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92)
2023(11926)
2022(10600)
2021(10102)
2020(8409)
2019(19743)
2018(19722)
2017(38057)
2016(20874)
2015(23563)
2014(23727)
2013(23286)
2012(21258)
2011(19078)
2010(19225)
2009(17319)
2008(16591)
2007(14274)
2006(12289)
2005(10542)
作者
(61166)
(50727)
(50459)
(48040)
(32507)
(24519)
(22915)
(20143)
(19561)
(18154)
(17754)
(17040)
(16166)
(16005)
(15703)
(15526)
(15265)
(15193)
(14720)
(14451)
(12745)
(12440)
(12440)
(11658)
(11450)
(11263)
(11253)
(11152)
(10202)
(10054)
学科
(86398)
经济(86317)
管理(56682)
(52979)
(43989)
企业(43989)
方法(42307)
数学(37471)
数学方法(36802)
(21554)
地方(21542)
(20469)
中国(19946)
业经(17800)
(17405)
理论(14713)
农业(14625)
(13973)
环境(13671)
(13668)
贸易(13661)
(13175)
技术(12544)
(12276)
地方经济(11868)
(11508)
(11089)
财务(11016)
财务管理(10998)
教育(10512)
机构
学院(292753)
大学(292368)
管理(118284)
(109164)
经济(106704)
理学(103721)
理学院(102484)
管理学(100270)
管理学院(99761)
研究(96935)
中国(69717)
科学(65612)
(63282)
(49517)
(49168)
业大(47485)
(46631)
(46033)
研究所(45941)
中心(43693)
(39808)
师范(39396)
北京(39167)
农业(38644)
财经(38350)
(35949)
(34796)
(34705)
技术(32584)
师范大学(31901)
基金
项目(211460)
科学(165580)
基金(152118)
研究(150276)
(133943)
国家(132904)
科学基金(113945)
社会(91689)
社会科(86803)
社会科学(86777)
(84638)
基金项目(81438)
自然(77713)
自然科(75824)
自然科学(75806)
自然科学基金(74382)
(70987)
教育(69394)
资助(63642)
编号(61827)
成果(48312)
重点(48077)
(45225)
(45136)
(43411)
课题(42711)
科研(40860)
创新(40501)
计划(39476)
大学(38503)
期刊
(114699)
经济(114699)
研究(79282)
中国(51315)
学报(49719)
科学(45824)
(43136)
管理(41864)
大学(36603)
学学(34605)
教育(33012)
(32953)
农业(30472)
技术(26753)
(20207)
金融(20207)
业经(19839)
经济研究(17943)
财经(17181)
(16192)
资源(16153)
图书(15935)
科技(15452)
(14484)
问题(14442)
技术经济(14257)
理论(13905)
统计(13728)
(13488)
林业(13097)
共检索到4079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志勇  赖格英  潘少明  
应用2个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和Topmodel模型),对赣江流域的源头——梅江流域20年内的植被变化所造成的生态水文响应做出了模拟研究。根据2个模型不同的特点,设计了不同的模拟方案,使用SWAT模型模拟径流量的变化,Topmodel模型模拟汇流过程的变化。模拟得到的结果是:排除研究时间段内流域气候变化的影响,仅变换流域下垫面的属性,植被的变化对流域水文特征产生了明显影响,在整个梅江流域的范围内,2000年的年径流总量比1987年增加了14.6%;在其子流域——琴江流域,1995~2000年的7次洪峰峰值径流出现时间比1987年延迟,峰值径流量减少约5%。这说明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该流域内...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邓慧平  
为了揭示森林植被水文效应的动态变化过程,将简化的简单生物圈模型与动态植被模型和流域地形指数水文模型相耦合进行长江上游梭磨河流域植被及其水文效应的动态模拟。结果表明:植被覆盖和叶面积指数的增加使植被蒸腾和冠层截留蒸发增加而使土壤蒸发减小,植被的水文效应取决于蒸发分量中这两个相反方向变化的净效应。流域主要由草地和灌木覆盖时流域总蒸发大于裸地和林地。与裸地相比较,当单位叶面积指数截留能力取值0.1mm时,森林减小了流域总蒸发,但当单位叶面积指数截留能力取值0.2mm时,森林增加了流域总蒸发。森林的水文效应对冠层截留能力敏感,冠层截留能力存在一个控制森林水文效应从减小总蒸发变为增加总蒸发的转折点。植被...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徐静  任立良  刘晓帆  袁飞  
利用1980年和1996年土地覆被情景分别表征1964年-1979年和1990年-1999年土地利用情况,运用双源蒸散与混合产流的分布式水文模型探讨老哈河流域太平庄集水区土地覆被变化的水文效应,定量分析土地覆被变化对"绿水"和"蓝水"的影响,结果表明1980年到1996年研究区域土地覆被变化总体趋势为草地向林地和耕地转化,上述土地覆被变化导致老哈河流域截留蒸发量和冠层蒸腾能力增加,土壤蒸发能力减小,进而使得蒸散发能力和实际蒸散发量增加,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和径流系数减少。1964年-1979年平均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总径流和径流系数分别减少了4.4%、9.5%、8.7%和8.7%。此外,径流模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丽娟  昝国盛  葛建平  
该文通过研究现有土地覆盖下水文分布的空间格局,及不同植被类型集水区内降雨与径流间的关系,来揭示森林生态系统与水文动态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从而为岷江上游的生态环境评价和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及恢复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构建岷江流域植被水文模型.模型以水文子模块TOPMODEL为中心,由山地小气候模型MTCLIM和林冠截留模型为其提供水文学参数,研究中水文循环过程涉及植被截留、(实际)蒸散发、降雨入渗和土壤水分动态等.最后将模型应用于岷江上游典型支流——杂古脑流域,对其1995年7—9月的径流特征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显示,7—9月日径流量总体趋势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翔  邓志民  李丹  肖洋  朱才荣  
针对流域LUCC驱动因子众多、驱动因子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之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动态关系的特点,以汉江上游流域LUCC模拟为例,构建基于人工神经网络(ANN)与元胞自动机(CA)的模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CA-ANN耦合模型,并应用该模型预测汉江上游流域2020s年代的LUCC变化情景。结果表明:2020s汉江黄家港站上游流域水田、旱地、灌木林与建设用地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建设用地增幅最大,与区域交通和城市化的迅猛发展趋势相符;除建设用地增幅变化较大之外,1980s~2000s与2000s~2020s两个时期其余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的面积变化率都比较相近,表明CA-ANN耦合模型能够刻画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钰瀚  张增信  费明哲  金秋  
以赣江流域为研究区,基于观测降水和TRMM准实时数据(3B42RTV6、3B42RTV7)和分析数据(3B42V6、3B42V7),驱动VIC水文模型,开展卫星降水产品在赣江流域的水文模拟,评估TRMM降水产品在水文模拟中的应用能力。结果表明:(1)在赣江流域,3B42V7估算的降水与实测降水的对比结果最好,3B42RTV6的估算精度最低,3B42RTV7较3B42RTV6在赣江流域的降水估算精度提升非常明显;(2)在径流模拟方面,3B42V6和3B42V7在日尺度上尽管对洪峰的模拟有所偏差,但模拟结果仍能反映径流变化特征,在月尺度上模拟结果精度较高,纳什系数均在0.9以上,并且二者在4、5月...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昌春  张余庆  项瑛  王腊春  
论文以赣江流域为研究区,基于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及SUFI-2算法,利用流域DEM、土地利用、土壤、气象等数据,结合GIS和RS技术,对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径流响应进行定量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模型模拟效果前3位的敏感参数分别为ALPHA_BF、CN2、ESCO,得出率定期和验证期的模拟值与实测流量过程拟合程度较优,其R2和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ENS均高于0.90,相对误差|Re|均小于3%;流域内1990年与2000年土地利用均以林地、水稻田、草地为主,此3种类型约占流域总面积的85%;在相同气象条件下,两期土地利用情景下的月、年均径流量变化趋势较为一致,2000年土地利...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夏军  王渺林  
研究长江洪水和水资源问题,对于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本文以长江上游流域16个主要控制站径流观测数据为基础,对长江上游流域径流变化及其影响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金沙江流域径流微弱增加外,其他流域径流都有一定程度的减少趋势,其中岷江流域高场、横江流域横江、沱江流域李家湾、嘉陵江流域小河坝、武胜、北碚等站的径流显著减少,长江上游干流控制站寸滩站径流则微弱减少。针对流域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水资源量的变化影响,建立大尺度分布式月水量平衡模型,将模型应用于长江上游的7个区间,模拟结果表明模型精度较高。最后应用分布式月水量平衡模型定量识别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流域径流变化的贡献率,长江上游寸滩站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健  张奇  
考虑同类模型在模拟大尺度流域时存在的一些弱点,开发了基于单元网格,并且结构较为简单、参数数量较少的分布式水文模型WATLAC。为了验证该模型在大尺度流域长时间序列的模拟效果,选取鄱阳湖流域的最大子流域——赣江流域(8.17万km2)为验证区域。流域的空间非均匀性由单元网格离散并模拟。根据下垫面数据精度,选取4 km×4 km的离散网格尺寸,并应用ArcGIS等软件建立流域网格信息,生成模型输入数据。采用1960~1989年外洲站和峡江站的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率定期(1960~1969年)两水文站日、月和年径流确定性系数在0.81~0.93,Ens系数在0.79~0.99,年径流统计量相对...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利平  曾思栋  王任超  夏军  
气候变化对我国各地区水资源影响的时空格局变化,尤其是对水资源工程和规划的影响,是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滦河流域为研究流域,采用线性回归法、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等方法,分析了1957年-2001年的水文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基于数字高程模型、土地利用和土壤类型等资料,应用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模拟滦河流域水文循环过程,由月径流量计算结果,模拟期效率系数达到77.2%,检验期达到83.1%,表明SWAT模型在该流域具有一定适用性;根据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多模式结果,分析了IPCCSRES-A2、A1B、B1情景下21世纪降水、气温、径流、蒸发的年响应过程,以1961年-19...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玉娟  王树东  杨胜天  曾红娟  蔡明勇  宋文龙  
以黄河流域为例,通过集成RS/GIS技术,利用生态水文评估工具中模块化生态水文综合管理系统(EcoHAT)对研究区植被生态用水过程进行定量模拟,模拟出该流域20世纪50年代以来像元尺度上植被生态用水量,得到研究区植被生态用水时空结构差异。结果表明:在年际变化上,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偏多,而70年代和90年代偏少,2000年生长季植被生态用水量为263.5 mm;年内变化整体与降水变化趋势相一致,最大值集中在6—8月;从植被类型看,最小是草地,其次为灌丛,最大为林地;从水资源分区上看,最小的是兰河干流区间,伊洛河流域最大。其中,兰河干流区间、河龙干流区间、内流区、湟水流域、龙兰干流区间、龙...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正浩  张强  邓晓宇  刘剑宇  孙鹏  
东江流域为香港及广州等特大城市的重要水源地,新丰江、枫树坝与白盆珠三大水库对东江全流域水资源有控制性调蓄作用,加上人类活动影响,导致东江流域地表径流发生显著变异。研究分析东江流域上中下游水利工程建成前、后径流在时间与空间的变异特征,对水利工程与人类活动影响的东江流域水资源管理提供重要依据。基于此,选取多元线性回归、神经网络与支持向量机等模型模拟水利工程建成前的径流变化,研究认为:1神经网络为水利工程建成后径流变化模拟的最优模型;2水利工程建成后,流域径流变异特征分两阶段:1974—1982年流域水文变异不显著,水利工程影响不大;1983—2000年径流变异显著,水利工程削峰填谷作用明显;3东江...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林耀明  
以千烟洲试验站所在地-赣江流域为例,运用大气-植被-土壤连续体的原理,建立并试验了流域水循环模拟模型,结果显示;模拟的年径流过程线和年径流总量比较合理,但径流量的年内分配误差稍大,有待进一步研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建彬  陶建蓉  熊国保  
随着赣江流域生态环境的日益严峻,各利益方冲突加剧,因此不同区域了解他们的利益诉求和博弈策略,是进行高效生态补偿的关键。本文基于流域生态补偿的相关原则,确定了赣江流域生态补偿利益方,并根据"囚徒困境"博弈模型,分析了不同区域政府管理者之间、政府管理者与社区居民间生态补偿的选择过程。结果显示,在政府管理者之间的生态补偿博弈过程中,通过建立赔偿金制度,当赔偿金高于生态收益与保护成本的差值时,即政府管理者与社区居民间的生态补偿博弈是在赔偿金高于生态保护成本与内生收益的差值,就可以跳出"囚徒困境",实现流域生态补偿方选择生态补偿策略,受偿方选择环境保护策略,从而获得最佳的生态补偿效益。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建彬  陶建蓉  熊国保  
随着赣江流域生态环境的日益严峻,各利益方冲突加剧,因此不同区域了解他们的利益诉求和博弈策略,是进行高效生态补偿的关键。本文基于流域生态补偿的相关原则,确定了赣江流域生态补偿利益方,并根据"囚徒困境"博弈模型,分析了不同区域政府管理者之间、政府管理者与社区居民间生态补偿的选择过程。结果显示,在政府管理者之间的生态补偿博弈过程中,通过建立赔偿金制度,当赔偿金高于生态收益与保护成本的差值时,即政府管理者与社区居民间的生态补偿博弈是在赔偿金高于生态保护成本与内生收益的差值,就可以跳出"囚徒困境",实现流域生态补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