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85)
2023(4502)
2022(3856)
2021(3673)
2020(3100)
2019(6904)
2018(7060)
2017(12710)
2016(7444)
2015(8820)
2014(9212)
2013(8474)
2012(7895)
2011(7381)
2010(7694)
2009(7153)
2008(7079)
2007(6673)
2006(5967)
2005(5433)
作者
(22819)
(18872)
(18837)
(17978)
(11802)
(9028)
(8682)
(7471)
(7246)
(6963)
(6364)
(6341)
(6281)
(6175)
(6123)
(5631)
(5572)
(5547)
(5513)
(5262)
(5032)
(4757)
(4746)
(4542)
(4418)
(4298)
(4211)
(4125)
(3924)
(3906)
学科
(26552)
经济(26514)
管理(20639)
(16846)
(14851)
企业(14851)
理论(10030)
方法(10012)
教学(9605)
中国(9034)
(8686)
(7850)
数学(7729)
数学方法(7550)
(7436)
教育(7306)
(6869)
(6855)
业经(5964)
学法(5910)
教学法(5910)
地方(5577)
(5390)
银行(5371)
(5297)
金融(5289)
(5187)
(4827)
(4552)
体制(4432)
机构
大学(111307)
学院(110476)
研究(38675)
(36965)
经济(35844)
管理(34743)
理学(28885)
理学院(28421)
中国(27966)
管理学(27589)
管理学院(27375)
科学(24839)
(24498)
(20732)
(20545)
(19437)
师范(19184)
(18949)
(18722)
研究所(18634)
中心(16896)
北京(15792)
财经(15573)
业大(15553)
师范大学(15202)
(15162)
技术(14924)
农业(14594)
教育(14159)
(13916)
基金
项目(65898)
研究(50966)
科学(49931)
基金(43786)
(38294)
国家(37898)
科学基金(31112)
社会(28980)
(27213)
社会科(27128)
社会科学(27122)
教育(26665)
(22864)
基金项目(22506)
编号(22103)
成果(20545)
自然(19337)
自然科(18894)
自然科学(18887)
自然科学基金(18533)
资助(18055)
课题(17558)
重点(15343)
(14812)
(14402)
(13595)
(13250)
项目编号(13244)
(13131)
大学(12992)
期刊
(47740)
经济(47740)
研究(37543)
中国(29534)
教育(28168)
学报(20738)
(17657)
(17155)
科学(16936)
大学(15640)
管理(14900)
学学(14181)
技术(12146)
农业(11105)
财经(9384)
(9331)
金融(9331)
(8172)
职业(7994)
业经(7501)
经济研究(7034)
图书(6770)
(6362)
论坛(6362)
问题(6329)
(6308)
(5555)
书馆(5117)
图书馆(5117)
技术教育(5073)
共检索到1800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琼  张广君  
"关系本体论"是布伯"对话"思想的内核,"我-你关系"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基于此,检视现有对话教学研究的理论依据、研究逻辑、主要观点及其局限性,提出对话教学的核心理据应为"关系本体论"而不是"我-你关系"思想,对话教学的灵魂是关系而不是互主体性。与主客二分取向和互主体取向的对话教学研究相比,基于生成论教学哲学的"关系—创生"取向的对话教学研究,更加具有合理性与优越性。未来对话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宜采取"关系-创生"取向。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姚靠华  洪昀  
XBRL(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Language,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是用于企业财务数据电子交流的语言,是一种基于XML语言的实现。上世纪90年代末美国首先提出XBRL理论,很快为实务界所采纳,短短几年之内,XBRL得到超乎寻常的发展。在XBRL国际组织(xbrl.org)的推动下,目前XBRL在全球范围内已经被大多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于伟  栾天  
历史本体论强调历史的总体性是解释人类社会发展诸多问题的根本,提出了"历史终结日,教育开始时","美学—教育学将成为21世纪的中心学科"等关于广义教育的思想,为构建理想的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本土的理论视角。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个体偶然性的共在是构建理想的教育的前提,坚持从历史本体论出发就要从历史主义出发,以培养人性能力为出发点,从生存—情感视角对理想的教育进行可能的构建。理想的教育就意味着既要满足人何以为生的"工具本体"需要,更要满足人为何生的"情本体"需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迟艳杰  
我国教育哲学的研究尚未进入教学本体论的自觉理解与建构。本文从教育哲学的角度 ,即从“教学本体论”的层面对以往我们对教学存在的认识进行反思 ,力求使我国教学本体论研究从心物二元论为前提的“思维本体论”中摆脱出来 ,形成现代意义上的“生成论本体论”,从而为我国教学改革提供符合现代哲学思维水平的教学观念和理论根据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晓奇  
事件哲学作为重要的哲学范畴,提出了基于"事件"的本体论,这为反思教学本体存在问题提供适切的理论支撑,具有较强的理论解释力。反思我国经典的教学本体研究,主要是以结构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以要素分析为基本切入点所形成的构成性本体论,其最大的缺陷是抽离时间。基于事件哲学的教学本体认为,教学是具有空间和时间双重本体属性的教育存在。在此意义上,教学由具有共时性和历时性的事件构成,常态事件与偶发事件的糅合生成是教学事件存在的基本形态。教学过程是由事件驱动所形成,教师对于各类事件的积极应对预示着教学目标的调适性和方法的多元性。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熊伟  
探寻、设定、构建、发展和评价"人类永久记忆客观知识精华社会机制"这一"核心论域"是新时期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应建立图书馆运动的独特价值目标体系,确立"知识本体观"思维,积极培育人文精神,重点发展社会机制,探索建立专属智慧科学。"永久建立客观知识关联"是图书馆的基本运动规律。应秉持"计算主义"路线,开发微计算技术,通过建立语义和语用层面的客观知识关联,努力把图书馆建设成为"人类永久记忆客观知识精华"的"创造性的关联与协同者"。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袁昱明  
后现代主义的解构向度有合理性,但如果绝对化则造成图书馆学思想的剧烈震荡、深层危机和内在塌陷。汲取后现代和中西哲学的建设性向度,则有利于桥接历史和图书馆学思想断层。我国图书馆学对解构性向度选择性过度解读的根源是客观主义的执着、形而上学的缠绵、伪辩证法的障目。应当提炼中西哲学建设性向度的基本要素,结合图书馆相关理论与实际,提出基于关系型范畴、主体间性和价值论的复合阅读本体论,实现核心理论的重大转移。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丁念金  
学与教的关系问题,是课程与教学中的一个根本问题,本体论关系又是这一问题中最根本的方面。对此,西方和陶行知时代之前中国的看法为“分”,即把两者作为两种本质上不同的活动分开来对待;几十年以来中国流行的看法是“合”,即把两者合为一体。我们认为,应然的理解是“分中合”,即它们是两种本质上不同但又相互关联的活动,将它们分开来对待,同时看到两者的密切关联和时空上的部分重合。当前急需实现的转变是“分”,这种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冯茁  曲铁华  
教育对话问题的探讨是对话哲学在教育领域中的一种回应。从作为教育方法的"对话"到作为教育思维方式的"对话",教育对话的内涵在不断地拓展和深化。由于缺乏对对话的本体论诠释,使得理论和实践对于"教育对话是什么"的追问始终没有结束。本文从哲学解释学的视角重新审视教育场域中的各种对话关系,在本体论层面上透析教育对话的深层内涵。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卜玉华   朱琳  
未来素养是最近十多年里由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牵头推动而日益被国际社会广泛熟知的一个概念,代表着一种未来研究新范式的产生。从背景上看,未来素养的产生是基于学者们对未来社会转型性质的判断、传统预测型范式在当代受到质疑,以及以米勒为代表的一批未来学者对预测型未来研究的反思与重构;从内涵上看,未来素养指的是一种运用未来的预期能力,人的“预期假设”理解水平决定了人的未来素养类型;从理论基础上看,预期系统理论是其本体论基础,这种理论证成了人何以能够运用尚不存在的未来,也证成了个人和组织具备未来素养的必要性;从未来意义上看,未来素养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基础性能力,是人类走向自由的工具,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有助于引导人类摆脱关于工业社会的主流叙事,拥抱新的行动可能性,有助于个体能动性的发挥,促进个体积极地拥抱未来,也有助于人类与不确定性之间建立一种积极关系;从未来前景上看,未来素养已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计划,正呈现出全球化发展之势。为此,我们有必要主动了解并积极参与到这一理念及其计划中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广君  
作为一种人为的存在 ,教学在历史中发生、存在和演化。在以往的教学论研究中 ,教学演化问题一直未能真正进入理论的视域。在教学本体论研究中 ,教学演化作为教学存在的基本形式和基本表征 ,处于极其重要的理论地位。教学演化问题的研究在研究主体、研究对象、思维方式和研究结果等方面与以往的研究截然不同 ,教学演化的方向性、教学方式的演变、教学系统的发育、教学进化史、教学史观等相关理论问题 ,构成了教学演化问题研究的主要论域。教学演化问题的确立以及就此而展开的深入研究 ,在理论上预示着一种新的教学史观的形成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聂民玉  王险峰  
《淮南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本体论思想。"生"、"一"是《淮南子》基于对世界生成演化图景等"事实"本体论的勾画,表达的是"实然"问题,而"自然"、"无为"则是对"道"的价值本体论的思想表述,解决的是"应然"的问题,事实本体论与价值本体论即"实然"与"应然"的统一。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陈刚  
本文从领域特征和教学特征两个方面深入分析了远程教学系统中的领域知识,以本体论为方法论指导,将领域知识分为(概念、子知识本体、行为、属性、实例、关系)六个维度进行模型建构,并在针对《数据结构》课程的远程教学实验系统DS-TUTOR中进行了实验研究,效果良好。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卞思梅  
在人类学本体论转向中,“泛灵论”与“自然主义”被视为两种相反的本体论,前者代表着社会与自然的合一,后者则反映出两者的割裂,是一种具有支配性的现代性本体论。近半个世纪以来,川西北羌族在现代化进程中有关树的多种知识在地方空间叠加、交织和共存,形成了人与树的多重关系,较为明显地呈现了两种本体论的碰撞。通过辨别和取舍具有不同本体论逻辑的有关树的观念与实践,可以看到当地人在不同情境中形成了对待树与森林的不同态度,最终韧性保持了由人物关系形成的归属感,同时也包容了外来的观念与实践,实现了经济转型。传统与现代资源管理模式在地方共同发挥着作用,并达到某种平衡。在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只有认清两种本体论知识并将其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促进当地的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