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13)
- 2023(10257)
- 2022(8440)
- 2021(7722)
- 2020(6573)
- 2019(14826)
- 2018(14810)
- 2017(27879)
- 2016(14922)
- 2015(16550)
- 2014(16561)
- 2013(16046)
- 2012(14317)
- 2011(12572)
- 2010(12954)
- 2009(12308)
- 2008(12393)
- 2007(11533)
- 2006(10004)
- 2005(9312)
- 学科
- 业(77357)
- 企(72338)
- 企业(72338)
- 济(66065)
- 经济(65989)
- 管理(63147)
- 方法(30575)
- 业经(25716)
- 数学(22666)
- 财(22466)
- 数学方法(22295)
- 农(22192)
- 技术(19705)
- 务(18135)
- 财务(18109)
- 财务管理(18085)
- 企业财务(17092)
- 农业(16252)
- 中国(15656)
- 理论(15164)
- 制(14737)
- 技术管理(13472)
- 和(13193)
- 策(13082)
- 划(12849)
- 经营(11219)
- 企业经济(11123)
- 体(10904)
- 地方(10704)
- 贸(9832)
- 机构
- 学院(213532)
- 大学(205342)
- 管理(90600)
- 济(88880)
- 经济(87102)
- 理学(77467)
- 理学院(76799)
- 管理学(75539)
- 管理学院(75128)
- 研究(60577)
- 中国(50855)
- 京(42252)
- 财(42178)
- 科学(34958)
- 江(34503)
- 财经(32928)
- 农(32102)
- 经(29701)
- 中心(29323)
- 所(29074)
- 业大(28410)
- 州(27685)
- 北京(26394)
- 商学(25816)
- 经济学(25722)
- 研究所(25594)
- 商学院(25574)
- 农业(24729)
- 经济管理(23949)
- 财经大学(23913)
- 基金
- 项目(134708)
- 科学(108919)
- 研究(103302)
- 基金(97414)
- 家(82199)
- 国家(81391)
- 科学基金(73371)
- 社会(66469)
- 社会科(63091)
- 社会科学(63078)
- 省(56622)
- 基金项目(51321)
- 教育(47316)
- 自然(46623)
- 自然科(45677)
- 自然科学(45672)
- 自然科学基金(44946)
- 划(44404)
- 编号(42133)
- 资助(38990)
- 创(35085)
- 业(32927)
- 成果(32738)
- 创新(31572)
- 发(29507)
- 重点(29426)
- 课题(29124)
- 部(28920)
- 制(27210)
- 国家社会(26875)
- 期刊
- 济(105256)
- 经济(105256)
- 研究(62460)
- 中国(44906)
- 管理(40873)
- 财(37232)
- 农(30923)
- 科学(25543)
- 技术(23990)
- 教育(23987)
- 学报(23915)
- 农业(21292)
- 业经(20463)
- 融(20127)
- 金融(20127)
- 大学(19716)
- 学学(18443)
- 财经(16351)
- 经济研究(15674)
- 技术经济(14645)
- 经(14214)
- 业(13945)
- 问题(12894)
- 财会(12589)
- 科技(12121)
- 策(11917)
- 现代(11640)
- 统计(11451)
- 商业(11357)
- 会计(10139)
共检索到3266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曾国屏 林菲
深圳在三十年间从"科技沙漠"到"创新绿洲"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为代表的一批新型科研机构;它们以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产业发展的"三发联动"理念,采取"科技+产业+资本"的"三位体"乃至"科技+产业+资本+教育"的"四位体"模式,以"国有新制"或"民办公助"方式运营,是创业型科研机构;对于克服科技研发中的"市场失灵"、"组织失灵"、乃至"系统失灵"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供了一种新范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漪 Yang Eileen Jianxun
区别于传统科研机构,新型科研机构集科研开发与产业化于一体,在协同创新系统中通过技术创新与服务创新形成竞争优势,从而获取经济利润。目前新型科研机构整体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面临着体制制约和生存发展挑战。基于对现有创新保护理论的研究评述,尝试从创新独占视角入手,通过个案扎根分析,探索新型科研机构的创新保护方式、构成维度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璐玲
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建设和完善日益受到关注,作为事业单位重要组成部分的国立科研机构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成为了必然要求。文章对国立科研机构中最重要的管理内容——科研经费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讨论分析,根据相关理论和政策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
国立科研机构 经费 内部控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何帅 陈良华 迟颖颖
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厘清新型科研机构创新过程中要素间的耦合作用与反馈关系,映射出人才集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三个子系统,构建新型科研机构创新系统动力学模型。以2018—2021年江苏南京市的新型科研机构为样本,通过Vensim软件仿真分析新型科研机构创新绩效驱动因素的变动影响效应及演化规律。研究发现,研发资金投入、研发人员质量和科研自主权对新型科研机构科技成果产出的促进作用更显著,人才收益分配对新型科研机构创新总收益的促进作用更显著,网络关系水平和市场需求匹配系数对新型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产出与创新总收益均有促进作用。最后,从研发资金投入、人才团队建设、激励机制、对外合作交流和市场机制等方面为科学推进新型科研机构的良好运行与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卫国 欧晨 刘勇军
依据科研机构的基本特征,首先从创新基础能力、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及创新社会效应4个维度进行分析,选取科研机构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构建科研机构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然后,建立一个对数模糊优先规划-模糊层次分析(LFPP-FAHP)的创新能力评价模型。该模型不仅改进传统方法求解模糊判断矩阵的不足,而且还考虑更加贴近实际的多时段加权评价对结果的影响。最后,以广东省21个地市的科研机构为研究对象开展模型的应用研究,给出提升广东省科研机构创新能力的相关对策及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淑英,石爱英
科研机构改革是提升我国科技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通过明确科研机构的科研地位、改革科研机制和管理过程、提升科研机构的吸引力,成为新时期科研机构改革的核心问题。
关键词:
科研机构 科技人力资源 科技竞争力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勉
科研机构评估是现代管理科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对科研机构实行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1990年,国家教委组织委属高校开展了文科科研机构评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在,有关高校正在对科研机构评估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总结.如何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切实发挥评估的积极作用,这是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本文拟对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庆阳,王亚光,胡英
公益型科研机构的改革是我国今后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本文在分析我国公益型科研机构现状及对中外同类机构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推进我国公益型科研机构改革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
公益型 科研机构 改革探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当玲
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应用性科研机构组织结构调整的现状、趋势和问题。指出科研机构进入企业能够带来交易费用的节省,但是现实中科研机构由于历史的和体制的原因,资产特定性强度不够,使得直接进入企业存在着障碍。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是提高科研机构的产品性资产的特定性,使之发展成为科技型企业。
关键词:
科研机构 企业 交易费用 资产的特定性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孙喜 毕亚雷
我国国家创新系统和公共研发体系在应对当前国际竞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暴露出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开发创新链过度分工问题,使各创新主体脱节。定位于工业研究院的新型科研机构,在创新组织和成果转化中正在逐渐显露出独特的优势,成为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的重要突破口。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科学技术为枢纽、以产业协同为触媒的"渡船模式",通过协同创新克服科研与产业之间的缺失环节,成为贯通创新链、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的有效路径之一。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范旭 李蓓黎
运用超效率-DEA方法,对2009-2017年我国31个省区市科研机构的基础科研创新效率现状进行评价,并进一步以科研机构基础科研创新效率评价值作为被解释变量,结合系统GMM模型,从全国和分地区两个维度研究人力资本、经济发展、对外开放、产业创新、外商投资环境对科研机构基础科研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科研机构基础科研效率总体偏低,并从东到西呈现递减趋势。为提升我国科研机构的基础研究效率,需采取完善科研机构创新资源投入方式、优化创新人力资本结构和扩大科研机构学术交流对外开放程度等策略。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何帅 陈良华
我国新型科研机构当前正处于初始发展期,如何确定其内涵与定位,并促使其尽快建立市场化运行机制是值得研究的问题。首先梳理新型科研机构的相关文献,提出新型科研机构的内涵,并对其范围、功能定位和本质角色进行界定。在对成功发展的新型科研机构进行案例分析和文献研究基础上总结其运行规律,从创新环境、内部体制机制、资源能力、协同合作和成果转化五维度构建新型科研机构市场化机制运行的理论框架,以期为大力发展新型科研机构市场化机制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玉华 ,毕晓彬 ,张英 ,吴约启 ,胡抗援
为了促进科研与生产结合,我国历史上曾采取过部院合并、厂所结合、研究所下放等多种措施,但都未能奏效。自科技体制改革以来,在推动科研与生产联合、强化企业技术进步和提高技术开发能力方面虽取得一定进展,但科研与生产相脱离的状况并未根本改变。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状况?技术开发型科研机构今后将以怎样的形式存在和发展?是众所瞩目的问题。最近我们针对此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下面谈点初步看法。一、关于科研机构进入大中企业和企业集团的看法1、什么叫进入企业、企业集团? 独立科研机构进入大中企业,是指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