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16)
- 2023(9151)
- 2022(7855)
- 2021(7308)
- 2020(6050)
- 2019(13901)
- 2018(13783)
- 2017(25388)
- 2016(14055)
- 2015(15371)
- 2014(15099)
- 2013(14955)
- 2012(13816)
- 2011(12397)
- 2010(12500)
- 2009(11569)
- 2008(11444)
- 2007(10303)
- 2006(9159)
- 2005(8544)
- 学科
- 济(52126)
- 经济(52036)
- 管理(44560)
- 业(37109)
- 企(29504)
- 企业(29504)
- 农(18228)
- 财(18015)
- 方法(17585)
- 制(15785)
- 数学(15166)
- 数学方法(15001)
- 贸(14038)
- 贸易(14032)
- 中国(13999)
- 地方(13958)
- 易(13725)
- 环境(12961)
- 业经(12928)
- 出(11953)
- 农业(11948)
- 体(10376)
- 学(10149)
- 务(9448)
- 财务(9426)
- 财务管理(9399)
- 划(9345)
- 企业财务(8780)
- 银(8641)
- 银行(8625)
- 机构
- 学院(188736)
- 大学(188079)
- 济(77273)
- 经济(75399)
- 管理(70231)
- 研究(65260)
- 理学(59317)
- 理学院(58587)
- 管理学(57683)
- 管理学院(57319)
- 中国(50847)
- 京(40954)
- 财(40007)
- 科学(38498)
- 所(31888)
- 中心(31153)
- 农(30978)
- 江(30962)
- 财经(30105)
- 研究所(28433)
- 业大(27216)
- 经(27131)
- 北京(25798)
- 范(25717)
- 师范(25516)
- 州(24415)
- 院(24172)
- 经济学(24086)
- 农业(23732)
- 省(22354)
- 基金
- 项目(127034)
- 科学(100387)
- 研究(96114)
- 基金(91946)
- 家(79710)
- 国家(79012)
- 科学基金(67764)
- 社会(62249)
- 社会科(58855)
- 社会科学(58842)
- 省(49649)
- 基金项目(49195)
- 教育(43279)
- 划(42127)
- 自然(42070)
- 自然科(40928)
- 自然科学(40915)
- 自然科学基金(40182)
- 编号(38845)
- 资助(36128)
- 成果(31970)
- 制(29699)
- 重点(28860)
- 部(28413)
- 发(27891)
- 课题(27561)
- 创(26386)
- 国家社会(25977)
- 创新(24829)
- 教育部(24450)
共检索到2996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孙瑶 马航 邵亦文
以深圳市为例,通过分析其自2005年设立基本生态控制线以来的规划实施历程,发现位于生态管控范围内的社区表现出对基本生态控制线比较强烈的抵触情绪,致使生态线的"邻避"效应显著。基于对生态线邻避问题产生内因的深入剖析,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基础上,提出了走出社区对生态线邻避困局的共赢策略,从而有效减少生态保护的社会矛盾和经济代价,也为国内其他进行生态线规划实施的城市提供经验借鉴。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邓金杰 黄伟坚 陈柳新 唐豪
本文以在全国率先划定的生态保护区域——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为研究对象,探讨生态保护区域管理考核指标体系与制度的构建方法。通过对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的考核现状和管理困境进行分析,锁定了生态保护区域管理考核目标,并构建了包括工作开展情况、管护措施执行情况、保护成效等方面内容的考核指标体系,明确了考核对象及结果评定与运用方法,为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考核机制的建立提供了参考。该考核指标体系深入结合生态保护区域实际管理情况,具有较高的关联性和及时性,可操作性也较强,对其他地区生态保护区域管理监督考核制度的建立也
关键词:
生态保护区域 管理考核 指标体系 制度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骆保林
构建系统完善的基本生态控制线管控制度已然成为我国各大城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空间管控的广泛共识。在分析基本生态控制线概念内涵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的基础上,综述国内相关城市在规划编制体系、政策法规体系、建设模式、实施机制等方面实践经验,回顾5年来武汉在如何构建一套基本生态控制线管控制度上的艰辛探索,总结和反思武汉在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相应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完善的思考和建议,以期为我国其他城市生态空间管控提供更多参考。
关键词:
基本生态控制线 管控制度 武汉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甄延临 王迎英
以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为空间规划基础蓝本,是城市规划在理念、体系、重点、内容等方面的进一步创新,而基本生态控制线的划定则是缓解当前资源空间制约和保护水乡肌理、彰显水乡文化最有效的手段。在分析嘉兴生态空间现状的基础上,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确定生态控制线范围,并通过修正得出生态空间结构,确保形成有利于经济效率最大化及生态效应最大化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并进一步提出实施基本生态控制线的保障措施。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顾正江 闵程程 刁彩虹 林俊强
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不断侵蚀城市生态本底。为解决此问题,"生态控制线"应运而生。本研究认为,城市的城镇化水平差异会导致其划定生态控制线的模式有所不同。研究选取广东省珠海市与云浮市作为研究案例,比较二者的生态基底和生态控制线划定方法,总结这两种划定模式:一是坚持生态优先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以协调落实相关规划为主识别生态要素管理边界,以生态控制线被动限制城镇发展边界;二是以生态建设为动力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以强化生态保护的完整性为目标识别生态要素管理边界,以生态控制线主动引导城镇空间有序拓展。这两种模式能为我国生态控
关键词:
生态控制线 模式 珠海 云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纯 沈清基 王智勇
基本生态控制线实施以来,生态控制线线内村庄面临多重困境。生态线与村庄的协调发展研究具有现实必要性。生态控制线与村庄的协调发展需要关注三点要义:1)生态线的公共政策本质;2)生态线内外的公平与正义;3)生态线对社会—生态系统的尊重。以位于武汉生态控制线内东湖大李村为例,首先分析了大李村空间演变与生态线的关系。进而,梳理了大李村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社会力结合个体资本的渐进过程和政府力结合外部资本的跃进过程,比较了两类过程在物质空间环境、驱动主体、社会网络方面的不同特征。最后,总结了生态控制线与大李村协调发展的产业模式、治理模式和设计模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佰琼 徐敏 俞亮亮
围填海控制线是在工程可行的前提下,不显著改变区域海洋动力格局和岸滩演变趋势的最大围填外包络线,能够最大限度地协调围填海与海洋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以苏北浅滩腰沙为例,在对围填海控制性因素进行筛选、识别与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各控制性因素的控制要求,设计了围填海控制性指标。应用潮流数值模拟和泥沙回淤预测技术,采用分层次筛选和迭代逼近的方法,构建围填海控制线迭代优选模型,分析不同围填海方案对海洋动力格局演变的影响,计算得到腰沙的围填海控制线为理论基面+2.8m。提出的研究方法和迭代优选模型可为沿海省市围填海控制线的制定提供参考和方法借鉴,为制定围填海规模总量控制指标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晓叶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期印发《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年底,要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完成三条控制线划定和落地,协调解决矛盾冲突,纳入全国统一、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形成一张底图,实现部门信息共享,实行严格管控;到2035年,通过加强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管理,严守三条控制线,引导形成科学适度有序的国土空间布局体系。这无疑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一项
关键词:
控制线 国土空间规划 永久基本农田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龚蔚霞 钟红梅
城市生态控制线规划是涉及城市生态安全的重要公共政策,如何达成规划的共识及保障可操作性一直是难点。本文以广东、福建等地的实践,提出将"多规合一"的理念和工作思路贯彻于城市生态控制线的划定与管理工作中,包括法理层面梳理和构建与生态空间相关的法理法规体系,体系层面协调空间规划体系的管制分区,并明确生态控制线规划的对应空间范畴,以及技术层面对部门数据、专项规划、空间格局等三方面采取"多规合一"的规划编制方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实现生态控制线的目标、内容、过程等方面的精细化管制。
关键词:
多规合一 生态控制线 空间管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慧
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以下简称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旨在处理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的空间格局关系,推动经济和环境可持续与均衡发展,是美丽中国建设最根本的制度保障。但由于当前三条控制线的功能定位、目标导向、划定期限各有不同,且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三条控制线之间缺乏衔接,空间重叠问题突出。如何协调三条控制线,并真正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是当前自然资源管理工作中亟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易平涛 张丹宁 郭亚军
针对时序动态综合评价中多阶段评价信息集结问题,给出了一种基于泛激励控制线的集结方法,该方法能很好地刻画决策者对于被评价对象发展的预期,并在处理过程中实施"控制与激励"的双重管理手段,因而体现出明显的决策意图。实践中长期使用该方法,可对被评价对象的持续科学的发展行为产生良性诱导。最后,用一个算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祁帆 谢海霞 王冠珠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以下简称三条控制线)的划定工作,并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近年来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取得明显进展,但受到体制机制等诸多因素影响,仍存在统筹协调不够、空间交叉重叠等问题。2018年随着自然资源部的组建,中央进一步明确将三条控制线的划定和管理,作为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重要内容。如何落实中央要求,以国土空间规划为载体,统筹划定并严格管理好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易平涛 冯雪丽 郭亚军 张丹宁
针对时序动态综合评价问题,给出了一种具有分层激励特征的多阶段信息集结方法。该方法通过分层实现逐步激励,从而诱导个体或组织的突破式发展。首先,在界定了分层原则的基础上给出了激励控制线的确定方法;然后,提出了一种带有奖惩特征的信息集结模型。最后,通过一个算例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在实践中长期使用此方法,可促使被评价对象的快速成长,同时也能减弱或避免其出现大幅倒退的情形。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祁帆 贾克敬 常笑
针对如何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市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本文从统筹协调人与自然、经济政治生态、中央与地方、部门与部门、政府与市场等关系出发,提出三条控制线划定与管理,在底线约束、统一管理、统筹衔接、严格管控、协同治理5个方面的功能趋向。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年国 王娜 殷健
国务院机构改革前,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分别由国家不同部委主导划定,存在划定过程统筹协同不够、划定结果交叉重叠、实施管理困难等问题。国务院机构改革后,自然资源部负责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要求在资源环境城镇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基础上,自上而下逐级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本文总结了沈阳作为试点城市,在三条控制线划定中的矛盾冲突表现与成因,构建三条控制线与生态、农业、城镇三大空间关系,建立管控体系与调整规则,并阐释在市级权限范围内的调整优化做法。研究发现:三条控制线存在空间交叉重叠、功能难以区分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基本农田承担了限制城市空间蔓延的使命,指标不允许跨行政区调整导致部分基本农田不得不安排到城镇内部;由于概念界定不同导致部分城市公园被划入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内的部分耕地被先期划为永久基本农田。提出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三条控制线优化建议:一是突出既是政策线又是技术线的特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划定;二是国家自上而下对基本农田调整政策和制度进行创新;三是建立事权分级管理机制,合理预留地方事权弹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