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30)
- 2023(11948)
- 2022(9957)
- 2021(9434)
- 2020(7523)
- 2019(17505)
- 2018(17424)
- 2017(31522)
- 2016(16945)
- 2015(18706)
- 2014(18230)
- 2013(17202)
- 2012(15896)
- 2011(14050)
- 2010(14581)
- 2009(13845)
- 2008(12737)
- 2007(11329)
- 2006(10323)
- 2005(9341)
- 学科
- 济(57700)
- 经济(57629)
- 管理(50238)
- 业(47691)
- 企(41236)
- 企业(41236)
- 融(26346)
- 金融(26343)
- 中国(25283)
- 银(24469)
- 银行(24458)
- 行(23720)
- 地方(20869)
- 财(19063)
- 农(18531)
- 制(18261)
- 方法(17412)
- 技术(17142)
- 业经(16828)
- 数学(14190)
- 数学方法(13998)
- 农业(12803)
- 理论(12741)
- 体(12258)
- 技术管理(11989)
- 中国金融(11119)
- 务(10903)
- 财务(10880)
- 财务管理(10848)
- 学(10838)
- 机构
- 学院(214440)
- 大学(209724)
- 济(83164)
- 经济(81049)
- 管理(79417)
- 研究(72026)
- 理学(66025)
- 理学院(65217)
- 管理学(64149)
- 管理学院(63699)
- 中国(62446)
- 京(45771)
- 财(44166)
- 科学(41954)
- 江(41053)
- 中心(36233)
- 所(34557)
- 财经(32485)
- 范(31236)
- 师范(30939)
- 州(30647)
- 研究所(30602)
- 农(30516)
- 经(29158)
- 北京(28496)
- 业大(27414)
- 院(26884)
- 经济学(24996)
- 技术(24886)
- 省(24776)
- 基金
- 项目(137698)
- 研究(109501)
- 科学(108460)
- 基金(94952)
- 家(80308)
- 国家(79460)
- 科学基金(69680)
- 社会(67745)
- 社会科(64024)
- 社会科学(64003)
- 省(58790)
- 基金项目(50881)
- 教育(50762)
- 划(46766)
- 编号(46403)
- 自然(41984)
- 自然科(40941)
- 自然科学(40934)
- 自然科学基金(40211)
- 成果(38598)
- 资助(36414)
- 创(35040)
- 课题(33958)
- 创新(31759)
- 发(31638)
- 重点(31326)
- 部(28714)
- 年(28614)
- 性(28244)
- 项目编号(27895)
共检索到3570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曾小江 扈文捷 付霖炜
基于全国绿色金融发展和江西省赣江新区成功申报全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背景,本文以九江市为例探讨如何策应赣江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调查摸底结果显示,目前绿色金融发展存在非金融企业绿色债亟待突破、两高一剩行业产生倒逼效应、各要素市场间信息披露不对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滞后、政府对绿色金融激励政策欠缺等瓶颈。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主动策应绿色金融改革、建立绿色金融评价机制、加强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完善绿色信贷激励机制、创新绿色金融监管体制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赣江新区 绿色金融 改革创新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曾小江 扈文捷 付霖炜
基于全国绿色金融发展和江西省赣江新区成功申报全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背景,本文以九江市为例探讨如何策应赣江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调查摸底结果显示,目前绿色金融发展存在非金融企业绿色债亟待突破、两高一剩行业产生倒逼效应、各要素市场间信息披露不对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滞后、政府对绿色金融激励政策欠缺等瓶颈。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主动策应绿色金融改革、建立绿色金融评价机制、加强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完善绿色信贷激励机制、创新绿色金融监管体制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赣江新区 绿色金融 改革创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智富
按照试验区四大重点定位积极探索,围绕打造中部地区绿色金融中心目标,着力建设"两个基地",打造"三个特色区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绿色金融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发展绿色金融"作为推进绿色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西时,特别嘱托我们要保护好绿色生态这个江西"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打造
关键词:
地方法人金融机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姚润梅
建设赣江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应针对当前绿色金融服务资源缺乏、金融机构服务绿色发展的动力不足、金融系统促进绿色发展效率不高的问题,探索建立"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型"绿色金融发展模式,尽快培育壮大绿色金融服务资源,加快制定促进金融机构服务绿色融资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努力将试验区打造成为深化金融领域改革的重要平台、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推手、推动新区发展的重要引擎。
关键词:
新区建设 赤道原则 绿色信贷 资源配置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胡伏云
本文介绍了江西省发展绿色金融的总体思路,即立足赣江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按照"金融改革创新的试验田、金融产业发展的强引擎、绿色金融体系的示范区、金融对外开放的主窗口"四大重点定位积极探索,围绕打造中部地区绿色金融中心目标,着力建设"两个基地",打造"三个特色区域"。发展绿色金融,增加绿色金融供给,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赣江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成立与建设,对江西贯彻新理
关键词:
江西省 绿色金融体系 美丽中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黎黎
近年来,江西省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健全完善体制机制,深入推进赣江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以绿色金融改革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2021年11月,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将"江西省推行绿色金融改革促进绿色经济稳步发展"作为典型经验做法予以通报表彰。多措并举,深入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韦秀长
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落实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任务,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尚处于工业化后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经济结构转型面临巨大挑战,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全面发力,这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无疑提出了更高要求。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余徐炳
江西作为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较早的省份,在改革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金融支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需要相关政策跟进和匹配。本文通过对金融支持武宁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调查和总结,为江西省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关键词:
金融支持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问题 对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熊帆
在我国,66%的发明专利、74%以上的技术创新、82%以上的新产品开发均为中小企业完成。作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加快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现实意义重大。一是提高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需要;二是提高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是增加国家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三是提高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自主创新 融资结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蕾 寇家豪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重点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北雄安新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指导意见》中也提出要积极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设立雄安绿色金融产品交易中心。文章首先分析了雄安新区绿色金融的发展机遇与面临的挑战,通过实地走访、调研五省(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借鉴学习五省(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成功经验,提出雄安新区绿色金融发展的具体设想:明确雄安新区绿色金融发展定位;找准雄安新区绿色金融发展路径,并提出四点建议。一是要构建绿色金融组织体系、夯实绿色金融基础设施等方面建立具备国际标准的绿色金融体系;二是要创新绿色信贷产品、发展绿色保险、发展绿色债券等促进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三是要构建绿色金融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机制、构建绿色金融防范化解机制等完善绿色金融体制机制;四是要发展环境权益抵质押融资、发行中小企业绿色集合债、发行地方政府债、鼓励优质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开展并购重组等拓宽融资渠道。
关键词:
绿色金融 雄安新区 改革创新试验区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邱亿通
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是构建现代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广州市开展绿色金融改革的基础和条件,并展示了绿色金融的"广州模式"。近年来,广州金融业保持较快增长,逐步构建起了业态丰富、结构合理、服务高效、安全稳健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为广州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区域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2016年,广州金融业实现增加值
关键词:
试验区 现代金融服务体系 广州模式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丽
绿色金融既是国家层面推进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浙江深化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的内在要求,还是推动衢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需要。2017年6月23日,浙江省衢州市获批"全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这对衢州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本文阐述了衢州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已取得的实践成果,分析了目前碰到的问题并就构建地方绿色金融标准、信用、政策支持及服务体系等四大体系进行探讨,为深入建设全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提出建议和思路。
关键词:
绿色金融发展 改革创新 绿色金融体系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立溪 黄耐寒
江西省九江市公费医疗制度改革,是从1988年4月开始起步的,1991深化了一步,1992年本着既要积极改革,又要稳步推进的精神进行了第三步改革。通过改革实践,社会效益日渐明显。据统计,1988年享受公费医疗人数达13797人,实际支出数为1745365元,年人均数为126.50元,较1987年下降20.14%。1991年享受公费医疗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涂子贤
九江市作为全国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试点城市,1994年12月18日,开始全面实施经国务院批准的《九江市职工医疗社会保险暂行规定》,其主要内容是: 1.建立社会统筹医疗基金与职工个人医疗帐户相结合的制度。医疗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其额度为本单位上年度实发职工工资总额与退(离)休费总额之和的11%。其中单位缴纳10%,个人(不含离退休人员)按本人工资总额的1%缴纳,由用人单位代扣代缴。公费医疗单位仍按财政拨款渠道缴纳医疗保险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殷兴山
以金融创新推动"湖州市新兴绿色产业发展"和"衢州市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为主线,大胆探索实践,走出一条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绿色金融发展之路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的诞生地,浙江自觉承担起践行"两山理念"先行者、样本区的历史使命,认真贯彻落实《浙江省湖州市、衢州市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以金融创新推动"湖州市新兴绿色产业发展"和"衢州市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为主线,立足区域实
关键词:
衢州市 湖州市 绿色信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