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71)
- 2023(7394)
- 2022(6194)
- 2021(5456)
- 2020(4497)
- 2019(10015)
- 2018(9412)
- 2017(17597)
- 2016(9763)
- 2015(10522)
- 2014(10030)
- 2013(9861)
- 2012(9009)
- 2011(8101)
- 2010(8000)
- 2009(7154)
- 2008(7040)
- 2007(6165)
- 2006(5364)
- 2005(4623)
- 学科
- 济(37000)
- 经济(36953)
- 管理(27906)
- 业(27119)
- 企(21216)
- 企业(21216)
- 方法(17941)
- 数学(15997)
- 数学方法(15849)
- 农(10990)
- 财(10741)
- 学(10101)
- 中国(9376)
- 贸(9063)
- 贸易(9062)
- 易(8847)
- 业经(8571)
- 农业(7706)
- 务(6772)
- 财务(6770)
- 财务管理(6757)
- 企业财务(6444)
- 技术(6408)
- 制(6353)
- 环境(6336)
- 地方(5779)
- 划(5509)
- 银(5442)
- 银行(5392)
- 产业(5390)
- 机构
- 大学(142215)
- 学院(140595)
- 济(56537)
- 经济(55563)
- 研究(52838)
- 管理(51089)
- 理学(45384)
- 理学院(44810)
- 管理学(43858)
- 管理学院(43641)
- 农(38115)
- 中国(37343)
- 科学(37246)
- 农业(30955)
- 京(30154)
- 业大(30035)
- 所(29175)
- 研究所(27177)
- 财(23326)
- 中心(23177)
- 农业大学(20716)
- 江(20671)
- 财经(19238)
- 院(19058)
- 北京(18300)
- 省(17799)
- 经(17696)
- 经济学(17586)
- 科学院(17087)
- 室(16892)
- 基金
- 项目(104837)
- 科学(81294)
- 基金(77598)
- 家(73148)
- 国家(72567)
- 研究(65434)
- 科学基金(60083)
- 社会(42723)
- 自然(42663)
- 自然科(41726)
- 自然科学(41706)
- 基金项目(41399)
- 省(41111)
- 自然科学基金(41023)
- 社会科(40582)
- 社会科学(40569)
- 划(35888)
- 资助(31157)
- 教育(29578)
- 重点(24425)
- 计划(23397)
- 编号(22995)
- 部(22403)
- 创(22343)
- 发(22283)
- 科研(21335)
- 科技(21036)
- 创新(20977)
- 业(20593)
- 国家社会(18612)
共检索到1968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温玥 苏淑钗 马履一 王湘南 杨少燕
为探索赤霉素对油茶Camellia oleifera花芽形成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湘林系列高产油茶良种为试验材料,在油茶花芽生理分化前期,用不同质量浓度赤霉素对油茶进行叶面喷施。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赤霉素对油茶新梢数量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以100 mg·L-1赤霉素对油茶新梢数量的抑制作用最大,春梢数量比对照减少38.6%;200 mg·L-1赤霉素处理下,油茶新梢节间距显著增加,比对照增加8.4%;300 mg·L-1赤霉素处理油茶,对油茶花芽形成和当年果实品质的影响最大:新梢长度和新梢长枝的比例比对照分别增加9.4%和49.2%;花芽体积和质量比对照分别增加23.1%和5.3%;油茶花...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佳 刘晓 陈建
为了对四川地区巨峰葡萄无核化栽培提供一定的科学指导,本实验以巨峰葡萄为试材,分别在初花期和盛花后12 d进行2次处理,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GA3)和链霉素(SM)对巨峰葡萄无核率和果实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都能使巨峰葡萄的无核率大幅度提高,GA3和SM混合处理产生的无核效应明显大于单独使用GA3;GA350 mg/L、GA3100 mg/L与SM 100 mg/L、SM200 mg/L搭配的2个组合均实现了完全无核化。从无核果实综合性状来看,两次处理的最佳方案为GA3100 mg/L+SM 200 mg/L。
关键词:
赤霉素 链霉素 巨峰葡萄 无核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顾振新 陈志刚 蒋振晖
用 0 0 2 ,0 2 0和 2 0 0mg·L-1的赤霉素 (GA3 )处理糙米 ,结果表明 ,在 3种浓度下 ,GA3 处理均能显著提高糙米的发芽势、发芽率、芽长、活力指数、发芽指数和淀粉酶活力 ,最适作用浓度是 0 2 0mg·L-1;GA3 处理能显著提高发芽糙米中淀粉降解量和还原糖、水溶性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含量 ,其中以 0 2 0mg·L-1赤霉素处理的为最高。
关键词:
赤霉素 糙米 发芽力 主要成分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尊英 姜微波 赵玉梅 冯双庆
研究了温度、赤霉素和乙烯处理对采后豌豆苗 (PisumsativumL .)纤维合成和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 ,采后豌豆苗在 7和 13℃低温贮藏 72h后 ,纤维素含量分别比 2 0℃贮存的对照低 5 5 .1%和 33.7% ,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 ;赤霉素抑制了采后豌豆苗的纤维合成并延缓叶绿素、蛋白质及可溶性糖含量的下降 ;乙烯则促进了纤维合成、并加速叶绿素、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的下降。测定表明 ,低温显著抑制了纤维合成相关的酶如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肉桂醇脱氢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 ;低温和赤霉素能延缓采后豌豆苗品质下降 ,而高温和乙烯则加速豌豆苗品质下降。
关键词:
豌豆苗 纤维素 品质 赤霉素 乙烯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罗帅 钟秋平 葛晓宁 曹林青 郭红艳 袁雅琪 袁婷婷 晏巢
[目的]研究施肥配比对油茶花芽分化的影响,掌握氮、磷、钾最佳施肥配比,为油茶高效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8年生‘长林4号’油茶为试验材料,采用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L_9(3~4)进行施肥试验。[结果]研究表明:在试验水平范围内,适量加施氮、钾肥有利于提高油茶花芽分化率;提高油茶花芽分化率的氮、磷、钾最佳施肥配比为N_(222.22)P_(81.83)K_(240.24)。在油茶花芽生理分化期,施氮、磷、钾肥能提高花芽内源激素ABA含量;施氮、磷肥可提高花芽内源激素ZR和IAA含量,而ABA含量与花芽分化率呈中等正相关,且相关性显著,ZR、IAA和GA_3与花芽分化率相关性不显著。在油茶花芽形态分化期,施氮、钾肥能提高花芽内源激素ZR、IAA和GA_3含量,降低花芽内源激素ABA含量。[结论]合理的氮、磷、钾施肥配比可能通过影响油茶花芽分化相关内源激素的含量水平,促进花芽分化,提高花芽分化率。
关键词:
油茶 施肥配比 花芽分化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海燕 孙雪 于辉 孙强 周乐 张延辉
分蘖是禾本科植物的生物学特征,分蘖数是草坪草密度评价的关键指标之一。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是一种连续分蘖的禾本科草坪草,分蘖促进产生新枝,对于狗牙根草坪迅速返青、形成致密的草坪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有关狗牙根分蘖还没有深入的研究报道,本研究以‘新农1号’狗牙根(‘XinnongNo.1’)为材料,分别喷施1μmol·L~(-1)赤霉素(GA3)和细胞分裂素(6-BA),对分蘖芽的形成进行组织切片,分析解剖结构和表型。结果显示:狗牙根在三叶期形成分蘖原基,在八叶期形成新的分蘖芽后突破母茎;喷施GA3和6-BA使狗牙根形成分蘖芽时间提前,GA3处理分蘖芽提前5 d在七叶期形成,6-BA处理分蘖芽提前8 d在六叶期形成;同时喷施两种激素狗牙根分蘖数和根长均增加,且6-BA处理后分蘖数增加最多,是对照的1.18倍。通过对不同激素处理下分蘖芽形成叶期的解剖结构观察,发现无论表皮厚度、皮层厚度,还是维管束直径均表现为6-BA> GA3> CK,且在6-BA处理下是GA3处理的1.28倍、2.33倍、1.34倍。研究结果表明,在狗牙根分蘖初期喷施6-BA促进分蘖芽生长发育效果优于喷施GA3。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文明 梁坤南 潘一峰
在 35℃高温条件下 ,赤霉素可促进柚木种实提早发芽、提高发芽率。在黑暗条件下 ,当赤霉素浓度低于 10 0mg·L- 1时发芽率较高 ,可达 80 %以上 ,且其种子腐烂率明显较低 ( 8.6% ) ,同时发芽指数也较高。播种后 2周时 ,光照强度是影响发芽率的主要因素之一。未经处理的柚木种实在黑暗条件下催芽效果较好 ,而石灰浸泡处理对催芽效果不明显。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丁 温腾建 卢龙 常新 胡建芳
为探明赤霉素(GA3)对葡萄开花的作用,对‘峰后’葡萄进行萌芽期和开花前的赤霉素处理,测定了其对葡萄开花时间的影响。结果显示:开花前10d用35mG/L的赤霉素处理可以提早蜂后葡萄开花,促进花序散穗和花梗生长,并且赤霉素处理后花梗纵径中的细胞数目和细胞大小都大于对照,说明赤霉素处理之所以促进花梗伸长主要是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膨大来完成的。同时赤霉素处理后雌配子体发育明显快于对照,开花前4d小花中的VVFT、VVSOC、VVFUL和VVAP1基因表达高于对照,而VVFLC基因表达与对照没有差异。结果表明赤霉素促进葡萄开花是通过促进雌配子体发育和开花前成花促进基因VVFT、VVSOC、VVFUL和V...
关键词:
葡萄 开花 赤霉素处理 开花基因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玉艳 王建楼 鲁井云 秦旭冬 李天忠 胡建芳
为了探明‘峰后’葡萄赤霉素(GA3)处理后促使果粒变长的原因和VvSEP3基因在果实早期发育中的作用,在开花前利用0.1mg/g GA3处理花序并通过原位杂交分析了VvSEP3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GA3处理提高了峰后葡萄的坐果,增加了果形指数,从开花后14d开始到开花后56d,GA3处理后的果实纵径始终大于同时期的对照果实,解剖学结构研究表明,中果皮的细胞膨大从开花后7d开始明显大于同时期发育的对照果粒。VvSEP3基因在开花期的柱头、花柱、横膈膜以及胚珠的珠心组织中有表达,开花后主要在子房壁中表达,当幼胚发育时在维管束组织和胚乳组织中有所表达。本研究显示GA3处理后明显增加峰后葡萄的果形指...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于兵 杨启文 张彦浩 李洪辰 张沛东
本文研究了赤霉素和弱酸对鳗草(Zostera marina)种子萌发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监测了鳗草种子的累积萌发率、幼苗建成率以及种子萌发过程中种子干重、水分、呼吸速率、可溶性糖、淀粉、赤霉素、脱落酸含量和α-淀粉酶、β-淀粉酶活性的动态变化,探究了2种外源处理对鳗草种子的促萌作用,分析了鳗草种子应对外源促萌的生理响应过程。结果显示,2种促萌处理均能有效促进鳗草种子萌发和幼苗建成,其中,赤霉素处理组促萌效果最优,其种子萌发率和幼苗建成率为对照组的1.6倍;促萌期间,2个促萌处理组种子α-淀粉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淀粉含量呈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呈持续上升趋势;至实验结束时,赤霉素处理组种子可溶性糖含量最高,是促萌前初始值的3.3倍,亦显著高于弱酸处理组和对照组(P<0.05),弱酸处理组种子淀粉含量最低,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主成分分析显示,种子α-淀粉酶活性、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为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关键因子。综合分析认为,外源赤霉素处理是破除鳗草种子休眠的有效方法,其主要通过调节种子淀粉酶活性、提高淀粉分解速率和提高可溶性糖含量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实现破除休眠的作用。本研究结果为鳗草种子快速萌发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科学基础。
关键词:
赤霉素 萌发率 种子休眠 营养物质 鳗草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惠蓉 包满珠 王彩云 饶国华 王志宏 晏小兰 毛庆山
该文研究了不同时间、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处理对‘粉红朱砂’和‘虎丘晚粉’两种露地栽培梅花的花期、展叶期和落蕾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2 0 0 0mg L的赤霉素在 10月底至 11月处理可使‘粉红朱砂’的花期提前约 1个月 ,展叶期提前 30~ 4 1d ,但同时出现明显的落蕾效应 ;而 1月处理使‘虎丘晚粉’始花期、末花期均延迟 ,同时开花量增加 ,且观赏期延长。研究还探讨了温度作为梅花开花的主导因子对试验研究的影响。
关键词:
赤霉素 梅花 花期 开花质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世雷 何蓓如 宋喜悦 李宏斌 马翎健 胡银岗 丁朋辉
在杂交小麦制种区,进行以不同浓度多效唑拌种为主区,叶面喷施赤霉素为副区的裂区设计试验,研究2种激素对不育系柱头生活力的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育系多效唑拌种,柱头平均增长1.76%~7.92%,柱头外露率提高0.39%~5.03%,颖壳张开角度增大5.41%~16.07%,从而显著提高异交结实率,在此基础上喷施赤霉素进一步提高柱头生活力的效果不显著;多效唑拌种,使不育系的柱头生活力高峰期提前3~4 d,但不能延长柱头授粉的持续时间。多效唑拌种各处理以120 g/hm2最佳,异交结实率可达到55.87%。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文娟 成仿云 于晓南 汪燕
该文以‘藏枝红’牡丹为试材,研究了促成栽培前喷施赤霉素(GA3)、生根粉(ABT)及其不同浓度组合对促成栽培牡丹生长发育的影响,并讨论了有关问题.结果表明:GA3对解除芽体和植株休眠、促进芽体提前萌发、提高植株的萌发率、提前花期、促进枝叶生长和减少积温有明显作用,但降低了成花率和切花品质;ABT则有明显地促进新根生长、改善切花品质的作用,试验的最佳浓度是100mgL.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唐娜 姜莹 何蓓如 胡银岗
【目的】明确赤霉素敏感性不同的矮秆基因对小麦株高和胚芽鞘长度的效应,促进小麦不同矮秆基因的合理利用。【方法】利用分子标记和系谱分析相结合,对中国小麦主产区部分小麦品种及品系中所含的矮秆基因Rht-B1b、Rht-D1b和Rht8进行分类,结合田间株高和室内胚芽鞘长度调查,比较赤霉素(GA3)敏感性不同的矮秆基因对胚芽鞘长度和株高的效应。【结果】分子标记检测结合系谱分析对129份供试品种进行分类,含有矮秆基因Rht-B1b的小麦品种58份,含有Rht-D1b的24份,含有Rht8的73份。其中35份品种含有2个矮秆基因Rht-B1b和Rht8,16份品种含有Rht-D1b和Rht8。赤霉素敏感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献平 李兴亮 段续伟 邓舒 曹庆芹 秦岭
为探明芽变雄花序赤霉素含量降低的分子机制,对板栗野生和芽变雄花序赤霉素合成关键酶基因古巴焦磷酸合成酶(CPS)、贝壳杉烯合成酶(KS)、贝壳杉烯氧化酶(KO)、贝壳杉烯酸氧化酶(KAO)、赤霉素20-氧化酶1(GA20ox1)和赤霉素3-氧化酶1(GA3ox1)的cDNA序列,以及KO基因DNA序列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两类花序中KO基因在开放阅读框的872、1 115和1 150bp存在3处碱基差异,分别造成了氨基酸由Glu、Tyr和Tyr突变为Gly、Phe和His,最终导致了跨膜区的改变,且发现cDNA上碱基突变是由DNA的碱基差异造成的。推测KO基因的这种突变导致板栗短雄花序性状。
关键词:
板栗 雄花序 贝壳杉烯氧化酶 碱基突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