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599)
- 2022(488)
- 2021(480)
- 2020(420)
- 2019(1050)
- 2018(1219)
- 2017(2322)
- 2016(1175)
- 2015(1499)
- 2014(1476)
- 2013(1548)
- 2012(1569)
- 2011(1714)
- 2010(1576)
- 2009(1346)
- 2008(1306)
- 2007(1163)
- 2006(1292)
- 2005(1327)
- 2004(1158)
- 学科
- 图书(10028)
- 书馆(9557)
- 图书馆(9557)
- 工作(5129)
- 读者(3686)
- 学(2700)
- 络(2523)
- 网络(2522)
- 管理(2484)
- 化(2320)
- 图书馆学(2274)
- 自动(2244)
- 自动化(2244)
- 网络化(2234)
- 中国(1777)
- 和(1471)
- 电子(1394)
- 数字(1290)
- 电子图书(1290)
- 建设(1262)
- 组织(1243)
- 作者(1103)
- 工作者(1103)
- 书(1093)
- 济(1087)
- 经济(1087)
- 藏(1064)
- 藏书(1061)
- 事业(961)
- 地方(677)
- 机构
- 大学(19436)
- 图书(19233)
- 书馆(18798)
- 图书馆(18797)
- 学院(13928)
- 大学图书馆(8311)
- 管理(6438)
- 理学(4625)
- 信息(4538)
- 理学院(4515)
- 管理学(4429)
- 管理学院(4339)
- 范(4301)
- 师范(4291)
- 京(4074)
- 州(3691)
- 研究(3490)
- 师范大学(3242)
- 江(3167)
- 信息管理(2752)
- 中国(2650)
- 北京(2598)
- 济(2589)
- 科学(2543)
- 系(2434)
- 经济(2363)
- 广东(2205)
- 湖(2123)
- 南(2068)
- 中心(1976)
共检索到345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嵇婷 刘炜 蔡丹丹 陈晨 张磊
Web3.0概念的重新定义带来了图书馆领域由2.0向3.0的升级。二十年前,当图书馆2.0伴随Web2.0诞生,引发了一轮新的“公共图书馆运动”,及时应对了网络和移动时代对图书馆行业的挑战,并通过对图书馆服务理念的新诠释,带来了图书馆2.0的研究热潮,推动了数字图书馆建设方向的变革。当前,随着人工智能引领的新一轮信息革命浪潮席卷而来,Web3.0与元宇宙一体两面、深度融合,引发图书馆行业向智慧图书馆进发,图书馆3.0转型升级正当其时。本文介绍Web3.0的理念与特征,在回顾“图书馆2.0”的基础上,提出“图书馆3.0”的概念。文章指出,图书馆3.0是Web3.0技术在图书馆的全面应用,也是图书馆2.0的精神延续与升级发展。图书馆3.0的目标是元宇宙中以人为中心的智慧图书馆。图书馆3.0的特征表现为空间虚拟化、数据资产化、组织协作化、服务智慧化;基础技术包括联盟链、NFT、数字身份、DAO及去中心化存储等。未来图书馆3.0的发展道路会面临技术、概念、人才、用户教育等方面的挑战,图书馆应以开放的态度积极实践,推进升级。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杨新涯 钱国富 唱婷婷 涂佳琪
元宇宙是在网络空间中,利用VR、AR、大数据和5G等多种数字技术成熟度的提升,构建既映射于又独立于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对于包括图书馆在内的各行各业的未来发展均具有重要价值。图书馆行业可以利用元宇宙的发展机遇,构建起虚拟空间中的全新图书馆服务体系,破解当前发展中的一些难题。文章通过文献综述、专利分析方法,基于图书馆信息技术发展实际情况,提出值得探索的未来元宇宙中图书馆虚拟环境、深度标引的文献大数据、智慧服务等技术探索方向,以及相应的虚拟服务、人工智能馆员等服务重组的展望。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周文杰
本文旨在立足于世界3理论和知识组织原理,对元宇宙时代图书馆职业变迁展开理论分析和讨论。从元宇宙所具备的信息交流方式变革和个体沉浸式参与两个维度入手,沿着客观知识世界内在结构的表征和图书馆职业在社会认识高级进程化中的作用为理论分析路径,对元宇宙语境下图书馆的形态和功能进行探索和分析。研究发现,以世界3内在结构表征为目标的知识组织将是元宇宙时代图书馆职业的主要业务突破口,而经过整序的客观知识世界将是图书馆职业促进社会认识高级化进程的基础。元宇宙时代,图书馆将面临着由场所到场域的形态之变和由制度设计到思想实验机构的功能之变。本研究基于新型的元宇宙场景对图书馆职业活动的未来展开讨论,将有助于本领域展开前瞻性的理论建设与实践转型。参考文献43。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范并思
来到这个论坛之前,我对于元宇宙在图书馆的应用,有兴趣,很大的兴趣。但也有疑惑,不小的疑惑。 对元宇宙的兴趣来自图书情报专家们对元宇宙的研究,其中包含了与图书馆学相关的内容。去年下半年以来,图书情报专家
关键词:
图书馆 空间再造 Web 图书馆人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蔡迎春 严丹 周琼 任树怀
通过对“智慧”一词本源的探究,对智慧图书馆的核心理念进行重新解读和认知重构,认为应在技术赋能中更注重内容创建。智慧图书馆的本质是以人的智慧为本,以智能技术为辅,通过智慧化的知识管理和智能化的环境创设,促进人的智慧的激发生成、记录保存、交流利用,并构建起图书馆融合显性资源和隐性知识的“专家智慧库”相互交融与激发创造的图书馆新业态。智慧图书馆发展经历“一自两智”三个阶段:自动化阶段更侧重于机器替代,智能化阶段更侧重于人机交互,智慧化阶段更侧重于人智激发,本质上是从图书馆的智慧化走向智慧的图书馆化。元宇宙技术为图书馆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行机遇和发展空间,应正确厘清智慧图书馆和元宇宙技术应用的辩证关系:一是元宇宙技术是智慧图书馆发展的催化剂,可以促进两者融合发展;二是元宇宙技术应多元呈现但需不忘本源,在智慧图书馆中适度应用;三是元宇宙技术可以助推智慧图书馆的长远发展,在规划中要放眼全局。最后构建“专家智慧库”的实现框架,将图书馆的“资源+”“服务+”“平台+”和“空间+”四大要素融入智慧图书馆,实现对传统图书馆的全面超越。
关键词:
元宇宙 智慧图书馆 专家智慧库 智慧管理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超 陈定权 董昊南
元宇宙作为技术组合创新的新成果,引发了各个行业探索元宇宙的研究热潮。文章由元宇宙研发现状出发,从技术哲学视角反思图书馆技术应用历史。文章最后基于想象媒介理论,阐述元宇宙想象的价值,并从场景理论视角探索元宇宙图书馆对图书馆事业可能的贡献。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吴江 陈浩东 贺超城
智慧图书馆是现实世界传统图书馆和数字世界数字图书馆的“数实融合”产物,而元宇宙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虚拟与现实的融合,也即“数实融合”。数实融合涉及到多元空间的交叉融通,也只有从交叉融通的多元空间视角才能全面深刻地认识元宇宙与智慧图书馆。本文首先从交叉融通的三元空间视角出发,解读了元宇宙和智慧图书馆及两者的关系;其次,分析了元宇宙数实融合的数字经济四化实现和元宇宙下智慧图书馆数实融合的技术实现;最后,探讨了元宇宙下智慧图书馆的数实融合空间的构建伦理与风险。元宇宙就是人类数字文明的科技“大成”,在数实融合空间中将缔造新的人类文明。元宇宙打造的数实融合空间也是智慧图书馆要打造的,通过元宇宙的技术体系,从网络连接、数据处理、确权认证、虚实交互和内容生产五个方面打造智慧图书馆的书、人、法,但必须要遵循科技伦理,跟进法律保障,同时注重隐私风险、产权风险和治理风险。图5。参考文献21。
关键词:
智慧图书馆 元宇宙 三元空间 数实融合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陈莉 杨雨欣
[目的/意义]从元宇宙的视角研究智慧图书馆服务的创新与发展,发挥智慧图书馆沉浸式阅读体验的功能。[方法/过程]探讨元宇宙应用于图书馆的理论逻辑,明确智慧图书馆遇到的现实挑战,指出触手可及的阅读场景、数媒引领的资源数据、多种技术的集成等构建元宇宙智慧图书馆的优势。分析元宇宙智慧图书馆技术架构、元宇宙核心技术集成方式,构建未来元宇宙图书馆五层次结构模型。探讨元宇宙智慧图书馆的实现路径。[结果/结论]加大元宇宙关键技术研发,增强智慧图书馆阅读沉浸感;构建立体式元宇宙智慧图书馆沉浸式资源,促进用户沉浸式互动;拓展元宇宙图书馆服务,增强图书馆知识服务职能;加大元宇宙智慧图书馆基础设施建设,为沉浸式体验提供硬件保障;提升元宇宙智慧图书馆馆员的能力,提高沉浸式服务质量。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严丹 徐亚苹 虞晨琳 蔡迎春
作为最先关注元宇宙的发展并紧跟其最新前沿的领域之一,高校图书馆界进行了丰富而精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全面回顾了元宇宙图书馆理论和实践应用的进展:(1)对元宇宙图书馆的认知。(2)元宇宙技术融入图书馆的可能领域。(3)元宇宙图书馆的应用与探索。(4)建立元宇宙图书馆的理论原则、建设路径、技术基础。(5)图书馆元宇宙应用在上海图书馆和复旦大学图书馆实施的实践案例。最后,本文总结了目前的实践现状以及存在的困境和问题,进而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愿景,以期为元宇宙图书馆未来的建设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元宇宙 图书馆 理论 实践 问题 展望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赵志耘 林子婕
党的十八大以来,“建设文化强国”成为我国国家文化战略的集中表达,并确定了“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的文化战略目标。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科技力量赋能文化新业态发展,以“文化+科技”为双轮驱动更好服务人民,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本期专栏中我们特别邀请到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所长、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赵志耘研究员为我们撰稿,探讨科技赋能文化发展的新路径。其中,《元宇宙赋能的智慧图书馆建设与发展》一文探索了元宇宙对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影响及其对图书馆建设的赋能,描绘了智慧图书馆未来发展蓝图。《科技赋能文化遗产数字化发展新业态》是根据赵志耘研究员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国际视野和本土探索”主题论坛上的特邀主旨报告内容整理,经授权刊发。智慧图书馆、文化遗产数字化都是当前关注的热点问题,希望本文能够为学界和业界提供有益的参考借鉴。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郭亚军 郭一若 冯思倩 张鑫迪
ChatGPT赋能高校图书馆元宇宙空间服务,推动图书馆智慧空间转型,为高校图书馆元宇宙空间服务的发展提供可参考的思路与方向。文章对高校图书馆元宇宙空间进行整体概括,结合ChatGPT的特征与图书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探究ChatGPT赋能高校图书馆元宇宙空间服务的作用机理,并对高校图书馆元宇宙空间服务场景重新架构,从基础构建、数据转换、应用分析以及场景协作四个层面,解析ChatGPT赋能高校图书馆元宇宙空间服务运行模式。建议高校图书馆从技术、资源、理念等方面对元宇宙空间服务进行创新与提升,改善服务效能,促进空间协同。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蔡迎春 任树怀 杨丰
阐述全球元宇宙产业及现状,以及元宇宙的三大“现实”概念,认为元宇宙技术赋能智慧图书馆建设,而构建元宇宙知识学习中心,以促进知识共享和智慧传承,则是大学最终实现智慧图书馆的关键。在此基础上,提出元宇宙智慧图书馆的四大功能升维:借助智慧交互技术,建立智慧化数据库;延伸图书馆物理空间,搭建各种功能的元宇宙空间;建立元宇宙知识学术中心,提供智慧化知识服务;创设“元宇宙数智馆员”,解决专业、复合型人才的紧缺和流失问题。强调元宇宙能为图书馆带来具有革命性、颠覆性的变革,呼吁人们更理智、更耐心认识元宇宙和元宇宙智慧图书馆。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许可 乔利利 赵星
风险是元宇宙发展中不可忽略的重要方面。在元宇宙化的进程中,元宇宙的黑暗面将逐渐暴露,如多重风险的叠加、信息茧房的结成、价值认同的分化和社会演化的歧路等。需要从物理域、信息域、认知域和社会域的社会治理层面实现破局。元宇宙的风险也为图书馆的建设提供了新启示,未来发展可以从信息流通、场景塑造、认知引导、文化安全方面塑造图书馆在元宇宙中的新角色。
关键词:
元宇宙 黑暗面 元图书馆 信息服务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杨新涯 涂佳琪
元宇宙作为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机遇被广泛关注,文章调研图书馆虚拟服务研究与实践情况,基于图书馆系统发展情况,对当前图书馆信息化发展阶段进行判断并指出不足,提出图书馆应该在元宇宙视域下,从虚拟导览、虚拟展厅、虚拟数字人、VR读书等角度切入图书馆元宇宙的虚拟服务体系,并且应积极转变观念,研究数字资源确权的法律和技术保障,逐渐构建起读者喜欢的虚拟化服务,探索知识服务在元宇宙中的应用等。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方向明 曹迎杰
[目的/意义]随着大数据时代技术的繁荣发展,AR、VR、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支撑下的元宇宙走进现实世界并应用于教育、影视、社交等多领域。对元宇宙在图书馆的应用领域进行分析,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促进元宇宙与图书馆相容相生、融合发展。[方法/过程]通过文献分析、内容分析及案例分析等方法,梳理相关研究文献和实践概况,分析当前元宇宙与图书馆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进展。[结果/结论]当前研究主要聚焦元宇宙与图书馆的可应用性、可实施性及双向价值等方面,多数以前瞻性研究为主,以元宇宙底层技术为出发点,研究信息技术对元宇宙应用于图书馆带来的新机遇。但对于元宇宙图书馆的概念特征、服务模式、工作体系等尚未形成明确统一的结论,有关元宇宙图书馆应用案例的实证研究也较为匮乏。提出后续研究中可重点关注图书馆智慧场景转化、构建元宇宙基础理论体系、风险研判规避以及消除数字鸿沟等方面。
关键词:
元宇宙 智慧图书馆 底层技术 虚拟现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