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63)
- 2023(7254)
- 2022(6239)
- 2021(6096)
- 2020(4885)
- 2019(11046)
- 2018(10832)
- 2017(20440)
- 2016(11580)
- 2015(13152)
- 2014(13185)
- 2013(12236)
- 2012(11386)
- 2011(10353)
- 2010(10719)
- 2009(9960)
- 2008(9840)
- 2007(8938)
- 2006(8358)
- 2005(7652)
- 学科
- 管理(36199)
- 济(36094)
- 经济(36031)
- 业(31493)
- 企(26011)
- 企业(26011)
- 农(13801)
- 中国(13461)
- 财(12789)
- 方法(12198)
- 制(10311)
- 教育(10005)
- 数学(9940)
- 数学方法(9678)
- 业经(9657)
- 策(9546)
- 农业(8770)
- 理论(8684)
- 银(8396)
- 银行(8396)
- 贸(8289)
- 贸易(8281)
- 易(8080)
- 行(8068)
- 地方(8056)
- 务(7438)
- 财务(7418)
- 财务管理(7401)
- 企业财务(7014)
- 融(6977)
- 机构
- 大学(155513)
- 学院(152541)
- 济(61447)
- 经济(59908)
- 管理(59473)
- 理学(50374)
- 研究(49948)
- 理学院(49839)
- 管理学(48962)
- 管理学院(48660)
- 中国(39040)
- 财(32853)
- 京(32361)
- 科学(26444)
- 江(26072)
- 财经(24687)
- 中心(24555)
- 范(23783)
- 师范(23649)
- 所(22860)
- 经(22335)
- 北京(20798)
- 州(20514)
- 农(20341)
- 研究所(20051)
- 师范大学(18721)
- 院(18414)
- 业大(18101)
- 财经大学(18079)
- 经济学(18050)
- 基金
- 项目(94254)
- 研究(77611)
- 科学(76356)
- 基金(67360)
- 家(55730)
- 国家(55119)
- 社会(48847)
- 科学基金(48742)
- 社会科(46169)
- 社会科学(46161)
- 教育(38615)
- 省(36799)
- 基金项目(34491)
- 编号(33900)
- 划(31349)
- 成果(30550)
- 自然(29269)
- 自然科(28648)
- 自然科学(28642)
- 自然科学基金(28145)
- 资助(27170)
- 课题(24286)
- 部(22029)
- 重点(20873)
- 年(20842)
- 项目编号(20771)
- 性(20636)
- 大学(20557)
- 发(20095)
- 创(20093)
共检索到2499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宫颢韵 田浩然
通过对16名经历过多次考研的大学生进行半结构化访谈,以“有限理性”为理论基础对其决策及行为表现进行解读。研究发现:在信息不完全和社会环境的客观限制条件下,倔强与高自尊的性格特征与“名校情结”是影响“多战”考生决策理性的主观条件;从众效应、锚定效应、过度自信和沉没成本效应等非认知心理因素进一步推动着他们走入考研循环;正确清晰的自我认知、快速的情绪调节能力、审慎“求稳”的目标定位和合理规划与严格执行是循环终结的必要条件。最后从提供信息支持、补充“考研后教育”、营造积极环境等角度提出建议,以期帮助考研学生破除心理与行动困境。
关键词:
考研 有限理性 研究生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徐体高 胡效亚
考研与就业问题,无论是对社会、高校还是大学生个体来说,都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值得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在分析了考研导向与就业导向的利弊后,提出必须科学处理人才培养工作的“出口”问题,以考研为动力,以就业为压力,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实现大学生人生道路的正确选择。
关键词:
考研 就业 人才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路瑞峰
"就业还是考研"是困扰大学生的一个重要问题。很多学生并非理智地加入了考研大军,形成了高校的"考研热","考研热"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学生应正确看待考研和就业,通过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理智选择未来的道路。
关键词:
就业 考研 职业生涯规划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彦华 杜卉 朱丽娜
成就动机是个人追求成就的内在动力。本研究以问卷调查法为主,调查结果表明:文科、理科学生成就动机水平存在差异;不同性别学生成就动机差异不显著;考研学生成就动机高于非考研学生;成就动机与大学生自觉性、坚持性人格品质呈正相关。
关键词:
成就动机 追求成功 避免失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崔亚 任伟吉
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考研与就业关系,研判其内在关联,文章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以中北大学研究生为调研对象开展实证性研究,深挖大学生考研与现阶段研究生就业的相关问题。调研结果表明,现阶段存在严峻就业形势强推考研热形成、就业单位趋同且创业实践匮乏、就业理念滞后且职业规划模糊等问题。针对性从政府把好关:制定积极就业政策并营造良好就业氛围;学校把好关:开展就业规划教育并提供便捷就业平台;学生把好关:更新就业创业理念并知行合一实干苦干这三方面提出策略探绎,更加明晰考研与就业的关系,为大学生在升学与就业之间条分缕析,提供一定的指导。
关键词:
大学生 考研 就业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郑冬冬
大学生考研群体所具有的不同特征会影响其最终的考研结果,对南京市16所高校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性别对大学生考研的结果具有极其显著的影响,男性在考研中占有比较明显的性别优势;考研辅导班的参与对大学生考研结果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并不显著;学业成绩与专业奖学金的获得对大学生考研结果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学业成绩的影响极其显著,而学生干部的履历并未成为有效促进考研结果的因素,反而成为看似不利的因素;专业认同成为无关兴趣的学习动机,对大学生考研结果不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孙元涛 樊溶
以查尔斯·泰勒的现代认同理论为框架,对逆向考研群体进行深度访谈,有助于“深描”逆向考研群体可能遭遇的伦理危机,探析“内卷化”趋势下大学生自我认同的策略性调适与选择。逆向考研群体中两类不同成长经历的考研学子的“殊途同归”,象牙塔中专业认同、文化认同与群体认同的三重困境,以及名校光环黯淡后个人尊严的再寻找,共同描绘出这一群体在一系列复杂教育场景中的伦理体验。
关键词:
逆向考研 “内卷” 叙事 认同 伦理体验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杨明华
浅议考研图书专架杨明华(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图书馆212003)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就业市场对高层次、高学历人才的需求旺盛。在这种宏观环境下,社会上又掀起了持续数年的报考研究主的热潮。图书馆中各种有关考研内容的图书成了考研读者竞相阅读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安淑春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黄震,日前在微信上发布的一则"停招研究生请辞导师声明",声明写道:"今我与学院有关主管领导沟通:1.因个人学识、能力和时间有限,指导无方,为避免我误人子弟,从今年起,原则上我不再招收硕士研究生。2.在读的各位学生,必须严守师训学规,若不遵者,尽可自定主意,凡愿另择良师者,本人设宴欢送!"(据10月16日《解放日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同仪
随着美国华尔街金融危机的爆发,金融危机逐渐蔓延至全球,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也难以幸免。2008年,一度回落的中国大学生考研人数为何在之后的两年又迅速攀升,且连创新高。就金融危机背景下,国内就业形势对高校应届大学毕业生考研的影响作些探索与分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晓峰 李建军 刘刚 汤晓兵
就业的压力和研究生扩招等因素使考研热持续升温,并对高校的本科教育产生了很大影响。在分析了考研热对本科教学秩序和专业素质培养的冲击基础上,笔者提出了教学计划改革、加强管理和正确引导等多种应对措施,并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并已经取得了一定效果。
关键词:
本科教育 考研热 教学改革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凯 丁立新 侯星羽
目前,考研一直是高校的火热现象,考研书籍对考生来讲意义重大。为响应国家"绿色""低碳"发展的号召,考研书籍的循环利用不仅能够减少考生学习的成本,更能将书籍的价值最大化发挥,同时,用实际行动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文章针对化学、化工、药学、制药工程专业考生,将循环利用理念与互联网相结合,设计了"步研而遇,从书到赢"微信公众平台,构建了一个专业指向明确的考研书籍交易和分享平台,为考研书籍循环利用提供创新模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郭丛斌 闵维方 刘钊
基于2012年北京高校学生发展研究生调查的数据,通过运用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比较保送硕士生与考试入学硕士生的在校表现和教育产出水平及其性别差异发现,保研和考研这两种入学方式对硕士研究生的教育产出具有显著影响。保研学生的硕士成绩排名显著高于考研学生,而考研学生发表论文数明显高于保研学生,尤其是考研女生论文发表数要显著高于保研女生。其可能的原因是考研女生与导师学术交流的时间更长;读研学术动机越强、经济动机越弱、本科成绩越好的学生硕士阶段成绩越好且科研论文发表越多;本科成绩对于硕士毕业生的起薪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保研女生的起薪显著高于考研女生;无论是保研学生,还是考研学生都应当认真规划学业,合理安...
关键词:
保研学生 考研学生 教育产出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赵文鹤 孙信丽 谢士琴 何艺玲 赛江涛
研究生的报考动机与选择学校影响因素对高校吸引优秀生源及优化研究生培养机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通过调查问卷,从学生类别、性别、年龄、专业四个角度对研究生报考动机及择校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对理想工作的追求"是调查对象的最主要报考动机,其次为"对学术的追求""职业发展或晋级的需要";"导师实力"是考研生择校的首要影响因素,其次为"学校文化与环境氛围"。根据调查结果,认为高校应提高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及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加强导师宣传、创建具备鲜明特色的学校文化、以保证研究生招生质量。
关键词:
研究生 考研动机 考研择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