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30)
- 2023(4050)
- 2022(3486)
- 2021(3250)
- 2020(2735)
- 2019(6323)
- 2018(6150)
- 2017(11648)
- 2016(6674)
- 2015(7118)
- 2014(7191)
- 2013(7114)
- 2012(6673)
- 2011(6030)
- 2010(6012)
- 2009(5368)
- 2008(5483)
- 2007(4894)
- 2006(4190)
- 2005(3852)
- 学科
- 济(25681)
- 经济(25653)
- 业(17631)
- 管理(17347)
- 企(14535)
- 企业(14535)
- 方法(13361)
- 数学(11826)
- 数学方法(11637)
- 学(7052)
- 财(7035)
- 农(6508)
- 中国(5982)
- 业经(5010)
- 制(4947)
- 地方(4595)
- 务(4540)
- 财务(4532)
- 财务管理(4518)
- 技术(4480)
- 农业(4391)
- 企业财务(4377)
- 理论(4223)
- 银(4108)
- 银行(4082)
- 融(3950)
- 金融(3950)
- 行(3872)
- 和(3827)
- 环境(3740)
- 机构
- 大学(96183)
- 学院(94994)
- 研究(36732)
- 济(35539)
- 经济(34727)
- 管理(34141)
- 理学(29610)
- 理学院(29221)
- 管理学(28555)
- 管理学院(28386)
- 科学(25901)
- 中国(25654)
- 农(25124)
- 京(20912)
- 所(20523)
- 农业(20166)
- 业大(19210)
- 研究所(19064)
- 财(16814)
- 中心(16205)
- 江(14428)
- 财经(13493)
- 省(13434)
- 院(12966)
- 北京(12839)
- 农业大学(12704)
- 经(12314)
- 范(12077)
- 科学院(12031)
- 师范(11881)
- 基金
- 项目(68887)
- 科学(53171)
- 基金(49905)
- 家(46744)
- 国家(46395)
- 研究(44460)
- 科学基金(37881)
- 省(27862)
- 社会(27552)
- 自然(26530)
- 社会科(26189)
- 社会科学(26176)
- 基金项目(26114)
- 自然科(25951)
- 自然科学(25939)
- 自然科学基金(25455)
- 划(24162)
- 资助(20961)
- 教育(20212)
- 重点(16474)
- 编号(15816)
- 计划(15494)
- 部(15055)
- 发(14608)
- 科技(14236)
- 创(14175)
- 科研(13787)
- 创新(13387)
- 业(12874)
- 成果(12685)
共检索到1377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筱 李夺 潘翔磊 陈菲儿 梁庆伟 王学敏
为筛选适宜半干旱区种植的饲用燕麦(Avena sative)品种,本研究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设计,于2020年在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赤峰试验站种植10个燕麦品种,测定其乳熟期的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指标,并采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方法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燕麦品种的株高为61.10~121.76 cm,鲜草产量为15 757.87~37 685.50 kg·hm~(-2),干草产量为3 443.67~6 425.91 kg·hm~(-2),在内蒙古赤峰地区,10个燕麦品种中鲜草产量最高的是‘甜燕1号’,干草产量最高的是‘白燕3号’。2)不同燕麦品种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变化分别为11.75%~15.45%、50.69%~53.42%和26.82%~32.65%,‘青海甜燕麦’和‘甜燕1号’达到特级干草标准。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青海甜燕麦’和‘甜燕1号’是表现最好的两个品种,且适合在内蒙古赤峰地区推广种植。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飞 马晓东 李刚 孙国胜 李宏 常生龙
为筛选出适宜阿鲁科尔沁沙地种植的饲用燕麦(Avena sativa)品种,本研究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分别对春播13个和夏播12个供试燕麦品种的株高、旗叶长和宽、第一节茎粗、干草产量及营养品质进行了测定,并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各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春播和夏播不同品种燕麦的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各指标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春播燕麦不同品种隶属函数值由大到小排序为‘福燕1号’>‘贝利’>‘甜燕1号’>‘艾博’>‘悍马’>‘海威’>‘梦龙’>‘速锐’>‘莫妮卡’>‘黑玫克’>‘三星’>‘凯撒’>‘特牧’,夏播燕麦不同品种隶属函数值由大到小排序为‘甜燕3’>‘梦龙’>‘悍马’>‘速锐’>‘甜燕2’>‘甜燕70’>‘海威’>‘艾博’>‘萨摩’>‘楷模’>‘甜燕75’>‘福星’。以上结果表明,适宜在阿鲁科尔沁沙地春播的燕麦品种为‘福燕1号’‘贝利’‘甜燕1号’,夏播的燕麦品种为‘甜燕3’‘梦龙’‘悍马’。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穆巴拉克·库尔帮 雷映霞 汪辉 周青平
为较直观地鉴定燕麦(Avena sativa)品种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形态,采用根尖染色体制片法开展6个不同燕麦品种的核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6个燕麦品种的染色体数量相同,即均为2n=42,为六倍体。其中,‘燕王’的核型公式为2n=6X=26m+16sm (6sat),‘莫妮卡’的核型公式为2n=6X=22m+20sm (4sat),‘枪手’的核型公式为2n=6X=22m (2sat)+20sm (4sat),核型类型属于2B型;‘青海444’的核型公式为2n=6X=28m (4sat)+14sm,‘牧王’的核型公式为2n=6X=22m (2sat)+20sm (2sat),‘骏马’的核型公式为2n=6X=22m (2sat)+20sm (4sat),核型类型属于2A型。6个燕麦品种均含随体。本研究结果可为燕麦种质资源鉴定和遗传育种研究提供细胞学依据。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书兴 王云平 王筱 李心 王学敏 赵威
为筛选出在半干旱地区适应性强、高产优质的青贮玉米(Zea mays)种质资源,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内蒙古赤峰市种植的10个青贮玉米品种的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地区10个青贮玉米品种中,生物产量表现最好的是‘豫青贮23’,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分别为171 085.5和53 720.9 kg·hm~(-2);株高表现较好的是‘京九青贮16’和‘豫青贮23’,分别是316.7和314.4 cm;穗位高变化在92.0~173.9 cm,品种‘XY1225’的穗位最高;粗蛋白含量最高的为‘京科932’,达到10.28%;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最低的皆为‘屯玉358’。淀粉含量较高的是‘屯玉358’和‘北农青贮208’,分别为33.98%和33.53%。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屯玉358’、‘北农青贮208’和‘铁研53’在当地的综合表现最好,这3个品种可作为优质青贮玉米品种在当地推广种植,解决当地气候干燥导致家畜青绿饲料供应不足问题。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景芳 刘彦明 南铭 边芳 任生兰 陈富 张成君
为筛选适宜黄土高原沟壑区种植的高产、抗倒伏、抗病性燕麦(Avena sativa)品种,以国内外引进的12个燕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分析其产量相关性状、倒伏率和病害发生率,并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和聚类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2个燕麦品种干草产量为10800.00~15233.33 kg·hm~(-2),平均干草产量13298.61 kg·hm~(-2);种子产量为3095.24~7857.14 kg·hm~(-2),平均值5407.14 kg·hm~(-2);其中,坝燕6号的倒伏率较低,红叶病和锈病发病率最低,为抗倒伏兼抗病品种。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株高、干草产量、叶茎比在灰色关联评价系统中所占权重最高,是品种选择时的重要指标。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将12个燕麦品种划分为3个类群,第Ⅰ类群可作为饲草型品种,第Ⅱ类群可作为籽粒型品种,第Ⅲ类群的倒伏率及病情指数低,抗逆性好。综合灰色关联度和聚类分析,筛选出适宜黄土高原沟壑区种植的产量高、适应性好的饲草型燕麦品种加燕2号,籽粒型燕麦品种坝燕6号和美达。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敏国 杨倩 杨梅 杨惠敏
全球气候变化和食物安全问题给世界农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开发新作物资源有助于解决全球变化背景下的食物安全问题。藜麦(Chenopodium quinoa)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除了籽实营养价值高而全面之外,植株其它部分也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同时藜麦还具有耐贫瘠、耐旱、耐盐碱和耐霜冻等特性,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因而具备了成为新的作物和牧草的潜力。本文综合分析了国内外藜麦研究的相关文献,介绍了藜麦作为饲草使用的潜力,总结了其在干旱、贫瘠、盐碱土壤条件下的适应性及其机制,以及其对温度和光照的响应特性,最后对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黄泽 崔增 刘一帆 刘玉 武高林
为了选出适宜在半干旱区种植的饲用植物,选取饲用玉米(Zea mays)、饲用高粱(Sorghum bicolor)和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 3种饲用作物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2种牧草为研究对象,在无灌溉和施肥的管理条件下,比较分析其干物质产量、营养品质及饲用价值。结果表明,高粱(引自日本)的株高最高(289.25 cm),比甜高粱和玉米高约10%,苏丹草SP20(引自美国)株高最低(172.80 cm);甜高粱干物质产量最高(17.38 kg·m~(–2)),其次为高粱(12.35 kg·m~(–2)),均显著高于玉米(P 0.05)。苏丹草和紫花苜蓿相对饲用价值(RFV)值较高(135~143),其次是饲用玉米和甜高粱(107~109),高粱和老芒麦最低(95~102)。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半干旱地区种植甜高粱具有与饲用玉米同等的饲用价值,但甜高粱具有更高的产量,因此在半干旱区种植甜高粱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关键词:
半干旱区 干物质产量 甜高粱 营养品质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董志晓 苟文龙 刘英杰 刘柏杨 牟海鹏 谭小平 刘伟 雷雄 马啸
为筛选出适宜在凉山州中低海拔地区种植的优质饲用燕麦(Avena sativa)品种,本研究选用15份饲用燕麦品种为供试材料,对其饲草产量、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太阳神的干草产量最高,为16 058.62 kg·hm~(-2),其次为爱沃256和福瑞至。优牧一号和牧乐思的干鲜比最小,爱沃256的茎叶比最小。鲜草产量和茎叶比呈显著负相关(P<0.05),干鲜比和干草产量显著正相关(P<0.05)。优牧一号的粗蛋白含量最高,为13.08%;木质素含量最低为3.25%,总可消化养分含量最高为56.33%,较其他品种差异显著(P<0.05)。楷模的ADF和NDF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且其相对饲喂价值最高;而优牧一号NDF的消化率和相对牧草质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通过隶属函数和TOPSIS综合分析,表现最优的分别为牧乐思、麦迪逊和太阳神,可作为优良饲用燕麦品种在凉山州推广种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姜心禄 李旭毅 池忠志 叶利 杨福明 陈华 郑家国
为了研究近年育成的10个水稻新品种的生态适应性、丰产性和稳定性,选择4个典型生态区作为研究基点开展筛选比较,结果表明:稻谷产量在品种与地点的互作间差异[请指明什么差异显著]极显著;产量稳定性则与品种、地点差异极显著。川优6203、泸香658具有较高的产量,且稳定性好,和其他品种差异极显著。川优6203适宜崇州、绵竹,宜香2115适宜广汉,泸香658在米易、广汉表现较好,川优8377适宜绵竹区域,花香7号适宜广汉,花香1618适应性较强。
关键词:
水稻 品种 丰产性 稳定性 区划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梁丹妮 靳巧红 李明雨 魏晓艳 谢应忠 伏兵哲 兰剑
为丰富宁夏引黄灌区牧草种质资源,于2017年4–10月在宁夏引黄灌区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10个高粱(Sorghum bicolor)品种进行适应性评价,通过测定农艺性状、营养成分和抗倒伏系数等指标,对抗倒伏系数的各因子间进行相关分析、营养成分指标间进行主成分分析后对不同品种的营养价值进行得分排序,采用隶属函数对10个高粱属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0个高粱品种在该地区的生育期为113~125 d,以绿巨人品种株高最高,达312.67 cm,干草产量最高的品种为海牛(29.72 t·hm–2),且高于其他品种(P 斯威特>大奖2120>金冠>绿巨人。抗倒伏较强的5个品种依次为大力士、大奖2180、海牛、绿巨人和大奖2120。最终根据营养成分、干草产量和抗倒伏系数综合评价得出,大奖2180、大力士、绿巨人、海牛和大奖2120适合在宁夏引黄灌区引种栽培。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玉魁 安守芹 张建平 郝玉光 张庆琼 方天纵
试验对5个沙生灌木树种的引种、生物量、抗旱性、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作了测试和分析,并与乌兰布和沙漠传统饲用灌木、牧草、农副产品饲料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花棒、梭梭和乔木状沙拐枣不同产地间在高生长、地径生长两个性状上差异显著;乔木状沙拐枣和杨柴的地上生物量低于多枝怪柳(对照)10.69%和18.87%,花棒、梭梭、毛条分别高于对照16.98%、27.04%和2.64%。所选5个树种7项生态生理综合指标反映的抗旱性均高于对照树种二白杨和小叶杨;适于在乌兰布和干旱环境中生长;粗脂肪、租纤维和无氮浸出物高于传统饲料汤、柳、榆树叶;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高于玉米秸和小麦秸;11种氨基酸总含量分别为:毛条12....
关键词:
乌兰布和沙漠,沙生饲用灌木,适应性,评价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袁艺 陈冬明 呼延美静 王德贵 何雨飞 刘长清 朱连发 刘伟
本研究以39份饲用燕麦品种为研究对象,在萌发期和苗期进行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试验,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参试燕麦品种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模拟干旱胁迫对两个生育期的指标均有显著影响,其中萌发期的发芽势变异系数最高(285.54%),其次是萌发抗旱指数(51.45%);苗期则表现为地上部生物量和相对电导率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31.32%和24.93%;39份材料被聚类为高抗旱型(Ⅰ级)、抗旱型(Ⅱ级)、不抗旱型(Ⅲ级)以及干旱敏感型(Ⅳ级)4类;其中“枪手”在两个时期均表现出较高的抗旱性。通过分析萌发期和苗期的抗旱性综合评价值的线性关系发现,两个时期的抗旱性无显著相关性,说明燕麦在不同生育阶段可能表现出不同的抗旱性。
关键词:
饲用燕麦 抗旱性 综合评价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聂莹莹 严翊丹 徐丽君 陶雅 张洪志 饶彦章 饶雄 蒋华 夏艳萍 付廷飞 陈是元
为解决我国乌蒙山区冬闲田闲置、土地利用率低的问题,以19份燕麦(Avena sativa)品种为研究对象,开展品种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综合评价试验,通过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筛选出适宜在乌蒙山区冬闲田推广种植的优质燕麦品种。结果表明:在相对干旱的年份,干草产量排在前3名的品种是‘伽利略’、‘青引1号’和‘青海444’,分别为15 941.55、15 744.67和13 831.14 kg·hm~(-2);营养品质方面,19份燕麦品种中,粗蛋白含量排名靠前的品种是‘贝勒Ⅱ’和‘青引1号’,并且二者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处于较低水平;相对饲喂价值较高的品种分别是‘贝勒Ⅱ’、‘贝勒’、‘林纳’和‘青引1号’;灰色关联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青引1号’、‘伽利略’和‘青海444’排名靠前,综合生产性能表现较好,可以作为乌蒙山区冬闲田的主推品种进行种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师丽红 张娜 胡亚亚 杨文香 刘大群
【目的】明确小麦新品种(系)河农5290、河农58-3、河农825、河农826、河农827、河农6049、河农6251、河农6425、河农7106和河农9206的抗叶锈性,确定其应用潜力,为合理推广使用这些品种(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16个具有鉴别能力的小麦叶锈菌株对测试的10个材料进行苗期抗性鉴定和基因推导;选用其中6个菌株对其进行田间成株期抗叶锈性鉴定和基因推导,同时,结合使用已报道的15个抗叶锈病基因稳定的分子标记对测试材料进行抗叶锈基因的分子检测。【结果】河农6425和河农9206含有抗病基因Lr1和Lr26,河农825、河农826、河农827、河农6049和河农6251含有Lr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