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12)
2023(13683)
2022(11692)
2021(10517)
2020(8844)
2019(19777)
2018(19308)
2017(37184)
2016(19693)
2015(21372)
2014(20963)
2013(20380)
2012(18807)
2011(17308)
2010(17511)
2009(16721)
2008(15999)
2007(14340)
2006(12645)
2005(11905)
作者
(54249)
(45601)
(45255)
(43202)
(29028)
(21626)
(20452)
(17409)
(17067)
(16159)
(15705)
(15073)
(14779)
(14471)
(14279)
(14055)
(13360)
(13159)
(13122)
(12928)
(11499)
(11069)
(10829)
(10468)
(10217)
(10150)
(10035)
(9731)
(9152)
(8794)
学科
(95684)
经济(95571)
管理(59203)
(52123)
(43201)
企业(43201)
方法(33000)
数学(28921)
数学方法(28582)
(24086)
中国(22881)
(21619)
地方(20884)
(20464)
(19297)
贸易(19288)
业经(18944)
(18823)
(17602)
(15576)
(14430)
金融(14427)
(14279)
银行(14262)
农业(14201)
(13718)
地方经济(13583)
(13452)
财务(13420)
财务管理(13386)
机构
学院(276317)
大学(275206)
(125338)
经济(122926)
管理(101134)
研究(96737)
理学(86346)
理学院(85365)
管理学(83859)
管理学院(83331)
中国(74121)
(60290)
(56069)
科学(54670)
(48192)
财经(46728)
中心(43695)
研究所(42958)
(42288)
(42258)
(41911)
经济学(40853)
业大(36557)
经济学院(36417)
北京(35056)
(34935)
(34826)
财经大学(34524)
师范(34490)
(33212)
基金
项目(179359)
科学(142452)
研究(133073)
基金(132032)
(114232)
国家(113296)
科学基金(97417)
社会(88865)
社会科(84411)
社会科学(84394)
(69348)
基金项目(68435)
教育(61374)
自然(59893)
自然科(58519)
自然科学(58502)
(57658)
自然科学基金(57472)
资助(53989)
编号(52449)
成果(43451)
重点(40588)
(40498)
(39142)
(38376)
国家社会(37892)
(37519)
课题(37111)
(36005)
教育部(35623)
期刊
(147262)
经济(147262)
研究(87959)
中国(57972)
(48295)
学报(40436)
管理(39986)
(39845)
科学(37417)
大学(31783)
学学(30192)
(29773)
金融(29773)
教育(28104)
农业(26299)
经济研究(25412)
财经(24591)
技术(23627)
业经(22107)
(21292)
问题(18749)
(17507)
国际(15412)
技术经济(14224)
世界(13855)
统计(13821)
(13116)
(12622)
(12621)
商业(12243)
共检索到4317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玖玖  
公私合作制外部性问题的本质是一种利益失衡状态,从主体角度表现为政府部门、私营部门和社会公众三个层面的正外部性,从客体角度存在公共投资的投机性、规模经济的两面性和风险转移的不确定性三个层面的负外部性。从外部性视角检视PPP热潮遇冷的落地难困境,可以发现公私合作制正外部性问题的核心是公共利益属性受制于主体有限理性的约束条件,负外部性问题的核心是不完全契约属性还囿于机会主义行为倾向的约束条件。但是目前中国公私合作制的发展体量、制度供给和实践效果三者之间存在现实龃龉,这一发展困境源于制度供给与需求的错配,经济法需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玖玖  
公私合作制外部性问题的本质是一种利益失衡状态,从主体角度表现为政府部门、私营部门和社会公众三个层面的正外部性,从客体角度存在公共投资的投机性、规模经济的两面性和风险转移的不确定性三个层面的负外部性。从外部性视角检视PPP热潮遇冷的落地难困境,可以发现公私合作制正外部性问题的核心是公共利益属性受制于主体有限理性的约束条件,负外部性问题的核心是不完全契约属性还囿于机会主义行为倾向的约束条件。但是目前中国公私合作制的发展体量、制度供给和实践效果三者之间存在现实龃龉,这一发展困境源于制度供给与需求的错配,经济法需要充分发挥回应型法律的能动性,通过多元善治的竞争转型优化公私合作制外部性问题的约束条件,以不同外部性为导向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监督机制,综合运用不同部门法的联动均衡机制,丰富完善灵活契合的软法治理机制。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郑淑凤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数据跨境规则的探索与国际贸易联系日益紧密,在传统数据跨境的专门规则外,外资安全的审查范围扩展至数据跨境行为,各国开始通过双边或多边贸易协定开展数据跨境合作。这种联系在推动数据跨境规则探索的同时,也存在监管机构与数据传输企业的权力配置失衡、纠纷解决机制缺位问题;具有拉大数字鸿沟和不合理增加企业负担的潜在风险。鉴于上述问题,我国宜在构建本国数据出境制度中平衡数据出境自由化与安全保障的需求,在数据出境安全评估的建设中完善监管机构的持续监督和企业沟通机制;在国际层面推进构建合理有序的国际数据跨境合作体系,关注数据跨境流动背后的国家发展利益,推动数据跨境合作惠及不同国家,帮助弥补数字鸿沟。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楠楠  王儒靓  
公私合作制(PPP)的推广过程中,公共部门注重公共服务的提供,私营部门注重投资回报的取得,双方利益价值取向不同容易引发冲突,具体包括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之间的冲突,公权力与私权利之间的冲突以及社会公共利益与公私部门之间的冲突等。通过理性分析进而发现,公私部门合作目标不一致,多重契约下公共部门的多重角色以及公众参与缺失导致公共利益受损等是冲突存在的原因。积极寻找公私部门冲突协调对策是当务之急。这就需要立足经济法社会责任本位的理念、坚持公私部门平衡协调的原则、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风险承担机制以及完善法制体系的建设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雅璇  王竹泉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大。各级政府大力鼓励发展PPP项目,但PPP项目实际落地率较低,私人部门投资热情不高,如何吸引私人部门投资是当前发展PPP项目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PPP项目合伙契约的特殊性和局限性,并深入分析了私人部门对PPP项目投资缺乏信心的原因;其次分析了PPP项目产权制度的特殊要求和重建思路;最后借鉴公司治理中的黄金股制度和双重股权结构对PPP项目产权制度重建提出设想,试图做到在满足公共部门需求的前提条件下从产权制度上保障私人部门的收益,从而最终走出PPP项目落地难的困境。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许安拓  
各级政府部门年底"突击花钱"已成为我国预算制度的一大顽疾。年末的一个月中,各级政府曾在2007年花掉1.2万亿元,2008年花掉1.5万亿元,2009年花掉2万亿元,而2011年财政部不得不在最后的近两个月中确定超过3.5万亿元财政资金的去向。"突击花钱"的怪圈年年被提及,数额却年年在递增,这并非各级政府部门刻意为之,而是不合理的预算制度下各级政府"必然"的"理性"选择。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徐玖玖  
公私合作制PPP项目落地难困境的本质是利益失衡问题。法律独特的利益配置功能尤其强调利益的均衡性保护,公私合作制的法律激励机制同样应以成本-收益为均衡基点,引入法经济学的研究范式作为制度优化和分析评估的模型基础,形成激励对象-激励方向-激励量度的三元法律激励结构,重新检视和塑造公私合作制法律激励机制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对于法律激励机制从优化竞争环境、准入的梯度设置、完善信息披露、承诺合理利润、分担和导出风险、财税融资支持和差异化的法律适用七个方面展开系统性设计。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大伟  
留地安置作为中央关于全面深化农地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具有较强的现实合理性和深厚的实践基础,但在改革强调于法有据的时代背景下,它亦面临着与现行法律秩序难以兼容的现实拷问。为此,当前亟待对留地安置实践经验及相关政策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并及时把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地方智识和公共政策进行法治化改造。未来应该在法律上明确留地安置的地位,构建中央和地方统分结合的留地安置规范体系,完善留地安置的规范内容,统筹考量留地安置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制度关联。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段浩  许偲炜  
新型城镇化作为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支撑,需要"人地钱"挂钩制度的保障和推进。通过分析新型城镇化中面临城乡区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需要通过将进城农民的数量、土地用地指标、政府财政补贴挂钩的制度安排进行现实回应,实现劳动力、土地、资金等要素合理配置。然而立法相对滞后和政府保障服务的缺失,加剧了"人地钱"挂钩制度的实施困境,应以激励性法律规制为导向,加强区域协调立法和政府保障服务功能,完善"人地钱"挂钩制度设计与配套机制。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徐春燕  
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缺失导致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呈现出与公平竞争、可持续发展、有序竞争的经济法理念相冲突的状态。如何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成为全社会面临的重要课题。完善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法律制度,需要打破居住证制度形成的新的城乡分割局面,实现农民工养老保险跨地区流转,建立合理的医疗、维权制度,完善劳动合同法保障功能,加大对违法企业的惩罚力度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徐霞  郑志林  
公私合作制(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简称PPP)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务管理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但目前的研究大多停留在解释PPP概念和风险分摊层面上,而很少涉及PPP的利益分配问题。论文试从PPP风险分摊、资本结构和控制权三个维度来探讨PPP中的利益分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和军  樊寒伟  
公私合作(PPP)治理机制的选择应与一定的制度能力、产业特性相匹配,而衡量产业特性的主要指标是交易成本和自然垄断性。制度能力越低、交易成本越高、自然垄断性越强,PPP越应采取接近一体化的治理机制;反之,则应采取接近市场化的治理机制。尽管适宜的治理机制能够实现一定制度能力与产业特性条件下的绩效最大化,但这只是一种约束条件下的次优选择。提升制度能力,降低宏、微观交易成本,进而通过匹配市场化的治理机制发挥市场降低生产成本的激励功能,才有可能实现PPP绩效的最优结果。健全PPP法律体系、完善规制体制与市场机制、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可以为提高PPP运行绩效提供制度保障。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张德勇  
PPP项目的落地率呈稳步上升趋势,但尽管如此,PPP项目落地难、落地率有待提高已成为较广泛的共识。本文分析了PPP项目落地难的原因,并对如何破解难题提出建议。2017年7月末,财政部PPP中心对外公布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第7期季报(以下简称"季报"),披露了截至2017年6月末的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各项统计数据。季报显示,全国入库项目共计13554个,累计投资额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蕊  李水军  
当下跃升式的数字技术、数字经济的发展与渐进式的税收规则改革存在着巨大的冲突和矛盾,对税收征管理论及其实践亦带来了诸多挑战,亟待完备既有的税收制度给予有效回应。为应对数字经济,各国围绕产业政策、税收主权和利益分配等的新一轮博弈角力无可避免。着眼于国内税收制度,当务之急乃是遵循税收公平和税收中性原则,基于新受益理论和价值创造理论,尽快改革常设机构的认定等经济数字化税收规则,同时完备税收制度,以期有效平衡和分配征税权及税收利益,促进更加积极、包容和可持续的数字经济社会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赖丹馨  费方域  
公私合作制(PPP)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将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同时交由PPP联合体来统一负责,它具有责任整合、风险转移、及不完全缔约等三个特征。本文对PPP的效率进行全面考察,发现PPP能够将市场机制有效引入公共领域,并使得民营部门的管理及金融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但其中适当的合约及规制设计是PPP实现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的关键,其重点在于收益和风险在公共和民营部门之间的适当配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