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
- 2023(224)
- 2022(114)
- 2021(195)
- 2020(118)
- 2019(339)
- 2018(270)
- 2017(318)
- 2016(238)
- 2015(285)
- 2014(287)
- 2013(242)
- 2012(229)
- 2011(229)
- 2010(242)
- 2009(212)
- 2008(215)
- 2007(170)
- 2006(166)
- 2005(170)
- 学科
- 教育(1558)
- 中国(1207)
- 发(576)
- 发展(570)
- 革(568)
- 展(567)
- 改革(553)
- 教育改革(538)
- 学(265)
- 理论(240)
- 教学(235)
- 研究(220)
- 济(171)
- 经济(171)
- 高等(169)
- 教育学(163)
- 生(159)
- 研究生(133)
- 管理(130)
- 学校(129)
- 思想(120)
- 史(107)
- 策(107)
- 及其(105)
- 学法(105)
- 教学法(105)
- 政策(103)
- 政治(102)
- 方针(99)
- 机化(99)
- 机构
- 大学(3255)
- 学院(2431)
- 教育(2398)
- 研究(1568)
- 师范(1342)
- 范(1342)
- 师范大学(1182)
- 京(983)
- 教育学(941)
- 科学(785)
- 北京(754)
- 中国(736)
- 所(692)
- 研究所(631)
- 教育学院(603)
- 院(592)
- 职业(563)
- 济(526)
- 研究院(526)
- 中心(514)
- 技术(505)
- 管理(503)
- 经济(501)
- 教育科(475)
- 教育科学(475)
- 江(452)
- 京师(405)
- 职业技术(404)
- 理学(392)
- 理学院(375)
共检索到53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远清
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进一步明确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
关键词:
高等教育强国 特色之路 高等教育理论研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杜玉波
在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蓝图中,建设教育强国已经从教育的价值愿景上升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和关键因素。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加快推进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迫切需要系统理解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准确把握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强国的主要特征,积极应对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问题挑战,努力践行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初心使命,特别要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优化调整布局结构、提升服务高质量发展能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等六个方面重点发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新路。
关键词:
教育强国 中国特色 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立国 黄海军
高等教育强国的指标包括高等教育的规模、质量、投入和效能。到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或超过40%,主要劳动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有3-5所大学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东部与中西部的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各类高等学校协调发展,建成较为发达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的投入大力增加,财政性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能够达到1.1%-1.2%;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高等教育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和在世界的影响力显著增强。届时我国将初步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关键词:
高等教育强国 规模 质量 投入 效能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蒲心文
本文阐述了垄断的高教体制,是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障碍,学校"自主办学"、"学生主体"和"产、学、研结合"新体制,是保障科教强国的基本条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义遒
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世界第一,在校各类学生总数超过27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3%。中国无疑已经是高等教育大国了。但是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还需要成为高等教育强国,而现在离这个目标还有很大距离。我们要把握基本思路和战略重点,以优化结构为基础,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培养拔尖人才和各类优秀人才为根本任务。可以肯定,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将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合唱的主旋律。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谢维和
坚持独立自主与扩大开放的协调统一是中国建设教育强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定位。中国高等教育需要从三个方面把握自身的国际定位,即以自身发展为立足点,维护和弘扬全人类教育的共同价值;基于中国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成功实践,为其他国家教育现代化提供一个新的选项;以“平视”取向,促进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在分析论述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定位的基础上,揭示其对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共同价值与民族性 选项 平视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赵婷婷
基于加里·戈茨的概念结构分析法,从历史生成、本土意蕴和层次结构三个方面系统分析了"高等教育强国"概念的内涵结构。"高等教育强国"是在中国情境中生成的本土概念,具有包含本质层、维度层和指标层的概念结构体系,其指标层更多地体现了本土建构特点。"高等教育强国"是指具有较高自身发展水平,能够较好满足本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展现了较强创新引领能力,具有世界一流水平和本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系统。
关键词:
本土情境 高等教育强国 概念结构分析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苏竣 薛二勇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济合作发展组织、美国联邦教育部、世界银行、中国教育部以及中国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在重点研究比较分析了八国集团(G8)、澳大利亚、欧盟和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基本指标后发现,高等教育强国具备一些基本的特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65%以上;高等教育公共支出占GDP的比例在1%以上;留学生占本国高等教育学生规模的比例在3%以上;适龄(25-64岁年龄段)人口中的30%以上接受过高等教育;普通高校全职教师的65%以上拥有博士学位。根据这些基本特征,结合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目标,描绘了中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路线的"三步走"发展战略。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强国 路线图 国际比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贺祖斌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分兴起、初创、拓展三个时期;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也促进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在实践中走出了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之路。
关键词:
高等教育强国 路径演变 建设方略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童世骏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教育强国的宏伟目标,成为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方向。建设教育强国是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应有之义,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在迈向教育强国的关键时期,必须确立和提升教育自信,这是我们坚持发扬中国特色、继往开来改革创新的重要前提。回答如何确立和提升教育自信的问题,说到底是要具备教育自信的知识前提,坚定教育自信的立场依据,保持教育发展的高度自省,夯实教育自信的能力基础,提升教育自信的传播智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继青 王孙禺 鄢一龙
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探索,内在对应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在实践中探索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之路,蕴含着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独特的历史逻辑。面向未来,本世纪中叶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中国高等教育面临发展模式转型升级的重大任务,提出了更新发展理念,创新高等教育发展观;深刻把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布局,打造发展模式的升级版;深化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理论的研究,提升高等教育的国际话语权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吕景泉 米靖
第三届职业教育活动周全国启动式暨第十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开幕式于5月8日在天津隆重举行,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同志出席并作重要讲话。可以毫不夸张地说,2008年6月首届大赛在天津的成功举办,开启了职业教育全国技能竞赛的建设与发展之路,刘延东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这项中国特色职业教育重大制度的创新和发展倾注了巨大心力。这些年,大赛攻坚克难、前行不辍,经历了不平凡的历程,成为集中反映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发展创新的缩影和窗口,成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吴绍芬
改革开放30年,高等教育经过大改革、大发展,现在进入到了大提高阶段,即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高等教育水平。提高的目标是什么?就是用"强"字来统领思想和理念,使我国高等教育不失时机地站到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始新的历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应对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之需,以提高质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孔钢城
围绕2008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改革开放与中国高等教育"这一主题,来自北京大学等14所大学的近50位博士生就改革开放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成就和经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等论题展开了研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锋 张拥军 徐小强 刘建青 刘建丰 卢春生 信金花 亓彦伟 王蕾 于长学 田辉 黄辉 吴全全 刘子琦 马陆亭 范笑仙 陈锋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道路的历程。经过30年的艰辛探索,我国实现了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已经初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在新的历史阶段,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新的挑战。面对新机遇、新挑战,推进高等教育的新发展,就是要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发展道路继续进行新的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 科学发展 发展道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