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0)
- 2023(1283)
- 2022(907)
- 2021(661)
- 2020(406)
- 2019(934)
- 2018(878)
- 2017(1439)
- 2016(752)
- 2015(699)
- 2014(633)
- 2013(641)
- 2012(619)
- 2011(528)
- 2010(534)
- 2009(481)
- 2008(492)
- 2007(420)
- 2006(397)
- 2005(361)
- 学科
- 环境(3865)
- 管理(3808)
- 济(3733)
- 经济(3732)
- 业(2323)
- 划(1996)
- 企(1857)
- 企业(1857)
- 规划(1837)
- 环境规划(1823)
- 资源(1810)
- 发(1495)
- 学(1488)
- 部门(1344)
- 门环(1341)
- 农(1185)
- 方法(1147)
- 地方(1133)
- 生态(1097)
- 中国(1074)
- 数学(1041)
- 数学方法(1017)
- 技术(1002)
- 业经(988)
- 开发(981)
- 利用(952)
- 和(917)
- 技术管理(836)
- 融(810)
- 金融(810)
- 机构
- 学院(12281)
- 大学(11654)
- 济(5022)
- 经济(4950)
- 管理(4791)
- 研究(4470)
- 理学(4226)
- 理学院(4189)
- 管理学(4074)
- 管理学院(4066)
- 科学(3277)
- 农(3227)
- 中国(3058)
- 业大(2733)
- 农业(2521)
- 所(2369)
- 研究所(2241)
- 京(2171)
- 中心(2007)
- 财(1799)
- 科学院(1725)
- 农业大学(1642)
- 经济管理(1642)
- 院(1576)
- 科技(1545)
- 江(1528)
- 财经(1496)
- 经济学(1441)
- 室(1437)
- 省(1429)
共检索到163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满衡
"望不断连绵的山川,望不尽辽阔的草原,白云在蓝天上飘飞,骏马在草原上奔驰,古老的大地啊,我可爱的家园……"悠长深情的蒙古族歌声让我深深地感动,古老雄浑的长调常把我带进那沉甸甸的忧郁,带进沉甸甸的寻找,带进沉甸甸的遐思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十年前,应国家环保局、中国环境报社的邀请,全国部分省、市、区的环保局长在内蒙古的海拉尔参加"生态环保研讨会",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晓叶
日前,中法两国元首互致贺电,共祝两国航天合作的最新成果——中法海洋卫星成功发射。海洋卫星"上天",不仅意味着海风海浪实现同步观测,海洋环境监测、防灾减灾、气候变化应对等工作将开启新局面,更重要的,它还意味着:有科技"天眼"的观测与守望,茫茫大海的风霜雪雨、喜怒哀乐从此与人类生活有了更密切的关联,陆海统筹、人海和谐的海洋发展新格局因而有了坚实的科技支撑。是的,随着现代经济与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海洋在人类当前与未来的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
蓝色国土 海洋卫星 围填海工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魏云洁 甄霖 Ochirbat Batkhishig 刘雪林 李芬 杨莉
本文结合一手问卷调查资料和相关统计资料,从生态系统服务消费者的角度,对蒙古高原典型牧区生态系统服务中食物和燃料的消费进行实证分析,分析消费的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并将结果与我国内蒙古牧区的消费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蒙古国粮食消费中以小麦为主,其他副食品以肉类和奶制品的消费为主,而家畜干粪和木柴则是蒙古国最主要的燃料来源;我国内蒙古牧区基本无马肉消费,蔬菜和秸秆人均消费量高于蒙古国。社会经济因素、生态系统服务的可获得性或可达性以及消费行为如消费偏好等,均影响人类对生态系统服务的消费模式和意愿,也影响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消费的空间差异。本文是对生态系统服务消费理论的实证研究,可以为整个蒙古高原牧区...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艳珍 王钊齐 杨悦 李建龙 张颖 章超斌
为了实现大面积遥感定量评估蒙古高原草地退化状况,利用NDVI数据反演1982-2013年草地植被覆盖度,并以1982-1985年覆盖度作为基准数据,计算1986-1999年和2000-2013年草地退化指数。结果表明,1986-1999年和2000-2013年,蒙古高原草地覆盖度分别达到14.60%和18.43%,呈上升趋势;1986-1999年显著(P<0.05)和极显著(P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翟俊 邵全琴 刘纪远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会对近地面的气温测量产生影响。论文基于气象站点气温资料,1:10万LUCC数据集以及NCEP再分析气温资料,利用"观测减去再分析(OMR)"方法拆解出土地覆被对气温变化的单独贡献,借助Sen趋势与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计算方法分析了内蒙古地区1980—2010年间不同土地覆被类型,以及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气温及其变化趋势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近30 a来LUCC对气温的影响总体表现出显著升温的作用,增加趋势为0.29℃/10 a。不同土地覆被类型对气温升高趋势的影响从大到小为:沙地>建设用地>草地>耕地,而且具有明显空间差异。同一种土地覆被类型在不同气...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白庆坤 阿拉腾图娅
蒙古高原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系统脆弱,干旱灾害频发,探究草地覆被度对干旱的响应,能够为改善生态环境和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基于2001–2020年MODIS遥感数据和植被覆盖度实测数据,采用决策树分类、温度状态指数、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蒙古高原草原区草地覆被度变化、干旱分布以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 2001–2020年蒙古高原草原区内的草地面积整体上呈增加趋势,2001–2017年优势草地覆盖度为40%~60%和20%~40%,2017年后60%~80%和40%~60%为优势覆盖度,整体上有向高覆盖度转移的趋势。不同覆盖度草地中40%~60%和20%~40%草地的转入转出面积大,波动强稳定性差。2) 20年间2001年、2007年、2010年、2017年和2019年为研究区的干旱年份,2003年、2013年、2018年和2020年旱情较为缓和,中旱面积所占比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研究区整体的干旱情况。3)蒙古高原草原区草地覆盖度减少与气候干旱整体上呈正相关关系,不同植被类型草地覆盖度对干旱的敏感程度依次是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草甸草原,覆盖度20%~60%草地对干旱的响应更为显著。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春生 刘高焕 刘庆生 黄翀 张韵婕 管续栋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质量或肥力的重要表征要素,其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况与当地的生态环境状况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蒙古高原处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常年遭受风蚀等灾害影响,再加上人为活动的破坏,土壤养分流失严重,生态状况堪忧。本研究即是以蒙古高原中北部为研究区,对该地区土壤有机质做空间化扩展研究,通过选取与有机质相关的环境要素,包括高程、年均气温、年均降雨量以及归一化植被指数,建立地理加权回归插值模型,获取了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分布状况。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北部山地区域有机质含量普遍较高,最高约为43.35%,而在南部戈壁和荒漠区有机质含量相当低,接近于0,气候和地形是影响其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兆飞 王蕊 姚治君
蒙古高原受自然与人为因素影响,生态环境面临严峻压力,研究气候变化特征及气候模式评估对该地区气候及生态环境等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研究以整个蒙古高原为研究区,研究蒙古高原气温与降水要素的变化趋势,对比研究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与蒙古国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并评价了全球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五阶段(CMIP5)模式输出的气温与降水序列在研究区的表现,利用一种改进的秩评分方法对CMIP5模式的模拟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蒙古高原过去几十年整体呈增温减湿的趋势,最低气温升温幅度明显大于最高气温升温幅度,中国内蒙古地区变暖趋势强于蒙古国地区;CMIP5模式模拟的平均气温普遍偏低,且低估了该区域的增温趋势...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昙娜 阿拉腾图娅 包玉龙 高彦哲 敖日格乐
蒙古高原东部草原火频繁发生,波及面广,对畜牧业发展威胁很大。本研究以蒙古高原草原火高频区2001-2020年的MCD64A1遥感火烧迹地数据为基础,利用时空立方体模型挖掘草原火的时空演变模式。结果表明:整体上,草原火从西南向东北逐渐增多,以国境线为界的火发生面积差异明显,主要分布在蒙古国境内,并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每隔3~4年出现一次草原火发生的高峰。草原火高频集聚立方体的空间和时间自相关关系比较复杂,火事件的规律性差,不具有连续性,对防火防灾带来困难。草原火发生频率显著高或低的个别点主要分布在人口聚集的镇所在地;呼伦贝尔市东部、西部国境线附近,肯特省北部,东方省西南角、东北部、东南部以及与新巴尔虎左旗交界处草原火虽不连续发生,但近期发生频率较高,需要高度警惕。利用时空立方体挖掘蒙古高原草原火高频区时空演变模式,可为准确、快速识别草原火多发点位及其时空演变特性,网格化管理草原火,管护员巡查调度、草原火预测、降低火灾发生频率等提供辅助决策。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泽咸
蒙古高原是指大兴安岭以西,阿尔泰山以东,包括内外蒙古的广大地区。地形上主要包括了瀚海大戈壁、漠北高原、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科尔沁草原、乌兰察布高原、阿拉善高原以及河套平原、鄂尔多斯高原和坝上高原。在辽阔无垠的原野上,自古滋生有茂密的森林以及水...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晓君 颉耀文 包玉海 Altanchimeg
【目的】为防控蒙古国雅氏落叶松尺蠖(Erannis jacobsoni Djak)扩散,预测该虫在蒙古高原的潜在适生区分布。【方法】选取影响雅氏落叶松尺蠖适生性的6个气象指标,基于害虫分布点和寄主分布数据,利用Maxent模型和气候相似性分析方法,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预测害虫适生区,并将这2种方法相结合预测害虫适生区细化分布。利用Kappa系数对3种方法的预测精度进行评定。【结果】Maxent模型、气候相似性分析法以及2种方法综合预测的适生区总面积分别为9.11,10.34和7.56 万km2;三者预测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师华定 高庆先 齐永清 刘纪远 胡云锋
论文运用模糊c均值聚类(FCM)方法对蒙古高原风蚀危险度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植被覆盖率、地形起伏度、土壤干燥度和风场强度4个主要风蚀环境因子数据进行模糊聚类,结合专家知识,将蒙古高原风蚀危险度划分为6个等级。结果表明,FCM方法可有效地获取风蚀-环境关系知识,为预测性风蚀危险度制图提供依据;蒙古高原风蚀危险度表现为从东到西逐渐加强的空间格局,与NDVI和土壤干燥度的空间格局相似,说明水分条件和植被状况是决定蒙古高原风蚀危险的最主要因素,不同风蚀危险度分区结果与蒙古高原典型景观植被类型区域分布特征基本吻合。
关键词:
蒙古高原 风蚀危险度 模糊c均值聚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