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80)
2023(3246)
2022(2748)
2021(2494)
2020(2197)
2019(4886)
2018(4687)
2017(8134)
2016(4850)
2015(5520)
2014(5214)
2013(5303)
2012(5278)
2011(4774)
2010(4767)
2009(4461)
2008(4392)
2007(4278)
2006(3824)
2005(3447)
作者
(19390)
(16173)
(16153)
(15233)
(10084)
(7972)
(7082)
(6342)
(6325)
(5900)
(5894)
(5648)
(5529)
(5443)
(5417)
(5095)
(5093)
(4967)
(4867)
(4782)
(4404)
(4158)
(4054)
(3841)
(3752)
(3641)
(3637)
(3585)
(3447)
(3426)
学科
(15180)
经济(15157)
管理(10902)
(9729)
(7875)
企业(7875)
(7736)
方法(6633)
数学(5737)
数学方法(5603)
(4482)
中国(4323)
(4314)
(3293)
业经(3253)
(3188)
森林(3188)
(3169)
农业(3011)
及其(2901)
(2875)
贸易(2874)
地方(2841)
(2806)
理论(2643)
(2631)
(2403)
环境(2401)
(2391)
财务(2386)
机构
大学(73053)
学院(70978)
研究(33952)
科学(26068)
(25420)
(23634)
中国(23591)
经济(23011)
管理(20739)
(20499)
农业(20255)
业大(19407)
研究所(19149)
(18318)
理学(17144)
理学院(16876)
管理学(16216)
管理学院(16133)
(14596)
中心(14066)
(13439)
(13009)
农业大学(12940)
(12445)
北京(12157)
实验(12003)
实验室(11411)
(11358)
科学院(10989)
研究院(10921)
基金
项目(52174)
科学(37484)
(36968)
国家(36722)
基金(35962)
研究(28994)
科学基金(27550)
自然(21885)
自然科(21289)
自然科学(21273)
(20989)
自然科学基金(20889)
(19191)
基金项目(18169)
资助(16419)
社会(15178)
科技(14283)
社会科(14237)
社会科学(14228)
计划(14176)
重点(13230)
教育(12895)
(11303)
科研(11296)
专项(11014)
(10335)
(10274)
(10022)
(9894)
创新(9565)
期刊
(28067)
经济(28067)
学报(25348)
(22286)
研究(19543)
科学(19423)
大学(17548)
中国(17316)
学学(17047)
农业(14776)
林业(10229)
(8551)
管理(8383)
(8211)
业大(8207)
教育(7169)
农业大学(6058)
(5701)
(5457)
金融(5457)
科技(5125)
技术(5013)
业经(4527)
自然(4527)
中国农业(4439)
经济研究(4204)
财经(4035)
科技大(3992)
科技大学(3992)
问题(3937)
共检索到1144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仲崇禄  弓明钦  陈羽  王凤珍  关则寇  BernardDell  
在广东省阳西县 ,对赤桉、巨桉和细叶桉进行 10个 P处理水平的施肥试验 ,结果表明 :造林后 1~ 6 4个月期间 8次测定的树高和 9~ 6 4月期间 6次测定的胸径在 10个 P处理水平间和 3个树种间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 ,P肥对促进 3种桉树树高和胸径生长的肥效明显 ,3个参试树种对P肥的需求也有明显差异 ,表现为 6~ 2 4个月期间观测的生长指标存在树种与 P肥的交互效应。各树种肥效明显的高峰区域的开始和持续时间也不同 ,为筛选施 P量创造了条件 ,讨论了参试树种造林时必须的施 P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梁坤南  周文龙  李贻铨  
对建立在广东开平的尾叶桉MLA6年生无性系施肥试验林进行了生物量和养分的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尾叶桉MLA无性系幼林早期施肥促进了无性系的生长,也促进了生物量的增加。生长最佳的施肥处理N75P200K50,其6年生的生物量最大,地上生物量和树干生物量分别为65 95、54 94t·hm-2,分别是不施肥处理的2 37和2 36倍,分别是最大施肥量处理N75P300K75的1 65倍和1 67倍。通过胸径和树高与生物量建立的回归方程,可预测尾叶桉MLA无性系单株或林分生物量。叶片的N、P、K含量较高,施肥促进了尾叶桉无性系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和积累。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陶德生  
以赤桉4批试验林的42个种源为研究材料,分析了4~8年生幼林种源间的生长差异,及与原产地地理位置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1)种源间树高生长差异极显著,胸径和材积生长除第三批试验林外,均达极显著水平。(2)低纬度种源生长快,高纬度种源生长慢;沿海种源生长好,内地种源生长差。4批试验林种源产地不同,受经纬度影响程度不一样。(3)经指数综合评定,第一批试验林评选出13663、13692,第二批试验林评选出12501、13928、13935,第四批试验林评选出17297、15050共7个速生优质种源,这些种源大部分分布在澳大利亚沿海地区,3个来自昆士兰州北部,2个来自北澳,2个来自西澳州。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何蓉  蒋云东  曾芳群  陈德艾  赵明寿  王萍  
经5 a 研究结果表明,在云南省保山市石灰岩红壤地区施肥能明显促进蓝桉幼林生长,肥效在1.5 a时最大,9 个施肥处理的树高、胸径平均增长33.69% 、48.39% ,造林后5 a 时,生长反应已经呈下降趋势,9 个施肥处理的树高、胸径平均增长16.45% 、10.71% 。P肥是促进蓝桉增产的主要因素,每株施430 g 钙镁磷肥的几个处理增产效果较好,N、K 肥增产效果不明显,有机肥对蓝桉生长有促进作用。在9 个施肥处理中,处理6(钙镁磷肥做底肥,用量430 g·株- 1,追施尿素65 g·株- 1 )、处理9(钙镁磷肥做底肥,用量430 g·株- 1,追施尿素130 g·株- 1,追施氯...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文龙  
尾叶桉幼林施肥重在基肥,造林地施足基肥对尾叶桉幼龄林早期速生具有明显的施肥效应。试验结果表明:造林地施肥(基肥)以N、P、K组合施,施肥效果十分明显,23个月生9个施肥处理(配方)平均树高6.43m,平均胸径6.86cm,其中第9处理(N100P150K50)23个月生平均树高7.36m,为不施肥对照小区(2.63m)的293.92%,平均胸径为8.00cm,为不施肥对照小区(1.96cm)的408.16%,每公顷材积26.335m3,为不施肥对照小区(0.534m3)的4931.6%。树高、胸径、材积直观分析表明:N100P150K50为最佳施肥配方。叶片中营养元素含量也有明显的不同。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梁坤南  周文龙  
在广东省开平市镇海林场进行了尾叶桉无性系幼林施肥试验,4.5a试验结果表明,8个不同施肥处理(肥料配方)间的生长差异极显著,尤以N75P200K50处理最好,其平均树高为15.23m,平均胸径为11.07cm,每公顷材积为107.5m3。8个施肥处理均与不施肥处理有极显著的差异。最好施肥处理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每公顷材积分别是不施肥的1.3、1.65和3.1倍。以最佳施肥处理N75P200K50的经济效益最好,投入与产出比为1∶2.2,与施肥量最高的处理相比,投入少,产出大,内部收益率为25.96%。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陆钊华  徐建民  白嘉雨  周文龙  
对海南岛乐东尖峰岭和琼海上土甬的 8年生细叶桉和赤桉共 15个种源 (含刚果 12号桉 )的木材进行了基本密度、纤维长度和宽度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 ,两树种的基本密度及纤维长度在种源间均表现出显著差异 ,纤维宽度差异较小 ,变异大小排序 :木材纤维长度 >基本密度 >纤维宽度。赤桉的基本密度和纤维长度值较细叶桉更易受环境影响。不同种源的树皮厚度差异显著 ,不同方位间的树皮厚度有差异 ,北向最厚。种源间不同取样等分对纤维长度影响极显著 ,径向距髓心越远的取样部位纤维长度值越大。经综合比较 ,细叶桉 13544、14 4 2 4和赤桉 12 187、14 917、14 918为生长速度与材性均优良...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贻铨  洪顺山  周文龙  陈道东  胡炳堂  巫流民  
杉木幼林P肥效应极显著,每公顷施25kgP2O5效应最好,树高增24%,地径增30%,PK、NP和NPK效应也显著;湿地松幼林P肥效应也极显著,PN、PK效应更好,每公顷施50kgN、50kgP2O5树高增74%,地径增69%,施50kgP2O5、50kgK2O树高增72%,地径增65%;尾叶桉幼林·NPK效应最显著,PN、PK效应也显著,NK增幅不大,每公顷施100kgN、100kgP2O5、50kgK2O,树高增245%,地径增279%,胸径增1156%。造林时应施足NPK基肥。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东  龚伟  胡庭兴  陈宏志  王景燕  李小平  
桉树Eucalyptus作为世界三大速生树种之一,广泛用于营造人工林,其中巨桉Eucalyptus grandis以生长速度快和经济效益好而成为目前栽培面积最大的一种桉树。以不施肥为对照,研究不同施肥水平(含氮、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钾各15%的复合肥0,90,180,270 g·株-1)下巨桉的生长及生物固碳量。结果表明:施肥90~270 g·株-1与不施肥条件下相比,巨桉地径、冠径、树高、整株生物量和根冠比分别增加16.3%~38.3%,17.1%~44.5%,15.8%~45.5%,21.8%~59.5%和2.1%~5.8%,且地径、冠径、整株生物量以及生物固碳量都显著大于不施肥处理;施肥18...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袁渭阳  李贤伟  张健  荣丽  杨渺  潘燕  
采用SRS-1000便携式土壤呼吸仪对四川省丹陵县集体林区巨桉短轮伐期1~6年生林分的土壤呼吸速率和5cm土壤温度进行测量,并采用根钻法在不同季节测量所有年龄巨桉林活细根(秋季(1.16)>春季(0.62)>冬季(0.41μmol.m-2s-1)(P<0.01)。1~6年生的巨桉林土壤呼吸速率年均值表现出"高—低—高"的趋势(P<0.01),6年生巨桉林土壤呼吸速率最高;2)土壤呼吸速率月变化与土壤温度存在显著相关性。用月初动态拟合的1~6年生林分土...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袁渭阳  李贤伟  张健  荣丽  
以巨桉工业人工林为对象,采用"空间换时间法",研究一个轮伐期巨桉林枯落物和细根碳储量,结果表明,1~6年生巨桉林枯落物碳储量为0.641~6.648 t.hm-2,不同年龄巨桉林枯落物碳储量1年为2.263±1.022 t.hm-2,2年为3.414±1.873 t.hm-2,3年为2.270±1.262 t.hm-2,4年为2.305±1.664 t.hm-2,5年为3.011±1.630 t.hm-2,6年为4.139±2.509 t.hm-2,6年生巨桉林枯落物碳储量最大。枯落物凋落量在年龄序列中表现为"高-低-高"的趋势;1~6年生巨桉林细根碳储量为0.101~0.637 t.hm-2...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大平  曾育田  李伟雄  
论述了2~3年生尾叶桉幼林地上部分生长、生物量积累和生物量在树木各器官及各径阶中的分配,林分净生产量,树木各器官及凋落物的养分含量和林分的养分循环。2年生时林分的生物量为22.9t/hm2,其中干材占60.2%,皮占8.9%,枝占14.7%,叶占16.2%。3年生时林分生物量为40t/hm2,其中干材占63.6%,皮占7.7%,枝占14.1%,叶占14.6%。年净生产量为20.5t/hm2,约50%为树干生物量的增长,凋落物仅占16.7%。2年生时林分N、P、K、Ca、Mg,Si、Mn、Zn、Cu和B的积累量(kg/hm2)为157.6、5.42、59.3、23.97、9.27、14.16、5...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文龙  梁坤南  
从澳大利亚引进的细叶桉15个种源在海南省东部进行种源试验。5年生结果表明,种源间的树高、胸径、材积、保存率、干形和抗风性能等指标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树高生长以来自昆士兰州的Kennedy河种源(13443)和MT.Garnet种源(13544)最好,分别为12.68m和12.66m。胸径生长以来自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种源(13418)为最好(9.05cm)。高纬度维多利亚州种源(13303)生长最差,树高8.48m,胸径6.23cm,材积10.10m3/hm2。最好种源的树高、胸径、材积分别为最差种源的149.35%、145.50%、606.24%。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甘四明  李梅  李发根  吴坤明  吴菊英  卢国桓  白嘉雨  
对尾叶桉×细叶桉5个杂种组合的181个无性系扦插生根和生长性状的研究表明:每穗根数、每穗最长根长和生根率3个扦插生根性状,杂种组合间和杂种组合内无性系间的差异均达0.01显著水平;46个月生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3个生长性状,杂种组合间差异不显著,杂种组合内无性系间的差异达0.01显著水平。无性系扦插生根性状和生长性状的广义遗传力介于0.32(每穗最长根长)~0.94(生根率)之间,表明各性状受中等到高等程度的遗传控制。无性系扦插生根性状平均值与生长性状平均值的表型相关均不显著。无性系各生长性状在13、18、46个月生之间的年年相关均达到0.01显著水平,表明在较早生长期进行无性系选择具有一定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照远  甘四明  李发根  李梅  翁启杰  胡哲森  
以已构建的尾叶桉和细叶桉RAPD连锁图谱为基础,利用CAPS技术对54个细叶桉EST序列在尾叶桉和细叶桉遗传图谱上的定位研究表明:7个EST序列在作图群体中呈等位片段多态性,包括母本尾叶桉特有的3个(其中1个偏分离)、父本细叶桉特有的2个和父母本共有的2个;共有4个EST-CAPS标记整合到尾叶桉RAPD连锁图谱,分散于不同的连锁群,各连锁群大小均有小幅增加;细叶桉RAPD连锁图谱上也整合了4个EST-CAPS标记,分散于不同的连锁群,各连锁群大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另外,尾叶桉上的1个偏分离标记未整合到任何连锁群。EST-CAPS可以有效用于桉属树种遗传图谱构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