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24)
2023(5713)
2022(5045)
2021(4734)
2020(4070)
2019(9186)
2018(9133)
2017(17805)
2016(10031)
2015(10753)
2014(10820)
2013(10673)
2012(10131)
2011(9331)
2010(9479)
2009(8685)
2008(8811)
2007(7786)
2006(7115)
2005(6281)
作者
(32552)
(27532)
(27453)
(25785)
(17056)
(13235)
(12171)
(10623)
(10153)
(9801)
(9458)
(9412)
(8937)
(8796)
(8794)
(8333)
(8182)
(8037)
(7950)
(7920)
(7047)
(7028)
(6754)
(6309)
(6208)
(6071)
(6000)
(5898)
(5631)
(5596)
学科
(41738)
经济(41704)
管理(26488)
(23563)
(19369)
企业(19369)
方法(19332)
数学(15643)
数学方法(15457)
(13878)
环境(11764)
(10958)
(9874)
地方(9860)
业经(8701)
中国(8699)
(7767)
农业(7533)
理论(7029)
(7014)
(6761)
(6437)
贸易(6434)
(6147)
(6141)
财务(6138)
财务管理(6127)
产业(5942)
企业财务(5918)
(5694)
机构
学院(150438)
大学(149757)
研究(56263)
(53586)
经济(52393)
管理(52315)
理学(45481)
理学院(44746)
管理学(43563)
管理学院(43322)
科学(41129)
中国(40391)
(32491)
(31654)
(30946)
研究所(29033)
业大(26208)
(25134)
农业(25012)
中心(24260)
(23235)
师范(22942)
(22739)
北京(20575)
(20502)
财经(20438)
师范大学(18720)
(18609)
(18526)
(18478)
基金
项目(106255)
科学(83287)
基金(78049)
(71628)
国家(71115)
研究(69104)
科学基金(59273)
社会(43740)
基金项目(42676)
(42364)
自然(41800)
社会科(41431)
社会科学(41415)
自然科(40705)
自然科学(40687)
自然科学基金(39971)
(36253)
资助(32505)
教育(30722)
重点(25343)
编号(25018)
(23861)
计划(22510)
(22439)
科研(21288)
(20719)
科技(20022)
成果(19570)
创新(19537)
课题(18540)
期刊
(59754)
经济(59754)
研究(38032)
学报(33069)
科学(30020)
(28304)
中国(25175)
大学(23573)
学学(22810)
农业(19335)
(17568)
管理(16900)
资源(11148)
教育(10516)
(10428)
业经(10057)
财经(9566)
技术(9425)
(9351)
经济研究(9132)
(9049)
金融(9049)
业大(8999)
林业(8628)
(8254)
问题(8149)
(7880)
科技(7812)
农业大学(6906)
商业(6657)
共检索到2124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吴湘香  李云峰  沈子伟  张燕  倪朝辉  
于2007?2010年在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赤水河段进行浮游植物和水质监测调查研究,浮游植物调查结果显示,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517种(属),贡献率最大为硅藻门(Bacillariophyta),占藻类总数比例平均为67.97%。繁殖期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平均值范围分别为11.95×104~28.31×104 cell·L?1和0.36~0.94 mg·L?1;育肥期密度和生物量平均值范围分别为10.32×104~33.73×104 cell·L?1和0.25~0.60 mg·L?1;越冬期密度和生物量平均值范围分别为11.53×104~26.38×104 cell·L?1和...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丁娜  周彦锋  宋江腾  蒋书伦  葛优  金贝  尤洋  
2014年7-11月对阳澄西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时空分布进行了调查,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冗余分析(RDA)与水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调查期间共发现浮游植物8门68属142种,其中绿藻门63种,占44.37%,硅藻门27种,蓝藻门22种。优势种中绿藻门种数最多,其中61.11%的优势种为富营养型水体指示藻类。细胞密度年均(3.99±4.00)×106cell/L,生物量年均(1.41±1.05)mg/L,夏季均高于秋季;夏秋季藻类密度以蓝藻门最高,生物量则以硅藻门最高。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阳澄西湖水质总体显示为中污染,其中秋季水质状况优于夏季。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阳澄...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朱佳志  刘明典  黄福江  刘瑞超  刘绍平  
为研究南腊河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特征及其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分别于2013年8月和11月对西双版纳地区南腊河的浮游植物和环境因子进行调查,运用多元分析方法分析了浮游植物在南腊河的分布情况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南腊河上游水体的优势种群为蓝藻,下游水体的优势种群为硅藻。浮游植物密度在季节间变化不显著,而空间分布则表现出极显著性差异。比较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后发现,南腊河属于α/β-中污型河流。大部分样点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未发生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主成分分析(PCA)和典范对应分析(CCA)显示,总氮可能是雨季南腊河浮游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而水温则是旱季影响浮游植物的主导因素,浊度和固体...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朱佳志  刘明典  黄福江  刘瑞超  刘绍平  
为研究南腊河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特征及其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分别于2013年8月和11月对西双版纳地区南腊河的浮游植物和环境因子进行调查,运用多元分析方法分析了浮游植物在南腊河的分布情况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南腊河上游水体的优势种群为蓝藻,下游水体的优势种群为硅藻。浮游植物密度在季节间变化不显著,而空间分布则表现出极显著性差异。比较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后发现,南腊河属于α/β-中污型河流。大部分样点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未发生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主成分分析(PCA)和典范对应分析(CCA)分析显示,总氮可能是雨季南腊河浮游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而水温则是旱季影响浮游植物的主导因素,浊度和...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艾祖军  何滔  刘建虎  张春霖  郑永华  冯兴无  
于2012年2、5、8和11月对赤水河妥泥河段的浮游植物群落和水质状况进行了周年调查。结果显示:该河段浮游植物共计7门,21科,29属,105种,以硅藻和绿藻为主,分别占总种数的69.52%和16.19%。其中优势种为隐头舟形藻、简单舟形藻、系带舟形藻、普通等片藻、变异直链藻、粗壮双菱藻、小颤藻、石生蓝纤维藻、螺旋纤维藻、普通水绵以及啮蚀隐藻。浮游植物的种类数和现存量呈明显的年度变化,8月份种类最多,为72种,11月份的种类最少,为44种;8月份数量最多,为5.17×104个/L,2月份最少,为1.85×104个/L,年平均数量为3.26×104个/L。生物量则在5月和8月最高,为0.15 m...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洪玉珍  高宇航  陈曦  王伟萍  裘丽萍  宋超  范立民  李丹丹  孟顺龙  徐跑  
为了解人工鱼礁的投放对南四湖微山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分别于2021年10月(秋季)及2021年12月(冬季)对人工鱼礁区和对照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微山湖共鉴定出8门66属143种;其中绿藻门种类最多,为64种,占总种数的44.76%,且两次调查中各区域优势种均以蓝藻门和绿藻门为主。秋季对照区、塑料礁区和水泥礁区浮游植物密度分别为1304.17×10~(4)、3026.30×10~(4)和4154.82×10~(4) cells/L,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99、2.71和2.67;冬季对照区、塑料礁区和水泥礁区浮游植物密度分别为2 091.46×10~(4)、1 639.52×10~(4)和1 286.47×10~(4) cells/L,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52、2.51和2.54。研究结果表明,人工鱼礁的投放促进了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但随着鱼礁投放时间的延长,鱼礁内存在淤泥堆积的现象,减弱了其对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促进作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影响微山湖人工鱼礁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秋季为COD_(Mn)、TP、NO_(3)~(-)-N、T、DO;冬季为TN、TP、NH_(3)-N、NO_(2)~(-)-N、DO、SD。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冬燕  林文鹏  赵敏  
以正在生态恢复进行中的苏州河水体为研究对象,共设黄渡、华漕、北新泾、武宁路桥、长寿路桥和浙江路桥6个采样点,从2000年10月至2002年10月间按春、夏、秋、冬进行了9次采样,另外,在黄渡、华漕和武宁路桥于2002年的5月和6月增加了5次采样,对苏州河浮游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和数量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苏州河浮游植物的平均个体数达到了4.7×106ind/L,细胞密度平均值为10.2×106ind/L,生物量均值为5.73 mg/L。苏州河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定性和定量组分表达均显示绿藻优势,其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5.774 ind/μL和2.159 mg/L;属数、种数和生物量结构以硅藻...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萍  刘宪斌  李宝华  白明  李彤  王娟娟  
2009—2013年选取春末、夏中、秋初3个季节对海河干流浮游植物进行连续5年的调查与监测,系统分析了海河干流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密度、生物量、优势种、优势度、群落结构以及生物多样性组成,探讨其变化趋势和主要原因,运用单因子方差分析(ANOVA)分别对各年度间密度和生物量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并利用马加利夫(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对水质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海河干流浮游植物隶属8门92属181种。绿藻门在细胞密度和种类组成上都占绝对优势,其次为蓝藻门和硅藻门。主要优势种为:绿藻门的四尾栅藻、小球藻、卵囊藻、月牙藻和卡德藻;蓝藻门的微囊藻、胶鞘藻、螺旋藻、颤藻和蓝纤维藻;硅藻门的小环藻...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歆璞  张玮  王丽卿  蒋嫣红  刘彩红  郑小燕  
自2011年1月、4-12月逐月对上海市水源地——青草沙水库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和分析。本研究共检出浮游植物8门99属223种,细胞丰度变化范围为86.37×104~2 594.63×104cell/L,全年优势种为小环藻、卷曲鱼腥藻、微小色球藻、针晶蓝纤维藻、球衣藻、啮蚀隐藻,偶有咸水和半咸水种检出。蓝藻密度在全年占据优势,优势类群季节演替明显,表现为:春季为色球藻属、蓝纤维藻属,夏季为微囊藻属,秋季为卷曲鱼腥藻、鞘丝藻属。典范对应分析(CCA)结果表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水温、悬浮物含量和浮游动物的牧食作用相关。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唐娅菲  王金辉  程宏  黄冰来  陈拥  
根据2016年3月30日—4月3日在三沙湾采集的浮游植物水样,共发现浮游植物3门22属38种,其中硅藻门19属34种,占总种数的89.47%,是调查海域的主要类群;甲藻门2属3种;金藻门1属1种。春季浮游植物平均数量为1.63×105cells/L,数量高值区出现在三沙湾西北方向的交溪、白马港区和卢门港区及附近海域。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出现频度达100%,主要分布在河口区附近。运用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探讨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三沙湾春季浮游植物的关键环境因子是溶解氧、盐度、水温和活性磷酸盐。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秦雪  徐宾铎  杨晓改  任一平  
根据2013年调水调沙前(6月)、后(8月)在黄河口及其邻近水域进行浮游植物与环境调查数据,研究该水域夏季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优势种、群落多样性的变化,应用典范对应分析(CCA)研究黄河口浮游植物群落空间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探讨黄河调水调沙事件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本次调查共鉴定浮游植物88种,隶属于4门40属。其中,硅藻门种类最多,共30属66种,占总种数的74.2%;甲藻门次之,共6属16种,占总种数的18.2%;绿藻门共3属5种,占总种数的5.7%;金藻门仅1属1种。调水调沙前浮游植物优势种为旋链角毛藻和细弱圆筛藻,调水调沙后的优势种为梭状角藻和旋链角毛藻。浮游植物群落物...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俊  郑金秀  池仕运  董方勇  
苏皖交界处的石臼湖是长江下游唯一的通江淡水湖,通过青弋江和姑溪河直接与长江相连,形成了复杂的河网水系。为探讨这种复杂的河网水系中浮游植物种群结构特征,2012年平水期和枯水期分别对石臼湖及其周边入湖支流进行了浮游植物调查,研究河网水系中河网与湖区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季节变化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共采集到浮游植物105种,平水期与枯水期种类数差别不大,两次调查均出现的种类约有70%相同;浮游植物丰度最高可达1×108cell/L,达到了水华暴发的标准。优势种类主要绿藻门和蓝藻门为主,但是从生物量来看硅藻门占优。排序分析显示河网区域浮游植物季节演替明显,且河网与湖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差异明显,进一步分析则表明影响浮游植物主要的环境因子是氮、磷等营养元素。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华  傅志茹  李春艳  张韦  
为探明天津市河流、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09年5月、7月、9月对天津市的5条河流和4个水库进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天津市河流浮游植物为7门100种,优势种为绿藻、蓝藻;水库为8门81种,优势种为硅藻、蓝藻。环境因子在河流和水库间差异极显著的为透明度、pH、总磷和重碳酸盐碱度(P<0.01)。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环境因子,河流依次为:浮游动物丰度、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碳酸盐碱度、磷酸盐浓度、总磷;水库依次为:重碳酸盐碱度、钙离子浓度、氨氮、透明度、溶解氧、水深、叶绿素(a、b)、总碱度、总硬度、pH。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小光   柴朝晖   朱孔贤  
为了厘清长江中游通江故道水环境特征及其对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在汛前及汛后对长江中游通江故道进行了水环境及浮游植物调查,包括TP、TN、NH3-N、CODMn、BOD5等水质指标以及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生物量、生物多样性等。通过构建优化的模糊数学评价方法,对各故道水质状况及汛前汛后变化进行了量化评价,并对各故道富营养化状态进行评估,利用RDA分析与灰色关联分析探究了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特征的主要水质指标。结果表明:(1)各故道水质基本为III~IV,在汛前闸控通江故道水质要好于自然通江故道,在汛后则相反;(2)影响故道浮游植物密度的主要水质指标为TP与CODMn,影响故道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的水质指标主要为TN、NH3-N与CODMn;(3)建议通过营养盐阻控、水位控制与水动力调控等措施修复故道水质、优化浮游植物多样性与丰富度。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欣  盛化香  唐衍力  黄六一  万荣  
为研究崂山湾人工鱼礁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11年3、6、9、12月对崂山湾3个人工鱼礁区(峰山区、仰口区、港东区)进行取样调查。4次采样共鉴定浮游植物69种,其中3、9、12月优势种都为甲藻门中的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并且9月鱼礁区浮游植物密度远大于其他月份浮游植物密度。应用Canoco for Windows 4.5软件对获得的浮游植物数据和环境因子数据进行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作出物种与环境因子关系的二维排序图。结果表明,影响礁区浮游植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依次为磷酸盐、温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