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50)
- 2023(5206)
- 2022(4526)
- 2021(4132)
- 2020(3357)
- 2019(7595)
- 2018(7347)
- 2017(14201)
- 2016(7745)
- 2015(8567)
- 2014(8750)
- 2013(8608)
- 2012(8253)
- 2011(7691)
- 2010(8000)
- 2009(7386)
- 2008(7368)
- 2007(7030)
- 2006(6444)
- 2005(5833)
- 学科
- 济(41210)
- 经济(41191)
- 管理(21115)
- 业(20216)
- 企(16668)
- 企业(16668)
- 地方(16246)
- 方法(11684)
- 农(10226)
- 地方经济(9558)
- 中国(9501)
- 业经(9043)
- 数学(8218)
- 数学方法(8113)
- 学(7693)
- 农业(7588)
- 理论(7228)
- 制(6433)
- 环境(6127)
- 和(5949)
- 划(5756)
- 贸(5628)
- 贸易(5622)
- 体(5446)
- 发(5288)
- 技术(5273)
- 易(5267)
- 策(5169)
- 财(4998)
- 融(4940)
- 机构
- 学院(120382)
- 大学(117194)
- 济(44931)
- 管理(44305)
- 经济(43807)
- 研究(42473)
- 理学(37167)
- 理学院(36589)
- 管理学(36002)
- 管理学院(35727)
- 中国(30278)
- 科学(26675)
- 江(25987)
- 京(25734)
- 范(21705)
- 师范(21571)
- 所(21281)
- 财(20014)
- 研究所(19369)
- 中心(18453)
- 师范大学(17440)
- 州(17106)
- 农(16576)
- 财经(15881)
- 院(15550)
- 北京(15175)
- 业大(14442)
- 经(13940)
- 省(13873)
- 技术(12656)
- 基金
- 项目(75857)
- 科学(60983)
- 研究(58322)
- 基金(53706)
- 家(46142)
- 国家(45722)
- 科学基金(39343)
- 社会(37432)
- 社会科(35488)
- 社会科学(35478)
- 省(32695)
- 基金项目(28950)
- 教育(26654)
- 划(26046)
- 编号(24478)
- 自然(24274)
- 自然科(23583)
- 自然科学(23578)
- 自然科学基金(23152)
- 资助(21599)
- 成果(19974)
- 发(19143)
- 课题(18328)
- 重点(17684)
- 部(16014)
- 发展(15802)
- 展(15548)
- 江(15536)
- 创(15354)
- 规划(15172)
共检索到1869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阳国亮
区域合作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新态势。桂林旅游业也必须实行区域合作大战略,构建“泛漓江流域旅游圈”。培育和构建区域旅游合作的大平台应当从形成共识、整合规划、基础建设、宣传促销、企业合作等方面推进。政府在区域旅游合作中要发挥其主导作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吴殿廷 吴迪 王丽华
全域旅游理念对旅游开发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要求可以概括为三大战略,即产业融合战略、产城互动战略、和而不同战略。其中产业融合战略注重从现实的产业基础和社会条件来拓展旅游产品领域;产城互动战略兼顾城市建设和旅游开发;和而不同战略强调不同景点景区之间既要竞争更要合作。这三大战略既是对传统的旅游发展战略的继承,也是根据新形势要求对旅游发展战略的提升和突破,构成旅游开发从宏观理念到落地操作的战略体系。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吴殿廷 吴迪 王丽华
全域旅游理念对旅游开发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要求可以概括为三大战略,即产业融合战略、产城互动战略、和而不同战略。其中产业融合战略注重从现实的产业基础和社会条件来拓展旅游产品领域;产城互动战略兼顾城市建设和旅游开发;和而不同战略强调不同景点景区之间既要竞争更要合作。这三大战略既是对传统的旅游发展战略的继承,也是根据新形势要求对旅游发展战略的提升和突破,构成旅游开发从宏观理念到落地操作的战略体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粟维斌 钟泓
漓江流域生态旅游资源丰富。随着桂林市旅游业不断发展,对漓江流域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速度也在加快,因而对流域生态旅游资源开发适宜性进行评估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因为通过生态旅游资源开发适宜性评估,可以避免生态旅游资源被过度开发,从而有利于流域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平衡。文章运用头脑风暴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方法,构建漓江流域生态旅游资源开发适宜性评估指标体系,并对其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适宜性进行评估,得出"一般适宜"的评判结果。这一结果表明,对漓江流域生态旅游资源不能大规模地开发,只能实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又堂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区域旅游合作显现出无限的发展潜力。在这种背景下,泛北部湾区域旅游合作的战略构想应运而生。本文在全面介绍泛北部湾区域旅游合作战略背景的基础上,论述了泛北部湾区域旅游合作应该遵循的战略原则,提出了泛北部湾区域旅游合作的战略措施,最后阐述了泛北部湾区域旅游合作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
泛北部湾 区域旅游合作 战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志宏
县域旅游的局限性决定了县域旅游必须要走区域旅游互动联合的道路,只有在更为广阔的区域内进行竞争和合作,才能提高县域旅游的竞争力。从分析湘阴县融入长株潭旅游圈的有利条件和障碍出发,构想了湘阴旅游融入长株潭旅游圈的定位——"左公故里,休闲水乡",最后,从规划、布局、交通、信息、产品、生态等六方面对湘阴旅游融入长株潭旅游圈的路径做了选择。
关键词:
县域旅游 区域旅游 长株潭 湘阴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慰冰
合作开发环太湖旅游圈探求区域旅游发展的新思路□张慰冰太湖,是我们的母亲湖,孕育了吴越大地的子民。太湖水系,也是华东特别是苏浙皖沪文明发展的发祥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谋求区域合作和共同发展已经成为越来越普遍的共识。有关环太湖旅游圈(为使旅...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侯立春 林振山 琚胜利 赖正清 吴连霞 张志荣
旅游圈是推进区域旅游发展的有效载体,对区域内各地区间旅游经济关系产生重要影响。以资源主导型的环鄱阳湖区域为例,根据该区域旅游经济现状,以该研究区5个地级市所属的国家3A级及以上67个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从景区景观质量引力指数、旅游规模和交通可达性对传统引力模型进行修正,测度2003~2015年各地区间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及其演变情况,揭示环鄱阳湖区域旅游经济联系总量呈现出快速增长且联系紧密、区域差异较明显、交通作用逐渐增强等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环鄱阳湖旅游圈区域旅游发展的基本模式,以及圈内各地旅游经济联系的思路,形成多极核的网络化结构旅游圈层格局,并演进为区域旅游圈的一般结构模式,为推进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陆丹丹 陈思源
居民对生态补偿态度的维度、内容、影响因素构成了居民对生态补偿态度研究的起点和基础。文章将漓江流域作为研究对象,以当地居民的态度测量为切入点,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当地居民对生态补偿态度的维度、具体内容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漓江流域居民对生态补偿态度维度可以分为"补偿认知""环境利益""经济利益"三个方面;漓江流域居民强烈希望能够得到生态补偿,对旅游业带来的环境和经济利益影响持中立态度;漓江流域当地居民中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群体之间存在着对生态补偿态度的显著差异。
关键词:
生态补偿 态度测量 当地居民 漓江流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陆丹丹 陈思源
居民对生态补偿态度的维度、内容、影响因素构成了居民对生态补偿态度研究的起点和基础。文章将漓江流域作为研究对象,以当地居民的态度测量为切入点,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当地居民对生态补偿态度的维度、具体内容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漓江流域居民对生态补偿态度维度可以分为"补偿认知""环境利益""经济利益"三个方面;漓江流域居民强烈希望能够得到生态补偿,对旅游业带来的环境和经济利益影响持中立态度;漓江流域当地居民中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群体之间存在着对生态补偿态度的显著差异。
关键词:
生态补偿 态度测量 当地居民 漓江流域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德利 冯国群
在发展黄山旅游业的进程中,黄山市提出了建设现代国际性旅游城市的战略目标,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在旅游经济日益走向集团化、网络化和国际化的今天,构建黄山大旅游圈显得至关重要。本文拟对此作一初步分析,以供人们参考。一、构建黄山大旅游圈的模式黄山大旅游圈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彬 靳友雯
西江流域旅游服务贸易是指西江流域地区的旅游从业人员运用当地可控制的旅游资源,向本国和其他国家(地区)的旅游服务消费者提供旅游服务并获得报酬的活动。近年来,西江流域旅游服务贸易额呈直线增长趋势,为地方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2009年我国的旅游贸易服务出现逆差,虽然西江旅游服务贸易的绝对值依然呈现增长趋势,但部分省的就业人员呈现递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彬
西江流域南邻"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东接"珠江三角洲"经济圈,旅游资源丰富,其流经的广东、广西、云南和贵州四省,既有独具特色、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又有丰富迷人、色彩纷呈的地方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服务贸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不断凸显,发展前景也十分可观。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依托西江流域"黄金水道"推动区域旅游服务贸易的协同发展,不仅有利于突破西江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彬
西江流域南邻"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东接"珠江三角洲"经济圈,旅游资源丰富,其流经的广东、广西、云南和贵州四省,既有独具特色、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又有丰富迷人、色彩纷呈的地方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服务贸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不断凸显,发展前景也十分可观。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依托西江流域"黄金水道"推动区域旅游服务贸易的协同发展,不仅有利于突破西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