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93)
2023(10552)
2022(8580)
2021(7802)
2020(5981)
2019(13430)
2018(12995)
2017(24017)
2016(13131)
2015(14462)
2014(14306)
2013(14178)
2012(13924)
2011(12919)
2010(13122)
2009(11898)
2008(11579)
2007(10385)
2006(9702)
2005(9119)
作者
(42091)
(35306)
(34757)
(32872)
(22491)
(17037)
(15656)
(13770)
(13723)
(12703)
(12396)
(12256)
(11758)
(11490)
(11382)
(11010)
(10501)
(10377)
(10338)
(10294)
(9083)
(8912)
(8698)
(8301)
(8021)
(7968)
(7874)
(7842)
(7354)
(7129)
学科
(62104)
经济(62053)
管理(29556)
(28510)
地方(24738)
中国(20960)
(19675)
(19056)
企业(19056)
方法(16002)
(15360)
业经(14776)
农业(14027)
地方经济(13990)
数学(13456)
数学方法(13299)
(12186)
环境(11776)
(10899)
金融(10897)
(10167)
(10145)
银行(10111)
(9952)
(9604)
贸易(9592)
(9143)
(9133)
(8933)
资源(8891)
机构
学院(190222)
大学(186424)
研究(79784)
(74289)
经济(72527)
管理(63834)
中国(59401)
理学(52991)
科学(52729)
理学院(52165)
管理学(51107)
管理学院(50778)
(43773)
(43081)
(42419)
研究所(39358)
(37236)
中心(35119)
农业(33435)
业大(32466)
(32387)
(29996)
(29440)
师范(29036)
(28646)
北京(27459)
(26257)
科学院(25462)
财经(24352)
师范大学(23310)
基金
项目(128331)
科学(99866)
研究(92084)
基金(88957)
(80823)
国家(80098)
科学基金(65815)
社会(56828)
(53975)
社会科(53709)
社会科学(53697)
基金项目(46789)
(45418)
自然(42484)
自然科(41298)
自然科学(41284)
教育(40529)
自然科学基金(40496)
编号(37223)
(35855)
资助(35354)
重点(30981)
成果(29926)
课题(28681)
发展(28133)
(27648)
(26683)
(26541)
计划(25278)
创新(25088)
期刊
(96445)
经济(96445)
研究(58705)
中国(50059)
(40153)
学报(35773)
科学(33379)
农业(27752)
大学(25543)
教育(25123)
管理(24874)
学学(24078)
(21934)
(20511)
金融(20511)
业经(17758)
技术(16371)
(14700)
经济研究(14552)
资源(13474)
问题(12268)
财经(11452)
科技(10256)
(9999)
(9625)
业大(9563)
图书(9361)
(9183)
(9088)
世界(8992)
共检索到3121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那文俊,李桂森,汪宏清,邓新安  
赣江流域是一个以丘陵为主体的山丘地区,土地总面积9.05万Km~2,其中荒山荒地2902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1.4%(见表),占山丘总面积的27.3%。开发利用赣江流域荒山、荒地,对搞活当地经济意义重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庭生  
湖南省位于长江中游南部,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土地总面积21.18万平方公里(合3.177亿亩),耕地5,168万亩,其中水田4,042万亩。土地构成大体上是“七山一水二分田”,山地占土地总面积49%,丘陵26%,岗地13%,平原7%,湖河水面5%。耕地约占土地总面积16.3%。这些耕地主要集中分布在洞庭湖平原和湘、资、沅、澧四水及其支流的河谷平原,丘陵和山麓分布较少。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徐立敏  赵永刚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产业多元化日趋凸显,农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农民从事非农经营成为常态,导致农村"四荒地"愈发增多,造成土地资源的闲置浪费。为推进我国农村"四荒地"的开发利用,应通过推进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革探索有效利用的经营方式,并在制度层面上构建健全的"四荒地"处置机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西玉  
在我国发展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中,非耕地资源的开发占有重要地位。这是因为:一、我国总耕地少,但包括草地、林地、滩涂、水面在内的非耕地数量却远远超过耕地,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二、由于受工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制约,非耕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将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的重要场所。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物结构的变化,对肉、蛋、奶、水果、水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这部分产品主要靠非耕地提供。除此以外,荒山、荒沟。荒坡特别是北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开发治理,对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这部分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很不够,特别是北方干旱地区荒山荒沟的开发治理,潜力还很大。过去多少年来,...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昌春  张余庆  项瑛  王腊春  
论文以赣江流域为研究区,基于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及SUFI-2算法,利用流域DEM、土地利用、土壤、气象等数据,结合GIS和RS技术,对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径流响应进行定量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模型模拟效果前3位的敏感参数分别为ALPHA_BF、CN2、ESCO,得出率定期和验证期的模拟值与实测流量过程拟合程度较优,其R2和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ENS均高于0.90,相对误差|Re|均小于3%;流域内1990年与2000年土地利用均以林地、水稻田、草地为主,此3种类型约占流域总面积的85%;在相同气象条件下,两期土地利用情景下的月、年均径流量变化趋势较为一致,2000年土地利...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岳宝刚  蔡书云  
荒山开发存在开发体制不完善、开发结构不合理、开发户利益得不到保障、技术落后和缺乏必要的政策扶持等问题。为做到荒山的科学有效开发,应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开发体制,实行优惠政策,保护好开发户的利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布局、建立健全林业科技推广网络,增加林业的科技含量,促使荒山开发事业蓬勃发展起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邓卓海  
荒山开发的几种有效形式湖北省襄樊市境内的保康、谷城、南漳三县共有荒山面积8万多公顷。长期以来,由于地域封锁和所有制限制,荒山开发速度缓慢,利用程度很低。为改变这种状况,1992年初。三县决定在不破坏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允许和鼓励国家、集体和个...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庭生  
湖南省目前人均耕地仅0.95亩,人口与耕地的矛盾日益突出,缓和人口与耕地矛盾的主要措施之一,是开垦一部分质量较好的宜农荒地,扩大耕地面积。因此,调查和研究宜农荒地已势在必行。1985年,我们采用卫片解译,结合实地考察和参考有关资料,编制了零陵地区宜农荒地资源分布图,并量算出荒地的面积,概算了宜农荒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为全省开展宜农荒地调查迈出了第一步。一、自然条件特点零陵地区位于湖南省的南端,辖东安、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齐淑胜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万金保  高园  万莉  
赣江流域是鄱阳湖水系的第一大流域,由于人口密度大、企业多,使得赣江流域的水环境日趋严重。为此,以赣江流域为对象,选择外洲站点为代表性站点,绘制赣江流域污染物的流量历时曲线和负荷历时曲线;并分析污染物最大日负荷的变化特征,赣江流域各月、各季节和各水情期的污染物最大日负荷波动较大,各时间段的污染物最大日负荷呈负偏态分布;最后比较了赣江流域现状负荷通量和允许负荷通量,发现赣江流域总体水质较好,COD有部分盈余,但NH3-N和TP的现状负荷已接近最大允许负荷,尤其在丰水期,说明面源对赣江流域的NH3-N和TP的贡献较大,赣江流域的污染物控制应以面源控制为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建彬  陶建蓉  熊国保  
随着赣江流域生态环境的日益严峻,各利益方冲突加剧,因此不同区域了解他们的利益诉求和博弈策略,是进行高效生态补偿的关键。本文基于流域生态补偿的相关原则,确定了赣江流域生态补偿利益方,并根据"囚徒困境"博弈模型,分析了不同区域政府管理者之间、政府管理者与社区居民间生态补偿的选择过程。结果显示,在政府管理者之间的生态补偿博弈过程中,通过建立赔偿金制度,当赔偿金高于生态收益与保护成本的差值时,即政府管理者与社区居民间的生态补偿博弈是在赔偿金高于生态保护成本与内生收益的差值,就可以跳出"囚徒困境",实现流域生态补偿方选择生态补偿策略,受偿方选择环境保护策略,从而获得最佳的生态补偿效益。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林耀明  
以千烟洲试验站所在地-赣江流域为例,运用大气-植被-土壤连续体的原理,建立并试验了流域水循环模拟模型,结果显示;模拟的年径流过程线和年径流总量比较合理,但径流量的年内分配误差稍大,有待进一步研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建彬  陶建蓉  熊国保  
随着赣江流域生态环境的日益严峻,各利益方冲突加剧,因此不同区域了解他们的利益诉求和博弈策略,是进行高效生态补偿的关键。本文基于流域生态补偿的相关原则,确定了赣江流域生态补偿利益方,并根据"囚徒困境"博弈模型,分析了不同区域政府管理者之间、政府管理者与社区居民间生态补偿的选择过程。结果显示,在政府管理者之间的生态补偿博弈过程中,通过建立赔偿金制度,当赔偿金高于生态收益与保护成本的差值时,即政府管理者与社区居民间的生态补偿博弈是在赔偿金高于生态保护成本与内生收益的差值,就可以跳出"囚徒困境",实现流域生态补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赖智勇   廖富强   舒晓波   万智巍  
流域是典型的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研究流域生境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98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运用InVEST模型、PLUS模型、空间自相关、冷热点分析、标准差椭圆等方法对赣江流域1980-2030年生境质量时空格局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并预测,研究发现:(1)1980-2030年,赣江流域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水田、旱地和林地,总体上,水田、林地面积持续减少,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和其它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2)1980-2030年,赣江流域生境质量呈现“上游高、中下游低”的空间分布格局,生境质量平均值由1980年的0.8244下降到2030年的0.8046,生境质量整体呈下降趋势。(3)1980-2030年,生境质量呈现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且具有明显的冷热点;冷点主要分布在流域北部鄱阳湖平原、中部吉泰盆地以及南部沿江平原地区,热点则主要分布在雩山山脉与武夷山脉地区;2030年冷点将进一步向外扩散,且南北方向比东西方向的扩散态势更为强劲,热点则在“西北-东南”方向的扩散态势弱于“东北-西南”方向的收缩倾向。(4)赣江流域1980-2030年生境退化的强度有所增加,生境退化的趋势愈加明显,生境退化程度日渐加深的子流域有锦江流域、消江流域、袁水流域、乌江流域、赣江泰和段、梅江流域、绵水流域、桃江流域以及湘水流域等。研究结果可为赣江流域生境保护及区域协调提供相应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肖池伟  刘影  李鹏  
借鉴生态补偿研究中生态价值当量的思路,构建森林、草地、农业用地、湿地、河流湖泊和荒地6类不同生态系统指标,对赣江流域的生态经济价值进行测算与分析。结合以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基本依据的生态补偿,引入经济学中的博弈论,以赣江流域上游的赣州市和下游的南昌市为例,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模型。结果表明:基于修正系数下赣江流域2013年的生态价值当量为730.16万,生态经济价值为46.85亿元,各县域的生态价值当量和生态经济价值差异均较大且二者表现高度一致。从生态价值当量看,最小值为赣州市区的2.87万,最大值为宁都县的31.36万;从生态经济价值来看,最大为宁都县的2.04亿元,最小为赣州市区的0.18亿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