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95)
- 2023(7893)
- 2022(6616)
- 2021(5850)
- 2020(4920)
- 2019(11034)
- 2018(10432)
- 2017(19761)
- 2016(10877)
- 2015(11633)
- 2014(11080)
- 2013(10927)
- 2012(10133)
- 2011(9163)
- 2010(9064)
- 2009(8129)
- 2008(7857)
- 2007(6974)
- 2006(6127)
- 2005(5367)
- 学科
- 济(43770)
- 经济(43720)
- 管理(29371)
- 业(29218)
- 企(23164)
- 企业(23164)
- 方法(20864)
- 数学(18796)
- 数学方法(18631)
- 学(12425)
- 农(12060)
- 财(11804)
- 中国(11126)
- 业经(9681)
- 贸(9559)
- 贸易(9557)
- 易(9322)
- 制(8432)
- 农业(8235)
- 产业(7759)
- 地方(7505)
- 务(7149)
- 财务(7147)
- 财务管理(7131)
- 技术(6875)
- 企业财务(6855)
- 环境(6828)
- 银(6391)
- 体(6378)
- 融(6351)
- 机构
- 大学(160439)
- 学院(157654)
- 济(64480)
- 经济(63404)
- 研究(59791)
- 管理(56884)
- 理学(50640)
- 理学院(49988)
- 管理学(48927)
- 管理学院(48678)
- 中国(42381)
- 科学(41774)
- 农(41140)
- 京(34064)
- 农业(33327)
- 业大(32760)
- 所(32655)
- 研究所(30572)
- 财(26780)
- 中心(25792)
- 江(23008)
- 农业大学(22218)
- 财经(22145)
- 院(21785)
- 北京(20724)
- 经济学(20515)
- 经(20391)
- 省(19297)
- 室(19013)
- 范(18912)
- 基金
- 项目(117349)
- 科学(91696)
- 基金(87441)
- 家(81883)
- 国家(81262)
- 研究(73673)
- 科学基金(67662)
- 社会(48334)
- 自然(47871)
- 自然科(46823)
- 自然科学(46801)
- 基金项目(46614)
- 自然科学基金(46050)
- 社会科(45956)
- 社会科学(45942)
- 省(45727)
- 划(40062)
- 资助(35429)
- 教育(33599)
- 重点(27518)
- 计划(25824)
- 编号(25653)
- 部(25417)
- 发(25057)
- 创(24747)
- 科研(23852)
- 创新(23296)
- 科技(23084)
- 业(22409)
- 国家社会(20993)
共检索到2202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海燕 孙雪 于辉 孙强 周乐 张延辉
分蘖是禾本科植物的生物学特征,分蘖数是草坪草密度评价的关键指标之一。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是一种连续分蘖的禾本科草坪草,分蘖促进产生新枝,对于狗牙根草坪迅速返青、形成致密的草坪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有关狗牙根分蘖还没有深入的研究报道,本研究以‘新农1号’狗牙根(‘XinnongNo.1’)为材料,分别喷施1μmol·L~(-1)赤霉素(GA3)和细胞分裂素(6-BA),对分蘖芽的形成进行组织切片,分析解剖结构和表型。结果显示:狗牙根在三叶期形成分蘖原基,在八叶期形成新的分蘖芽后突破母茎;喷施GA3和6-BA使狗牙根形成分蘖芽时间提前,GA3处理分蘖芽提前5 d在七叶期形成,6-BA处理分蘖芽提前8 d在六叶期形成;同时喷施两种激素狗牙根分蘖数和根长均增加,且6-BA处理后分蘖数增加最多,是对照的1.18倍。通过对不同激素处理下分蘖芽形成叶期的解剖结构观察,发现无论表皮厚度、皮层厚度,还是维管束直径均表现为6-BA> GA3> CK,且在6-BA处理下是GA3处理的1.28倍、2.33倍、1.34倍。研究结果表明,在狗牙根分蘖初期喷施6-BA促进分蘖芽生长发育效果优于喷施GA3。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经勇 任天举 唐永群
中稻后期和再生季施用赤霉素、植物细胞分裂素,对头季稻产量影响不大,但能增加头季稻叶片叶绿素和氮的含量,延长叶片功能期,促进再生芽萌发,提高活芽率,对再生芽伸长,增加再生稻苗、有效穗数,加快抽穗进程,提高结实率、粒重和单产有显著效果,同时施用赤霉素能增加稻株光合物质积累,促使光合物质向籽粒转运,加速灌浆进程,并对改善头季稻及再生稻米品质有一定的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杨 顾丹丹 许俊旭 丁艳锋 王强盛 李刚华 刘正辉 王绍华
【目的】研究细胞分裂素(CTK)和分蘖相关基因表达在调控水稻分蘖芽生长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探讨水稻分蘖芽生长的分子机理。【方法】以南粳44为材料,利用氮(N)和生长素(IAA)调控水稻分蘖芽萌发,分析OsTB1、OsD3、OsD10和OsD27的表达和CTK含量的变化。【结果】外源40 mg.L-1N增加了分蘖节和分蘖芽中CTK含量,抑制了分蘖芽中OsTB1、OsD3、OsD10和OsD27的表达,促进了分蘖芽的萌发生长,外源喷施IAA则逆转了氮的作用。分蘖芽中OsTB1的表达受CTK调控,而OsD3、OsD10和OsD27的表达可能不受CTK调控。【结论】外界因素对分蘖芽生长的调控至少存在2条...
关键词:
水稻 细胞分裂素 分蘖芽 分蘖相关基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Dietrich Ewald 胡建军
报道细胞分裂素和硝酸铵对欧洲云杉不定芽伸长过程的影响。采用5年生的欧洲云杉1个无性系不定芽丛来研究玉米素和硝酸铵对不定芽生长的影响。试验3种诱导类型(玉米素浓度分别为6·84、13·68、20·52μmol·L-1,激动素浓度0·69μmol·L-1,培养4周),玉米素最高浓度处理诱导的伸长芽数量最多,在4个无生长调节剂继代培养过程中,加入了1个硝酸铵浓度逐渐增加的继代培养过程。经不含生长调节剂的低浓度的硝酸铵(2·5mmol·L-1)培养基的继代培养后转入含有细胞分裂素的诱导培养基,下一个继代培养基补充的硝酸铵浓度分别为2·5、7·5、12·5、17·5mmol·L-1,8周(2个继代培养)...
关键词:
欧洲云杉 不定芽 细胞分裂素 硝酸铵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东华 蒋悟生 李懋学
以洋葱(Allium cepa L.2n=16)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氯化铝(AlCl_3·6H_2O)溶液对根生长、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和染色体形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Al~(3+)浓度的增加,根的生长量递减,呈明显的负相关;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每单位时间的生长量亦递减,甚至停止生长;在50~200ppm Al~(3+)处理下,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随着Al~(3+)浓度增高而递减,随着处理持续时间的延长而递减;不同浓度的Al~(3+)处理都能引起染色体畸变,如,c-有丝分裂、染色体桥、染色体粘连等;恢复培养后各处理的鳞茎均能恢复生长.染色体畸变率降低.
关键词:
氯化铝 洋葱 有丝分裂 染色体畸变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江玲 周燮
以莴苣幼苗为材料 ,以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物质萘乙酸 (NAA)、吲哚丁酸 (IBA)和吲哚乙酸 (IAA)处理根部2 0~ 30h ,可使大量的侧根原基得到启动和突起 ,10 0 0 0mg/L的NAA、IBA或IAA处理的侧根原基数分别为对照的 2 7 9,2 6 5和 13 6倍 ;而用 6 苄基腺嘌呤 (6 BA)和调吡脲 (KT 30 )等细胞分裂素类物质及配合生长素类物质处理 ,则抑制幼苗自发生根和生长素的促根效应。 5 0 0 0mg/L的 6 BA几乎完全抑制了这些生长素的效应 ,同浓度的KT 30对NAA、IBA和IAA的抑制率分别为 73 8% ,6 7 0 %和...
关键词:
莴苣 侧根原基 生长素 细胞分裂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薛永常 曹敏 李云荫 张玉宗
应用HPLC测定水分胁迫对不同抗旱性冬小麦内源细胞分裂素(CTK)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的36h内,不同抗旱性品种根及叶片CTK含量均上下波动.在根中,抗旱性弱的品种C_(609)要比抗旱性强的品种太原633的CTK含量波动性大,复水后均有所回升.在叶片中,二者波动均比对照数值高,在胁迫24h后有下降趋势.复水后,太原633的CTK含量仍下降,而C_(609)维持原水平.应用抑制剂AMD、CHM实验表明,二者均能抑制波动中的CTK含量的增长.
关键词:
冬小麦 水分胁迫 细胞分裂素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文晓 翁飞 査满荣 丁艳锋 王绍华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水稻矮秆多分蘖突变体D12W191与野生型‘武育粳3号’的细胞分裂素(CTK)和生长素(IAA)含量差异以及相关基因表达情况,并探究分蘖生长抑制剂萘乙酸(NAA)处理对其分蘖芽形态发育的影响及生理机制。[方法]以野生型粳稻‘武育粳3号’及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导突变获得的矮秆多分蘖突变体(编号为D12W191)为供试材料,测定分蘖芽及分蘖节的细胞分裂素(CTK)和生长素(IAA)含量,并分析细胞分裂素合成、降解和响应调节子基因及生长素合成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D12W191分蘖芽的玉米素(Z)和玉米素核苷(ZR)含量均高于‘武育粳3号’,在分蘖节中未出现显著差异;...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温玥 苏淑钗 马履一 王湘南 杨少燕
为探索赤霉素对油茶Camellia oleifera花芽形成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湘林系列高产油茶良种为试验材料,在油茶花芽生理分化前期,用不同质量浓度赤霉素对油茶进行叶面喷施。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赤霉素对油茶新梢数量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以100 mg·L-1赤霉素对油茶新梢数量的抑制作用最大,春梢数量比对照减少38.6%;200 mg·L-1赤霉素处理下,油茶新梢节间距显著增加,比对照增加8.4%;300 mg·L-1赤霉素处理油茶,对油茶花芽形成和当年果实品质的影响最大:新梢长度和新梢长枝的比例比对照分别增加9.4%和49.2%;花芽体积和质量比对照分别增加23.1%和5.3%;油茶花...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史怀平 李芳 江中良 胡建宏 李青旺
【目的】研究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活性,以期了解细胞的生理活动。【方法】培养COS7、Hela-H2B和Cho-EGFR细胞,用有或无诺考达唑(Nocodazole)处理后获得分裂期和分裂间期细胞;再用表皮生长因子(EGF)或AG1478处理,分别收集分裂期和分裂间期细胞,裂解后制备蛋白样品,SDS-PAGE后进行免疫杂交,检查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细胞经EGF刺激后,EGFR在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出现明显磷酸化。MAPK通路下游蛋白ERK磷酸化水平在分裂间期显著高于分裂期(P<0.05)。EGF质量浓度可影响EGFR的活性,但对ERK磷酸化并未产生明显的影响;在相同条...
关键词:
上皮生长因子 ERK AG1478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彭勇 张小燕 彭福田 周天华 田福忠
以沾化冬枣(Zizyphus.Jujuba Mill.var.inermis.)为试材,研究了花果发育期间ZR(玉米素核苷)i、PA(异戊烯基腺苷)以及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和总氮等指标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ZR和iPA在沾化冬枣花器官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果实的发育基本表现为"慢-快-慢-快-慢"的变化趋势,纵径生长略高于横径。花和果实的发育过程中,各氮素指标与细胞分裂素(ZR+iPA)的变化可显著分为3个阶段:一是从显蕾期至瓣平期,此期细胞分裂素和各氮素指标迅速上升,达到最高峰;二是从瓣平期到硬核时(花后45 d左右),此期各指标迅速下降至最低点;三是从硬核时至采收,此期果实内各氮素指标缓慢...
关键词:
冬枣 花 果实发育 细胞分裂素 氮素指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丁冠群 刘雪霞 原乔慧 杨娜 李楠 吴寒 甘立军 李义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变化对植物幼苗中细胞分裂素的响应。[方法]以稳定遗传的35S∷AtPAP2转基因烟草作为试验材料,以细胞分裂素典型的生理效应(抑制主根伸长生长和诱导离体叶片不定芽的再生)为试验模式系统,研究转基因烟草对细胞分裂素的响应。通过分析内源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并结合外源施用,初步分析转基因烟草对细胞分裂素敏感的可能机制。[结果]6-苄基腺嘌呤(6-benzylaminopurine,6-BA)(0.2~2.0μmol·L~(-1))和植物体内天然存在的细胞分裂素(反式玉米素和异戊烯基腺嘌呤)处理野生型和转基因烟草,均抑制主根的伸长生长,对转基因烟草的抑制效应明显强于野生型,表明转基因烟草对细胞分裂素的响应更敏感。6-BA处理3 h后,可诱导野生型和转基因植物细胞分裂素响应基因ARR的表达,6-BA的诱导效果在转基因植株上更显著。利用细胞分裂素诱导离体叶片不定芽再生的试验系统,发现转基因烟草长愈伤组织的叶片比例和离体叶片上长芽的平均数均高于野生型,也表明转基因烟草对细胞分裂素的响应更敏感。通过UPLC分析发现,转基因烟草中槲皮素含量明显高于野生型。在培养基中添加50μmol·L~(-1)槲皮素也可以提高野生型烟草幼苗对细胞分裂素的敏感性,而添加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2,3,5-三碘苯甲酸和萘基邻氨甲酰苯甲酸则显著增强6-BA对主根伸长生长的抑制效应。[结论]在烟草体内过表达AtPAP2基因,可以提高内源槲皮素的含量,进而通过影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来调节植物对细胞分裂素的敏感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兆玉 王永 丁静 李义
[目的]本研究旨在解析细胞分裂素受体基因SlHK4的突变对番茄抗旱性的影响,为揭示细胞分裂素及其受体在番茄抗旱性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以野生型(WT)番茄和细胞分裂素受体基因SlHK4的2个纯合突变株系slhk4-4和slhk4-118为材料,对生长1个月的植株干旱处理30 d,分析干旱条件下的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干旱响应标记基因表达、光合作用相关参数与关键基因表达、氧化胁迫相关参数与关键基因表达以及复水7 d后的植株存活率。[结果]在干旱处理过程中,与WT相比,slhk4突变株系出现叶片萎蔫等干旱胁迫表型的时间推迟,叶片RWC较高,干旱响应标记基因SlDREB1表达量上升较晚;复水后,slhk4-4和slhk4-118株系的存活率显著高于WT,分别是WT的6.0和6.3倍。随着干旱程度增加,WT的叶绿素含量,光系统Ⅱ实际光化学效率、电子传递相对速率等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光系统Ⅱ关键基因SlPsbQ表达量均大幅下降;而slhk4-4和slhk4-118株系的叶绿素含量和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基本不变,其他参数的下降速度和幅度均显著小于WT。与WT相比,slhk4叶片的丙二醛含量较低,抗氧化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含量较高,过氧化物酶基因SlCEVI-1的表达量较高。[结论]在相同干旱条件下,slhk4突变株系比WT具有更强的光合作用和抗氧化能力,抗旱性更强,表明细胞分裂素受体SlHK4负调控番茄抗旱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艳洁 赵晓冰 王枫 丁静
[目的]本研究旨在解析细胞分裂素受体基因SlHK4突变对番茄开花时间的影响,为揭示细胞分裂素途径调控植物开花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细胞分裂素受体基因SlHK4的两个纯合突变株系slhk4-4和slhk4-5及野生型(WT)番茄为材料,统计各株系开花时间,并在发芽26d后取植株茎尖进行石蜡切片显微观察、响应细胞分裂素的荧光信号检测及转录组测序等分析。[结果]slhk4-4和slhk4-5突变体的始花节位与WT相同,但始花时间分别比WT晚6d和4d。与WT相比,slhk4-5茎尖花分生组织分化推迟,细胞显著减小,细胞数目略少;slhk4-4与细胞分裂素响应启动子TCSn驱动的GFP转基因株系的杂交F_(1)代茎尖中,响应细胞分裂素的GFP荧光信号显著减弱;slhk4-5茎尖中细胞周期正调控基因Cyclin-B1-2表达下调,开花正调控基因FUL2、SOC1表达上调,而花发育基因AGL12和AGL19表达下调,开花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趋势与slhk4-5开花推迟的性状变化不完全一致。差异表达基因(DEGs)的功能分析显示,57.6%具有功能注释的DEGs是富集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蛋白合成和代谢等相关通路中的结构基因,其中 88.2%在slhk4-5茎尖中的表达下调,表明slhk4茎尖的细胞活性很可能弱于WT。[结论]细胞分裂素受体SlHK4的功能缺失导致slhk4茎尖细胞分裂素信号减弱,花分生组织细胞减小,活性降低,分化延后,进而导致slhk4开花推迟。SlHK4是番茄开花时间的正调控因子。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兆玉 王永 丁静 李义
[目的]本研究旨在解析细胞分裂素受体基因SlHK4的突变对番茄抗旱性的影响,为揭示细胞分裂素及其受体在番茄抗旱性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以野生型(WT)番茄和细胞分裂素受体基因SlHK4的2个纯合突变株系slhk4-4和slhk4-118为材料,对生长1个月的植株干旱处理30 d进行干旱处理,分析干旱条件下的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干旱响应标记基因表达、光合作用相关参数与关键基因表达、氧化胁迫相关参数与关键基因表达以及复水7 d后的植株存活率。[结果]在干旱处理过程中,与WT相比,slhk4突变株系出现叶片萎蔫等干旱胁迫表型的时间推迟,叶片RWC较高,干旱响应标记基因SlDREB1表达量上升较晚;复水后,slhk4-4和slhk4-118株系的存活率显著高于WT,分别是WT的6.0和6.3倍。随着干旱程度增加,WT的叶绿素含量,光系统II实际光化学效率、电子传递相对速率等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光系统II关键基因SlPsbQ表达量均大幅下降;而slhk4-4和slhk4-118株系的叶绿素含量和光系统II最大光化学效率基本不变,其他参数的下降速度和幅度均显著小于WT。与WT相比,slhk4叶片的丙二醛含量较低,抗氧化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含量较高,过氧化物酶基因SlCEVI-1的表达量较高。[结论]在相同干旱条件下,slhk4突变株系比WT具有更强的光合作用和抗氧化能力,抗旱性更强,表明细胞分裂素受体SlHK4负调控番茄抗旱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