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87)
- 2023(12535)
- 2022(10457)
- 2021(9594)
- 2020(7549)
- 2019(17195)
- 2018(16487)
- 2017(31426)
- 2016(17063)
- 2015(18592)
- 2014(18599)
- 2013(18396)
- 2012(17490)
- 2011(16119)
- 2010(16599)
- 2009(15085)
- 2008(14846)
- 2007(13370)
- 2006(12254)
- 2005(11423)
- 学科
- 济(76659)
- 经济(76578)
- 管理(44974)
- 业(43353)
- 企(31217)
- 企业(31217)
- 中国(27809)
- 地方(26870)
- 农(23418)
- 方法(22895)
- 数学(19928)
- 数学方法(19651)
- 业经(16933)
- 财(16323)
- 农业(16262)
- 学(15191)
- 地方经济(14307)
- 融(14110)
- 金融(14109)
- 制(14102)
- 银(13908)
- 银行(13893)
- 行(13556)
- 贸(13413)
- 贸易(13401)
- 发(13242)
- 环境(12999)
- 易(12864)
- 策(11686)
- 技术(10822)
- 机构
- 学院(243147)
- 大学(239047)
- 济(101107)
- 经济(98635)
- 研究(92967)
- 管理(87813)
- 理学(73764)
- 理学院(72717)
- 管理学(71487)
- 管理学院(70979)
- 中国(70230)
- 科学(56423)
- 京(52305)
- 财(47510)
- 所(47500)
- 研究所(42780)
- 中心(42170)
- 农(41222)
- 江(39597)
- 范(36519)
- 师范(36202)
- 财经(36148)
- 州(34387)
- 院(34126)
- 北京(33468)
- 业大(33414)
- 经(32679)
- 农业(31862)
- 经济学(30851)
- 省(29362)
- 基金
- 项目(158548)
- 科学(125973)
- 研究(118044)
- 基金(113393)
- 家(98986)
- 国家(98086)
- 科学基金(83691)
- 社会(75757)
- 社会科(71832)
- 社会科学(71817)
- 省(63155)
- 基金项目(59068)
- 划(53515)
- 教育(53079)
- 自然(52408)
- 自然科(51174)
- 自然科学(51161)
- 自然科学基金(50200)
- 编号(47559)
- 资助(45800)
- 发(40573)
- 成果(39568)
- 重点(36464)
- 课题(35115)
- 部(34206)
- 发展(32879)
- 创(32582)
- 展(32346)
- 国家社会(31240)
- 性(30760)
共检索到3890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邬晓霞 安树伟
在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和城市群之外的广大区域,区域性中心城市承担着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发挥着创造就业机会、促进人口集聚、提供公共服务的功能。在分析中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指标体系识别出了28个中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并将其划分为成熟期、成长期、培育期和萌芽期四种类型。成熟期区域性中心城市应向都市圈方向发展;成长期区域性中心城市应提升人口集聚水平;培育期区域性中心城市应增强资源环境承载力和提升产业发展功能;萌芽期区域性中心城市应筑牢发展基础,为发挥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创造条件。促进中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要坚定不移推进市场化改革,提升城市创新能力,打造高质量产业发展平台,营造一流营商环境,补齐公共服务和资源环境短板。
关键词:
区域性中心城市 区域协调发展 中西部地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程广平 汪波 程国平
物流业的发展对于区域性中心城市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已有省市提出了把物流的发展作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很多区域性中心城市也把物流业作为经济增长的带动产业。文章分析了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物流产业集群的依据及优势,提出了该中心城市发展物流集群的必要条件,并对其物流企业之间的组织和合作关系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物流产业 产业集群 区域性 中心城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韩鹏 邓玲
本文首先论证了区域性中心城市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的支配地位,然后分析了中心城市在区域环境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作用的四个重要领域。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庆满 毛强
锦州市作为"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国家战略"的城市之一,提出了建设"辽西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远景目标,并为此制定了具体措施。本文在对锦州与沿海经济带其他5个城市经济发展进行详细比较的基础上,得出锦州经济发展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锦州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锦州 辽宁沿海经济带 辽西区域性中心城市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庆满 毛强
锦州市作为"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国家战略"的城市之一,提出了建设"辽西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远景目标,并为此制定了具体措施。本文在对锦州与沿海经济带其他5个城市经济发展进行详细比较的基础上,得出锦州经济发展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锦州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锦州 辽宁沿海经济带 辽西区域性中心城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静波 李纯
以湘粤赣边界省际区域为研究对象,在构建城市中心性模型基础上,对郴州、韶关和赣州三市的城市中心性进行了测度和比较。通过进一步对三市的各行业区位商计算,发现要将郴州市建设成为湘粤赣省际区域中心城市,目前还存在城市中心性较弱、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教育、科技还较落后等问题,并就该战略设想提出了相关的发展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湘粤赣 区域 城市中心 城市建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罗贞礼
文章以赣州市为例,分析了边缘区域产业生态化发展的策略定位,并从产业生态化的协同开发、循环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边缘区域 产业生态化 发展策略 赣州市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顺发 程和侠
中心城市作为所属区域的经济中心,与一般城市相比,具有显著的特征,并具有强大的聚集功能、扩散功能和创新功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和窗口,能够促进整个区城的经济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
关键词:
中心城市 聚集效应 扩散效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罗贞礼
随着区域差距不断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统筹区域发展和协调区域经济关系将成为事关中国区域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这种区域差距,不仅存在于快速增长的中心区域与缓慢增长的边缘区域之间,同时还存在于各个边缘区域内部。尽管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状况具有明显差异性,但同时也具有相关性。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蔡益群
本文分析了区域性图书文献联合采编中心的发展危机,提出了其明确市场定位,加强内部优化管理,发扬专业优势,提升高效益、高科技的市场形象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图书采访 联合采编 发展对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庄巧英
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进一步加强城乡区域统筹发展是杭州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加强城乡区域统筹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其中的最大困难就是资金短缺。建立健全投融资机制对于解决资金问题、实现城乡区域统筹战略目标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杭州市加大了财政投入,根据三区、四县(市)各自区域特点,勇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洪晗 肖金成 郭楠
城市是一个区域的生产和消费中心,同时也是产业发展的集中地,作为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城市的发展对于持续推进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幅员辽阔,城市群和都市圈的范围有限,多数地区仍处于城市群和都市圈以外,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除了要重视城市群、都市圈的发展,更要重视城市,尤其是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把握城市人口空间分布的一般规律,构建合理的城市规模分布体系;加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建设,要从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城市布局、政府管理等方面着手,提升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功能,发挥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能够带动周边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发展的核心功能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冉景江 艾南山 李后强 王鹏
在分析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条件和作用的基础上 ,针对目前西部区域城市发展体系的严重不完备 ,强调培育功能健全 ,经济发达 ,具有相当规模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区域性中心城市 生长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松竹
城市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撑,产业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各种资源,促使城市的经济及人口等快速发展。因此产业的发展也体现了城市的发展,如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体现出城市的持续发展过程,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及高度化带动了城市的发展,使城市的功能逐渐提升,就业状况得到改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南宁在广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北部湾经济区及珠江—西江经济带等区域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