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62)
- 2023(7221)
- 2022(6161)
- 2021(5877)
- 2020(4567)
- 2019(10079)
- 2018(9858)
- 2017(18379)
- 2016(9407)
- 2015(9922)
- 2014(8890)
- 2013(7975)
- 2012(6775)
- 2011(5936)
- 2010(5598)
- 2009(5092)
- 2008(4257)
- 2007(3410)
- 2006(2790)
- 2005(2156)
- 学科
- 济(30586)
- 经济(30556)
- 管理(23836)
- 业(21337)
- 企(17239)
- 企业(17239)
- 方法(12650)
- 数学(10824)
- 数学方法(10698)
- 中国(9788)
- 农(9145)
- 财(8563)
- 业经(8315)
- 学(7078)
- 贸(6463)
- 贸易(6459)
- 地方(6405)
- 农业(6259)
- 易(6258)
- 环境(5523)
- 理论(5230)
- 制(5211)
- 务(5155)
- 财务(5144)
- 财务管理(5137)
- 教育(5081)
- 产业(4936)
- 和(4935)
- 技术(4886)
- 企业财务(4830)
- 机构
- 学院(113992)
- 大学(112421)
- 济(45210)
- 经济(44361)
- 管理(44146)
- 理学(38641)
- 理学院(38194)
- 管理学(37460)
- 管理学院(37245)
- 研究(34722)
- 中国(25751)
- 京(22873)
- 科学(20913)
- 财(20696)
- 财经(17356)
- 中心(17216)
- 范(16346)
- 师范(16241)
- 经(16002)
- 江(15545)
- 业大(15191)
- 所(15190)
- 经济学(14916)
- 农(13957)
- 研究所(13888)
- 经济学院(13693)
- 院(13530)
- 北京(13457)
- 财经大学(13180)
- 师范大学(13113)
- 基金
- 项目(85061)
- 科学(68836)
- 研究(65196)
- 基金(63001)
- 家(54431)
- 国家(54022)
- 科学基金(47687)
- 社会(43582)
- 社会科(41507)
- 社会科学(41500)
- 基金项目(33781)
- 省(32917)
- 教育(29641)
- 自然(29239)
- 自然科(28629)
- 自然科学(28624)
- 自然科学基金(28058)
- 编号(27569)
- 划(27477)
- 资助(23300)
- 成果(21192)
- 重点(19018)
- 国家社会(18963)
- 创(18775)
- 发(18556)
- 部(18139)
- 项目编号(17458)
- 创新(17434)
- 课题(17264)
- 制(16720)
共检索到1559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卢胜军 王忠军 栗琳
文章阐释了赛博空间与大数据的概念及其间关系以及对新科技革命的标志性意义,解析了在赛博空间和大数据双重视角下钱学森情报思想的主要特征和现实意义,最后提出了大成智慧时代情报工作发展的"大情报观"。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苏盈 阴双喜
本文阐述了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信息情报思想以及给信息情报工作者或者研究人员带来的重要启示,论文作者对此进行了一些阐释和探讨。
关键词:
信息学 情报学 信息情报系统工程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卢胜军 栗琳 王忠军
钱学森情报思想与我国科技情报工作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理清这个问题有助于探讨我国科技情报工作发展史中的诸多细节和钱学森情报思想的历史意义。文章梳理了钱学森情报思想的发展历程,即萌芽、雏形、成熟和深化4个阶段,分析了钱学森情报思想与我国科技情报工作发展之间的主要关系,最后总结了钱学森情报思想的主要特征、历史贡献和时代意义,从而为新时期我国科技情报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殷玥瓛 徐跃权
以钱学森教授的著述、手稿、书信等原始文献为基础,并借鉴其他学者的相关评价,系统深入地讨论钱学森教授关于情报概念中"激活"与"活化"知识的思想与意义、他所确定的情报学学科定位以及作为一门技术方法的情报工作所包含的内容。认为钱学森教授的情报学思想是一个内容丰富、体系比较完整的学术体系,对于我国情报学基础理论的深化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钱学森 情报思想 概念 激活 学科定位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琳
文章从情报概念的演化和情报学学科定位两个方向初步梳理了钱学森情报学思想的学术脉络,对钱学森提出的"情报是为解决特定问题而激活的知识"经典定义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基于综合集成思想的情报概念集成观。系统论述了钱学森将情报学定位于思维科学的观点,指出其与定位于管理学的关系,并从社会思维学的角度探讨了情报学个体—群体—社会视角的统一观问题。
关键词:
情报学 学科建设 情报概念 思维科学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艳 赵新力 齐中英
本文对钱学森的情报思想进行了归纳总结,认为其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提出了情报的定义,二是勾画出了情报学的层次结构,三是提出了情报研究的理论基础。针对我国情报学发展的困境,作者提出了以钱学森情报思想为指导对我国情报学进行学科体系重构的设想,认为从情报概念入手,科学地界定情报学的学科归属和范围,夯实情报学理论基础,是进行情报学学科体系重构的根本途径。最后,作者对学科体系重构后的情报学教育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
情报思想 情报学 学科体系 学科建设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有雄
钱学森情报研究学术思想是钱学森情报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科学揭示了情报的本质特征和情报研究的功能属性,深刻阐明了情报研究的地位作用,准确界定了情报研究工作的学科定位,系统提出了情报研究工作的方式方法。钱学森情报研究学术思想是对情报学理论和科技信息工作的重大贡献,对于推进科技信息工作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竹 曹文振
大家之思想是永恒的财富。历史的车轮即将驶入21世纪20年代,全新的数据环境与信息情境使得情报学的理论与实践范式都发生了重大变革,也让情报学界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人文与技术的迷思。值此钱学森院士逝世十周年之际,回顾近年来钱学森情报学思想的学术作品和相关历史文本的研究脉络,梳理钱学森在情报学发展史上的思想历程,通过明晰钱学森情报学思想之源流与走向,阐释钱学森情报学思想之主体与内核,为厘清新时代情报学理路提供一些参考,并以此纪念钱学森对情报学的卓著功绩。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吕斌 李国秋
钱学森对情报学十分关注,除了有数篇专门讨论情报学的论文之外,还在许多场合论述过情报学的多方面问题。本文从论信息和情报概念、情报工作和情报事业、情报学的性质和体系结构、情报学方法论等方面探讨和梳理了钱学森的情报学思想,并提出这些宝贵思想对于情报学的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情报学 学科发展 理论研究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琳
介绍了钱学森晚年重要的学术成果——综合集成思想,对综合集成思想进行了情报学解读,指出它同情报学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可以将它作为情报学的理论基础。分别从现代科学技术体系观、"人机结合、人网结合、以人为主"的情报技术基于综合集成法的情报研究等方面论述了综合集成思想对于情报学理论建设的启示与基础性作用。
关键词:
钱学森 情报学 综合集成思想 理论研究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肖勇
认为钱学森明确揭示出中国科技情报事业在本质上具有支撑科技决策的软科学特性与功能,因而确定以该事业作为重要实践来源的中国情报学的核心内容是情报研究(intelligence stud ies);资讯学就是图书馆领域中的"部门信息科学",也即西方LIS中与图书馆(Library)相联系的一门有独特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的信息科学(Information Science)。科学界定两者以实现中国情报学的正本清源及其可持续发展。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魏光禧
<正>书名:大数据视角下公安情报分析技术作者:李俊莉,陈巍,宋培彦,等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ISBN:9787518909261出版时间:2020年1月定价:83.60创新和发展公安机关的情报信息分析工作,运用系统论和整体论思想有效整合情报信息人员、系统和数据,树立大数据理念,构建公安情报平台和优化公安情报工作流程,有效利用和管理海量公安情报信息安全数据,通过云计算技术设计基于大数据公安情报分析系统,以实现公安数据的采集整合和综合利用,从而发挥公安情报的预警、预测、预防和辅助决策功能。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潘雄锋 刘清 张维维
本文在对我国区域能源效率进行测算的基础上,从空间效应和产业转移效率视角对我国区域能源效率的收敛性问题进行了相关探讨。结果表明:(1)我国区域能源效率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说明在对我国能源效率收敛性进行检验时不应忽视空间效应;(2)1998-2009年期间我国能源效率长期和短期存在着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并且在控制技术进步、对外开放程度、产业结构等初始条件后的收敛速度要高于绝对收敛速度;(3)2004-2009年期间我国区域能源效率的收敛速度均高于1998-2004年期间的收敛速度,这反映出2004年以来的产业转移有利于我国区域能源效率的收敛水平提升。
关键词:
能源效率 收敛 空间效应 产业转移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戴艳娟 沈伟鹏
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探索大数据发展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背后的机制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以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设立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大数据发展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潜在机制及作用异质性,主要发现如下:大数据发展能有效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该结论在经过安慰剂检验、倾向得分匹配、替换被解释变量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大数据发展能通过在企业内部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和提升内部控制质量、从企业外部降低企业金融错配程度和环境不确定性,进而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分析表明,大数据发展对高融资约束度、高管理层持股比例的企业以及非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更加明显,与此同时,大数据发展仅提升了成熟期和衰退期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而对成长期企业影响不显著。本研究为推动企业进行更加广泛深入的数字化变革、运用大数据技术赋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