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01)
2023(4904)
2022(4152)
2021(3805)
2020(3197)
2019(6856)
2018(6670)
2017(11680)
2016(6407)
2015(7176)
2014(6962)
2013(6790)
2012(6541)
2011(6018)
2010(6768)
2009(6440)
2008(5291)
2007(4476)
2006(4045)
2005(3566)
作者
(21562)
(18174)
(17873)
(17172)
(11510)
(9021)
(7996)
(6812)
(6812)
(6327)
(6323)
(6264)
(6096)
(6047)
(5708)
(5456)
(5278)
(5176)
(5141)
(5088)
(4712)
(4485)
(4446)
(4177)
(4058)
(4014)
(3942)
(3933)
(3679)
(3645)
学科
(22458)
经济(22425)
管理(16298)
(13538)
(10082)
(9791)
企业(9791)
环境(9548)
(8464)
地方(7107)
生态(7042)
方法(6596)
中国(6189)
农业(5724)
资源(5557)
数学(5394)
数学方法(5301)
(5274)
(5117)
(5042)
金融(5040)
业经(4997)
(4882)
贸易(4877)
(4720)
(4391)
(4280)
(3719)
(3693)
银行(3666)
机构
学院(93309)
大学(92845)
研究(40002)
(33337)
经济(32517)
管理(30840)
中国(28820)
科学(28750)
理学(26009)
理学院(25560)
管理学(24919)
管理学院(24768)
(22726)
(21815)
(21272)
研究所(20391)
业大(18232)
中心(17817)
农业(17614)
(15093)
(14863)
(14616)
(13970)
北京(13826)
师范(13806)
科学院(13272)
(13111)
(12122)
研究院(11983)
财经(11835)
基金
项目(69972)
科学(53859)
基金(50576)
(48587)
国家(47792)
研究(46112)
科学基金(38345)
社会(28283)
基金项目(27137)
自然(26928)
社会科(26687)
社会科学(26676)
(26526)
自然科(25932)
自然科学(25920)
自然科学基金(25404)
(23855)
资助(19886)
教育(19203)
重点(17268)
编号(17014)
(15909)
计划(14973)
(14346)
科技(13937)
科研(13874)
(13687)
成果(13279)
创新(12935)
课题(12372)
期刊
(39252)
经济(39252)
研究(24646)
学报(22348)
(20244)
科学(19664)
中国(19542)
大学(15874)
学学(15393)
农业(13878)
管理(10141)
(9773)
资源(9039)
(8767)
林业(7627)
教育(7220)
(6840)
金融(6840)
业大(6379)
(6276)
业经(6112)
科技(6018)
技术(5284)
问题(5189)
财经(5091)
经济研究(5074)
自然(4618)
世界(4540)
农业大学(4501)
(4455)
共检索到1406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丁少华  葛继稳  彭凤姣  李艳元  甘娟  李永福  朱庆星  胡忠仁  
为研究珍稀濒危植物在群落中的地位、利用资源状况和种间关系,2014年7―8月,在湖北赛武当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置51个珍稀濒危植物样方进行群落调查,并用Levins生态位宽度、Schoener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公式以及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研究了保护区内14种珍稀濒危植物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以及物种间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1)生态位宽度值从大到小依次为:紫茎>华榛>金钱槭>山白树>青檀>银杏>黄连>白辛树>榉树>红豆树>八角莲=厚朴=杜仲=巴山榧树;(2)赛武当珍稀濒危植物对环境及资源的要求差异性较大,生态位相似比例(Cik)和生态位重叠(Oik)集中分布在[0, 0.2)。生态位相似比例最大值为杜仲和厚朴达到的1,生态位重叠最大的物种对为杜仲和厚朴、白辛树和榉树,Oik均为1;(3)受物种的生物生态学特性所决定,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值大小并无绝对关系;(4)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物种应主要防止人为干扰,生态位宽度较小的物种则应根据物种自身的生物学特性,有针对性的提出保护措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廖博儒  谢云  王子龙  田连成  
从属和种的水平上分析了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和珍稀濒危植物的区系成分特点。结果表明,该保护区共有国家重点保护和珍稀濒危植物31科44属53种。其中有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公布的I级重点保护植物4科4属6种,II级重点保护植物18科23属29种;有《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1987)和《中国植物红皮书》所列的濒危植物2科2属2种,稀有植物14科15属16种,渐危植物15科19属20种。其区系具有由亚热带植物区系向温带植物区系过渡,但热带性质比较明显的特点,而且中国特有成份是该区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晓娟  李云峰  茹辉军  吴湘香  张燕  沈子伟  李荣  倪朝辉  
2008年12月-2012年9月在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干流段进行了11次浮游植物采样调查。共检出浮游植物8门107属428种,其中硅藻门所占比例最大,为46.27%~59.42%,其次为绿藻门和蓝藻门,为21.73%~31.69%和7.03%~16.62%。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变幅分别为(2.45~44.95)×104ind./L和0.050 5~1.282 mg/L,其中繁殖期密度和生物量多年均值范围为(10.465~38.58)×104ind./L和0.371 8~0.811 3 mg/L;育肥期密度和生物量多年均值范围为(1.665~11.82)×104ind./L和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任杰  彭期冬  林俊强  柏海霞  赵利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多种重要鱼类,环境因子是鱼类生存的重要外部条件。金沙江下游梯级电站的建设运行将改变保护区的生境特征,从而影响鱼类的繁殖生长。本文基于文献调研、历史数据收集整理、数值模拟和统计分析等资料和方法,对保护区内重要鱼类的水温、水质和水文水动力等生态需求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重要鱼类繁殖的生态需求与文献调研中给出的生态需求吻合程度较高且更接近天然情况。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尹五元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拥有珍稀保护植物46种,分为国家级保护植物和省级保护植物两大类.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2种,二级保护植物7种,三级保护植物12种;省一级保护植物4种,二级保护植物12种,三级保护植物9种.本文还对自然保护区内珍稀植物的现状、保护措施以及保护意义等进行了探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唐成  邓华堂  田辉伍  吴兴华  唐锡良  蒲艳  王导群  段辛斌  刘绍平  陈大庆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向家坝坝下江段,随着金沙江下游梯级水电站相继蓄水运行和“十年禁渔”政策的实施,保护区干流段鱼类群落可能会发生改变。为探究“十年禁渔”前保护区干流段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基于该江段2017—2019年渔获物监测数据,对鱼类种类组成、生态类型、群落相似度、物种优势度、生物多样性以及群落结构稳定性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本次调查共采集到鱼类134种,隶属于7目21科83属,其中长江上游特有鱼类有27种,外来物种有12种,分别占总种类数20.15%和8.96%。鱼类群落以底层、产沉性卵、杂食性鱼类为主。等级聚类分析(Cluster)和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显示,在一定的相似性水平上,保护区干流段鱼类的群落类型基本可分为3组,宜宾、泸州与合江可以聚为一组,巴南、江津分别独立成组。保护区干流优势种共有14种,其中瓦氏黄颡鱼是整个研究区域的优势种,在合江站点的优势度最高,IRI值为27.00%。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Margalef指数和Pielou指数变化范围分别为2.725~3.306、0.883~0.942、5.833~8.811和0.699~0.773,表明保护区干流鱼类物种丰富,群落分布均匀度较高。AB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江津站鱼类群落结构稳定性相对较高,其余站点鱼类群落结构均受到中度干扰。本研究补充了保护区干流鱼类群落研究的基础数据,以期为该江段鱼类资源管理与“十年禁渔”生态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钦  邓洪平  李宗峰  梁盛  李丘霖  倪东萍  
【目的】本研究以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地,通过分析比较不同植物群落特征,为有效地保护珍稀濒危植物以及典型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研究区建立73个样地,通过样方调查,从物种组成、区系特征、生活型及群落结构等方面对植物群落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共计维管植物91科180属251种,其中蕨类植物16科21属25种,重要值前3位的物种分别为芭蕉、毛竹和桫椤。(2)群落种子植物区系成分以热带为主,包含一定比例的温带成分;生活型以小高位芽植物为主,1年生植物最少。(3)群落垂直结构可分为乔木层、亚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4个层次,高层建群种主要为毛竹、杉木、亮叶桦和川钓樟等,中层主要为芭蕉、粗糠柴、罗伞和脚骨脆等,低层主要为柃木、红果黄肉楠和金珠柳等;桫椤平均高度为3. 58 m,在灌木层中优势地位明显,年龄结构稳定。(4)乔木层植物胸径以2~8 cm为主,灌木层以 9 cm的物种主要有芭蕉、杉木、亮叶桦和桫椤等,平均胸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颜立红  蒋利媛  向光锋  刘艳  
采用踏查和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南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藤本植物的基本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本区藤本植物共有39科、78属、142种,分别占该区种子植物科、属、种的27.08%、14.63%和13.52%,且相对集中在某些藤本植物大科中;(2)本区吸固类藤本植物种数为第二、株数第一,缠绕类虽然总种数第一,但其株数位于第二位,且比吸固类少了一半多;(3)本区马尾松成熟林藤本植物多样性指数、种丰富度和多度均最高,阔叶林次之,柳杉林最低;(4)本区阔叶林中藤本植物的平均胸径和平均长度相对于其群落中乔木平均胸径和平均高的比值来说,比马尾松成熟林中的要大;(5)本区阔叶林中的藤本植物以缠绕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宗强  陈伟烈  梁松筠  贺金生  
该文依据“三峡库区植物数据库”,对库区的珍稀濒危植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库区有珍稀濒危植物44种,其中濒危的6种,渐危的20种,稀有的18种;半数以上的种类隶属于起源古老的科,反映出该地区珍稀濒危植物的主老性;受淹没影响最大的兴山、巴东、宜昌、巫山4县市拥有近2/3的珍稀濒危植物种次,成为重点保护区域;三峡水库虽不会导致植物物种的消灭,但将直接淹没荷叶铁线蕨的主要原产地和长瓣短柱茶的部分野生生境。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苏志尧  陈北光  
粤北分布有国家级珍稀濒危植物31种、广东省重点保护植物4种,合计占广东省内分布的珍稀濒危植物数量的52.3%。其分布区类型以中国特有分布、中南半岛至华南分布及间断分布为主,没有世界性分布的类型,显示出地域分布的局限性。在这些种类中,有些是有重要科学价值的古老残遗属种,在植物系统进化中处于关键的环节,如三尖杉、福建柏、伯乐树等;有些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如南方红豆杉,其树皮能提取抗癌特效药紫杉醇;有些则是我国重要经济植物和作物的野生亲缘种,对于种质改良有重要意义,如野茶树和野大豆。因此,应加强对粤北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扩大或增设保护区;对重要的珍稀濒危种类要列入优先保护名单,加强就地保护,探索其迁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世彤  江明喜  
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的兴建给三峡库区的植物,尤其是珍稀濒危植物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三峡库区珍稀濒危植物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开展该地区珍稀濒危植物的系统研究,是科学地指导其保护工作的重要基础。通过对三峡库区珍稀濒危植物的种群现状、生理生态、致濒因素、繁殖技术、迁地保护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系统综述,并基于三峡库区珍稀濒危植物的研究现状对其未来的保护工作提出了建议,以期为三峡库区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提供参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钮振跃  
本文介绍了贵州省66种珍稀濒危树种和56属植物分布区类型.在56属中,属世界分布的2属;各类热带分布22属;各类温带分布13属;中国特有19属.其中的24属为起源古老的孑遗植物.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龚弘娟  李洁维  蒋桥生  张静翅  叶开玉  
在样方调查的基础上,对金花猕猴桃Actinidia chrysantha优势群落的物种组成、垂直结构、生活型、乔木层重要值和年龄结构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600 m2的样地内,共有维管束植物77种,隶属于34科56属;群落垂直结构复杂,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藤本植物,乔木层又可划分为3个亚层;群落生活型以高位芽为主,占总数的76.7%;重要值分析的结果显示,金花猕猴桃在群落中的优势度最高;金花猕猴桃种群年龄结构目前为稳定型,有衰退的趋势,应对其进行合理保护。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志远  姚崇怀  
经调查研究与统计,湖北省自然分布的国家珍稀濒危植物有58种。论述了该地区国家珍稀濒危植物的属和种的区系地理分布特点,并提出了开发利用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建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娟  马钦彦  杜凡  
报道大围山种子植物区系的研究结果:大围山内现有野生维管植物238科1121属3299种,分别占全国维管植物总科、属、种数的65·38%、34·92%、12·15%。其中种子植物188科994属3027种及变种,平均种密度高达19·69种·km-2,是全国植物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区内种子植物的古老性、珍稀性、多样性和完整性极具代表性。其种子植物区系具有4个显著特征:1)种类组成丰富,属内种系相对贫乏,分化程度较弱;2)植物区系起源古老,古老的特有属丰富;3)大围山是多种区系成分的交汇地带,但热带分布的科占绝对优势;4)大围山植物区系与中南半岛特别是北部湾植物区系的联系紧密,同时与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