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38)
- 2023(15702)
- 2022(13545)
- 2021(12713)
- 2020(10772)
- 2019(24504)
- 2018(24256)
- 2017(47164)
- 2016(25626)
- 2015(28602)
- 2014(28573)
- 2013(28647)
- 2012(26573)
- 2011(23883)
- 2010(24094)
- 2009(22402)
- 2008(21977)
- 2007(19291)
- 2006(17195)
- 2005(15304)
- 学科
- 济(115755)
- 经济(115640)
- 管理(76976)
- 业(71051)
- 企(57673)
- 企业(57673)
- 方法(47721)
- 数学(41983)
- 数学方法(41640)
- 财(37643)
- 中国(30093)
- 农(28217)
- 地方(25448)
- 学(24373)
- 业经(22920)
- 制(21980)
- 务(20376)
- 财务(20314)
- 财务管理(20250)
- 贸(19437)
- 贸易(19426)
- 企业财务(19245)
- 农业(18840)
- 易(18838)
- 银(17347)
- 银行(17279)
- 环境(16615)
- 行(16329)
- 和(16086)
- 融(15858)
- 机构
- 大学(372581)
- 学院(370203)
- 济(156745)
- 经济(153611)
- 管理(143401)
- 研究(128061)
- 理学(123944)
- 理学院(122566)
- 管理学(120625)
- 管理学院(119974)
- 中国(96094)
- 财(79601)
- 科学(79333)
- 京(78899)
- 所(66013)
- 农(63192)
- 财经(60005)
- 研究所(59756)
- 业大(56836)
- 中心(56166)
- 经(54384)
- 江(53408)
- 北京(50151)
- 农业(49788)
- 经济学(48162)
- 范(45744)
- 院(45667)
- 师范(45222)
- 财经大学(44367)
- 经济学院(43324)
- 基金
- 项目(246627)
- 科学(191492)
- 基金(178707)
- 研究(176123)
- 家(157350)
- 国家(156064)
- 科学基金(132202)
- 社会(111797)
- 社会科(105989)
- 社会科学(105958)
- 省(95416)
- 基金项目(95320)
- 自然(86427)
- 自然科(84293)
- 自然科学(84268)
- 自然科学基金(82748)
- 划(80477)
- 教育(79254)
- 资助(73789)
- 编号(70756)
- 成果(57287)
- 重点(55051)
- 部(54196)
- 发(52783)
- 创(50683)
- 课题(48193)
- 科研(47437)
- 创新(47416)
- 教育部(46091)
- 国家社会(46067)
- 期刊
- 济(176058)
- 经济(176058)
- 研究(115163)
- 中国(67675)
- 财(64075)
- 学报(62822)
- 农(56350)
- 科学(54679)
- 管理(52297)
- 大学(46554)
- 学学(44460)
- 农业(38365)
- 融(33438)
- 金融(33438)
- 教育(32171)
- 财经(30230)
- 经济研究(30097)
- 技术(29348)
- 业经(26864)
- 经(25846)
- 问题(23115)
- 技术经济(19226)
- 业(18750)
- 理论(18193)
- 贸(17818)
- 科技(17512)
- 版(17201)
- 商业(17101)
- 现代(16439)
- 实践(16211)
共检索到5510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史峰赫 陈默 张屹山
本文首先具体回顾了我国国债恢复发行30年来国债实践的演进过程,并根据国债发行规模的变化及同期我国经济形势和政策制定,把我国国债实践发展经历划分为5个阶段。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国债发行量、财政赤字、财政收入之间数量及占比关系。接下来通过实证分析检验了国债发行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国债发行对于经济增长长期存在正向的拉动效应。
关键词:
国债 经济增长 赤字预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陶伟
文章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赤字与经济增长为对象进行研究,首先进行了数据描述,接着以30年以来的数据为依据进行协整检验,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与格兰杰因果检验。以此为依据对我国财政赤字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夏少刚
本文通过定量分析指出,财政赤字的增加能否引发通货膨胀关键在于所采取的弥补方式,若采用国债作为弥补方式,则所引起的通货膨胀率小于0 001,同时每一亿元国债将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国内生产总值货币供应量(M1)亿元(1990—2000年的收益均值为1 97亿元);若向银行透支来弥补赤字,其效果大部分为通货膨胀所抵消,每一亿元赤字只能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0 67亿元。
关键词:
财政赤字 国债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吴秀玲 魏博文
运用政府债务、财政赤字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理论模型,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且进行实证检验。检验后发现,财政赤字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有限的,持续地增加财政赤字会增加政府的债务负担。经济的持续增长不仅有利于降低财政赤字,同时也可以有效缓解政府的债务压力。因此,这三个变量在一定条件下都处于动态均衡。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财政赤字 政府债务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罗嗣红
近几年财政大规模发行国债、增加投资和扩大支出 ,有人担心会对私人部门经济产生挤出效应 ,从而对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效果提出质疑。本文认为 :现阶段我国公共部门投资增加 ,对民间部门投资的挤出效应并不明显 ;我国现阶段仍具备较大的国债发行潜力 ,但国债发行规模的增长率应逐步控制 ;挤出效应通常会随着国债还本付息期限的延长而增加 ,但在当前我国“挤出效应”较小的前提下 ,选择发行更多的长期国债不失为一种低成本高收益的政策选择。
关键词:
财政赤字 国债 挤出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溶沧 马拴友
本文从实证角度分析了赤字、国债与利率、私人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认为我国的赤字、国债规模没有产生挤出效应 ,不但财政赤字没有使利率上升 ,而且财政投资也未挤出私人投资。如果不结合财政支出考虑赤字、国债的效应 ,或者赤字、国债用于转移或其他经常性支出时 ,它们对经济增长具有负影响 ;但如果赤字和国债用于公共投资 ,那么它们的净效应是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这对目前在总需求不足时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持。
关键词:
预算赤字 国债 挤出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孝斌 钟坚
文章通过建立门槛协整回归模型,采用GMM估计方法,对经济增长与财政可持续性之间的关系在预算赤字规模不同阶段的异质性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当预算赤字规模较小时,经济增长对财政可持续性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当预算赤字规模较大时,经济增长同样对财政可持续性产生了正向的影响,但是影响系数更大。当预算赤字规模较小时,利率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不显著;当预算赤字规模较大时,利率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将由不显著变得显著;无论是在预算赤字规模较小的阶段还是较大的阶段,通货膨胀、政府规模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都不显著;当预算赤字规模较小时,经济外向度对财政可持续性会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当预算赤字规模较大时,经济外向度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演变为显著的负向影响,经济外向度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呈"倒U"型轨迹。
关键词:
财政可持续性 预算赤字 门槛协整检验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唐东波
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出现内部失衡和外部失衡,与人民币汇率波动和持续多年的财政赤字不无关系。本文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实证考察了人民币汇率升值与财政赤字规模的变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和影响途径。基于实证分析的结论,本文认为改变外向型导向的财政支出结构可以有效缓解当前国际收支顺差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另一方面,人民币币值上升不仅不会逆转我国经济长期增长的态势,反而可以提高国内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调控的敏捷性和有效性,并有利于我国经济的长期增长。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黄璟莉
在国际国内复杂的经济环境下,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令人担忧。而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的不平衡是导致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运用31个省份1998-2010年财政赤字和经济增长数据探讨了两者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结果表明:我国地方财政赤字和经济增长序列是一阶单整序列,且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短期来看,地方经济增长是地方财政赤字的格兰杰原因,但地方财政赤字不是地方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而长期来看,地方财政赤字与地方经济增长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方文全
本文在概括性描述我国金融发展的典型事实并重新构造度量指标的基础上,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我国金融发展的决定因素,证实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行为对我国金融发展有显著的作用,其中财政赤字对经济货币化指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重新构造的金融相关比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对以股票资产交易额衡量的资本市场发展指标具有显著的反向影响;而金融发展指标对经济增长的效应不显著,政府的扩张性支出行为驱动的金融发展即通过提高资本积累而不是资本效率促进经济增长,但这种增长的可持续性是不容乐观的。金融体系的进一步发展有赖于深化财政体制
关键词:
财政赤字 金融发展 资本积累 经济增长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夏诗园
本文利用SVAR模型对转轨时期我国政府债务、财政赤字和经济增长相互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短期范围内我国政府债务对经济具有提升作用,但在长期,我国政府债务规模的持续膨胀将会阻碍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此外,政府债务对私人投资存在先挤入后挤出效应;通过进一步对模型中各经济变量进行方差分解发现,通货膨胀对财政赤字、国民生产总值及政府债务波动的解释程度最高,而赤字对其本身及国民生产总值的波动解释程度次高,财政赤字的波动受其他经济变量的影响较小,而其他经济变量对国民生产总值的影响比率大致相同;最后,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提出了转轨时期如何科学管理政府债务的相关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夏诗园
本文利用SVAR模型对转轨时期我国政府债务、财政赤字和经济增长相互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短期范围内我国政府债务对经济具有提升作用,但在长期,我国政府债务规模的持续膨胀将会阻碍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此外,政府债务对私人投资存在先挤入后挤出效应;通过进一步对模型中各经济变量进行方差分解发现,通货膨胀对财政赤字、国民生产总值及政府债务波动的解释程度最高,而赤字对其本身及国民生产总值的波动解释程度次高,财政赤字的波动受其他经济变量的影响较小,而其他经济变量对国民生产总值的影响比率大致相同;最后,根据我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蔡宁 刘勇
本文首先通过文献对《马约》3%的赤字率标准提出了质疑,随后基于赤字率、负债率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构建了一个新的赤字标准:最大赤字率。该赤字率是实际赤字率的上限,实际赤字率只有在最大赤字率之下,才能保证财政的持续运行,反之超过最大赤字率,则有产生债务危机的风险。来自历史及预测的数据表明,中国仍有较大的赤字空间,短期内中国以较高的赤字刺激下行的经济完全可行,只要在未来有足够的偿还能力,并不会导致债务风险,但长期来看,政府还是应该严格控制赤字率,欧盟、拉美的债务危机已经给了我们警示。
关键词:
《马约》 赤字率 负债率 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佳
在全球经常账户失衡的背景下,本文利用世界84个国家1990-2015年的面板数据,从内部视角分析一国财政赤字、人口结构、经济增长对储蓄投资缺口的影响,并考察经常账户失衡的根源。初步的静态面板回归结果表明,财政赤字、人口抚养比、经济增长率对一国经常账户失衡具有显著的影响;改进后的动态面板回归结果表明,财政赤字、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本国相对于世界的经济增长率对一国经常账户失衡具有显著的解释力,但是少儿抚养比和相对经济增长率对不同组别国家的影响存在差异。因此,治理全球经常账户失衡需要从国内经济因素着手,综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