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54)
- 2023(12002)
- 2022(10496)
- 2021(9909)
- 2020(8244)
- 2019(19031)
- 2018(18986)
- 2017(36215)
- 2016(19823)
- 2015(22317)
- 2014(22400)
- 2013(21981)
- 2012(20333)
- 2011(18063)
- 2010(18064)
- 2009(16354)
- 2008(16059)
- 2007(14023)
- 2006(12282)
- 2005(10551)
- 学科
- 济(79575)
- 经济(79489)
- 管理(58767)
- 业(54586)
- 企(45948)
- 企业(45948)
- 方法(37431)
- 数学(32212)
- 数学方法(31744)
- 中国(22203)
- 农(19549)
- 学(18538)
- 财(17408)
- 地方(17355)
- 技术(17308)
- 业经(16904)
- 理论(14704)
- 农业(13354)
- 贸(13204)
- 贸易(13197)
- 环境(13055)
- 和(12751)
- 易(12751)
- 制(12194)
- 务(11294)
- 划(11251)
- 财务(11225)
- 财务管理(11203)
- 教育(10737)
- 企业财务(10584)
- 机构
- 大学(283779)
- 学院(281380)
- 管理(113456)
- 济(105672)
- 经济(102986)
- 理学(98818)
- 理学院(97608)
- 管理学(95700)
- 管理学院(95197)
- 研究(93393)
- 中国(66806)
- 京(61900)
- 科学(61333)
- 所(46854)
- 财(45788)
- 农(44057)
- 业大(43593)
- 研究所(42965)
- 中心(42284)
- 江(40194)
- 范(39233)
- 北京(38963)
- 师范(38885)
- 财经(37555)
- 农业(34655)
- 院(34450)
- 经(34137)
- 州(33391)
- 师范大学(31708)
- 技术(31534)
- 基金
- 项目(198092)
- 科学(155546)
- 基金(143132)
- 研究(142767)
- 家(125153)
- 国家(124165)
- 科学基金(107109)
- 社会(88406)
- 社会科(83816)
- 社会科学(83792)
- 省(77461)
- 基金项目(77383)
- 自然(71448)
- 自然科(69821)
- 自然科学(69806)
- 自然科学基金(68504)
- 划(65325)
- 教育(65319)
- 资助(58378)
- 编号(58180)
- 成果(46321)
- 重点(43792)
- 部(42631)
- 发(41484)
- 创(41094)
- 课题(39897)
- 创新(38358)
- 科研(37544)
- 大学(36506)
- 教育部(36249)
- 期刊
- 济(114167)
- 经济(114167)
- 研究(80896)
- 中国(51573)
- 学报(45839)
- 科学(43130)
- 管理(40792)
- 农(39121)
- 大学(34234)
- 教育(33462)
- 财(33270)
- 学学(32069)
- 农业(27988)
- 技术(27482)
- 融(18576)
- 金融(18576)
- 业经(17790)
- 财经(17342)
- 经济研究(17189)
- 图书(17132)
- 问题(16072)
- 科技(15565)
- 技术经济(15315)
- 经(14730)
- 业(14421)
- 理论(14023)
- 资源(13253)
- 现代(13158)
- 实践(13084)
- 践(13084)
共检索到4017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江,段杰
赛博空间是一种崭新的人类生活和交往空间 ,它以计算机技术、现代通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综合应用为基础 ,为人们提供了全新的经济活动场所 ,本文讨论了赛博空间的概念 ,以及支撑赛博空间的关键技术 ,即信息高速公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数据库管理和虚拟现实技术等 ,并就其在城市规划 ,城市交通 ,商业布局及城市旅游中的若干应用进行探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庞之浩
一、空间技术是保护环境的利器近年来,欧美出现了异常高温或低温及厄尔尼诺现象;亚非出现季风起伏变化;南美出现干早、洪水等灾害;全球气温趋暖。这些地球环境问题是关系到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大量地砍伐森林,人为的大气和水域污染,大量生产和使用化学品(如氟里昂气)破坏臭氧层改变了大气环流和生态环境。这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蔡伟宏 李惠娟
利用2005—2010年中国284个地级及其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充分考察专业化经济、多样化经济、城市规模、城市间空间相互作用和距离等因素,深入探讨空间技术溢出与中国城市服务业增长效率的关系。研究结论显示:邻近地级市之间服务业存在显著的空间技术外溢效应,对生活服务业生产效率的促进作用高于对生产服务业生产效率的作用。专业化水平对生活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拉动作用较大。多样化水平对生产服务业生产效率的不利影响较小。中国城市服务业空间技术溢出效应在90~140千米范围内最显著,最大的技术溢出范围为220千米。
关键词:
空间 技术溢出 服务业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冯健 柴宏博
定性地理信息系统(定性GIS)是西方人文地理学定性研究的重要方法。它集成了定性和空间元素,更全面地阐明空间背景是如何被社会建构的。这种多元要素的整合,可以表达人们生活空间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有助于展示生活路径的三维可视化细节,实现可视化社会空间过程。本文试图梳理西方定性GIS的方法论并探讨其在基于情感表达的个体数据采集分析、基于混合方法的可视化活动空间研究以及基于多重互动视角的社会空间研究中的应用。定性GIS包含微观和宏观层面的多重含义,使得研究者可以从多个有利位置观察问题并参与其中,有助于城市社会空间研究理论创新,为社会空间研究提供可探索空间。最后,从学科建设、方法论拓展、研究成果表达和研究议题选择等方面对中国开展同类研究进行展望。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彦光
分形几何学在城市地理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然而很多基本概念却让初学者感到迷惑。如何区分单分形、自仿射分形与多分形,是一个基本而重要的问题。简单分形容易理解,而真实的地理现象很少是单分形的。城市生长过程具有自仿射特征,而城市空间格局却具有多分形性质。作者发现,各种分形的共性在于三个方面:标度律、分数维和熵守恒。论文基于标度、分维和熵守恒公式,借助隐喻城市生长的规则分形来区分单分形、多分形和自仿射分形,讨论分形系统演化的机理、分形与空间自相关和空间异质性的联系,同时澄清一些在地理分形研究中的常见错误概念。最后以城市位序-规模分布为例,说明并对比单分形和多分形在城市地理研究中的建模与应用思路。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邢琦 陆颖 王健
研究目的:在明晰城市地价空间非平稳格局形成机制的基础上,探索将空间计量经济学前沿技术首次应用于国内地价研究,改进当前常用的地价估计方法及模型,提升地价空间测度的科学性与准确性,为实现对地价空间格局更科学系统的认知及城市空间资源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空间自回归模型(MGWRSAR模型)。研究结果:(1)区位引导地价形成空间依赖性和异质性非平稳并存的特征。(2)目前既有研究中地价空间格局测度的模型方法未同时考虑两类空间属性参数异构的情况,存在无法测度地价空间依赖强度动态变化的缺陷,模型估计的偏差降低了地价空间研究的准确度。(3)实证结果表明,相较于常用的空间计量模型,MGWR-SAR模型在地价空间非平稳格局测度及决定因素研究中的估计效果更佳。研究结论:未来可采用MGWR-SAR模型提高地价空间测度研究的准确性,并且该模型在其他地理要素空间测度上也具有一定适用性,可为其研究提供技术参考。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文映 韩峰 洪联英
在系统梳理市场需求对新型城市化的作用机制基础上,本文采用面板FGLS法探讨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国内外市场需求和空间技术溢出对新型城市化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国内市场显著加强了新型城市化进程中东部地区的技术溢出效应,阻碍了中西部地区的区际研发技术溢出效应的有效发挥;国外市场对东部地区的区际研发技术溢出效应和西部地区的区际沟通技术溢出效应具有明显促进作用,抑制了东部地区的区际沟通技术溢出效应;国内外市场的作用在东中部地区表现为互补关系,而在西部地区则为替代关系。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汤茂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陆包括城市地理研究在内的城市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在城市研究的学术规范方面也存在明显的不足。这种不足具体表现在问题意识不足、学术对话严重不足、引用不太规范、学术史意识不强及理论创新不够。只有正视这些问题,认真分析成因和思考对策,才有可能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找准方向,重新出发,并找到通向世界学术的"桥梁"。本文对此作了尝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一星,陈彦光
文章论述了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一是研究的属性问题,即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在资料利用方面的不同:理论研究要求数据资料的时间连续性和空间完整性,但对数据的现势性没有特别要求;而应用研究则因为预测的缘故要求数据的现势性。二是研究的层次问题,即宏观层次的研究和微观层次的探讨各有侧重:微观层次研究重视社会经济分析,主要目标是系统的发展机制探讨;宏观层次的研究则偏重于物理学类比,主要目标是寻找统计平均规律。三是变量选择问题,即变量的选择必须注意信息含量、相互关系、快慢性质等诸多问题,而不宜贪多求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瑞华 冯健
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与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使信息传播与社会交往跨越了地理距离的障碍,极大地扩展了空间要素流动与交互的广度与深度,个体在虚实混合空间中的行为与移动呈现新的模式,引发关于更广阔的赛博移动性的研究。论文对海法大学人文地理学教授Aharon Kellerman基于地理社会视角的赛博移动性研究进行梳理与总结。Kellerman基于个体行为时空框架与网络空间的地理维度,从个体“社会人”和“化身人”的双重视角讨论个体在使用互联网过程中的空间移动模式与行为机制,并参与时空行为模式、虚拟社区、虚拟活动空间等领域的研究。他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有助于国内学者加深对信息时代个体时空行为模式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理解,推进个体行为机制、城市社会空间重构以及网络空间的地理学研究。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田青
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当代城市地理文化的发展传播面临着更多要素的补充,无论是传统自然地理要素还是现代人文要素,都对城市地理文化的发展传播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国内已经有大量的地理学者开始关注城市地理文化的发展传播问题,其问题研究视角也逐渐从单纯的城市地理要素转变为更过阔的外部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关系因素。就目前中国城市地理文化研究的实际情况来看,城市地理学作为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最重要的地理学分支,其研究内容不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应该进一步加深对城市地理文化的根本性解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松凡
本世纪三十年代,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通过对德国南部聚落分布的研究,提出了“中心地方论”(简称中地论)这一揭示客观地域经济规律的理论,作为一种城市和市场区位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历史城市地理的研究中引进地理区位论首先是中地论,把中地论作为其重要的理论和科学方法论,对促进历史城市地理的研究水平向着精确化和理论化深入,是重要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夏德根
从外层空间活动和空间技术基本内涵与背景出发,全面地检索了中国的卫星专利,建立了本文研究的卫星专利数据库,并从专利类型和年度趋势分析了中国卫星专利发展的整体态势。通过区分中国内地申请人和外国申请人,从发明专利占比、发明专利年度趋势、各类型申请人发明专利申请量、专利排行、专利授权量和专利授权率等角度研究了中国卫星发明专利的发展现状。结合中国当前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趋势,归纳了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动因,并最终认为中国的卫星专利将会继续快速增长。
关键词:
卫星 卫星专利 外层空间活动 空间技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