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2)
2023(547)
2022(482)
2021(468)
2020(317)
2019(833)
2018(770)
2017(1274)
2016(804)
2015(911)
2014(855)
2013(703)
2012(667)
2011(569)
2010(558)
2009(469)
2008(392)
2007(361)
2006(275)
2005(260)
作者
(1676)
(1396)
(1365)
(1277)
(850)
(702)
(618)
(554)
(528)
(495)
(471)
(448)
(443)
(433)
(410)
(403)
(401)
(400)
(393)
(368)
(336)
(326)
(310)
(298)
(297)
(294)
(289)
(286)
(284)
(281)
学科
(3008)
(2784)
经济(2784)
(2519)
贸易(2519)
(2511)
出口(2143)
出口贸易(2143)
(2143)
教育(2099)
方法(1624)
数学(1581)
数学方法(1573)
思想(1340)
管理(1301)
政治(1270)
思想政治(1198)
政治教育(1198)
治教(1198)
德育(1190)
(1109)
(1099)
财政(873)
(842)
中国(824)
(789)
企业(789)
支出(665)
(634)
财政支出(602)
机构
大学(9946)
学院(9491)
(4679)
经济(4614)
管理(3314)
理学(2983)
理学院(2959)
管理学(2911)
管理学院(2896)
研究(2872)
(2142)
(1980)
经济学(1843)
财经(1788)
中国(1780)
经济学院(1741)
(1669)
(1518)
师范(1514)
科学(1441)
财经大学(1341)
(1322)
北京(1223)
师范大学(1220)
中心(1187)
(1161)
教育(1155)
(1118)
(1077)
研究所(1068)
基金
项目(6667)
研究(5466)
科学(5386)
基金(5027)
(4139)
国家(4089)
社会(3755)
社会科(3588)
社会科学(3587)
科学基金(3565)
教育(2826)
基金项目(2583)
(2525)
资助(2122)
编号(2117)
(2063)
自然(1993)
自然科(1957)
自然科学(1957)
自然科学基金(1919)
成果(1758)
(1702)
大学(1613)
国家社会(1596)
教育部(1589)
人文(1569)
课题(1547)
中国(1490)
(1463)
社科(1445)
期刊
(4151)
经济(4151)
研究(3657)
教育(2707)
中国(1885)
(1488)
学报(1218)
大学(1147)
管理(1034)
学学(966)
(963)
财经(947)
经济研究(944)
科学(893)
(817)
国际(806)
技术(792)
问题(788)
职业(730)
(687)
农业(556)
(543)
贸易(543)
世界(533)
高等(503)
业经(488)
理论(451)
技术经济(446)
(436)
金融(436)
共检索到134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陆叔云  
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上来,既是当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迎接21世纪到来的需要。限制当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因素,除客观因素外,主观因素主要有思想上的种种误区和工作上的一手软一手硬两个问题。对今后工作,提出了转变思想观念,提高质量意识;加强管理,强化过程控制,建立严格的规范化制度;充分发挥评估的导向作用;改革学位授权审核制度等建议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三川  
近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联合印发了针对学术学位的《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意味着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有了首部"国家标准"。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的有关要求,实施《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质量监督体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范建刚  
作者认为,研究生培养的质量问题,主要不是教育需求方面的因素造成的,而是教 育供给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并指出明确科研能力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全面改善教育供 给,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根本出路。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宪云  
进入21世纪,现代信息技术高度发达,人类迈向信息化时代。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化浪潮及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的要求,教育部对教育信息化非常重视,编制了教育信息化十五规划,全国各地教育部门也开始了自己的信息化建设,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提高了效益,促进了教育现代化水平。但目前教育信息化建设还存在一些误区。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周育国  
本文对当前素质教育实施中的一些重要而热点问题 ,进行了深入地探讨。笔者认为素质教育的实施不能模式化 ,对应试教育也应客观而全面地反思 ,更不能把减负、变化考试方式等做法简单地与素质教育划等号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铁明  
在积极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形成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态势的过程中,必须正视民办教育与公民教育的同质化发展问题,否则民办教育的规范与提升就会是一句空话。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出现同质化发展的倾向有着深层原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陆进  
走出财政理论研究的误区王陆进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财政理论研究空前活跃,尤其是在借鉴西方财政方面已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大大促进了我国财政理论的深化。但同时又必须指出的是,部分同志在财政理论研究中存在着一些误区。本文就几个常见的问题谈些看法。(一...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学敏  
在城市化研究中,存在着许多研究"误区":混同"政治"城市化和"经济"城市化、西部地区城市规模结构"不合理"、大城市的扩展会恶化本已尖锐的人地矛盾等等。要推进中国的城市化,必须走出这些认识"误区",指出其产生的原因。只有这样,研究才能有进展,研究成果才能有用,才能为推进城市化的政策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黄铁苗  
长期以来,我国一方面十分重视节约,另一方面又不断强调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节约是否影响提高生活消费水平?作者认为节约与提高生活消费水平并不矛盾,本文陈述了相应的理由,分析了产生这种认识误区的原因,并提出了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避免这种认识误区的有关措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艳雯  奥沃·叶利根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展立新  陈学飞  
高等教育"适应论"是一种突出强调高等教育发展必须与社会发展需求相一致的高等教育发展观。该观念先后把国家工业化、政治运动、经济体制改革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等目标当作高等教育的主要适应对象,其代表性表述是关于高等教育"两个规律"的理论。然而,从理性分工的角度来看,高等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知识再生产活动,其首先应该符合的是认知活动合理化即认知理性发展的要求。高等教育"适应论"的失误在于:一方面,它颠倒了认知理性与各种实践理性的关系,试图用工具理性、政治理性和传统的"实践理性"等取代认知理性在教学和科研中的核心地位,使国内高等教育难于走上正常发展的轨道;另一方面,它在选择某种实践理性为主导的时候,又不惜...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匡瑛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是近十年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但关于如何普及业界说法不一,其中以普职比之争为焦点。目前,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存在三大误区,如果只解决普职比例问题并不能从根本上攻克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难题。因此,更为核心和关键的是实现教育供给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这是一种革命性的变化,它需要实现从"配菜"模式到"点菜"模式的转变。这就要求在新时代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要正本清源、实现观念转变,采取三条路径的差异施策与精准供给,并建立健全四要素的支持系统。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贾永堂  
我国已一跃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大国,但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相比,我国还存在明显差距。质量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亟待解决的根本问题。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提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及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政方针,力图藉此解决困扰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与水平问题。现在,审视我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丛立新  
《走出教育改革的误区》由日本学者藤田英典所著,对日本课程改革的诸多举措与主张进行了批判性的思考。本文介绍了该书对校园暴力、学校周五日制、中学一贯制问题的根源、改革举措及效果的分析与反思,展示了围绕日本课程改革发出的不同声音。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蔡克勤  
现代职业人才是推动现代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力量。我国正面临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新转型时期,职业教育创新和发展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更为突出。社会和经济发展对综合素质和技能双优人才的需求十分殷切,但是我们的职业教育存在明显的多方面的不适应。比如,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过于单调,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依然不高,与家长、学生求学、求职的愿望不相适应,双师型教师严重短缺等诸多难题,都有待探索和破解。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划需要走出作为学龄人口分流的"学历教育"补充的误区。扩大职业教育招生规模,正是基于义务教育阶段之后的全国学龄人口基数出发的。职业教育改革已从基本满足升学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