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80)
2023(7362)
2022(6283)
2021(5644)
2020(4381)
2019(10017)
2018(9828)
2017(18628)
2016(9951)
2015(10958)
2014(10870)
2013(10921)
2012(10587)
2011(9835)
2010(10059)
2009(9143)
2008(8904)
2007(8243)
2006(7704)
2005(7135)
作者
(28834)
(23958)
(23798)
(22554)
(15396)
(11526)
(10936)
(9261)
(9155)
(8683)
(8267)
(7866)
(7853)
(7776)
(7518)
(7368)
(7124)
(7019)
(6908)
(6803)
(6143)
(5837)
(5731)
(5653)
(5506)
(5429)
(5365)
(5309)
(4881)
(4828)
学科
(50321)
经济(50173)
(23954)
管理(23235)
中国(18193)
(17878)
企业(17878)
地方(17720)
(15749)
方法(15275)
(14612)
贸易(14602)
(14241)
业经(13529)
(11584)
数学(11269)
数学方法(11159)
农业(10455)
地方经济(10065)
(9769)
(9671)
(8872)
(8800)
(8693)
金融(8692)
(8354)
银行(8344)
(8249)
(8134)
(8122)
机构
学院(142775)
大学(140912)
(63622)
经济(62335)
研究(55134)
管理(50944)
理学(42521)
理学院(41952)
中国(41933)
管理学(41252)
管理学院(40972)
科学(31912)
(31219)
(29381)
(28036)
研究所(24915)
中心(24525)
(24365)
(23546)
财经(22161)
(21432)
师范(21255)
北京(20284)
经济学(20057)
(19987)
(19743)
(18914)
业大(18790)
农业(18496)
经济学院(17979)
基金
项目(89400)
科学(70847)
研究(68734)
基金(63638)
(54340)
国家(53789)
社会(46638)
科学基金(45897)
社会科(43086)
社会科学(43074)
(35965)
基金项目(32758)
教育(30823)
(29498)
编号(27886)
自然(26563)
资助(25988)
自然科(25931)
自然科学(25928)
(25790)
自然科学基金(25467)
成果(23348)
发展(21364)
(20975)
课题(20377)
重点(20298)
(19791)
国家社会(18814)
(18451)
创新(17223)
期刊
(80708)
经济(80708)
研究(49127)
中国(36626)
(24978)
(21188)
管理(20552)
学报(20455)
科学(19810)
教育(19700)
农业(17082)
(16617)
金融(16617)
大学(16117)
学学(14894)
业经(14439)
经济研究(13200)
技术(12423)
财经(11197)
问题(10934)
(10484)
(9719)
国际(9004)
(8590)
世界(8440)
图书(7391)
商业(7259)
技术经济(7132)
(6870)
论坛(6870)
共检索到2405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枭鹰  
为了探寻大学、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应然"关系,找到恰切的治理高等教育的路径,高等教育界不少学者对自发秩序与社会干预的合法性进行了追问和反思,引发了颇为激烈的论争,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代表性观点:一是主张自发秩序;一是强调社会干预。事实上,自发秩序与社会干预是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一体两面,二者不可偏废,彼此之间并不存在解不开的死结。适度的自发秩序或社会干预都是发展高等教育所不可忽视的,我们应以此为基准,处理政府、市场和大学之间的关系,治理复杂的高等教育,设计可行的高等教育制度,引领高等教育实践走出困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静蓉  
自发秩序理论认为社会秩序由自生自发秩序和计划秩序组成。高等教育秩序也是自发秩序和计划秩序的统一,自发秩序表现为"学术自由、高校自治"的传统,计划秩序表现为学校行政权力的强化以及国家对高等教育影响的加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枭鹰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目标,是整个社会赋予大学的历史使命,也是每一所大学的立足之本。逻辑地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根基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而提高教学质量则必须解决好"教学内容"(即教什么)和"教学方法"(即怎么教)两大核心问题。从现实情况来看,我们不仅要应对"教学内容陈旧"和"教学方法落后"的挑战,还需走出深陷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偏废的困境,真正步入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之道。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董志强  张永璟  
本文以自然产权为例,建立了一个考察自发社会秩序的行为经济理论模型,证明禀赋效应对自发社会秩序形成有根本性重要作用:禀赋效应使得人们更愿意为拥有之物而战,从而导致他人对先占权的自发尊重;当社会中具有重度禀赋效应的个体达到较高比例,对先占权的尊重就会普遍存在,形成无须依赖第三方实施的自然产权秩序。并且,有利于尊重先占权的重度禀赋效应这一心理倾向,看似非理性,但在时刻面临侵略威胁的社会中却有益于个体生存竞争,所以它们最终得以穿透演化的筛子,为自发社会秩序的形成铺平了道路。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静蓉  
社会秩序既可经由"命令—服从"的路径形成,也可以在人们的自由活动中自发形成;前者是计划秩序,后者是自发秩序。自发秩序有其独特的理论基础,在逻辑和现实中都有其合理性。我国高等教育秩序以计划秩序为主,也有一定成分的自发秩序,但这种自发秩序的方向是不确定的,有时它会背离基本的价值。自发秩序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内在契合,使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必须培育和规范高等教育自发秩序。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圻  
本文从计划秩序和自发秩序的比较入手,沿着自发秩序思想的历史演进路径,认为企业作为市场的一种替代,其自身的运作其实也遵循着与市场类似的自发秩序力量。本文将其定义为企业的财务秩序。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丛龙峰  
经济学家哈耶克在谈到社会秩序这一问题时指出,"所谓秩序,本质上意味着人们的行动是由成功的预期所指导的,亦即是说,人们能够极有信心地预见到他人的行为以及相互的合作"。哈耶克认为,最终有效的秩序构型总会是"自发秩序",在这种秩序下,人们回应即时环境,而其行为亦体现为遵循规则的结果。由此观之,新盛海轮的可贵之处在于,这艘载重18万吨的好望角型巨轮,通过历任领导班子、船员们的持续努力,不断摸索到管人理事的方法与诀窍,继而形成制度,确立起一个组织的管理规则。可以概括为两句话:在理事方面,"把小事做成精品";在管人方面,"把文章做在人上",并且彼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赵丁琪  
自生自发秩序是哈耶克自由主义社会理论的核心概念。但是哈耶克对于这一概念的阐述,并不是一个逻辑严密的体系,而是充满着矛盾和悖论。这种悖论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哲学悖论、现实悖论与价值悖论。这些理论悖论决定了哈耶克的自生自发秩序思想既不能解释历史,也无法指导现实,而仅仅是一种为资本主义辩护的虚假意识形态。这种以不受约束的自由市场为核心的自生自发秩序不仅不会推动人类实现自由,反而会导向一种“通往奴役之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史恩义  
金融发展形成"自生自发秩序",而金融发展的内生监管性又要求政府提供"外部秩序"。美国、拉丁美洲金融发展实践表明,政府行为在金融发展中的契合点是政府收益最大化下的金融发展;突破点是不断调整政府行为以使外部秩序适应自生自发秩序。中国的金融发展要求政府行为能够维持和保护金融发展的自生自发秩序,提供清晰的外部秩序,从而使金融发展成为自生自发秩序和外部秩序———政府行为合力的结果。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白小虎  
本文选取了温州模式研究中引用率较高的文献,梳理了制度变迁、产业集群、城市化、民间金融、商会等多角度研究的理论成果,并将"自发秩序"和"制度秩序"的切换作为市场化改革和发展转型过程中的共性问题。温州模式的实践及其理论研究提供了观察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原发原生的中国样本。自发秩序是温州模式先行启动市场化改革的特殊性一面,对其他区域的改革有启发意义。从自发秩序向制度秩序切换才是市场化改革的一般性和总体方向,温州模式现实的发展困境充分显示了从区域特殊性向制度一般性过渡的现实障碍。温州模式及其研究从正反两方面为中国的市场化改革道路做出了理论贡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向勇  
研究目的:提出并解决宅基地立法的制度根基问题,以增强宅基地立法的正当性和实效性。研究方法:文本分析、规范分析等方法。研究结果:宅基地立法既要依据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试点经验,还应植根于民间自主开发利用宅基地所形成的自发秩序。正在生成的农民集体统一利用存量宅基地制度能有效回应宅基地利用的现实需求。宅基地权利主体自主开发利用宅基地所形成的自发秩序,实现了宅基地公益与私益的有机结合。研究结论:在私法体系内,维持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与宅基地使用权的二元结构,引入宅基地集体统一利用制度,以实现宅基地使用权的适度流转。在公法体系内,将农户申请宅基地、无偿取得宅基地并长期占有宅基地的合法权益升级为宅基地农户资格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牛艺琳  高发雷  
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一种隐喻,以"鞍钢宪法"、华为基本法和华侨城宪章为代表的内部控制"宪法化",体现出的人本经济思想与"限政"思想,为提高企业的反脆弱能力贡献了一个重要思路与方法。通过把哈耶克的社会理论思想引入企业内部控制"宪法化"隐喻理论架构,解构企业整体秩序的组成部分即组织秩序和自发秩序,并应用良性自发秩序形成的知识论基础与法理学基础,重点分析作为企业一般性规则的内部控制"宪法化"对企业自发秩序应对"无知"状态和企业经营混沌状态的重要作用。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圻  
本文在对企业价值管理模式进行理论梳理之后,原创性地提出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源自一种企业内在的自发秩序力量,这一力量需要借助一种程序理性的管理架构,才能有效地为企业创造价值。这一程序理性的管理架构包括结构理性、过程理性和行为理性三个层面。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唐高平  
民间借贷危机爆发,再次引发了对中国金融改革的思考。中国金融在人造秩序控制下形成的所有制歧视性抑制成为中国民营经济自发创新、转型升级的主要困境。无论是哈耶克的自发社会秩序理论,还是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成功经验都表明这样一种趋势:自发秩序是中国金融改革必然的取向选择。而在中国金融领域自发秩序基础条件的形成与改善,需要中央政府相应的政策作为基本保障:一是"开放与监管",二是"分立与公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