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31)
- 2023(9840)
- 2022(7361)
- 2021(6636)
- 2020(5424)
- 2019(11949)
- 2018(11793)
- 2017(22767)
- 2016(12269)
- 2015(13642)
- 2014(13606)
- 2013(13203)
- 2012(11582)
- 2011(9886)
- 2010(10165)
- 2009(9709)
- 2008(9907)
- 2007(9167)
- 2006(8146)
- 2005(7964)
- 学科
- 业(72345)
- 企(68597)
- 企业(68597)
- 济(59181)
- 经济(59110)
- 管理(53686)
- 业经(26798)
- 方法(23498)
- 财(23246)
- 农(21685)
- 务(17782)
- 财务(17765)
- 财务管理(17752)
- 企业财务(16774)
- 农业(16181)
- 数学(15907)
- 数学方法(15843)
- 中国(15595)
- 技术(15589)
- 贸(13781)
- 贸易(13775)
- 易(13505)
- 策(13118)
- 制(12877)
- 划(12300)
- 企业经济(12175)
- 出(11705)
- 和(11551)
- 理论(11345)
- 经营(11247)
- 机构
- 学院(180444)
- 大学(173338)
- 济(81340)
- 经济(80053)
- 管理(75483)
- 理学(64224)
- 理学院(63725)
- 管理学(63096)
- 管理学院(62774)
- 研究(53350)
- 中国(45150)
- 财(39185)
- 京(35678)
- 财经(30637)
- 科学(29239)
- 农(29211)
- 江(29074)
- 经(27819)
- 所(25713)
- 经济学(24761)
- 中心(24461)
- 业大(24084)
- 商学(22769)
- 农业(22750)
- 研究所(22699)
- 商学院(22576)
- 经济学院(22540)
- 州(22429)
- 财经大学(22303)
- 北京(21961)
- 基金
- 项目(113377)
- 科学(91926)
- 研究(86799)
- 基金(83979)
- 家(71025)
- 国家(70295)
- 科学基金(62973)
- 社会(58659)
- 社会科(55747)
- 社会科学(55734)
- 省(45419)
- 基金项目(44110)
- 教育(38286)
- 自然(38141)
- 自然科(37333)
- 自然科学(37326)
- 自然科学基金(36764)
- 划(35726)
- 编号(34693)
- 资助(32579)
- 业(30726)
- 创(27259)
- 成果(26698)
- 发(25246)
- 部(24938)
- 国家社会(24935)
- 重点(24861)
- 创新(24444)
- 制(24100)
- 课题(23150)
共检索到2779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培林
企业的人员过密化,或者说隐性失业的存在,按照奥肯定律的解释,是由于厂商在雇佣成本方面的考虑,在产量减少时保留一定富余人员的成本可能低于在产量扩大时再重新雇佣和培训新工人所需的成本;科尔内虽然考虑到非经济因素的影响,但基本上也是认为囤积劳动是针对劳动短缺的选择。本文提出,在赋予国有企业就业和生活保障功能的情况下,企业就具有了利润最大化和职工福利最大化的双重目标,人员过密化是其逻辑结果。由于福利的刚性特征,要改变这种逻辑并保持社会稳定,必须建立更有效率并能提供同样保障水平的替代机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杰
中国从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迄今已有30余年,经济增长保持了年均9%以上的高速度,经济总量如今已经稳居全球第二。回想起来,1870年前后,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开始了,李鸿章当时惊叹中国面临着"千古未有之变局"。此后中国经济步伐一路颠簸前行,经过洋务运动、抗战前的十年机遇期等节点,逐步被牵引到全球化轨道。最近三十余年,中国经济又一次快速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这无疑为中国重新认识外部世界提供了一次全新的机遇。就中国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梁永坚
经济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的基础。作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最重要载体和最关键支柱,我国国有企业在维护我国经济安全方面发挥基础性、导向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国有企业维护我国经济安全的生成逻辑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的统一。国有企业为新中国奠定了工业基础与国民经济发展基础,并在后续发展中通过捍卫独立自主经济发展道路、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和主导国民经济发展,有力地维护了我国经济安全。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中,国有企业要积极促进共同富裕、推动重大技术创新、稳定经济运行、引导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切实维护我国经济安全。
关键词:
经济安全 国有企业 中国式现代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世锦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大体上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同时起步的。十几年来,“搞活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一直是反复强调的改革主题。但是从结果看,与其他领域的改革相比,国有企业的改革进展最为缓慢。对此,人们可以有许多理由提出批评或抱怨。然而,经济学的任务不仅仅在于提出“要改革”的问题,而且应对为什么“改不动”以及在何种条件下才可能“改得动”的问题作出解释。从一定意义上说,后一方面的问题更为深刻,因而更具有挑战性。其实,国有企业改革中“努力”与“结果”的不对称现象本身具有很高的分析价值,这种分析不仅对真正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不可缺少,而且将有助于对中国经济改革的推进方式有更为切合实际的了解。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冰
指出了国有企业领导人选择的现状及"行政代议制"的缺陷,分析了国有企业领导人选择的理论逻辑,并从理论上论证了对现有理论逻辑的修正思路,提出了国有企业领导人选择的改进对策。
关键词:
国有企业 企业领导人 企业家 选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建钢 肖小勇
国有企业改革的逻辑在一定程度上昭示了未来改革的方向。三十年国企改革的逻辑包括:从放权让利到产权改革、从享受保护到"泯为众企"、从经营国有企业到管理国有资产,从中可以得到坚定不移地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将垄断企业推向市场以及继续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启示。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改革 逻辑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万晓琼
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有着自己的逻辑和特点:从形式特征上说,它是公有制“外加”市场经济;从理论逻辑上说,它是释放国有企业的活力、落实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必然要求;从实践目标上说,它是以改组国有企业的结构和功能为中心,调整国有经济的整体布局和结构,以全面建立包括完备的宏观调控体系在内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这样一种格局,鲜明地反映了我国在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的条件下,自觉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历史性特征。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余菁
国有企业,是一个内涵丰富而难以精确定义的概念。这为关于国有企业行为的形形色色的理论解释,提供了大行于世并形成理论丛林的肥沃土壤。本文的出发点是,分析国有企业问题时,研究者总是将具体的企业问题嵌套在一个既定的时代与环境背景中来进行考察,不同的研究对象对应的是有着不同现实意义的问题,其研究也将各自指向大相径庭的结论。基于上述思想,作者紧扣20世纪国有企业发展历程中形成的三个中心议题——目标、绩效与治理,梳理和归纳各种代表性的理论观点,用以作为对复杂的国有企业行为的一个综合分析框架。
关键词:
国有企业 目标 绩效 治理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仲兵
企业本质界定为不完备要素使用权资本化交易合约履行的过程,从价值角度可以描述为财务资本、人力资本、组织资本与社会资本的一个不完全契约组合。国有企业改革本质上就是回归企业本质的过程。在对比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历史起点差异基础上,提出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总体方略。
关键词:
企业本质 国有企业绩效 总体方略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建丽
中国正在崛起的国有跨国公司已经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本文结合纵向历史法和过程-事件分析,通过梳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国有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脉络,力图揭示国有企业国际化经营演进的阶段特征及其制度逻辑。研究发现,中国国有企业的国际化成长,始终伴随着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的交互作用;国有企业的国际化符合传统的渐进演化规律,在推进速度上又表现出超常规、非线性的特征;国有企业国际化的特殊历程根源于中国改革开放和大容量内需市场的特殊制度环境。当前,唯有通过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在混合所有制基础上建立现代跨国公司治理体系,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海外投资行为,才能使国有企业在国际市场以更加合法合规的姿态,更好地实现国家使命和企业战略目标。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潘英丽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海明 杨万铭
本文从主流的委托—代理理论出发,对企业所有权在非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之间的配置提出了一个超越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框架。以此为基础,反思了现有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笔者坚持人力资本拥有企业所有权的产权改革方向,也指出已有产权改革的误区在于过多地倾向于将人力资本产权赋予企业高层经营者,而忽视了企业中普通职工的人力资本产权塑造,需要推进改革,摸索普通职工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形成途径,增加对普通人力资本产权的扶持。
关键词:
企业所有权配置 人力资本产权 产权改革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晖明
国有企业改革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处在整个经济体制转换的微观基础“再造”的地位。它的每一步推进对整个改革的进程都产生重大影响,决定和制约着新体制建设的步伐。从体制构造角度,说明改革深化的逻辑节奏,可以提高对国企改革前景的透视能力。全文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改革的发展阶段作简单回顾。第二部分,分析揭示围绕市场主体的塑造,改革深化的内在逻辑。第三部分,进一步说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实践所积累的经验,增强对改革目标前景的信心,强化实现目标的责任。第四部分,对国企改革面临的新的工作任务的探讨。最后,第五部分,对当前可选择的改革举措进行讨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尹效华 杨立志
从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以来,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随着经济体制转轨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国有企业改革目前已成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难点,它关系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完善。一、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我国国有企业改...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高一飞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信息公开制度主要以公司信息披露理论为基础,但这一理论思路却忽视了国有企业的基本性质,脱离了国有企业信息公开的既定目标。通过发掘"国家所有"的公共面向和政治维度,析出国有企业的公共性与复合性,在此认知下,国有企业信息公开应将政治民主原则和行政公开原则作为理论基础,并着重解决公共性、复杂性和二元性问题;而实践中则可考虑以国资委"共享"国有企业信息为关键突破点,以优化国资委信息公开工作机制为基本方向,推进国有企业信息公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