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77)
- 2023(2959)
- 2022(2400)
- 2021(2634)
- 2020(1999)
- 2019(4580)
- 2018(4597)
- 2017(6703)
- 2016(4893)
- 2015(5607)
- 2014(5781)
- 2013(4810)
- 2012(4426)
- 2011(4331)
- 2010(4617)
- 2009(3840)
- 2008(3686)
- 2007(3371)
- 2006(3214)
- 2005(3067)
- 学科
- 教育(18650)
- 中国(9642)
- 学(8667)
- 济(8333)
- 经济(8327)
- 理论(6960)
- 教学(6106)
- 管理(4899)
- 发(3717)
- 思想(3678)
- 研究(3511)
- 政治(3493)
- 发展(3488)
- 业(3370)
- 展(3365)
- 革(3352)
- 改革(3163)
- 高等(3096)
- 学法(2953)
- 教学法(2953)
- 思想政治(2912)
- 政治教育(2912)
- 治教(2912)
- 德育(2891)
- 经济学(2891)
- 教育改革(2775)
- 学校(2652)
- 学理(2600)
- 学理论(2600)
- 生(2477)
- 机构
- 大学(62314)
- 学院(55831)
- 教育(26460)
- 研究(24884)
- 范(19910)
- 师范(19832)
- 师范大学(16611)
- 京(15263)
- 科学(14604)
- 济(13272)
- 经济(12687)
- 所(12460)
- 管理(12270)
- 研究所(11382)
- 职业(11064)
- 技术(11052)
- 中国(11017)
- 北京(10768)
- 江(10321)
- 教育学(10195)
- 理学(10073)
- 理学院(9807)
- 中心(9583)
- 管理学(9344)
- 管理学院(9202)
- 院(8849)
- 州(7800)
- 职业技术(7573)
- 教育学院(7508)
- 研究院(7266)
共检索到988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大伟
本文就赫鲁晓夫时期对斯大林时代创立的"苏维埃教育学"的批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剖析,梳理苏联教育学是如何摆脱斯大林的意识形态的控制,最后走上共产主义教育和具有人文主义色彩的"关心儿童"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弄清这样的问题对了解六十年代后至前苏联解体期间的苏联教育学的走向有着特殊的意义,同时也为思考当代教育理论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苏维埃教育学 儿童学 凯洛夫《教育学》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雷丽平 苗幽燕
赫鲁晓夫的"反宗教运动"持续了6年,直到赫鲁晓夫被赶下台为止。赫鲁晓夫的"反宗教运动"从其规模、破坏程度和后果看,与以前相比有所不同。这场"反宗教运动"的失误,在苏联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为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如何处理好政教关系和宗教问题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值得关注的是,宗教与民族关系的和睦息息相关,民族和宗教问题都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对宗教极端主义者尤其是打着宗教的幌子企图分裂国家的不法分子,要加大打击力度,维护国家安定和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词:
赫鲁晓夫 “反宗教运动” 东正教 教训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末,前苏联教育界就已彻底超越凯洛夫教育学。但我国教育学界某些人至今依然沉醉于"凯洛夫教育学情结"而不能自拔。更有甚者,把凯洛夫教育学捧为现代教育学术的精华,似乎离开了它,中国的教育就注定要失败。本文旨在梳理20世纪20-30年代苏维埃教育学界不同教育势力围绕"教育与生活相结合"原理的博弈,回顾苏联教育史上几个重大的历史事实,借以揭示凯洛夫教育学在苏维埃学校教育的发展中究竟充当了怎样一种角色;同时阐明,在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重新捡起"学习凯洛夫教育学"口号不仅没有任何积极意义,而且是一种历史的倒退。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郑金洲
美国批判教育学之批判——吉鲁的批判教育观述评郑金洲批判教育理论是西方重要的教育理论派别。它自六十年代以来汇综了多种思潮在内,形成了一个庞杂的理论体系。众多的教育家卷入了这场思想运动,有的积极推进批判教育理论,有的抵制、批评批判教育理论,还有的对批判教...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艳玲
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是斯大林文化专制主义的产物。在今天看来,它的三大核心概念:教育、教养和教学都已经千疮百孔。正视凯洛夫《教育学》的局限性,肃清它的不良影响,是当前我国教育理论建设的紧迫任务。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辛治洋
批判教育学从产生至今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它的基本认识是“教育应该是政治的”,基本立场是站到弱势群体的一边,基本方法是阶级分析的方法。批判教育学把实践理解为在民主授权的合法性前提下规范的政治活动。以上特征使它与其他相关学派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可以说,批判教育学的产生是必然的,存在是合理的,但发展的道路却不可能一帆风顺。
关键词:
批判教育学 发展历程 理论特征 实践走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险峰
批判教育学之批判既是一种关系性的分析方法,即将教育与对国家和社会的理解联系起来,以及与对这些关系的抗争联系起来,也是一种否定性的激进的态度倾向和言行风格,同时它还是一种自我反思和自我澄明。批判教育学之批判作为一种关怀伦理,主要体现在民主自由的价值追求、基于受压迫者的立场以及回归教育生活等方面。基于民主左派立场的批判教育学之批判虽然有其理论和实践价值,但其价值是有限的:其实践观有深层缺陷,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的、革命的实践观。作为一种教育学,因其始终局限于知识的社会建构观,致力于意识形态的揭露与批判而走向偏颇。正因为如此,在移植这种批判性的话语时,应以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这样,教育批判才更加理性与有效。
关键词:
批判教育学 关怀伦理 实践 批判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肖绍明 扈中平
戴伊克的批判话语研究综合社会认知心理学等多学科方法,研究社会认知在社会结构和社会话语之间的协调作用,通过心理模式、语境模式、事件模式研究生产和再生产意识形态的具体过程,并根据"意识形态方块"等方法研究意识形态话语结构的各个层面。教育学批判话语的权力分析从话语/社会分析、批判语境分析和交际事件分析三个阶段阐释话语结构和权力结构的交互状态。这种批判话语研究范式能更好地揭示教育问题,体现教育学研究的人文精神。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傅琼 曹国庆
苏维埃时期,苏区的农业科技教育具有诸多创新性之处。包括教育主体的创新、教育内容的创新、教育方法的创新。正是这诸多创新,极大地激发了苏区农民革命与生产热情,使得苏区农业长足发展,为战争时期的苏区提供了有力保障。
关键词:
苏维埃时期 农业科技教育 创新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戎庭伟
批判教育学的权力批判,沦为一种再生产与抵制话语的强迫重复现象。这种误区根源于他们试图从权力外部入手、寻求客观知识进行抵制的思路,没有正确识别当前教育权力的多元构成特点,以及权力与主体之间的共构关系。福柯式微观权力分析发现,教育权力由国家、地方、教师、儿童等多元矛盾性主体偶然性构成,其目的在于生产儿童。这些特征决定了有效的权力批判必须从权力关系内部入手、发挥批判者自身的觉悟意识,以自身主体性的分析为内容而展开。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孙启进
本文通过对贝瑞·康柏个人生活历程的考察,说明了其走上批判教育学的道路的原因。进而从务实的批判教育学的内涵、务实的批判教育学对批评的回应以及通过探讨使中小学教师成为批判教育者的可能性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其致力于务实的批判教育学的思想。其思想中强调的把批判教育学思想从学院精英的话语转译为学校中教师和行政人员可理解的教育实践以及改变过去批判理论过于重视批判而忽视建构的做法等都对我们当下的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贝瑞·康柏 务实的批判教育学 学校教育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彭正梅
本文探讨了德国批判教育学启蒙主张的理论基础和主要观点,指出所谓启蒙的教育实际上就是要回到康德对启蒙的论述,即致人于"成年状态"。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郑富兴
批判教育学是当代西方重要的教育思潮。国内对此已有不少的介绍,但是对于批判教育学的道德教育思想却根本没有谈及。批判教育学的道德教育话语具有特殊性。他们批评现行学校道德教育是一种培养服从与维系社会现状的道德教育。据此,批判教育学者强调培养学生的转化美德观,这是通过学校隐蔽课程批判来实现的。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应该关注道德教育的批判性。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徐湘荷 赵占强
批判教育学以批判资本主义和工业化、实现社会正义和个人解放为己任,而包华士的生态正义教育学则认为关于社会正义的问题需要在更广泛的生态正义的理论框架下探讨。二者之所以有这样的分歧和论争,是由于他们持有不同的生态和生态正义观。二者对生态正义和社会正义的关系,或者说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以及解决方式均有不同的认识。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徐继存
依附于当下学科体制生活的教育学者采用专业化的方式批量地生产出拥有教育学文凭的人,而只有很少的一些可以成为蹩脚的教育学教授,很难造就出真正的教育家。教育学者应该反思自己惯常的生活方式,做出自己的选择,走出非主体性的自在生活状态。当前,教育学者可以采用一种谨慎的技术化批判,承认现代学科体制下教育学专业化的合理性成分,然后再用这种教育学专业化许诺的目标来审视我们当下遭遇的问题,寻求方案化的渐进的改善和改革。
关键词:
教育学 专业化 问题 批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