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81)
- 2023(7302)
- 2022(6026)
- 2021(5471)
- 2020(4477)
- 2019(10221)
- 2018(9936)
- 2017(18933)
- 2016(9750)
- 2015(10785)
- 2014(10322)
- 2013(10105)
- 2012(9553)
- 2011(8694)
- 2010(8808)
- 2009(8373)
- 2008(8338)
- 2007(7565)
- 2006(6895)
- 2005(6235)
- 学科
- 济(44068)
- 经济(44024)
- 管理(29001)
- 业(28283)
- 企(24356)
- 企业(24356)
- 方法(18998)
- 贸(18413)
- 贸易(18403)
- 易(17847)
- 数学(15369)
- 数学方法(15215)
- 中国(12567)
- 技术(12007)
- 学(11190)
- 业经(10019)
- 农(10011)
- 财(9762)
- 地方(9344)
- 技术管理(9252)
- 理论(8785)
- 融(8072)
- 金融(8071)
- 银(7941)
- 银行(7911)
- 行(7670)
- 出(7535)
- 制(7445)
- 和(6885)
- 农业(6742)
- 机构
- 大学(145083)
- 学院(142354)
- 济(66382)
- 经济(65304)
- 研究(53136)
- 管理(51064)
- 理学(43794)
- 理学院(43322)
- 管理学(42574)
- 管理学院(42331)
- 中国(39378)
- 科学(31309)
- 京(30610)
- 财(28999)
- 所(27106)
- 研究所(24592)
- 农(24293)
- 财经(22755)
- 中心(22705)
- 经济学(22163)
- 江(21780)
- 经(20675)
- 业大(20434)
- 经济学院(20044)
- 院(19742)
- 农业(19327)
- 北京(19247)
- 范(17923)
- 师范(17673)
- 州(17200)
- 基金
- 项目(92935)
- 科学(73061)
- 基金(68158)
- 研究(66897)
- 家(61023)
- 国家(60544)
- 科学基金(50559)
- 社会(44032)
- 社会科(41854)
- 社会科学(41845)
- 省(35619)
- 基金项目(34835)
- 自然(31705)
- 自然科(31006)
- 自然科学(30992)
- 自然科学基金(30475)
- 划(30231)
- 教育(29785)
- 资助(27730)
- 编号(25079)
- 创(22357)
- 重点(21790)
- 创新(21183)
- 发(21161)
- 成果(21009)
- 部(20672)
- 国家社会(19286)
- 课题(18081)
- 科研(17878)
- 教育部(17787)
共检索到2237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胡怀国
埃尔赫南·赫尔普曼(Elhanan Helpman)是以色列当代著名经济学家,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经济学教授和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新贸易理论和新增长理论的重要奠基者。他于1946年生于前苏联,1957年移居以色列,在特拉维夫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69)和硕士学位(1971)后,于1974年获哈佛大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钱树静 徐洁 钟昌标 孙旦
通过梳理各种理论观点和国内外实证研究的结果,结合东亚发展的经验,认为在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通过影响国内资本的存量、劳动力质量以及技术进步而发生作用,在短期内则主要通过出口扩大有效需求而发生作用。
关键词:
对外贸易 经济增长 实证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建华 刘仁军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期是经济增长理论的黄金时期,出现了以索洛(Solow)等人为代表的一批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经济学家。但是,或许是由于新古典增长理论难以摆脱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是被外生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所决定的这个令人"不愉快的结果",70年代初期以来,有关增长理论的文章突然从西方各主要学术期刊上基本消失了。直到80年代中期,在罗默(1986)和卢卡斯(1988)等人的论文发表以后,情况才有所改观。随后,经济增长理论研究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启增
80年代中期之后,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理论突破,产生了具有重大影响的“新增长理论”。它以罗默的“收益递增的长期经济增长模式”和卢卡斯的“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经济增长模式”为代表。“新增长理论”的产生不仅给经济增长理论带来了生机与活力,而且还为我们认识贸易和增长的关系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新增长理论构造了一系列模型,将创新活动内生化,把经济的长期增长归结为对人力资本与新技术投资的结果。这种投资活动不仅能带来更高的利润率,而且具有溢出效应和外部收益。新增长理论所揭示的这一增长机制告诉我们,如果对外贸易有助于刺激一国的新活动以及人力资本的积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危旭芳 郑志国
服务业与服务贸易已成为当今世界各界关注的重要问题,各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和竞争力昭示着其未来经济的发展前景。在现有理论文献的基础上,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目前我国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日益显著,但仍不足。服务进出口额与GDP存在正相关性,且目前服务进口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大于服务出口。
关键词:
服务贸易 GDP 经济增长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绍媛
运用1997~2008年我国服务贸易和GDP的统计数据,通过模型实证分析发现,我国服务贸易与GDP之间存在正相关性,尤其是服务出口额对于GDP的回归系数明显大于服务进口额和服务贸易总额,表明目前我国服务出口对于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大于服务进口。
关键词:
服务贸易 服务出口 经济增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少军 李善同
研究目标:考察省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方法:区分结构影响与部门影响的因素分解模型。研究发现:第一,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比重在下降;省际调出因素和出口因素的贡献比重在上升。第二,1987年,省际调出仅在3个省份是经济增长的第一贡献因素;2007年,省际调出则在11个省份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贡献因素。第三,从省份视角看,尽管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重在上升,但在2007年,省际调出贡献比重仍然是出口贡献比重的3.5倍;从部门视角看,省际调出的贡献比重也依然大于出口的贡献比重。第四,在将因素贡献比重变化的来源区分为结构影响与部门影响之后,不管是消费贡献比重的下降,还是省际调出和出口贡献比重的上升,部门影响均发挥着主导作用。研究创新:将省际贸易引入关于经济增长的因素分解模型。研究价值:对于目前步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省际贸易可以成为未来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少军 李善同
研究目标:考察省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方法:区分结构影响与部门影响的因素分解模型。研究发现:第一,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比重在下降;省际调出因素和出口因素的贡献比重在上升。第二,1987年,省际调出仅在3个省份是经济增长的第一贡献因素;2007年,省际调出则在11个省份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贡献因素。第三,从省份视角看,尽管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重在上升,但在2007年,省际调出贡献比重仍然是出口贡献比重的3.5倍;从部门视角看,省际调出的贡献比重也依然大于出口的贡献比重。第四,在将因素贡献比重变化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楚仁 沈玉良 赵红军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最近已经成为理论界和政策层关心的重要话题。本文强调了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的不同作用,将出口和进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置于平等地位,然后采用因果分析、支出法和联立方程组法对我国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在1981~2004年,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正,而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进口对经济增长总体来说贡献为负;从分阶段来说,1981~1991年,加工贸易没有其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而1992~2004年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要比其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这符合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阶段性。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敏
当前,在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加速和增长方式转变的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存在诸多的机遇和挑战。其中,在新常态下,我国进出口贸易额的上涨势头仍在延续,然压力渐大,且随着需求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内需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进出口结构也将发生深刻变化。在此背景下,进出口贸易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传统重要动力,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分析,成为不得不思考的重要问题。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黄旭东 石蓉荣
本文采用1994-2016年46个国家的季度数据,构建全球向量自回归模型(GVAR)实证分析中国和其他10个地区的国际贸易冲击和对外投资冲击对彼此经济增长的影响。广义脉冲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各区域的国际贸易冲击和对外投资冲击对彼此经济增长的影响都表现出显著的异质性;中国国际贸易冲击和对外投资冲击都对"一带一路"区域和非"一带一路"区域的经济增长分别产生了促进作用和抑制作用,但"一带一路"和非"一带一路"区域的国际贸易冲击和对外投资冲击并未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产生明显的组间差异性。而广义预测方差分解发现,中国的国际贸易冲击和对外投资冲击对本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大于其他地区,且中国对外投资冲击比国际贸易冲击对本地经济的贡献率更大。因此,中国提升国际贸易力度和扩大对外开放程度有助于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常亮
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促进了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本文较为全面地考察了我 国和世界上其他一些主要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对外贸易依存度和直接投资依 存度的变化趋势,分析了我国经济增长中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贡献,提出在新 时期要大力发展外向经济、提高直接投资依存度、保持对外贸易依存度的稳定增长, 共同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对策。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对外贸易依存度 直接投资依存度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茂辉
本文利用澳门1982-2002年的宏观经济系列数据。实证分析服务贸易与澳门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得出服务贸易与澳门经济增长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而计算出服务贸易对澳门经济增长的拉动度,对估计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在此基础上,对澳门经济增长与服务贸易之间的关系作出评价。并对澳门经济发展和澳门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的定位提出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欧阳北松 杜建华
本文主要对我国1985年~2002年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采用相关分析的方法,对基于菲德(Feder熏G.熏1982)推出的出口扩展型总量模型进行了回归分析,分别实证研究了进口、出口及进出口总额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并针对我国的经济运行及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对外贸易 经济增长 贡献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