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31)
2023(8747)
2022(7365)
2021(6744)
2020(5671)
2019(12382)
2018(11965)
2017(22390)
2016(11669)
2015(12686)
2014(12505)
2013(12601)
2012(12192)
2011(11288)
2010(11855)
2009(11320)
2008(10968)
2007(10108)
2006(9427)
2005(8771)
作者
(34501)
(28963)
(28844)
(27791)
(18319)
(13803)
(12995)
(11020)
(10966)
(10401)
(10077)
(9515)
(9513)
(9459)
(9057)
(8953)
(8529)
(8342)
(8294)
(7897)
(7778)
(7010)
(6939)
(6722)
(6512)
(6497)
(6284)
(6251)
(5853)
(5731)
学科
(75897)
经济(75839)
(37151)
管理(36029)
(28888)
企业(28888)
地方(22102)
方法(21306)
数学(18133)
(18117)
数学方法(17996)
中国(17555)
业经(16009)
(15568)
地方经济(15118)
技术(14427)
农业(13149)
(12596)
产业(12469)
(12188)
(10005)
金融(10004)
(9932)
(9925)
银行(9909)
技术管理(9705)
(9623)
环境(8960)
理论(8711)
(8391)
机构
学院(177467)
大学(176695)
(88584)
经济(87073)
研究(66028)
管理(66021)
理学(55351)
理学院(54716)
管理学(54009)
管理学院(53640)
中国(49623)
(38520)
科学(36717)
(35941)
(32741)
财经(29706)
中心(29606)
研究所(29264)
经济学(29087)
(28984)
(26611)
经济学院(25881)
(25280)
(23722)
师范(23524)
(23256)
(23146)
北京(23062)
业大(21733)
财经大学(21524)
基金
项目(110000)
科学(87980)
研究(83564)
基金(79637)
(68054)
国家(67496)
科学基金(58316)
社会(57168)
社会科(54403)
社会科学(54389)
(45016)
基金项目(41292)
教育(36555)
(35075)
自然(33512)
自然科(32713)
自然科学(32704)
自然科学基金(32149)
资助(31589)
编号(31526)
(27057)
成果(26519)
(25312)
重点(25230)
国家社会(24572)
创新(23978)
(23730)
课题(23249)
发展(22960)
(22651)
期刊
(111043)
经济(111043)
研究(62088)
中国(37979)
(29166)
管理(28394)
(24241)
学报(23925)
科学(23675)
(19055)
金融(19055)
大学(18777)
经济研究(18721)
教育(17614)
学学(17498)
技术(16790)
业经(16547)
财经(16243)
农业(15896)
(14437)
问题(14363)
技术经济(12063)
(9851)
统计(9572)
经济问题(9515)
(9283)
世界(9219)
商业(9018)
科技(8999)
经济管理(8718)
共检索到2900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慧君  
赣南苏区脱贫致富要坚持走产业扶贫的道路,形成消除贫困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内生性机制。产业扶贫应立足于当地的资源禀赋条件,充分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形成一批有活力的产业;同时,政府要根据资源禀赋的动态变化,消除产业发展的"紧约束",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运用新结构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赣南苏区的产业发展,为我国贫困地区探索有效的产业扶贫路径,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有益视角。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燕鸣  
职业教育是与地方经济发展联系最为密切、与岗位工作紧密结合的教育类型,是一种更加注重技能知识培养的专业技术教育,它具有显著的生产性导向。这一导向有效迎合了贫困地区经济产业发展的社会需求,同时也为个体学习一技之长,继而为就业创业脱贫提供了可能。赣南老区作为红色革命的摇篮和苏区精神的发源地,在革命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特殊地位。在贯彻落实《中央苏区发展振兴规划》过程中,如何通过职业教育实施扶贫攻坚,实现苏区振兴,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结合赣南老区的经济发展、人力资源情况分析发现,通过职业教育助力脱贫,需要从加强职业教育扶贫的顶层设计、创新职业教育扶贫发展模式、增强职业教育扶贫开发能力等方面施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胜连  张丽颖  马智胜  
贫困问题的实质是能力缺失问题,研究贫困老区扶贫对象能力状态具有积极现实意义。在可行能力理论与马斯洛需求理论框架下创建可行能力集,并采用有序Probit模型分析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扶贫对象可行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研究样本可行能力较弱;影响其变化的显著性因素,主要包括健康程度、家庭劳动力情况、脱贫意识、基础设施建设和扶贫政策;可行能力影响因素边际效应边界显著,即在"阈值3"以下(可行能力较弱阶段)劳动能力至关重要,在"阈值3"以上(可行能力较强阶段)扶贫政策、医疗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和脱贫意识更重要,而调查结果显示该区域情况尚属前者。因此,建议地方政府通过示范带动等村民互助行为和通过产业扶贫方式逐步推进劳动技能培训,进而不断提升扶贫对象可行能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商伊娜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央关怀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苏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出台,为饱经历史沧桑的赣南革命老区县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性机遇和活力。经济新常态下,调整赣南苏区经济结构,剔除发展不利因素,刺激新兴产业的成长,有利于促进苏区经济发展,对全国革命老区加快发展具有标志性意义和示范作用。本文以赣南苏区各县域为例,运用回归分析法分析赣南苏区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影响因素,并从发展现代农牧业、产业项目升级、发展小微企业等方面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许世建  
县域经济是和城市经济相对应的一个综合性概念。它是以具有独立规划和财政职能的行政县(包括县级市、旗等)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我国县域经济发展迅速,但是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同时存在,尤其是三次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本文以赣州市所辖18个县(市、区)为例,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分析赣南苏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红  党志琴  党志文  
金融是促进农村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具有带动农村各生产要素配置的作用。但是,贫困地区缺乏金融发展的基础环境,金融精准扶贫有效性受到制约。本文从经济学视角阐述了中国精准扶贫的发展演化,并分析了金融体系服务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供需求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为发挥金融精准扶贫的作用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何先应  许世建  刘凡  刘艳  
赣南原中央苏区的历史条件、自然资源以及社会经济状况,与四川省苍溪县均具有较强的耦合性。《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的出台,使赣南苏区获得了和苍溪等西部地区开发同等的优惠政策。因此,苍溪县以低碳生态农业为抓手,推进区域扶贫攻坚的做法对赣南苏区具有较强的策略借鉴和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曾纪发  
江西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为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2012年6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称"国45条"),提出到2015年,在解决突出的民生问题和制约发展的薄弱环节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到2020年,整体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调整收支结构,加大投入力度,实施重点倾斜,建立长效机制。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边俊杰  赵天宇  
近年来,精准扶贫政策促进了农村贫困居民家庭收入的快速增长。在收入增长之后,该政策必然会对农村贫困居民家庭的消费行为和消费结构产生影响。结合江西省某县315户的入户调查数据,并将数据分为扶贫组和控制组,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对精准扶贫政策对农村贫困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行估计。研究发现:精准扶贫政策对农村贫困居民消费影响显著,其中居住支出和教育支出的促进作用最大,分别提高31.3%和47.7%;精准扶贫政策对通讯支出、其他支出和衣着支出的影响程度略低;对食物支出和交通支出的影响程度最小。在精准扶贫政策深入推进的过程中,需要重点挖掘帮助贫困户增收、制订可持续脱贫效果的政策,淘汰无效率的扶贫政策,降低扶贫政策成本。同时实施贫困户精准扶贫政策分类管理,加强不同类型精准扶贫政策效果评估,密切关注贫困群体消费需求的变化,进一步精准施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黄林  
消除贫困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经过多年的努力发展,我国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经济增长带动、社会力量参与的农村扶贫开发格局。在政府、市场、社会的合力推进下,贫困问题得到了极大缓解,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提前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减半的目标。作为社会力量参与贫困治理的重要主体,社会组织在优化社会扶贫资源配置,提升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黄林  
消除贫困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经过多年的努力发展,我国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经济增长带动、社会力量参与的农村扶贫开发格局。在政府、市场、社会的合力推进下,贫困问题得到了极大缓解,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提前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减半的目标。作为社会力量参与贫困治理的重要主体,社会组织在优化社会扶贫资源配置,提升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左振华  吴磊  
旅游业是以提供消费性服务为主的综合性劳动密集型行业,产业关联度高,对第三产业带动性强,既能改善本地区经济发展环境,又能促进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增长,更能带来收入、就业、产业关联等效应。本文以赣州市为例,就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旅游业与振兴苏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进行分析,以期推动旅游业成为赣州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产业增长极。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高小琼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不仅关系到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经济落后地区如何实现振兴发展,更关系到全省经济如何实现统筹发展乃至中部崛起。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同样离不开金融的推动。本文通过分析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经济发展的基本现状,揭示其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剖析制约金融支持其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探求促进金融支持其振兴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陶恒  
精准扶贫工作已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而民族地区的脱贫问题仍是我国脱贫攻坚的难点。民族地区由于旅游资源的丰富性而将旅游精准扶贫作为新时期扶贫开发的重要途径,但是在旅游扶贫的实践中,存在着将旅游精准扶贫等同于乡村旅游开发的现象,忽略了对旅游精准扶贫本质的思考,具体实践与预期效果产生了偏离。本文借鉴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从目标甄别、动态变迁、产业运行、人力保障、综合评价五个层面构建民族地区旅游精准扶贫系统,并提出民族地区旅游精准扶贫的实施路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何先应  付达杰  
财税政策往往是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支持扶助贫困落后地区产业发展的有效措施。在赣南原中央苏区振兴规划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之际,借助国家战略支持,充分运用多种财税政策,盘活资金,带动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布局,对于赣南原中央苏区尽快迅速脱贫致富具有积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