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97)
- 2023(6091)
- 2022(5507)
- 2021(5085)
- 2020(4719)
- 2019(10953)
- 2018(10964)
- 2017(20974)
- 2016(12184)
- 2015(14065)
- 2014(14381)
- 2013(14447)
- 2012(13993)
- 2011(12800)
- 2010(13111)
- 2009(12234)
- 2008(12771)
- 2007(11768)
- 2006(10089)
- 2005(9125)
- 学科
- 济(50632)
- 经济(50582)
- 业(30426)
- 管理(30220)
- 方法(25925)
- 企(23467)
- 企业(23467)
- 数学(22999)
- 数学方法(22750)
- 农(14688)
- 学(13593)
- 财(12768)
- 中国(12196)
- 贸(10202)
- 贸易(10199)
- 地方(9984)
- 易(9865)
- 农业(9579)
- 业经(9461)
- 制(9077)
- 和(8221)
- 理论(7770)
- 务(7768)
- 财务(7753)
- 银(7742)
- 财务管理(7729)
- 银行(7694)
- 融(7505)
- 金融(7499)
- 行(7317)
- 机构
- 大学(188996)
- 学院(186515)
- 济(71920)
- 经济(70269)
- 研究(68181)
- 管理(65602)
- 理学(56359)
- 理学院(55564)
- 管理学(54323)
- 管理学院(53974)
- 中国(49155)
- 科学(46660)
- 农(43218)
- 京(41170)
- 所(38255)
- 研究所(35289)
- 农业(34719)
- 业大(34005)
- 财(32701)
- 中心(30793)
- 江(29417)
- 财经(26265)
- 北京(25777)
- 范(25698)
- 师范(25365)
- 经(23700)
- 院(23488)
- 州(23003)
- 农业大学(22535)
- 经济学(22377)
- 基金
- 项目(123492)
- 科学(93846)
- 基金(87404)
- 研究(84530)
- 家(78831)
- 国家(78183)
- 科学基金(63596)
- 社会(50365)
- 省(49163)
- 社会科(47477)
- 社会科学(47456)
- 基金项目(46451)
- 自然(43155)
- 划(42445)
- 自然科(42111)
- 自然科学(42089)
- 自然科学基金(41344)
- 教育(39562)
- 资助(36728)
- 编号(34352)
- 成果(29358)
- 重点(28859)
- 部(27408)
- 发(26954)
- 计划(25555)
- 创(24809)
- 科研(24605)
- 课题(24527)
- 创新(23340)
- 科技(23285)
共检索到2713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尚秀华
我国南方沿海夏季台风频繁,风害严重影响沿海地区的生态安全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尤其对林木生长构成极大威胁,成为制约桉树人工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选育优良抗风品系是保证我国沿海地区桉树商品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赤桉(Eucalyptus camaldulensis)为优质的硬木材,耐旱、耐瘠、抗风、抗病能力强,为我国桉树树种改良的重要遗传材料。本论文以114个赤桉家系(半同胞)为材料对其生长、材性、物理力学、化学成分等26个性状进行跟踪调查,对各个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并通过相关性分析寻找影响桉树抗风的
关键词:
赤桉 抗风性 性状 遗传多样性 关联分析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张照远
巨桉天然分布新南威尔士纽卡斯尔、昆士兰中部班德堡以及昆士兰北部麦凯、汤斯维尔和丹特里等沿海或近海岸地区,因其广泛的适应性和优良加工利用特性,成为桉树育种者首选育种材料。论文以2010年栽培的巨桉8个种源实验林为研究材料,根据核心种质库构建理论,筛选主要性状可以稳定变异的100株为最终研究对象。系统地开展生长量、干形评价、叶片特征、木材材性、桉树枝瘿姬小蜂危害调查及评价、桉树枝瘿姬小蜂危害后相关酶活性测定、叶片含糖量、叶片挥发性化合物含量测定等研究;结合巨桉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数据,进行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睿 刘卫东 高灵 谢耀坚 吴志华
运用BLUP模型对一年生赤桉家系进行家系和个体抗风遗传值评估和筛选。结果表明:一年生赤桉自由授粉家系在树高、地径、冠幅、风害指标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不同家系的家系遗传力之间差异不明显。单株遗传力差异不明显。根据BLUP分析获得赤桉家系评估,利用排名得分,选出优良家系。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尚秀华 张沛健 谢耀坚 罗建中 李超 吴志华
为获得影响赤桉Eucalyptus camaldulensis家系抗风性能的主要因子,筛选能生产应用的优良抗风家系,在连续3 a调查114个赤桉家系高产抗风家系排序基础上,选取50个赤桉家系为材料,对其生长性状(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材性性状(木材基本密度、纤维长度、纤维宽度、纤维长宽比),材性相关的无损指标(Pilodyn值、应力波值)以及台风风害指数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除胸径(P=0.062),纤维长宽比(P=0.636)和树皮厚度(P=0.174)外,家系在各性状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房永雨 于肖夏 于卓 石悦 谢锐
【目的】确定高丹草茎叶比、分蘖数等9个重要农艺性状及氢氰酸含量的QTL位点,为深入开展高丹草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以散穗高粱、红壳苏丹草及高丹草F2群体为材料,在已构建的高丹草高密度分子连锁遗传图谱上,采用多MQM模型法对氢氰酸含量、株高、茎粗、叶片数、叶长、叶宽、茎叶比、穗长、单株干质量、分蘖数10个性状进行QTL定位分析。【结果】高丹草F2群体的10个性状测量值呈正态分布,均可用于QTL分析;控制10个性状的QTL有24个,分布在除连锁群LGⅨ外的其余9个连锁群上,遗传贡献率变幅为6.1%~43.6%。在24个QTL中,控制氢氰酸含量的QTL有2个,控制叶片数、分蘖数和单...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卢万鸿
尾叶桉是我国最重要的桉树改良树种之一,长期以来积累了丰富的尾叶桉优良种质资源。目前,我国的尾叶桉改良处于第三代改良阶段。尾叶桉第二代育种群体的构成材料是第一代育种群体中经高强度人工选择的自由授粉子代,第三代育种群体的构成材料同样经历高强度的人工选择,主要为尾叶桉前两个世代的自由授粉子代。因此,尾叶桉高世代育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较之前的世代群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世代间的遗传物质又存在很大的继承关系。所以,在计划推进尾叶桉进入下一个世代的改良、选择构成下一代群体的遗传材料之前,了解现有世代育种群体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芳明 朱海涛 丁效华 曾瑞珍 张泽民 李文涛 张桂权
目的单片段代换系(SSSL)是通过高代回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构建的,只含有来自供体亲本的一个染色体片段,遗传背景与受体亲本相同的品系。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SSSL检测不同环境条件下水稻重要性状的QTL。方法以32个SSSL为材料,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2~4个季节中对水稻22个重要性状的QTL进行分析。结果共鉴定出59个QTL,分布于第1、2、3、4、6、7、8、10和11号染色体上。其中的18个QTL能够在2次以上重复检出,稳定性较好的QTL占检出QTL的30.5%,大多数农艺性状的QTL效应较小、稳定性较差。不同的性状,QTL稳定性不同,千粒重、粒长、谷粒长宽比、抽穗天数等性状的QTL较稳定。...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裴丹 刘众杰 葛孟清 董天宇 任艳华 房经贵
葡萄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果树之一,其遗传育种学广受研究者关注。由于葡萄童期长、遗传杂合度高,传统杂交育种选育新品种通常耗时长、效率低。因此,通过构建葡萄遗传连锁图谱、对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s locus, QTL)进行定位能够解析葡萄杂交群体中分子标记与表型之间的关系,更有针对性地选择育种亲本并对后代杂交群体进行早期鉴定,开展分子标记辅助育种(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MAS),加快育种进程。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自2000年开展了基因定位研究后,越来越多的QTL得到了解析。本文对近20年来发现的葡萄抗霜霉病、抗白粉病、抗根瘤蚜、浆果大小、无核、果皮颜色等重要基因的QTL定位情况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葡萄色泽性状相关Myb基因定位及其在MAS中的应用,以期挖掘葡萄种质资源中与抗性、品质性状形成和调控相关的关键基因,推动葡萄定向分子设计育种进程,以及提升我国葡萄育种水平。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裴丹 刘众杰 葛孟清 董天宇 任艳华 房经贵
葡萄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果树之一,其遗传育种学受到广大研究者的关注。但是,由于葡萄具有童期长、遗传杂合度高等特点,传统杂交育种选育新品种耗时长、效率低。因此,通过构建葡萄遗传连锁图谱、对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s locus,QTLs)进行定位能够解析葡萄杂交群体中分子标记与表型之间的关系,更有针对性的选择育种亲本并对后代杂交群体进行早期鉴定,开展分子标记辅助育种(marker-assisted selection,MAS),加快育种进程。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自2000年开展了基因定位研究后,越来越多的QTLs得到了解析。本文就近20年来发现的葡萄抗霜霉病、抗白粉病、抗根瘤蚜、浆果大小、无核、果皮颜色等重要基因的QTL定位情况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葡萄色泽性状相关Myb基因定位及其在MAS中的应用。以期挖掘葡萄种质资源中与抗性、品质性状形成和调控相关的关键基因,推动葡萄定向分子设计育种的进程,有助于提升我国葡萄育种水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韦树谷 曾华兰 叶鹏盛 刘朝辉 张骞方 何炼 蒋秋平 代顺冬 李琼英
以参加抗性鉴定的茄子品种为研究材料,应用茄子黄萎病抗病性鉴定标准方法和SRAP标记方法,研究了茄子抗黄萎病性状与SRAP标记的关联性。结果表明,本研究中的82个茄子品种黄萎病病情指数为12.5%~83.33%,平均病情指数为31.57%,病情指数散差较大,离散程度较低,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极显著,高抗病或者高感病品种数较少;基于K=3时ΔK最大将所有品种分为3个亚群,即两个小亚群和一个大亚群;采用MIM_Q+K模型对病指均值进行关联分析,共检测到18个SRAP标记与病指显著关联,其中标记EM7/ME7-11达极显著水平(–log P>3,P<0.001)。这些标记关联性稳定且关联度高,可用于后续分...
关键词:
茄子 黄萎病 遗传多样性 关联分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鸿鹏 朱凤云 吴志华 谢耀坚
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是高等植物糖酵解和糖异生反应中的关键酶,是维持生命活动能量形成的最基本酶之一,它氧化甘油醛-3-磷酸生成1,3-二磷酸甘油酸,由此为糖酵解过程提供产生ATP的底物[1-4]。此外,由于该酶基因为管家基因,几乎在所有组织中都高水平表达,在同种细胞或组织中的蛋白质表达量较为恒定,故被广泛用作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内参基因[5-9]。近年来,随着研究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林子翔 马啸威 吴建国 朱祝军 祝彪
【目的】探索观赏辣椒杂种优势以及观赏性状遗传规律,促进观赏辣椒新品种培育以及优良性状的保留。【方法】以簇生椒Capsicum annuum ‘Salsa XP Red’卵圆形叶片自交系(P15)与单生椒C. annuum ‘Salsa Deep Orange’披针形叶片自交系(P6)为亲本,配置正交组合P6×P15,反交组合P15×P6,并构建F2群体,研究观赏辣椒果实着生方式、叶形和株型性状的遗传规律。【结果】P6和P15的叶片大小、株高、侧枝数等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正反交观赏辣椒F1组合均在株高、株幅和叶片尺寸等性状上表现较高的杂种优势。在正反交的F2群体中,方差最大的5个农艺性状从大到小依次为叶长、单株结果数、叶柄长、株幅、株高,且正反交群体的株型与叶形各性状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0.01)。卡方检验表明:正反交F2代群体质量性状分离比结果中,果实簇生性状对单生性状、有限生长对无限生长均为单基因隐性遗传;开展型株型对直立型株型、披针形叶对卵圆形叶均由双基因控制,且具有隐性上位作用。【结论】观赏辣椒杂交亲本与F1代组合在单株结果数、分枝级数等5个性状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株型变异系数最小,单果果实品质与单株果数变异系数较大,叶长和单株结果数性状的单株间差异最显著。对观赏辣椒重要性状遗传规律分析表明:果实着生方式簇生对单生、有限生长对无限生长是单基因控制隐性遗传性状。图2表8参22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丹丹 李小林 吕莹 邓伟 徐雨然 奎丽梅 涂建 谭静
【目的】探究云南省新育成水稻品系控制重要农艺性状的基因,为下一步精准利用这些基因做好准备。【方法】选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124份水稻新品系为试验材料,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技术对水稻剑叶长、剑叶宽、株高、有效穗数、穗长、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8个重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位点的挖掘。【结果】通过表型性状分析,从124份水稻新品系中共鉴定出了33份大穗材料,8份大粒材料;通过聚类分析,参试群体被分成群体I、群体II、群体III 3个群体;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8个重要农艺性状共检测到204个相关位点(P≤0.001),阈值超过1.0×10~(-5)的位点有39个,其中与剑长显著关联的SNP位点5个,与剑叶宽显著关联的SNP位点1个,与株高显著关联的SNP位点4个,与有效穗数显著关联的SNP位点3个,与穗长显著关联的SNP位点4个,与每穗粒数显著关联的SNP位点6个,与结实率显著关联的SNP位点2个,与千粒重显著关联的SNP位点14个,其中qFLW1、qPH6.1、qTGW3.1、qTGW3.2、qTGW3.3、qTGW3.4、qTGW7 7个位点与前人研究一致,其余位点为新位点;8份大粒材料位点分析结果显示,有7份材料在8号染色体的3个位点上集中出现,有5份材料在11号染色体的1个位点上集中出现,其余位点上均未筛选到相关材料。【结论】研究发掘了水稻控制重要农艺性状的基因,为下一步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有用的信息。
关键词:
水稻 新品系 农艺性状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士强 胡银岗 佘奎军 周琳璘 孟凡磊
【目的】探讨小麦主要农艺性状和部分生理生化性状与抗旱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灰色关联分析(graycorrelation analysis),对分别种植于干旱棚和大田自然降水两个条件下的65个小麦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和部分生理生化性状与其抗旱指数的关联度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确定了各性状与抗旱指数的关联度。各农艺性状和生理生化性状与抗旱指数的关联程度大小依次为:气孔导度(0.7995)、光合速率(0.7909)、蒸腾速率(0.7556)、可溶性糖含量(0.7467)、丙二醛(MDA)含量(0.7336)、游离脯氨酸含量(0.7267)、穗长(0.7102)、穗粒数(0.7095...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