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2)
2023(1027)
2022(860)
2021(798)
2020(620)
2019(1317)
2018(1419)
2017(2357)
2016(1337)
2015(1351)
2014(1297)
2013(1296)
2012(1096)
2011(1136)
2010(1177)
2009(1101)
2008(1061)
2007(927)
2006(918)
2005(764)
作者
(4433)
(3650)
(3637)
(3497)
(2211)
(1777)
(1579)
(1411)
(1330)
(1285)
(1237)
(1185)
(1176)
(1151)
(1128)
(1119)
(1024)
(1004)
(984)
(982)
(979)
(907)
(856)
(841)
(825)
(806)
(802)
(785)
(767)
(741)
学科
环境(6475)
管理(4903)
生态(4792)
(4741)
经济(4741)
(2973)
资源(2791)
(2636)
规划(2400)
环境规划(2379)
(2075)
(1931)
区域(1930)
(1920)
地方(1896)
区域环境(1838)
(1758)
(1678)
农业(1413)
业经(1210)
方法(1205)
生态学(1199)
(1063)
企业(1063)
发展(1057)
(1054)
系统(1023)
经济学(960)
生态系(958)
生态系统(958)
机构
学院(19367)
大学(18433)
研究(8006)
科学(6558)
管理(6423)
(6244)
经济(6090)
理学(5559)
中国(5500)
理学院(5451)
管理学(5284)
管理学院(5257)
(4557)
(4327)
(4324)
研究所(4142)
业大(4066)
中心(3497)
农业(3413)
环境(3371)
(3286)
师范(3263)
(3092)
科学院(3057)
资源(3005)
(2988)
北京(2873)
师范大学(2628)
(2605)
(2498)
基金
项目(15263)
科学(11840)
基金(10770)
研究(10380)
(10017)
国家(9955)
科学基金(8150)
社会(6496)
(6448)
社会科(6144)
社会科学(6142)
基金项目(6089)
自然(5517)
(5504)
自然科(5246)
自然科学(5245)
自然科学基金(5118)
生态(4190)
教育(3933)
重点(3892)
资助(3856)
(3835)
编号(3615)
计划(3311)
科技(3258)
(3093)
科研(2926)
发展(2924)
创新(2913)
(2862)
期刊
(8832)
经济(8832)
学报(4386)
(3970)
科学(3858)
研究(3734)
中国(3414)
资源(3144)
生态(3079)
农业(2952)
大学(2938)
学学(2889)
林业(2126)
业经(1848)
(1780)
管理(1649)
科技(1494)
(1364)
环境(1319)
教育(1210)
业大(1189)
(1161)
自然(1133)
(1091)
问题(941)
(929)
现代(864)
科技大(863)
科技大学(863)
社会(828)
共检索到265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曹伦  
濒临波罗的海的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坐落在一个三面环水的半岛上。波罗的海以母亲般温柔宽广的胸怀哺育和滋润着赫尔辛基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为她带来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在大海的映衬下,无论夏日的碧海蓝天,还是冬季的流冰遍浮,这座港口城市总是显得美丽洁净,被人们誉为"波罗的海的女儿"。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芬兰是世界上图书馆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530万人口拥有近千个公共图书馆。图书馆是芬兰人生活中重要的休闲、学习场所,许多人的业余时间都是在图书馆里度过的。在芬兰,大学图书馆的读者绝非仅仅是大学生,因为大学图书馆面向社会全面开放。年满15岁的公民,只需提供芬兰身份登记号和具体住址,就可以免费办理图书证,借阅图书和使用图书馆的电子设备。赫尔辛基大学凯萨图书馆是芬兰最大的大学图书馆,建成于2012年。其占地面积26 500平方米,地上7层,地下4层。建筑物正面3~7层的抛物线形大玻璃窗既保证了充足的光线和良好的视野,又能隔绝窗外的噪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Kari Rahkamo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祥  
芬兰向来重视高等院校科研和教学的平衡发展,这从其科技创新的"传统"以及近年来在各种高等教育国际评比中所取得的佳绩可知。以赫尔辛基大学为代表的芬兰高校,科研能力已走在全欧乃至世界前列,同样,在教学发展方面也有诸多先进之处。本文以赫尔辛基大学为例,对芬兰高校教学发展的理念与实践进行评析,希冀对我国高校教学的改进、提升和深化提供镜鉴。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潘颖  贺国友  
赫尔辛基工业大学是芬兰最古老、规模最大的理工大学,创建于1894年。该校建筑设施独具特色,闻名于世,该校主图书馆在结构设计及整体布局上也有其独到之处。1图书馆的建筑布局赫尔辛基工业大学主图书馆常年订购3000多种学术期刊,藏书50多万册。目前,读者可...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吴建中  程焕文  科恩·戴安娜  莱斯内斯基·特拉奇  唐玉恩  特纳兹泰培·艾利弗  哈迪·克里斯  
2018年12月5日,备受全球文化界瞩目的赫尔辛基中央图书馆隆重开幕。吴建中认为该馆是一座"向所有人开放的公共空间",具备了新一代图书馆应该具有的功能,即作为交流中心、学习中心和知识中心,并能服务城市创新、提升城市品格、助力人的全面发展,为全球图书馆空间改造树立了榜样;程焕文将馆名"Oodi"音译为"无敌",分别从其建筑设计风格、空间功能设计等角度阐述了该馆的无敌之处,他认为空间资源的拓展和空间功能的多样化必将成为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并将重新塑造公共图书馆的未来;科恩·戴安娜及莱斯内斯基·特拉奇从建筑设计角度出发,对该馆的建筑设计理念给予肯定,提出图书馆建筑设计旨在尽可能广泛地为各阶层人民提供支持,让所有用户都享有平等的空间使用权,能够在有尊严、舒适和轻松的环境中使用图书馆,并认为该馆为全球城市市民参与文化场所建设树立了优秀的榜样。同时他们强调了图书馆建筑包容设计的重要性,对该馆展示出的包容性表示了高度赞赏;唐玉恩则以该馆的地理位置、楼层分布、建筑设计风格为例,提出不同国家地区的公共图书馆设计应体现本图书馆的特色、并适应本地的社会文化需求,更好地展示自身文化特点;特纳兹泰培·艾利弗和哈迪·克里斯则认为图书馆必须拥有足够开放的结构体系,使用户能够共同创造、定义空间和影响整体环境,同时图书馆设计必须具有建筑的独创性,既能令用户产生愉悦感,又能增强公民自豪感。他们认为该馆将成为新的文化枢纽,验证图书馆作为开放架构的理念。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斌贤  陈露茜  
美国赫尔巴特运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旨在通过宣传、研究和实践赫尔巴特和德国赫尔巴特学派的教育学说以改革美国学校教育的教育运动。它以德·加谟和麦克默雷兄弟为主要领导人,以伊利诺师范学院为依托,在将近十年的时间里,从教育理论到学校课程、教学方法、教师培训等方面,对美国学校教育产生了多重影响。尽管这场运动昙花一现,但对美国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涛  岳兴懋  范例  
赫尔曼.E.戴利是美国著名的生态经济学家,对主流经济增长理论的尖锐批评而闻名于学术界。在批判主流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戴利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生态经济思想。他的理论贡献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宏观环境经济学和稳态经济等几个方面。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黄华  
教育史上的经典著作永远是教育工作者的最佳启蒙。作者结合时代背景,通过对《赫尔巴特文集》的阅读,归纳评析了赫尔巴特所构建的科学教育学体系的历史价值及其对现实教育问题的借鉴意义。文章认为,只有对历史投入足够的重视与反思,才能对现实拥有敏锐准确的关注;高度自觉的学科意识、良好的理论素养、强烈的现实及本土意识是做好各项教育工作乃至建立中国自己的教育学派的基本前提。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宫向红  徐英江  任利华  张世娟  张秀珍  张利民  
研究了辛基酚对鲤的雌激素效应。经10、50、100、300和500μg/L辛基酚暴露32d后,鲤存活率和肥满度与对照组无差异;性腺指数变化明显,雌鱼性腺指数随暴露剂量的增大而增大,雄鱼性腺指数随暴露剂量的增大而减小;50μg/L及以上暴露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贺国庆  刘向荣  
被称为“教育科学之父”的赫尔巴特在构建教育学理论大厦的过程中,明确提出以心理学作为科学的方法论基础,并把心理学的运用贯穿在整个教育学体系即目的、过程、内容与方法的论述中,其教育心理学化努力对以后教育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研究从探寻心理学化的条件入手,理性地分析了赫尔巴特教育心理学化的主要内容及特征,客观评价其历史地位,对正确理解赫尔巴特及教育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周采  
赫尔巴特主张以伦理学来说明其教育的目的。本文主要以《赫尔巴特文集》为依据,试图进一步探讨赫尔巴特的教育学与伦理学思想,包括其研究教育的基本方法,教育学的伦理学基础以及教育性教学等方面的重要思想,并思考其在当代的意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卉  
赫尔巴特晚年曾自称是个"康德派",然而在知识论上,他与康德显示出差异。由此赫尔巴特并非严格意义的"康德主义者"。与康德一样,赫尔巴特在知识论上也试图调和"唯理论"与"经验论"之争。不过,调和的结果却是康德知识哲学整体仍偏向了"先验论",而赫尔巴特在延续康德"先验论"的基础上,多了一些对"经验论"的关注。康德哲学以"三大批判"为核心,集中体现为对"纯粹理性""实践理性"以及"反思性判断力"的讨论。"审美理性"是康德整个"反思性判断力"的核心,康德借此实现从"自然"向"自由"的过渡。赫尔巴特试图在他的教育学中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小丽  
1901-1904年,为赫尔巴特教育学传入中国的最初阶段。其间,中国学界对它的引入,至少有两个不同路径学术著作的翻译和留日速成师范生的听课笔记。与之相对应,形成了两种类型的教育学文本学术著作与讲义纂集。后者又呈现出一定的地域差异,如湖北和直隶对波多野贞之助讲授内容的不同取舍。这种特殊的历史际遇,成就了中国现代教育学在产生之初的特殊学科形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