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46)
- 2023(2060)
- 2022(1739)
- 2021(1551)
- 2020(1204)
- 2019(2701)
- 2018(2693)
- 2017(4887)
- 2016(2717)
- 2015(2939)
- 2014(2648)
- 2013(2628)
- 2012(2306)
- 2011(2135)
- 2010(2068)
- 2009(1903)
- 2008(1862)
- 2007(1572)
- 2006(1494)
- 2005(1291)
- 学科
- 济(11497)
- 经济(11490)
- 管理(10180)
- 环境(7654)
- 业(6404)
- 方法(5613)
- 数学(5145)
- 数学方法(5108)
- 生态(5076)
- 农(4684)
- 企(4573)
- 企业(4573)
- 资源(3705)
- 学(3585)
- 划(3583)
- 规划(3059)
- 环境规划(3018)
- 农业(2897)
- 地方(2866)
- 财(2656)
- 业经(2596)
- 发(2548)
- 和(2463)
- 域(2172)
- 区域(2171)
- 中国(2130)
- 区域环境(2064)
- 技术(1879)
- 务(1562)
- 财务(1561)
- 机构
- 学院(38879)
- 大学(37413)
- 济(17284)
- 经济(17052)
- 管理(15487)
- 研究(14576)
- 理学(13767)
- 理学院(13629)
- 管理学(13416)
- 管理学院(13369)
- 中国(10700)
- 农(10514)
- 科学(10223)
- 业大(8351)
- 农业(8261)
- 京(7961)
- 所(7508)
- 研究所(7138)
- 中心(6588)
- 财(6293)
- 江(5609)
- 经济管理(5451)
- 农业大学(5372)
- 院(5334)
- 财经(5320)
- 科学院(5238)
- 经济学(5076)
- 经(4867)
- 范(4833)
- 北京(4791)
共检索到519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郭学武 唐启升
:1998年 9月利用对虾养殖土池中的赤鼻进行了摄食与生态转换效率的观察研究。结果显示 ,赤鼻是典型的浮游动物食性鱼类 ,偏食大型桡足类和介形类 ,无明显摄食节律性 ;消化道日均食物含量 1.2 196g·(10 0g) -1·d-1,排空率 0 .3141g·(10 0g) -1·h-1,日摄食量 10 .813 5g·(10 0g) -1·d-1;食物转换效率 35 .0 8% ,能量转换效率 39.30 %。渤海赤鼻的年饵料需求量约为 870 0 0t。研究结果表明 ,较高的生态转换效率保证了赤鼻较高的生长率 ,因此较低的浮游动物生物量可支持这一鱼种较高的生产力 ,这被认...
关键词:
赤鼻棱鳀 摄食 生态转换效率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忠义 金显仕 庄志猛 苏永全 唐启升
根据南黄海鳀(Engraulis japonicus)和赤鼻棱鳀(Thrissa kammalensis)及其饵料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采用IsoSource软件计算了两者饵料的质量贡献比。发现二者食物来源较为一致,其中仔稚鱼对鳀和赤鼻棱鳀的质量贡献率分别为42%~50%和53%~70%,是两者的首要能量与营养源。在获得食物贡献比的基础上,分别采用食物重叠指数法、聚类分析法和稳定同位素法3种方法,针对5种不同的摄食条件,依次对鳀与赤鼻棱鳀的食物重叠度进行计算。其中在饵料平均贡献比条件下,3种方法的计算结果相差不大,都在70%左右,计算偏差≤5%。研究结果表明,两者的食物竞争主要是针对仔稚鱼展开...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孙耀 于淼 刘勇 张波 唐启升
2000年7月至9月在山东半岛南部沿海鲐繁殖海域的鱼类养殖网箱中,应用胃含物法测定了渤海优势鱼种鲐的摄食、生态转换效率等生态能量学参数。结果表明,(1)在饵料不受限制时,鲐的摄食量和生长呈不规则波浪式变化,其波距比较恒定,但波高变化较大;(2)鲐的瞬时胃含物重量随时间变化可用指数模型St=9.0876e-0.1868t描述,瞬时排空率Rt=0.1868g·(100g)-1·h-1(按湿重计算);(3)按Eggers公式可求得鲐日摄食量Cd=(15.60±2.55)g·(100g·d)-1(按湿重计算)或(69.84±11.42)kJ·(100g)-1·d-1;(4)实验期间鲐体重随时间的变化可...
关键词:
鲐 摄食 生态转换效率 胃含物法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吕军仪 李秉记 孙燕燕 杨大伟 黄琨
对大海马 (平均体长 92 .82± 2 .0 5 2 6mm ,平均体重 6 .6 9± 0 .4 5 70g)在养殖条件下 (放养密度为 2 0 0ind·m-3 ,溶解氧保持在 5 .5mg·L-1以上 ,生物耗氧量低于 3mg·L-1,pH值 7.5~ 8.2 ,透明度 5 0~ 85cm ,盐度 15 .2~ 2 6 .5 )的摄食、生长和食物生态转换效率进行了定量研究。通过系统取样 ,测量海马的全长、体重和消化道内食物重量 ,计算其增长速度、摄食率、消化道排空率、生态转换效率等数值 ,发现大海马的摄食每天有两个摄食高峰 ,即 12 :0 0和 18:0 0 ,晚上不摄食或很少摄食。...
关键词:
大海马 摄食 生长 生态转化效率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勇 孙耀 唐启升
将Eggers模型移入实验室大型玻璃钢水槽中,采用3种室内可能得到的实验饵料:冷冻细脚长(Themistogra cilipes)、天然成体卤虫(Artemissalina)和小黄鱼糜(Fishsilage),在流水条件下,比较黄渤海主要中上层小型鱼类玉筋鱼(Ammodytepersonatus)对上述3种饵料的摄食、生长和生态转换效率等生态能量学特征。结果显示,3种饵料中,虽然玉筋鱼对细脚长的能量生态转换效率较高,但是其湿重摄食量[g/(100g·d)FW]和能量摄食量[kJ/(100g·d)]都比较低,生长情况较差;卤虫的食物生态转换效率较高,湿重摄食量较多、生长情况较好;鱼糜的能量摄...
关键词:
摄食 生长 生态转换效率 饵料 玉筋鱼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孙耀 于淼 张秀梅 唐启升
研究在室内大型玻璃钢水槽中进行 ,在流水条件下 ,以卤虫幼体为饵料 ,应用Eggers模型研究了黄、东海主要小型经济鱼类玉筋鱼(Ammodytespersonatus)的摄食、生长和生态转换效率等生态能量学特征。结果表明 ,玉筋鱼体重与空消化道重量的关系可用指数函数W =0 .2 71e79.984·ESW加以定量描述 ,通过这一定量关系 ,可推导出其瞬时全消化道内含物量计算公式为St=1 0 0× [SW -(LnW +1 .30 5) / 79.984] /W ;全消化道内含物随时间变化的拟合曲线为St=1 .784e 0 .2 1 4t,公式两边取负对数可求得瞬时排空率为 0 .2 1 ...
关键词:
玉筋鱼 摄食 生长 生态转换效率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超伦 王荣 孙松
于2001年6月对南黄海产卵场的主要饵料生物———中华哲水蚤的数量分布及摄食进行了研究。调查期间,中华哲水蚤是调查海区浮游动物的绝对优势种,在所有站位上均有分布,平均密度为244ind·m-3,数量密度最大值高达1555ind·m-3。中华哲水蚤的肠道色素含量平均为1.19ng·ind-1(0.21~4.14ng·ind-1),与水体中叶绿素a的最大浓度呈现一定的相关性。中华哲水蚤种群具有一定的昼夜摄食节律,夜间的肠道色素含量明显高于白天。在A和B站中华哲水蚤的个体摄食率分别为76.9ng·ind-1·d-1和39.6ng·ind-1·d-1,分别相当于体碳含量的7.5%和3.9%。除了饵...
关键词:
中华哲水蚤 分布 摄食 产卵场 南黄海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青 曲晗 张硕 魏杰
实验研究了强壮箭虫对几种食物的摄食选择性和几种生态因子对其摄食率的影响,以及摄食的昼夜节律。结果表明,强壮箭虫首先选食蒙古裸腹,其次哲水蚤,再其次猛水蚤,不摄食褶皱臂尾轮虫。食物密度、温度和盐度对其摄食率均有极显著的影响,其关系式分别为(1)Y=-0.0394X2+1.5861X-4.0500(R2=0.9235),(2)Y=-0.0514X2+1.3238X+7.3833(R2=0.9510),(3)Y=-0.0275X2+1.3992X-6.3571(R2=0.9041)。摄食的最适食物密度为每升100个裸腹(生物量15~20mg.L-1),摄食率为11.9ind.d-1;摄食的最适水温为...
关键词:
强壮箭虫 摄食生态 温度 盐度 食物密度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童玉和 李忠义 郭学武
本研究应用汞质量平衡模型评估了黄海南部银鲳的日摄食量,为5.87gwet/100gwet/d。结合1998~2000年海上声学评估获得的资源量,计算了黄海南部银鲳年饵料消耗量为4.78×105t,食物转换效率为1.46%。根据观察食道侧囊和分析胃含物,确认水母是银鲳的食物源之一,食道侧囊能够高效碾磨水母,是银鲳重要消化器官,胃内鳞片不是银鲳摄食对象。亟需对银鲳摄食水母的生态过程进行深入研究,从而确定银鲳控制水母暴发的潜在可能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颜云榕 卢伙胜 金显仕
首先总结归纳了海洋鱼类摄食生态与食物网研究中的实验方法,主要包括胃含物分析法、碳氮稳定同位素法、特定化合物同位素法等实验方法的发展历史和应用现状;随后介绍了海洋鱼类摄食生态与食物网最新研究进展和取得的成绩,主要包括海洋鱼类摄食生态中食物组成、摄食方式、摄食量和食物用于机体各种生命活动分配方式,以及海洋食物网研究中以传统胃含物分析法为基础、以简化食物网为核心,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和生态系统模型的应用发展;最后,着重分析了我国海洋鱼类摄食生态和食物网研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并对该领域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黄诚 孟文新 陈建秀 葛家春
通过对新疆乌伦古湖1450尾河鲈食性的鉴别与统计,比较了不同年龄组(0+~9+)在不同季节食物组成及摄食强度,研究了河鲈摄食生态位的时空格局,并综合其生长生殖特点探讨了可能存在食浮游一底栖动物群(0+~2+),食鱼群(3+及3+以上)两种生态类群及该物种的摄食生态策略。
关键词:
河鲈,食性分析,摄食策略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谭洪新 施正峰 朱学宝
试验采用实验生态学技术对中华鳖幼鳖(94.47-98.11g)摄食人工饲料的能量收支,以及温度对能量利用效率的影响进行研究。建立了幼鳖在不同温度下的能量收支方程式,在31℃时,幼鳖能量收支方程式为: 100C= 5.66F+ 5. 89U+ 32. 49R+ 55.96C,幼鳖排泄及代谢耗能最少,生长能所占比例最高,达到55.96%,分别比25℃、28℃和35℃组高出21.58%、16.64%和25.64%。结果表明,摄食率、日排粪能与水温呈正相关关系;水温对排泄率、空中耗氧率和生长率均有显著影响;而对饵料吸收率和水下耗氧率无显著影响;另外,温度对排泄能、代谢能和生长能占摄食能的比例均有显著影...
关键词:
中华鳖 能量收支 温度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纪东平 卞晓东 宋娜 高天翔
为研究荣成俚岛大泷六线鱼的摄食生态,于2010年3月—2011年2月逐月采集荣成俚岛近海482尾大泷六线鱼,对其进行胃含物分析。结果发现,大泷六线鱼为底栖生物食性鱼类摄食的饵料生物有10个类群,主要摄食鱼类,其次是多毛类、虾类、海藻类、蟹类和口足类等。食物组成随季节和体长而变化:除四季均大量摄食虾类外,春季还摄食蟹类和多毛类,夏季和秋季主要摄食鱼类,冬季摄食多毛类的比例最高;体长119 mm个体主要摄食鱼类、虾蟹类。摄食强度也随季节和体长而变化:夏季摄食强度最高,冬季最低(不停食);体长...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锦溪 罗孔兰 范瀛方 邓裕坚 何雄波 颜云榕
根据2018年1—4月和8—12月在北部湾采集248尾日本金线鱼(Nemipterus japonicus)样品,采用传统胃含物分析法和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其摄食生态。结果表明,日本金线鱼为广食性的底栖肉食性动物,摄食饵料生物包括8个类群,鱼类和虾类是优势饵料类群,相对重要指数占比92.92%。日本金线鱼四季均大量摄食鱼类,另外,在春季兼食虾类,夏季兼食蟹类,秋季兼食虾类和多毛类,冬季兼食虾类和星虫类;随着体长增加,日本金线鱼由摄食虾类和鱼类为主逐渐转变为摄食鱼类为主,摄食转变体长节点为130 mm。摄食强度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秋季最高,春季和夏季次之,冬季最低。日本金线鱼摄食饵料种类多样性较高,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H')为1.77,Pielou均匀度指数(J')为0.64,从春季到冬季,H'值和J'值随季节先升高后降低,秋季最高;H'和J'随体长呈增加趋势,体长≥160 mm群体的摄食生态位宽度最大。同位素分析方面,δ~(13)C值范围为–18.25‰~–15.39‰,极差为2.86‰;δ~(15)N值范围为13.01‰~17.24‰,极差为4.23‰;北部湾日本金线鱼的营养级范围为3.21~4.46,平均营养级为3.97,随着体长增加而营养级逐渐升高。核心生态位(SEA)在4个季节虽有不同程度的重叠,但总生态位(TA)存在明显季节差异,表明对饵料的利用存在一定的相似,也存在特定的差异,有利于缓解该鱼种对优势饵料的季节性压力。不同大小的群体间SEA的重叠率较高,表明不同生长阶段营养来源成分相似,但不同大小的群体间TA差异较为明显,推测日本金线鱼通过生态位分化减轻种内的食物竞争压力。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波 袁伟 王俊
崂山湾位于黄海的胶州湾和丁字湾之间,海湾开阔,是当前增殖放流的重点海域。根据2014年5月在崂山湾海域进行的底拖网调查,分析了该海域春季鱼类群落的种类组成和摄食生态。结果表明,崂山湾春季鱼类群落共32种鱼类,隶属8目,21科,30属;以鲈形目(Perciformes)的虾虎鱼科(Gobiidae)和石首鱼科(Sciaenidae)种类最多;优势种有皮氏叫姑鱼(Johnius belengerii)、短吻红舌鳎(Cynoglossus joyneri)和矛尾虾虎鱼(Chaeturichthys stigmatias),主要种有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斑鰶(Clupan...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