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42)
2023(6082)
2022(4518)
2021(4173)
2020(3265)
2019(7411)
2018(7405)
2017(13486)
2016(7762)
2015(8963)
2014(9126)
2013(8410)
2012(7561)
2011(6840)
2010(7003)
2009(6401)
2008(6286)
2007(6091)
2006(5531)
2005(5442)
作者
(21260)
(17641)
(17467)
(17015)
(11341)
(8353)
(8177)
(6768)
(6685)
(6442)
(6056)
(5882)
(5742)
(5668)
(5550)
(5417)
(5194)
(5151)
(5120)
(5111)
(4631)
(4270)
(4266)
(4156)
(4021)
(4013)
(3977)
(3920)
(3530)
(3491)
学科
(29804)
经济(29775)
管理(18163)
(17207)
(13281)
企业(13281)
中国(12125)
(11335)
贸易(11332)
(11165)
(10900)
(9655)
方法(9555)
教学(9475)
理论(8738)
(8173)
业经(8100)
(7848)
出口(7845)
出口贸易(7845)
数学(7598)
数学方法(7395)
教育(7104)
(7002)
农业(6379)
(6157)
地方(6146)
(5759)
学法(5701)
教学法(5701)
机构
大学(113928)
学院(110790)
(44000)
经济(43060)
研究(37831)
管理(35405)
理学(29416)
理学院(29029)
管理学(28343)
管理学院(28126)
中国(27527)
(24422)
(22257)
科学(22181)
(19263)
师范(19087)
(18628)
(18610)
财经(17411)
研究所(16593)
中心(16526)
(15786)
北京(15445)
师范大学(15340)
(15282)
经济学(14998)
(14773)
教育(13641)
经济学院(13484)
业大(13346)
基金
项目(66179)
研究(53776)
科学(51455)
基金(45706)
(38653)
国家(38296)
社会(33249)
科学基金(32627)
社会科(31526)
社会科学(31518)
教育(26967)
(26119)
编号(23326)
基金项目(23291)
(21369)
成果(21130)
自然(18041)
资助(17872)
自然科(17660)
自然科学(17658)
自然科学基金(17350)
课题(17049)
重点(15222)
(14871)
(14415)
(14394)
国家社会(14266)
项目编号(14144)
大学(13956)
(13791)
期刊
(52415)
经济(52415)
研究(41127)
中国(27464)
教育(27179)
(18384)
学报(17595)
(15376)
管理(14486)
大学(14381)
科学(14356)
学学(12420)
技术(11623)
财经(10429)
农业(10406)
(9783)
金融(9783)
图书(9116)
(9103)
(8849)
经济研究(8519)
问题(8214)
业经(7910)
国际(7399)
职业(6767)
书馆(6675)
图书馆(6675)
(6170)
论坛(6170)
世界(5695)
共检索到1823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孙元涛  李侠  
"教学学术"理念的提出,确证了教学作为一种研究性实践的学术本质和意蕴,也间接提出了对教学进行学术研究的合理性议题,为弥合大学教学与科研的对峙和冲突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但是,确认大学教学的"学术属性",并不意味着把大学教学视同于学术事务。简单借用、套用科研管理和激励的方案来管理和评估教学,容易导致教学本质异化和"教学学术"原初理念偏离的双重困局。"教学科研化"的解构,既需要重塑大学的教学文化和教师的责任伦理,也需要作为行动者的大学教师在日常化的教学实践中谨守"教学学术"的边界,让大学教学回归德性实践的本质,真正成为一种传播知识的"教的学术"。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瑞霞  
"美元陷阱"带来系统性风险,对中国带来较大的不利影响,除外汇储备的集中度风险较高外,还体现在货币政策、资本市场、汇率与石油等方面。为了走出"美元陷阱",中国必须加快产业升级换代,做大人民币国际支付结算的经济基础,强化人民币交易货币功能,争取人民币成为IMF特别提款权货币,确立国际储备货币地位,推动外汇储备多元化,减少单一货币集中度风险,发展代表新兴经济体利益的国际金融组织,积极参与国际金融规则制定。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健  
当前,GDP增长速度问题仍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这是因为经济增长已不再单纯是个速度问题,在它的背后蕴含着经济政策、结构调整、下岗再就业等一系列重大课题。199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1999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为7%左右,要实现今年经济较快增长,必须首先立...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祖林  
职场人必须自我变革,打造T字形人才素质,由专才升级为通才,由某一个领域的专家向跨界人才发展,像董事长一样思考,以总经理的标准工作,培养自己成为新一代真高管。"伪高管",很多人被这个词惊出一身冷汗,赶紧对号入座,看看自己有没有中招。"伪高管"的自我发现,往往是在40岁左右职业"功成名就"之后、工作转换之时。"伪高管"最容易遇到的问题,是对公司新战略的增量贡献锐减,是对新业务、新领域的胆怯和无力;是难以将能力融入新环境,难以相融共生;是面向未来丧失斗志,打不起精神。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邱景红  
本文试图通过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分析家族制企业产生危机的规律性原因:“创业者陷阱”或“家族陷阱”。提出授权、放权是其必然的“两步走”阶段,探讨授权、放权的时机与对策。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陈钇舟  
品牌公关到底是花钱,还是赚钱?品牌公关是组织以现代传播沟通为手段,以创建互利合作的公众关系为重点,以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为目标的管理科学与经营艺术;广告营销是针对顾客的需求进行信息触达,达成销售转化的目的。二者内在联系、相辅相成,共同塑造品牌形象,将流量转化为购买力,最终实现企业盈利。公关部门最主要的成本实际上是购买信息传播的渠道。这就使公众对公关活动形成了一种误区——成本陷阱,即认为公关只花钱、不赚钱。那么,数字经济时代,企业如何跳出公关成本陷阱呢?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余玉龙  
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而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必须与高水平的科学研究紧密结合。积极建构教学和科研的融合协调机制,有效解决普遍存在的教学科研分离现象是高校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一、教学学术是高校教学科研完美融合的本质体现"教学学术"的概念最早是由厄内斯特.博耶在其1990年出版的专题报告《学术的反思——教授工作的重点》中提出的。他认为,学术不仅意味着探究知识、整合知识和应用知识,而且意味着传播知识。因此,要扩展大学学术的涵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朱富强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中所遇到的"中等收入陷阱"并不是必然的,而主要是经济政策的失误所造成的;相反,发达国家所面临的"高等收入陷阱"却具有"必然性",体现为政策上的二难困境:自由开放与保护主义的冲突。引发"高等收入陷阱"的根本因素是全球一体化下的资本流动,因为资本输出将产生不同于商品输出的经济效应。对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不同经济效应的考察以及对相应的"高等收入陷阱"的揭示,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政策寓意:根据市场和行业特性来积极规划资本引入和资本输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邹全胜  
“越发展越贫穷”,这一源于发展的理论命题,自巴格瓦蒂提出后,已被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所重视。本文基于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要素性质的新假定,对如何走出贫困化增长“陷阱”进行了理论和经验分析,认为在要素流动的条件下,一国通过要素的培育和提升可以获得经济上的可持续发展,从而走出贫困化增长“陷阱”。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通  郝念东  
格雷厄姆·艾利森在描述当前中美关系时引入"修昔底德陷阱"概念,把雅典与斯巴达间的战争归因于新兴大国对守成国的挑战,由此推论日益崛起的中国与居于全球领导地位的美国爆发战争是大概率事件。然而,仔细研读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对双方战争的叙述,会发现将雅典与斯巴达类比中国与美国,有明显的削足适履之嫌。"修昔底德陷阱"实质上是艾利森对修昔底德的误读,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国际舆论,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认知陷阱——"艾利森陷阱"。其谬误在于: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的真正原因不是雅典力量的壮大,而是雅典的过度扩张政策和实践;权力格局变化不是战争爆发的唯一决定性因素;中美之间和雅典斯巴达之间也不具有相似性。伯罗奔尼撒战争对中美外交的启示在于:坚持和平崛起;妥善处理守成国面对崛起国的恐惧。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齐传钧  
"中等收入陷阱"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现实中都是真实存在的。文章通过对智利的历史经验回顾指出,经济增长到一定阶段后,必须及早并持续地进行经济转型,这就需要一个相对强势的政府来突破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并把"好"的制度最终固化,形成新的"路径依赖"。毫无疑问,加快经济转型也是中国未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然之举,但同时必须对未来发展形势做出判断,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合理规划并布局,选择一条适合中国的道路。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现伟  
现代国际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自然资源并不会必然带来快速的经济增长。很多时候,自然资源丰富地区经济增长往往慢于其他地区。这一现象在经济学中被称为资源诅咒或资源陷阱。资源陷阱现象目前在国内外资源地区具有一定普遍性,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周建村  
本文结合"贫困陷阱"的形成和突破理论,对青岛市绿泽画院带领大泥沟头村成功突破"贫困陷阱"、一体化发展的现象进行了剖析,认为企业行为完全可以有效成为落后地区突破"贫困陷阱"的强刺激因素,而政府和金融的介入则为"贫困陷阱"突破提供了后续动力。建议建立更为广泛的对接机制,降低企业行为与落后地区相互搜寻的成本,提高结合效率。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祯  
比较作为一种主观行为,在生活和工作中无处不在,我们需要客观认识比较的意义。第一,比较的结果往往是满意解而不是最优解。很多时候,人们看看比自己强的,再看看不如自己的,会产生"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自我满足感;第二,要攀登制高点,就要走出"舒适区"。一个企业如果
关键词: 青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