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24)
- 2023(11161)
- 2022(10013)
- 2021(9677)
- 2020(8303)
- 2019(19504)
- 2018(19681)
- 2017(38305)
- 2016(21117)
- 2015(24341)
- 2014(24461)
- 2013(24013)
- 2012(22033)
- 2011(19943)
- 2010(20146)
- 2009(18549)
- 2008(17939)
- 2007(15718)
- 2006(13905)
- 2005(12192)
- 学科
- 济(83565)
- 经济(83478)
- 管理(58870)
- 业(54918)
- 企(45148)
- 企业(45148)
- 方法(43495)
- 数学(38755)
- 数学方法(38225)
- 中国(23998)
- 农(21209)
- 财(20498)
- 贸(19865)
- 贸易(19857)
- 易(19444)
- 学(16964)
- 业经(16752)
- 地方(15156)
- 制(14911)
- 理论(14598)
- 农业(13741)
- 教育(13526)
- 和(13219)
- 出(13118)
- 技术(12981)
- 银(12723)
- 银行(12691)
- 环境(12543)
- 行(12125)
- 务(11927)
- 机构
- 大学(305457)
- 学院(299112)
- 管理(120799)
- 济(118199)
- 经济(115589)
- 理学(105353)
- 理学院(104203)
- 管理学(102123)
- 管理学院(101590)
- 研究(95756)
- 中国(70332)
- 京(65148)
- 科学(59363)
- 财(54775)
- 所(47389)
- 财经(44482)
- 业大(44197)
- 农(44124)
- 研究所(43086)
- 中心(42679)
- 江(41932)
- 北京(41670)
- 范(40521)
- 经(40377)
- 师范(40214)
- 经济学(35360)
- 院(34734)
- 农业(34661)
- 州(34640)
- 财经大学(33196)
- 基金
- 项目(202894)
- 科学(159214)
- 研究(150031)
- 基金(146340)
- 家(126028)
- 国家(125001)
- 科学基金(107535)
- 社会(92858)
- 社会科(88008)
- 社会科学(87984)
- 省(79193)
- 基金项目(77775)
- 教育(70741)
- 自然(70224)
- 自然科(68570)
- 自然科学(68556)
- 自然科学基金(67260)
- 划(66755)
- 编号(62369)
- 资助(61970)
- 成果(51349)
- 部(45530)
- 重点(44729)
- 课题(42924)
- 发(42303)
- 创(41863)
- 大学(39811)
- 教育部(39279)
- 项目编号(38835)
- 创新(38811)
- 期刊
- 济(124431)
- 经济(124431)
- 研究(91864)
- 中国(53609)
- 学报(45810)
- 管理(43658)
- 科学(41285)
- 教育(40526)
- 农(39451)
- 财(38552)
- 大学(35696)
- 学学(32254)
- 农业(28162)
- 技术(26103)
- 融(23779)
- 金融(23779)
- 财经(20974)
- 业经(20620)
- 经济研究(20347)
- 图书(17822)
- 经(17712)
- 问题(17342)
- 理论(15866)
- 技术经济(15126)
- 贸(14911)
- 实践(14681)
- 践(14681)
- 科技(14627)
- 统计(14378)
- 业(13848)
共检索到4328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沁平
关于研究型大学,特别是要不要在我国推动形成研究型大学的问题,已有不少有见地、有不同主张的文章。有两个大问题,即我国未来需要什么样的大学体系和如何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促使我认真地思考了这个问题,并发表了一些个人意见。与此同时,我也在一般意义上,从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人才战略和管理体制等几个方面思考了一些如何建设我国研究型大学的问题。本文主要谈我国研究型大学的科学研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朱军文 刘念才
本文以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收录的国际论文为科研产出指标,对我国研究型大学1997-2006年间的科研产出规模和影响力进行研究。研究显示,我国研究型大学近10年科研产出数量增长近5倍,产出影响力持续显著提升,科研产出拐点与"985工程"重点建设时间节点基本一致。我国发表在影响因子最高的25%期刊上的论文,其中50%由"985"高校完成。但我国各层次高校科研产出影响力均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科研产出 科学计量学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严全治 杨红旻
美国研究型大学是美国培养高级科技人才和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重要基地,研究美国研究型大学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经费投入及其教育产出和科研产出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探讨美国研究型大学自身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对于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创建研究型大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鲍威 金红昊 田明周
1992-2017年,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队伍年龄结构的发展历经年轻化、平稳发展、老龄化三个时期。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其间研究型大学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与科研产出之间的关系发现:当青年教师、中生代教师、资深教师的占比分别为51.2%、43.0%、5.8%时,高校科研产出达到理论最优;不同类别研究型大学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与理论最优值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偏离,而且教师队伍老龄化问题将持续恶化。为提升科研产出效率,研究型大学应加强青年人才的引进与培育以优化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从制度和机制层面大力促进不同年龄段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构建包容开放的组织文化。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教师 年龄结构 科研产出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陈超
本文从进入"985"工程建设序列的研究型大学中随机抽取20所大学作为样本,通过多元回归分析,验证政府投资力度、政策支持力度、国家级专项投入力度与大学发展状况之间的关系,揭示政府支持力度对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政府支持 大学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汪霞
大学研究型教学之"研究",内涵十分丰富,可以是研究领先的、研究取向的,也可以是研究为本的,或研究支持的。不同的涵义揭示了研究型教学中"研究"的不同侧重点。研究型教学的有效实施需要我们广义地而不是狭义地理解"研究";建立研究与教学源与流的联系;创造、设计和组织特定的条件和框架;使研究与教学互动和融合,形成"研究-教学-学习"的联接体。
关键词:
大学 教学 科研 研究型教学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陆国平 江莹 李松
研究型大学不仅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基地 ,也是参与社会变革、为社会提供科学咨询从而促进社会进步的思想库。研究型大学充当思想库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人才密集、学科领先、资料丰富、信息灵通、学术氛围强等方面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思想库 优势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苏运霖
作者在文中探讨了研究型大学的责任,即除了进行高水平的研究之外,还要教会学生做研究。既要教研究生做研究,还要教本科生做研究,让他们接受做研究的训练和熏陶。对于如何在我国大学落实这个责任,作者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勇 闵维方
研究型大学的特征包括显性特征和隐性特征,显性特征包括外部贡献特征和内部建设特征,隐性特征(办学理念)有以下特征:坚持求是崇真的办学宗旨;具备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并以此服务于社会的多种职能;奉行以学术自由为核心的大学精神。我国应加强对研究型大学外部环境的支持和内部环境的建设,以促进研究型大学的发展。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显性特征 办学理念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栋生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仲伟 陈流汀
作为一所行业特色鲜明的高等学校,重庆邮电大学在六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以发展中国邮电通信事业为使命,以振兴民族信息产业为己任,秉承艰苦创业、勇于探索、开拓进取的精神,凝智聚力,紧跟时代前进的步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应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易高峰 赵文华
《美国竞争法》是美国以研究型大学为重要研发基地,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实施系列教育、科研创新项目,为提升国家竞争力而实施的新战略。本文主要分析《美国竞争法》研发经费的投入与其制定的教育、科研创新项目,并从研发经费投入的强度、来源、支出结构及其学术成果方面对中美研究型大学研发作比较分析,以期为我国研究型大学研发的改善和国家竞争力的提升提供借鉴。
关键词:
《美国竞争法》 研究型大学 研究与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苏洋 赵文华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有科技创新中心作为策源地和发动机,研究型大学对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具有支撑和引领作用。本文重点阐述了纽约市研究型大学服务纽约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发展路径。纽约市依托研究型大学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更好地服务我国城市和区域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纽约市 科技创新中心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徐平
博士生培养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实现博士生培养目标而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稳定性和系统性的特定培养程式。这种特定培养程式是一个拥有众多构成要素并依照一定方式联系起来的系统,主要包括:生源选拔、课程学习与考核、博士学位论文指导、博士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等。本论文围绕"博士生培养模式"这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