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53)
2023(15733)
2022(13501)
2021(12534)
2020(10450)
2019(23720)
2018(23477)
2017(44638)
2016(24553)
2015(27284)
2014(27254)
2013(26996)
2012(24999)
2011(22678)
2010(22473)
2009(20446)
2008(19914)
2007(17403)
2006(15404)
2005(13538)
作者
(73888)
(61140)
(60867)
(57448)
(38880)
(29463)
(27434)
(24054)
(23273)
(21750)
(20887)
(20745)
(19564)
(19340)
(18762)
(18707)
(18579)
(18233)
(17557)
(17393)
(15590)
(14974)
(14810)
(13983)
(13817)
(13647)
(13620)
(13502)
(12349)
(12109)
学科
(99739)
经济(99639)
管理(65284)
(63920)
(51339)
企业(51339)
方法(42075)
数学(34848)
数学方法(34492)
中国(29056)
(28221)
地方(25870)
业经(23894)
(22688)
(21612)
农业(19451)
(18653)
贸易(18639)
(18008)
理论(16829)
环境(16576)
(16416)
(16396)
技术(16094)
(15353)
银行(15284)
(14813)
金融(14811)
(14692)
(14283)
机构
学院(346880)
大学(346641)
管理(134360)
(132945)
经济(129991)
研究(122069)
理学(116136)
理学院(114712)
管理学(112649)
管理学院(112035)
中国(89138)
科学(79831)
(75640)
(65203)
(62905)
(58607)
研究所(57769)
业大(57048)
中心(54441)
农业(51386)
(51177)
(48556)
北京(48144)
师范(47959)
财经(46951)
(44261)
(42701)
(41926)
师范大学(38830)
经济学(38511)
基金
项目(240707)
科学(187222)
基金(172098)
研究(171370)
(152708)
国家(151361)
科学基金(128036)
社会(106438)
社会科(100769)
社会科学(100743)
(95704)
基金项目(92550)
自然(85107)
自然科(83055)
自然科学(83033)
自然科学基金(81513)
(81079)
教育(77701)
资助(70237)
编号(69527)
成果(55471)
(55266)
重点(54319)
(51275)
(49920)
课题(48495)
创新(46492)
科研(46242)
计划(45412)
大学(43349)
期刊
(149032)
经济(149032)
研究(100062)
中国(68004)
学报(62466)
(59682)
科学(55653)
管理(48539)
大学(45907)
学学(43342)
农业(41454)
(41450)
教育(40345)
(29049)
金融(29049)
技术(28300)
业经(26676)
经济研究(23356)
财经(21863)
(21480)
问题(19653)
图书(19121)
科技(18685)
(18666)
(17282)
业大(16665)
资源(16588)
商业(16313)
技术经济(16026)
理论(15940)
共检索到5097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爱华  
赤水丹霞地貌成功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给赤水旅游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首先分析了赤水丹霞旅游开发对地方传统文化所产生的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和资源特征,提出旅游开发战略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国南  
由中国地理学会、全国区域旅游开发研究会、韶关市旅游局、仁化县人民政府以及丹霞山风景名胜管理局联合召开的全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学术讨论会,1991年12月9日至12日在广东省仁化县丹霞山风景名胜区举行。与会者来自全国部分高等院校、有关科研、旅游单位和香港嘉信国际公司共计41人。这是我国特殊地貌第一次旅游开发专业学术讨论会,对促进丹霞地貌及其旅游业开发及我国风景地貌,特别是特殊风景地貌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益  
对于处于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的旅游景区进行旅游经济影响对比研究,揭示欠发达地区旅游开发影响的时空分异特征,对于促进旅游接待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丹霞山和世外桃源两个景区的案例对比分析表明,空间地理环境、产权体制和开发模式是造成旅游经济效应水平差异的主要因素,社区旅游开发模式是解决旅游经济效应水平呈阶段性下降问题的有效途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郭山  
民族传统文化的变迁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历史过程,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的前提条件取决于其在当下的“有用性”。对这种“有用性”的最终评估并不来自研究者或政府官员,而只能来自居于该民族传统“主位”(emic)的文化持有者的认知。换言之,传统文化是不能被处于“客位”(etic)的人的“理性”行动保护下来的,文化传承的内源性动力只能源于居于该种传统文化“主位”的它的持有者群体的“文化自觉”,而这种“文化自觉”正是对其传统文化有用性的一种界定和回应。从这一点出发,研究者能做的是为“主位”者提供智力支持,政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董晓峰,陈致均  
“天斧沙宫”是兰州市安宁区一处壮美奇险、旅游开发前景广阔的丹霞地貌景观。本文首先分析该景观资源的特色,然后进行其旅游开发规划探讨。期望这一名列兰州十景的宝贵旅游资源得到有关部门充分重视,早日得以开发开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程道品  
八角寨丹霞地貌景观是我国已有风景区中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丹霞地貌景观之一,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文章分析了八角寨丹霞地貌景观特征、特点,并将它与我国其它著名丹霞地貌景观进行了对比和景观质量评定,指出八角寨丹霞地貌景观开发方向和形象定位,最后提出八角寨丹霞地貌景观可持续发展措施。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颖瑜  
目前,各地都出现了旅游资源开发热。丹霞地貌以其丹崖碧水的秀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开发者,一个个国家级、省级丹霞地貌风景名胜区应运而生。因此,确定科学的丹霞地貌和丹霞旅游地貌的定义,对于开发以丹霞地貌为主的风景名胜区至关重要。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德刚  史云  
地方性的传统文化是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是传统地区旅游业赖以发展的源泉,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促进了传统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发展旅游又往往使传统地区过快地抛弃传统,在经济利益的牵动下传统文化发生非正态变异。本文结合案例研究对传统文化如何应答旅游开发所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探讨,试图对传统文化在旅游开发和现代化过程中的传承、保护问题提出一个解决的途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齐德利  肖星  陈致均  
形象建设是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丹霞地貌作为独特的造景地貌资源,由于开发程度较低,旅游形象建设尤显重要。文章以中国发现丹霞地貌最多的地区之一———甘肃省为例,通过分析其地方性、旅游意境流和可替代性产品背景,在尺度空间理论的基础上,应用比附、领先、空隙和逆向等多种方法对甘肃丹霞地貌旅游形象定位,提出"丝绸之路,丹霞画廊"为甘肃省整体丹霞地貌旅游形象,同时对20多个景观综合体也设计相应的主题口号,并就旅游形象的传播策略进行探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潘秋玲  李雪茹  
旅游开发对目的地传统民俗文化的影响是“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研究的重要内容,文章以西安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旅游开发对当地饮食、节庆和娱乐民俗文化产生的影响效应。文章指出旅游目的地提供给游客的往往是当地民俗文化中易于被商品化的一类;传统的民俗文化一旦被推向旅游市场,它必然要遵循市场运作的原则,为适应旅游市场的需要而发生形式和内容上的改变;对此,当地居民与游客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感知差异,但这并没有影响到当地居民对“原汁原味”的传统民俗文化的认同感。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会琴  徐宁  谢雪莲  
农户可持续生计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重大。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提出旅游生计效率的概念及理论模型,构建生计资本的投入指标(旅游用地面积、旅游资金投入及劳动力投入)和以家庭旅游年收入为主的生计产出指标,采用随机前沿模型计算了广东省丹霞山128个农户的旅游生计效率。结果表明,农户旅游生计效率总体水平较高,均值为0.748 5,旅游对提升农户生计效率作用显著。旅游用地、资金及劳动力的投入具有边际递减效应,农户需合理配置投入要素才能有效提高生计效率。家庭区位条件、教育水平、人情开支、旅游技能以及旅游生计方式数量对旅游生计效率有正向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叶素文  
本文以具有典型古镇特质的柿林村为样本,通过分析该镇旅游经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现古镇(村)旅游经济开发与人文价值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即古镇(村)旅游资源开发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重区域自然和人文环境协调发展,通过创造性的思维来协调人文价值和生态旅游资源,适度开发、加强文化保护,坚持以人为本,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董海燕  万克夫  
为发挥传统音乐遗产资源的特殊优势,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须合理利用传统音乐代表性项目进行旅游开发,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应该尽快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实施细则》,研商制订《传统音乐旅游开发管理办法》。在开发理念方面,应该明确宣示传统音乐旅游开发的保护型理念,强调传统音乐的旅游开发是对传统音乐资源的保护型开发、保护型利用、保护型旅游;在管理体制方面,应由文化主管部门与旅游主管部门共同决策,授权公共性事业组织"传统音乐旅游开发中心"统一实施;在经营模式方面,立足权属明确,保留公益性经营模式,倡行企业化经营模式,探索上市公司经营模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长运  茆长荣  
文章以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山为例,根据景区依附型旅游小企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包括依附型旅游小企业的规模、类型、布局、就业人口特征、从业人员招聘、从业人员的稳定性与流动性;依附型旅游小企业主的基本特征、政府政策引导所发挥的关键作用、小企业对景区的依附特征;找出企业当前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及产生困难的原因;提出景区依附型旅游小企业发展的三个阶段。对国内较为薄弱的旅游小企业研究提供了有益充实和新的案例积累。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一虹  张明晶  
研究生态价值实现路径与模式对于维持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可持续发展和研究"绿水青山"如何有效转变为"金山银山"有着重要意义,适当的路径模式可以提高生态产品和服务的交易效率,从而实现其生态价值。文章以张掖丹霞地貌旅游服务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例,从张掖地区的生态环境特征、具体实践和经验总结三个方面讨论了张掖丹霞生态价值的识别与实现过程。首先,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及地形地势三个角度描述了张掖的生态环境特征并分析了其形成原因。其次,分析梳理了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农户等不同要素在张掖丹霞地貌生态价值实现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政府准确识别并发掘了张掖丹霞地貌的生态价值;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通过对丹霞地貌的研究更好地维护了丹霞地貌景观,增加了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企业通过建设与开发,促进了丹霞地貌生态价值的实现;农户在景区的发展中给予基础性支撑。最后,通过分析得出张掖丹霞地貌生态价值实现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发展生态旅游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