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71)
2023(1992)
2022(1661)
2021(1585)
2020(1412)
2019(3275)
2018(3197)
2017(5527)
2016(3283)
2015(3669)
2014(3535)
2013(3571)
2012(3654)
2011(3346)
2010(3466)
2009(3036)
2008(2977)
2007(2844)
2006(2544)
2005(2308)
作者
(12446)
(10558)
(10548)
(9997)
(6544)
(5347)
(4556)
(4134)
(4103)
(3793)
(3789)
(3609)
(3480)
(3458)
(3455)
(3277)
(3142)
(3087)
(3071)
(2954)
(2824)
(2734)
(2681)
(2402)
(2383)
(2377)
(2347)
(2240)
(2212)
(2212)
学科
(11331)
经济(11326)
(6131)
(6090)
管理(5245)
(4879)
地方(4441)
(3897)
企业(3897)
(3743)
土壤(3730)
农业(3475)
方法(3345)
中国(2956)
业经(2637)
数学(2616)
(2602)
数学方法(2563)
(2477)
(2334)
地方经济(2279)
(2257)
贸易(2254)
(2178)
生态(2177)
(2056)
(2029)
(1998)
森林(1998)
植物(1975)
机构
学院(46764)
大学(45711)
研究(24393)
科学(18490)
中国(18123)
(17588)
(15749)
经济(15359)
(15132)
研究所(14126)
农业(13896)
管理(12610)
业大(12120)
(11918)
理学(10381)
中心(10207)
理学院(10109)
(9952)
管理学(9777)
管理学院(9688)
科学院(9477)
(8891)
(8710)
农业大学(8640)
(8181)
北京(8035)
资源(7979)
实验(7899)
(7680)
环境(7671)
基金
项目(34215)
科学(25187)
(24469)
国家(24308)
基金(23966)
研究(19560)
科学基金(18390)
自然(14663)
自然科(14251)
自然科学(14244)
自然科学基金(13974)
(13117)
基金项目(12937)
(12455)
社会(9937)
资助(9664)
社会科(9228)
社会科学(9227)
科技(9205)
重点(9166)
计划(9094)
教育(8175)
(7987)
编号(7111)
专项(6938)
(6935)
科研(6918)
(6649)
(6555)
创新(6293)
期刊
(19939)
经济(19939)
(16638)
学报(15869)
研究(12747)
科学(12436)
中国(12088)
农业(11219)
大学(10772)
学学(10503)
(7009)
资源(5366)
业大(5267)
林业(5108)
(4748)
金融(4748)
管理(4744)
(4617)
教育(4107)
农业大学(3909)
(3800)
自然(3624)
科技(3322)
中国农业(3299)
业经(2883)
经济研究(2873)
(2835)
技术(2729)
世界(2704)
国际(2667)
共检索到774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邓羽松  丁树文  夏栋  何溢钧  张勇  吕悦凝  龙云  
以赣县崩岗削坡开梯治理区为研究对象,采集不同年份种植柑橘的土样进行相关分析,研究该地区崩岗不同年份开发治理过程中土壤颗粒组成及土壤养分差异。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年限增加,土壤中的粉粒、粘粒含量都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土壤质地由沙质向壤质方向发展。同时土壤中各养分含量也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砾石和砂粒含量与土壤养分呈显著负相关,而粉粒和粘粒含量与养分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综合分析,采用削坡开梯开发种植模式对减少崩岗区土壤沙化的效果明显,且种植年限越长土壤熟化效果越显著。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邓羽松1  丁树文1  2   夏 栋1   何溢钧1   张 勇1   吕悦凝1   龙 云1  
以赣县崩岗削坡开梯治理区为研究对象,采集不同年份种植柑桔的土样进行相关分析,研究该地区崩岗不同年份开发治理过程中土壤颗粒组成及土壤养分差异。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年限增加,土壤中的粉粒、粘粒含量都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土壤质地由沙质向壤质方向发展。同时土壤中各养分含量也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砾石和砂粒含量与土壤养分呈显著负相关,而粉粒和粘粒含量与养分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综合分析,采用削坡开梯开发种植模式对减少崩岗区土壤沙化的效果明显,且种植年限越长土壤熟化效果越显著。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敏竹  易晓曈  杨超  陈香玲  付行政  李果果  彭良志  陈东奎  廖慧红  黄其椿  淳长品  赵洪涛  曹立  何义仲  凌丽俐  
在桂中南产区武鸣区、德保县、西乡塘区、来宾市、隆安县、马山县、上林县、钟山县等8个县(市、区)选取104个代表性柑橘园采集土壤样本,定量测定土壤pH、有机质和矿质元素含量,并进行主成分和聚类系统分析,以探明桂中南产区柑橘园土壤养分丰缺状况。结果表明:桂中南柑橘园土壤pH值以酸性为主,最适宜柑橘生长的pH占比仅为19.2%;49.0%的橘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土壤碱解氮及有效镁、有效锌、有效铜、有效硼含量普遍不足,低于适量水平的比例分别为51.0%、93.3%、93.3%、89.4%、92.3%,特别是镁和锌含量缺失严重,缺失水平占比分别为59.6%和63.5%;有效磷和有效钙主要处于适宜水平,适量以上水平的占比分别为76.0%和71.2%;土壤有效钾丰缺并存,不足、适宜、超标的比例分别为42.3%、24.0%、33.7%;有效铁、有效锰含量丰富,处于适量以上水平的比例分别为83.7%和89.4%;主成分和聚类分析表明,德保县、钟山县和武鸣区果园的土壤养分综合状况要好于其他县(市、区)。可见,桂中南柑橘产区生产上主要应当注意调节土壤pH,适当补充氮、镁和锌肥及增施有机肥,减少铜制剂用量,控制土施硼肥,并重视磷、钙和钾肥的补充与平衡。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敏竹  易晓曈  杨超  陈香玲  付行政  李果果  彭良志  陈东奎  廖慧红  黄其椿  淳长品  赵洪涛  曹立  何义仲  凌丽俐  
在桂中南产区武鸣区、德保县、西乡塘区、来宾市、隆安县、马山县、上林县、钟山县等8个县(市、区)选取104个代表性柑橘园采集土壤样本,定量测定土壤pH、有机质和矿质元素含量,并进行主成分和聚类系统分析,以探明桂中南产区柑橘园土壤养分丰缺状况。结果表明:桂中南柑橘园土壤pH值以酸性为主,最适宜柑橘生长的pH占比仅为19.2%;49.0%的橘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土壤碱解氮及有效镁、有效锌、有效铜、有效硼含量普遍不足,低于适量水平的比例分别为51.0%、93.3%、93.3%、89.4%、92.3%,特别是镁和锌含量缺失严重,缺失水平占比分别为59.6%和63.5%;有效磷和有效钙主要处于适宜水平,适量以上水平的占比分别为76.0%和71.2%;土壤有效钾丰缺并存,不足、适宜、超标的比例分别为42.3%、24.0%、33.7%;有效铁、有效锰含量丰富,处于适量以上水平的比例分别为83.7%和89.4%;主成分和聚类分析表明,德保县、钟山县和武鸣区果园的土壤养分综合状况要好于其他县(市、区)。可见,桂中南柑橘产区生产上主要应当注意调节土壤pH,适当补充氮、镁和锌肥及增施有机肥,减少铜制剂用量,控制土施硼肥,并重视磷、钙和钾肥的补充与平衡。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娜  李乐  勾蒙蒙  胡建文  喇蕗梦  肖文发  刘常富  
研究柑橘园土壤有机碳空间异质性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地形特征和气候变量之间的关系,为提升经济林生态系统服务提供科学依据。在秭归县柑橘分布区内进行野外采样,基于随机森林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并结合8个地形因子、2个气候因子和13个土壤变量,建模分析了土壤有机碳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进行了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空间分布预测。结果表明:研究区0~20 cm(表层)和20~40 cm(下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1.95和9.01 g·kg~(-1),长江北岸(9.24和7.56 g·kg~(-1))土壤有机碳含量低于长江南岸(14.48和10.36 g·kg~(-1)),但长江北岸(0.53和0.66)变异系数高于长江南岸(0.45和0.58)。影响因素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分布的相对贡献在土层间存在差异,表层为全氮(53.0%)>全钾(11.9%)>碱解氮(11.4%)>年均降水量(7.6%)>土壤含水量(7.3%)>年均温度(5.1%)>海拔(3.7%),下层为全氮(69.7%)>碱解氮(14.2%)>容重(7.5%)>平面曲率(4.3%)>全钾(3.8%)>细砂(0.6%)。地理加权回归模型预测柑橘园表层和下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为6.92~16.85和5.76~13.75 g·kg~(-1),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分布局部决定系数在0.662~0.692和0.596~0.642之间,表现为表层北高南低、下层东高西低的特征。秭归县柑橘园实测和预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均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长江南岸高于长江北岸,表层高于下层。土壤理化性质对区域有机碳含量空间分布的影响高于地形和气候因子,土壤全氮的相对贡献最大。因此,通过调控经济林土壤氮素等土壤理化性质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机碳储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余红兵  王仁才  肖润林  杨知建  
分析、测定了桂西北环境移民示范区126片柑橘园的植株叶片和土壤的矿质元素含量.结果表明,柑橘园植株叶片营养状况整体较好,柑橘叶片N,P,Mg,Ca,Fe,Mn等元素含量适宜,K含量严重缺乏,Cu,Zn含量不同程度缺乏.柑橘园土壤存在酸性过强、有效Fe含量较高、交换性盐基(Ca,Mg,K)含量严重偏低的问题;土壤有机质,速效P,水解N含量适宜,而有效Cu,Zn含量缺乏.探讨了柑橘叶片矿质元素含量与土壤养分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叶片营养元素的质量分数与土壤相应养分的质量分数很少存在显著相关,而叶片K,P,Ca,Fe,Mn,Zn质量分数与土壤多种养分质量分数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表明土壤养分与叶片元...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影  胡承孝  谭启玲  胡世全  郑苍松  曾伟男  贵会平  
以16年生龟井温州蜜柑(Citrus unshiu Marc.)为试材,考察施用石灰对柑橘园酸性黄棕壤的土壤养分有效性以及树体养分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石灰(1.5kg/株)显著提高不同土层土壤的pH值,其中0~20、20~40、40~60cm土层分别较对照提高0.87、0.99、0.47个pH单位;增加土壤有效N、P、Ca、Mg含量,其中耕层土(0~20cm)增加幅度分别为30.82%、71.13%、64.06%、14.27%;且提高柑橘营养枝叶片N和果肉K含量。施用石灰降低了土壤有效Fe、Mn、Zn含量,降幅分别为53.61%、54.83%、51.06%;并使柑橘营养枝叶片Fe、...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敏竹  易晓曈  杨超  陈香玲  付行政  李果果  彭良志  陈东奎  廖慧红  黄其椿  淳长品  赵洪涛  曹立  何义仲  凌丽俐  
在桂中南柑橘园区武鸣区、德保县、西乡塘区、来宾市、隆安县、马山县、上林县、钟山县等8个市(县、区)选取104个具代表性的柑橘园采集土壤样本,定量测定土壤pH、有机质和矿质元素含量等,并进行主成分和聚类系统分析,以探明桂中南柑橘园区土壤养分丰缺状况。结果表明:桂中南柑橘园土壤pH值以酸性为主,最适宜柑橘生长的微酸性土壤(5.5≤pH<6.5)占比仅为19.2%;49.0%的橘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土壤碱解氮及有效镁、有效锌、有效铜、有效硼含量普遍不足,低于适量水平的比例分别为51.0%、93.3%、93.3%、89.4%、92.3%,特别是镁和锌缺失严重,缺失水平占比分别为59.6%和63.5%;有效磷和有效钙主要处于适宜水平,适量以上水平的占比分别为76.0%和71.2%;土壤有效钾丰缺并存,不足、适宜、超标的比例分别为42.3%、24.0%、33.7%;有效铁、有效锰含量丰富,处于适量以上水平的比例分别为83.7%和89.4%;主成分和聚类分析表明,德保县、钟山县和武鸣区果园的土壤养分综合状况要好于其他市(县、区)。可见,桂中南柑橘产区生产上应当注意调节土壤pH,适当补充氮、镁和锌肥及增施有机肥,减少铜制剂用量,控制土施硼肥,并重视磷、钙和钾肥的补充与平衡。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敏竹  易晓曈  杨超  陈香玲  付行政  李果果  彭良志  陈东奎  廖慧红  黄其椿  淳长品  赵洪涛  曹立  何义仲  凌丽俐  
在桂中南柑橘园区武鸣区、德保县、西乡塘区、来宾市、隆安县、马山县、上林县、钟山县等8个市(县、区)选取104个具代表性的柑橘园采集土壤样本,定量测定土壤pH、有机质和矿质元素含量等,并进行主成分和聚类系统分析,以探明桂中南柑橘园区土壤养分丰缺状况。结果表明:桂中南柑橘园土壤pH值以酸性为主,最适宜柑橘生长的微酸性土壤(5.5≤pH<6.5)占比仅为19.2%;49.0%的橘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土壤碱解氮及有效镁、有效锌、有效铜、有效硼含量普遍不足,低于适量水平的比例分别为51.0%、93.3%、93.3%、89.4%、92.3%,特别是镁和锌缺失严重,缺失水平占比分别为59.6%和63.5%;有效磷和有效钙主要处于适宜水平,适量以上水平的占比分别为76.0%和71.2%;土壤有效钾丰缺并存,不足、适宜、超标的比例分别为42.3%、24.0%、33.7%;有效铁、有效锰含量丰富,处于适量以上水平的比例分别为83.7%和89.4%;主成分和聚类分析表明,德保县、钟山县和武鸣区果园的土壤养分综合状况要好于其他市(县、区)。可见,桂中南柑橘产区生产上应当注意调节土壤pH,适当补充氮、镁和锌肥及增施有机肥,减少铜制剂用量,控制土施硼肥,并重视磷、钙和钾肥的补充与平衡。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罗倩  张珍明  向准  张家春  贺红早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春平  罗菊春  戈峰  
测定了种植1年、2年、4年和6年的桔园内土壤含水量、容重、孔隙度、土壤温度、径流和渗流量,以探讨山丘陵地区栽种柑桔后对土壤主要物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荒坡地开垦种植南丰蜜橘后,土壤含水量依次为1年园>6年园>2年园>4年园;土壤容重呈现先降低后增高,然后又降低的变化;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的变化趋势则相反。不同处理径流流失养分量存在差异。以1年园最高,其它处理都低于对照区。荒坡地开发后,0-100cm渗流量随着种植年限增加而增加。研究表明,随着丘陵地区栽种柑桔,其土壤的土壤物理性状有所改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土壤蓄水能力有所提高。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胡德玉  刘雪峰  何绍兰  谢让金  钱春  吕强  易时来  郑永强  邓烈  
【目的】研究郁闭柑橘园整形改造对植株冠层特性、光合特性及营养代谢、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柑橘园树体管理和郁闭柑橘园合理改造及航空植保农艺配套等提供依据。【方法】以15年生枳橙砧奥林达夏橙为试验材料,对郁闭植株进行开心形、篱壁形和主干形等树形改造处理(对照植株即CK,不作任何处理),研究树体冠层特性、叶片营养、叶绿素快速荧光、果实品质及单株产量等的变化。【结果】6—9月,各处理植株的叶面积指数、叶倾角均呈不断增大趋势,以开心形的增幅最明显,而散射辐射透过系数、直接辐射透过系数及光合有效辐射则相反;各处理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涂淑萍  周桂香  郭晓敏  张文元  胡冬南  牛德奎  
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应用主成分分析法,从衡量土壤抗蚀性的16个指标中,优化得到赣县稀土采矿区巨桉林地土壤抗蚀性7个最佳评价指标:分散系数(X1)、团聚度(X2)、>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X3)、>0.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X4)、0.25 mm团聚体破坏率(X6)和2年生林地>4年生萌芽1 a林地>裸露地。在此基础上,以上述7个评价指标为自变量,以土壤抗蚀性综合指数(Y)为因变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段丽君  张海涛  郭龙  杜佩颖  陈可  琚清兰  
以湖北省宜都市红花套镇典型柑橘种植区采集到的329个土壤样本为研究对象,设置土壤有机质(SOM)进行普通克里格(OK)插值的结果为参照,借助地理探测器选取与SOM相关性最大的前5种主要影响因子,分别建立全局模型多元线性回归、偏最小二乘回归和局部模型地理加权回归(GWR),再深入分析模型残差的结构性,构造GWR扩展模型GWRMLR、GWRPLSR,讨论几种SOM预测模型的差异。结果表明:使用GWRPLSR模型预测研究区SOM含量的均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可分别降低到9.834和3.136,相对分析误差提高到1.468,实测值与预测值间的相关系数(r)达0.743,具有最高的预测精度,GWRMLR其次,说明除SOM与主要影响因子间存在空间相关性,分析模型残差可进一步消除预测的不平稳性。因此,将模型残差项纳入考虑的局部扩展模型更适宜进行区域化SOM空间分布预测与数字土壤制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建军  康恩祥  陈年来  
【目的】研究日光温室土壤酶活性和土壤肥力随种植年限的变化趋势,为日光温室科学施肥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兰州市皋兰县露地(对照,CK)及种植年限分别为1,3,5,10,15年的日光温室土壤作为供试材料,分析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结果】研究区内温室土壤有机质含量处于中下等水平,而氮、磷、钾的含量较高。随着种植年限的增长,研究区内温室土壤有机质、氮素、磷素、钾素含量基本呈上升趋势,种植年限与土壤全磷、全钾、速效磷含量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与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总体呈下降趋势,蛋白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则保持相对稳定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