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05)
2023(11706)
2022(10398)
2021(9935)
2020(8288)
2019(19344)
2018(19232)
2017(36431)
2016(20290)
2015(22887)
2014(22818)
2013(22072)
2012(19976)
2011(17942)
2010(17782)
2009(15950)
2008(15346)
2007(13374)
2006(11628)
2005(9958)
作者
(56340)
(46480)
(46379)
(44176)
(29629)
(22458)
(21220)
(18516)
(17708)
(16656)
(16013)
(15443)
(14647)
(14561)
(14352)
(14286)
(14112)
(13763)
(13239)
(13075)
(11544)
(11374)
(11130)
(10659)
(10539)
(10447)
(10202)
(10152)
(9368)
(9266)
学科
(75513)
经济(75428)
管理(54959)
(50992)
(42306)
企业(42306)
方法(36741)
数学(32015)
数学方法(31602)
(20578)
中国(19927)
(18940)
(18450)
贸易(18443)
(18049)
业经(16785)
(16509)
地方(16026)
农业(14071)
理论(13695)
(12692)
教育(12621)
(12442)
(11949)
环境(11947)
技术(11936)
(11436)
财务(11370)
财务管理(11344)
企业财务(10697)
机构
大学(277665)
学院(273384)
管理(110112)
(103434)
经济(101006)
理学(96085)
理学院(95047)
管理学(93269)
管理学院(92806)
研究(88538)
中国(63751)
(59012)
科学(56843)
(46449)
(43663)
(42648)
业大(42251)
中心(40128)
研究所(40123)
(38687)
(38463)
师范(38146)
财经(37609)
北京(37139)
(34194)
农业(33379)
(32650)
(32180)
师范大学(30584)
经济学(30072)
基金
项目(193611)
科学(150975)
研究(143730)
基金(137723)
(119113)
国家(118093)
科学基金(101484)
社会(87992)
社会科(83307)
社会科学(83285)
(77093)
基金项目(73861)
教育(67219)
自然(66045)
自然科(64474)
自然科学(64459)
(64309)
自然科学基金(63256)
编号(59770)
资助(56952)
成果(48942)
重点(42944)
(42435)
课题(41574)
(40782)
(40142)
创新(37285)
项目编号(37121)
科研(37048)
大学(36736)
期刊
(109043)
经济(109043)
研究(80182)
中国(52405)
学报(43610)
科学(38980)
教育(38630)
管理(38630)
(37828)
(33883)
大学(33318)
学学(30299)
农业(27078)
技术(24376)
图书(19070)
(18599)
金融(18599)
业经(18012)
经济研究(17370)
财经(16857)
(14262)
问题(14192)
科技(14103)
(13943)
理论(13520)
技术经济(13186)
书馆(12693)
图书馆(12693)
实践(12516)
(12516)
共检索到3920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阚维   施克灿   杜瑞军  
当前高校师德师风评价的主要困境在于评价指标缺乏整体性、过程简单化和人文性不足。其原因包括对师德师风内涵的研究不够充分、对综合评价指标的研究有待提高等。基于一系列有关高校师德建设工作的文件,确定高校师德师风综合评价指标。该综合评价指标提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需要具备的“要素”性指标,即包括“结构性要素”“能动性要素”“连接性要素”和“文化性要素”,弥补以往高校师德评价指标借用政策性文件内容未能起到价值引领和科学评价的不足。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郑若玲  陈斌  
近年来,我国部分高校进行了招生综合评价录取改革的大胆尝试。调查发现,招生综合评价录取改革遭遇了不少困境,诸如建立科学客观的评价标准较为困难,综合评价录取政策宣传不足,面试环节遭遇人情质疑,城乡学生录取比例明显失调,招生录取成本显著加大。为更有效地推进改革,需转变政府职能,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坚持统一考试,逐步推进多元录取;注重特色发展,切实提升自主自律;逐步转变观念,真正实现综合评价;正视城乡差异,合理设定招生比例。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黄国坤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师德师风”是教师执教之本。“党建+”视域下,“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具有显著成效,在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基于此,文章首先介绍“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并针对“师德师风”建设面临的现实挑战及党建工作对于“师德师风”建设的积极促进作用进行分析,最后对“党建+”视域下的“师德师风”建设进行探讨,并对提升教师职业素养、改进教师职业作风,最终实现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国珍  
本文针对综合课程改革实践面对的困境,从综合课程理论与实践的历史发展中获得启迪,提出综合课程的终极价值是帮助学生获得整合性经验,无形的经验整合境界胜有形的内容整合载体。对综合课程的这种价值定位有利于在新课改中挑战困难把握机遇。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周杰  
师德师风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师德师风"的内涵有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师德师风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师德师风建设与大学文化建设具有一致性,可以通过精神引领、制度规范、环境熏陶、典型示范等文化手段,突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成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蒙家宏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教师的师德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理想信念,上进心不强;缺乏责任心,育人意识淡薄;言行失范,为人师表意识淡漠;违背科学道德规范,学术行为不端;道德败坏,丧失教师人格等方面。为解决这些问题,要从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领导管理机制、内部动力机制、长效机制等方面构建高校师德建设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小锋  王湘宁  
"师德一票否决制"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中,发挥着"联络员"和"调节器"的独特作用。"师德一票否决制"是师德考核、监督、惩处环节中的关键因素,完善师德监督、激励、惩处体系,教师的职业道德才能具备较强的约束力。在深入推进教师聘任制改革的过程中,应更加重视高校教师解聘程序制度,从制度上保护高校教师权利,落实"师德一票否决制"。加强师德建设是高等教育的永恒主题。201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蔡万巧  
随着社会发展,教育的地位日益凸显。高校师德和师风与教育质量、学生成长、社会影响密切相关。只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才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培养质量,为高校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高校应该在师德师风意识、建设科学的评价体系、加强师德考核和容错机制、注重师德师风培训和引导等方面下功夫,推动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效。由田爱丽著,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大学之道明德至善——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研究》一书主要探讨我国高校师德的现状,以及如何达到当前高校教师应有的道德标准和如何有效提升高校师德素养。该书强调了思想性、专业性和操作性,对高校师德的全面探讨。笔者基于2022年度卫生健康经济管理研究课题“卫生类高职院业财融合理念下财务管理研究”(CW202221)的研究结合该书内容对新时代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路径进行探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郭勤英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出现诸多问题,新常态的出现为高职院校师德师风评价机制的重建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契机与思路。文章深刻分析了新常态与高职院校师德师风评价机制完善的逻辑联系,阐述了高职院校师德师风评价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新常态下高职院校师德师风评价机制重建的路径:以科学化为主导,不断完善高职院校师德师风评价的理念;以教师内在涵养与外在言行为主,不断完善高职院校师德师风评价指标体系;努力整合网络平台与实体平台,不断丰富、创新高职院校师德师风评价的形式与手段;以经费投入与制度建设为主,不断夯实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魏鸣  
师德是指教师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和应遵从的行为规范。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的品质的总和,是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提出的基本道德概括,也是教师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师德具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池平青  舒如天  
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师德建设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教师自觉性的培养,通过引导和教育,坚持“德治”与“法治”并举,加强制度建设,不断丰富教师的精神家园,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苏寄宛  
高质量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事关党对学校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对于把牢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打造师德高尚高素质教育队伍,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孙英剀  闵雪  
师德师风建设是各大高校组织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的核心与根本,而开展师德建设的关键一步便是要建立一个适用性好、实践性强、精确性高的师德评价体系。在新时代背景下,应充分考虑传统高校师德评价体系固有的弊端与缺陷,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深化内涵和联系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形成师德优化的外驱动力,引领新时代下高校师德不断完善进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玉新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中存在政治信仰不够坚定、爱心缺失、管理服务中充满人情世故、教学科研学风浮躁、创先争优弄虚作假等问题,寻找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的四大对策,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的核心,永恒的爱心是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的灵魂,强烈的责任意识是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的重心,言传身教是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的关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