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31)
- 2023(16348)
- 2022(14093)
- 2021(13571)
- 2020(11201)
- 2019(26251)
- 2018(25902)
- 2017(48572)
- 2016(26695)
- 2015(30365)
- 2014(30269)
- 2013(29168)
- 2012(26687)
- 2011(24130)
- 2010(23845)
- 2009(21325)
- 2008(20265)
- 2007(17067)
- 2006(14704)
- 2005(12697)
- 学科
- 济(101089)
- 经济(100976)
- 管理(69802)
- 业(65322)
- 企(53442)
- 企业(53442)
- 方法(49045)
- 数学(43084)
- 数学方法(42515)
- 中国(32636)
- 农(26322)
- 财(24596)
- 教育(23119)
- 学(21714)
- 贸(21618)
- 贸易(21609)
- 业经(21240)
- 易(21114)
- 理论(19289)
- 地方(17855)
- 农业(17445)
- 制(16594)
- 技术(16573)
- 和(15967)
- 环境(15641)
- 融(15433)
- 金融(15431)
- 务(15020)
- 财务(14950)
- 财务管理(14919)
- 机构
- 大学(368557)
- 学院(362031)
- 济(146373)
- 经济(143405)
- 管理(141938)
- 研究(124403)
- 理学(124232)
- 理学院(122844)
- 管理学(120676)
- 管理学院(120003)
- 中国(88772)
- 京(78996)
- 科学(74068)
- 财(63542)
- 所(60222)
- 研究所(55523)
- 中心(55444)
- 范(55390)
- 师范(55003)
- 财经(52331)
- 农(51410)
- 业大(50668)
- 北京(50636)
- 江(49130)
- 经(48109)
- 师范大学(45421)
- 院(45356)
- 经济学(44739)
- 教育(40709)
- 经济学院(40447)
- 基金
- 项目(252999)
- 科学(201418)
- 研究(191348)
- 基金(184081)
- 家(159246)
- 国家(157883)
- 科学基金(136112)
- 社会(120475)
- 社会科(114065)
- 社会科学(114037)
- 基金项目(97068)
- 省(96093)
- 教育(93457)
- 自然(86845)
- 自然科(84870)
- 自然科学(84850)
- 划(83456)
- 自然科学基金(83316)
- 编号(78945)
- 资助(75701)
- 成果(65286)
- 部(58535)
- 重点(57282)
- 课题(55670)
- 发(54164)
- 创(52759)
- 教育部(51309)
- 国家社会(49504)
- 创新(49029)
- 大学(48901)
- 期刊
- 济(148984)
- 经济(148984)
- 研究(113222)
- 中国(69498)
- 教育(64265)
- 学报(52851)
- 科学(50069)
- 管理(49906)
- 财(46191)
- 农(45616)
- 大学(42051)
- 学学(38160)
- 技术(34258)
- 农业(32879)
- 融(26823)
- 金融(26823)
- 经济研究(25168)
- 财经(24777)
- 业经(23093)
- 经(21291)
- 问题(19487)
- 图书(18503)
- 贸(18050)
- 业(17707)
- 国际(16994)
- 世界(16690)
- 理论(16270)
- 科技(16224)
- 技术经济(16154)
- 职业(15802)
共检索到5219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寒天 李梅
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和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深化,中国教育学科的科研活动与研究成果日趋国际化。有赖于日益多元化的研究主体和相关激励政策,英文论文发表量逐年攀升;本土教育学英文学术期刊也相继出版,成为世界了解中国教育研究的窗口。然而,中国教育研究的质量和实质性国际影响力仍有待进一步探究。本文通过对8位域外非华裔知名教育学者的访谈,探讨中国教育研究在走向世界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进而探究提升中国教育研究国际影响力及其在世界知识生产体系中地位的潜在路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政涛
历经改革开放40年的"在中国"的教育学,发展目标已经从"教育学中国化"走向"中国教育学"。"中国"是一种"态度"、"立场"、"视角"、"方法"和"典范"。有资格称之为"中国教育学"的研究成果,表现为凝练中国特色、推出中国原创、形成中国体系和提升中国影响。三大挑战构成了"中国教育学"建设与发展的核心障碍:如何处理传统与现实的关系;如何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如何处理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其中,处理好自我与他者的关系是构建中国教育学的关键所在。中国教育学必须回应西方甚至人类的普遍关切、需要,在接轨度、贡献度、转化度、参与度方面持续提升,才可能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学理论。
关键词:
中国 教育学 原创 世界 贡献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姚云 康瑜
中国教育研究领“域进口”“和孤芳自赏”的现状必须改变,教育研究需要在国际交流中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和影响世界教育发展的能力。通过了解SSCI数据库的特点、分析教育学科在其数据库中的地位,本文指出中国教育研究成果要走向国际,必须树立教育研究成果的国际意识,遵守共同的学术规范和加强学术期刊的国际交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董志毅
2008年6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亲切视察了首都机场。总书记说,看到新航站楼建筑恢宏大气、服务设施完备、管理运行有序,我们深感自豪。总书记强调,首都国际机场是"中国第一国门",北京奥运会期间将承担为各国奥运健儿和宾客提供首站服务的光荣使命。从这个意义上说,你们的形象代表着国家的形象,你们的服务水平体现着北京奥运会的服务水平。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世界银行的一项首要任务是推动"全民教育计划(EFA):快速通道倡议(FTI)"。其重点关注的问题包括六个方面:(1)帮助那些未上小学的最底层的10%-15%的儿童;(2)教与学;(3)测评、监督与考核;(4)教育财政;(5)流动儿童教育;(6)职业教育。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CIEFR)得到了世界银行专项研究基金的支持,着手在中国建立一个"教育研究网络"(Education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别敦荣 亢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迅速,政府持续推动、大学自发行动和市场开拓驱动成为中国高等教育走向世界的主要动力来源。在中国高等教育走向世界的不同阶段,政府、大学和市场分别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三种力量在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呈现出三种基本模式,即计划模式、计划主导模式和市场主导模式。21世纪以来,在市场主导模式下,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表现出强劲的势头,与世界高等教育形成了紧密的共生关系。中国与世界高等教育融合的关键在于开放和包容,只有开放包容、携手共进,才能实现世界高等教育的繁荣发展,促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均
2 1世纪 ,中国高教研究只有走向世界 ,才能确立在世界学术界的地位 ,才能为世界高教研究做出更大贡献。以学科改造、方法改造和队伍改造为重点的高教研究科学化改造 ,是中国高教研究走向世界的前提条件 ,高教研究的国际化是中国高教研究走向世界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中国 高教研究 国际化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潘飞
从研究主题、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三个主要方面探讨了管理会计研究面临的关键性问题。进而采用文献回顾对《会计研究》和JMAR在1996-2006共11年发表的管理会计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前述分析。最后,为中国管理会计研究如何走向世界提供了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管理会计 研究主题 理论基础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亦晴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谷小燕
国际组织作为现代世界社会的一个重要"代理者"和"行动者",在引导世界教育发展方向和推动成员国的教育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新制度主义的世界社会理论视角出发,分析了国际组织在全球层面对教育蓝图的建构、在国家层面对中国教育政策制定的影响,以及在地方层面对中国教育实践和创新的引导。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林吾
中国走向世界的求索罗元铮文选评介林吾中国计划出版社最近出版了《中国走向世界的求索——罗元铮文选》一书。该书是作者自改革开放以来发表的论文选辑。全书包括改革开放篇、发展求索篇及世界经济篇三部分,计67篇论文,共41万字。作者罗元铮教授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吴希 冯建军
在不平衡的世界学术知识体系中,以充沛的自信向世界讲好中国教育故事,为全球教育治理带来中国声音,尤为重要。这不仅需要整体机制和学术氛围的创设,更有赖于中国教育研究者个体的自省自觉。凭借反思性概念,通过对教育学领域中国青年学者的非结构式访谈,发现受访者在文本语言、机构政策和社会文化三个情境层次体现不同的主导反思性,分别为沟通的反思性、自主的反思性与元反思性。元反思性是学者参与国际期刊发表过程中文化自觉的体现,有助于在国际学术领域发出贴地的、本土的中国教育声音。为在国际学术领域讲好中国教育故事,教育研究者应将学术创作作为反思性的表达,重视中国教育实践探究和中国教育哲学研究,并积极融通中外教育研究学术话语。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杨明
本文甄选基本的教育指标对世界主要国家的教育发展水平作比较研究 ,从教育投入、生产和产出三方面厘定中国教育实力在世界的位置 ,提出世界各国教育实力的分类及特征。中国属于教育发展中国家 ,与美国尚有三个档次的差距 ,增强综合教育实力任重道远。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增强综合教育实力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
中国 教育实力 经济实力 综合国力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日本的日产汽车公司很早以前就致力开展全球性的生产、销售和开发活动。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齐国强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业在竞争中走向世界本刊记者齐国强记者从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协会第三次理事会上获悉,近两年来,我国国际工程设计咨询呈现出强劲增长的势头。根据外经贸部提供的不完全统计,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承揽到工程设计咨询和劳务项目的设计研究单位已经由1993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