神,使之自发地、自然地、自由地利用所习得的知识、技能、经验,具备创业的能力和创业的意愿。创新创业教育的新结构观,强调从“科层结构”向“平台组织”的转变,将那种丧失创造性的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转型为具有内生成长性的开放平台组织。因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必须在结构上转型为平台型组织,以激发每个参与者的尊重与自由为特征,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活力。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冯洪荣  沈永辉  郭秀晶  
信息化时代,探索面向未来的学校组织变革具有重要意义。教师组织变革倾向影响因素的研究是以“自下而上”的方式探索学校组织变革内驱力的有利方式。通过多层线性模型分析发现,教师越倾向于面向未来的教育理念,就越具有组织变革的倾向;教师对学校组织育人效果的正向评价能够增加其组织变革倾向;学校制度实践状况越好,学校内教师的组织变革倾向就越强;学校制度实践状况的改善,能够对教师学校育人评价和教师组织变革倾向的关系产生正向调节作用;学校制度实践对教师未来教育理念和教师组织变革倾向的负向调节作用,主要体现于教育教学育人制度对创新能力培养和组织变革倾向的关系,以及对创新能力培养和教师学校制度创新倾向的关系之中。总之,面向未来的学校组织变革是教育行动者个体经验反思中的持续行动过程,学校制度实践在激发教师组织变革倾向中综合产生了组织惰性和组织势,需要在学校变革实践中进一步重视制度创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沈亚芳  
制度化安排是学校组织的内核所在,变革主体对于"潜在利益"的追求是学校组织变革的源动力。现阶段学校组织变革大多选择以政府为主体的强制性变革路径模式,学校被动地接受变革和做出反应,缺乏对学校组织变革内生动力的唤醒。因此有必要突破现有的强制性路径依赖,将学校组织变革最终过渡到以学校基层为主体的诱制性变革路径上来;使政府从变革者转换为引导者,形成外部激励机制;加强非正式制度建设,增加学校组织变革的内部助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